彭氏軍史評論 彭志文軍事思想 近期內中國根本不會對台動武

作者 ︰ 彭志文

雖然現在台灣當局修改教科書謀求所謂的「法理獨立」;中日之間關于釣魚島,東海屬權等問題上也針鋒相對,中國政府的態度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強硬。此前我軍方還高調推出裝備了殲、核潛艇等新型的威猛兵器,劍拔弩張,頗有一番狂飆欲來風滿樓的氣勢。只不過根據我個人的研判︰至少近期內,中國大6根本不會對台動武。我的研判有以下一些理由︰

第一,領導人不會有這個魄力和決心,對台動武牽涉到中美,中日等等諸多問題,是很重大的一項決策,換作任何一位領導人都會慎之又慎。一旦開戰,很有可能出現難以預料或駕馭的局面,美日的聯合干涉像懸在頭上的劍。解放軍在台海戰爭中並沒有必勝的把握,一旦失利,國內的各種社會矛盾極有可能被激化,官僚**、社會分配不公等原本民怨極大的矛盾可能引的動蕩,甚至將危及政權的根本,這是任何一個執政黨都不會願意看到的。馬島戰爭期間,阿根廷政府的崩潰就是前車之鑒,當阿根廷軍隊登上馬島時,其總統成為了民族英雄,後來英軍復奪馬島,阿根廷總統即下台,因政府**無能受到了司法指控。當然我國政府的政權基礎相當穩固不可能出現阿根廷那樣的事情,但防患于未然,所以,不逼到萬不得已,退無可退,我們的領導人不會下「開戰」這樣帶些冒險性質的決心的。

第二,反戰阻力太大!解放台灣的道理誰都懂,是中國人就會支持的,但要以損害自己的既得利益作為代價就不見得人人會有這個覺悟了,否則中國早就到了**社會了。「會咬人的狗不叫」,在中國社會新形成「士族集團」其實是一股不可忽視的反戰力量。他們大都是高薪實權人物,有知識有學歷,留過洋出過國,住的是洋房泡的是美女,從當前這種和平安逸的狀況中獲益頗豐,他們根本就不願意現在的生活方式有什麼改變,不願意打仗;普通的老百姓因為心理不平衡,也不太願意打仗,因為到戰場上去沖鋒陷陣的大都是平民百姓的孩子;佔中國社會一半之多的女人大都不會反對解放台灣,但那不太可能是她們最關心的;真正主戰的除了熱血青年、愛國志士、憤世疾俗者、激進分子或只動嘴不會真正上前線的「雷聲大雨點小」的網蟲以外,就只剩下些散戶了。

第三,解放軍的軍力雖然有了長足的進步,但還不具備解放台灣的能力。我們的空軍現代化飛機充其量不到二千五百架,真正能夠用于台海的不過一千五百架左右,而台灣擁有的現代化飛機應該有近三、四百架以及大量的防空導彈,如果以這樣的空軍去應對由軍事衛星指引的台灣和美國的空軍,肯定不是人家的對手(或者將付出難以承受的損失)。沒有制空權就沒有一切!

其次,我海軍的水面艦船力量(能夠用于台海的)甚至要弱于台灣海軍,我們的潛艇力量雖然強大但無法在台灣近海控制海權。

最後,我方的6軍力量雖然強大,但是渡海運輸能力嚴重不足,合格的空降部隊只有一個軍而已;軍事通訊手段落後,抗干擾水平、保密性低,缺乏大規模協同作戰的經驗和能力。大批的部隊裝備的還是T59和T62等老式坦克或其他落後裝備,新型坦克等裝備並沒有大量列裝。解放軍的高級將領們對高科技,軍事信息化的重視仍停留在口頭上,落實殛熟練運用能力還遠遠不夠。

第四,中**隊的任何大規模調動或備戰理論上無法瞞過美國的偵察衛星和電子監听。**力量只要盯緊我方軍人結束、停止休假,油量後勤供應,血漿儲備,軍演彈藥的配,民船征調,軍人家屬心態的騷動等的異常就可以判斷出我軍的動機。從已經被破獲了的間諜案、泄密案件可以管中窺豹地證明一點︰改革開放以來,台商的大量涌入,外資的進駐,極有可能混入或用金錢收買(展)了不少的台灣特務、美國特務,這些間諜甚至被安插潛伏在解放軍的重要職能部門或軍人家屬之中,我國家安全部門力不從心,破案乏術。**政權能及時掌控我方的動態,模清楚我軍方的底牌,所以有恃無恐,你揚言要動武,它一點都不怕。

第五,台灣並不敢真正地獨立!不管**怎麼鬧騰,但他決不敢真正獨立,他只是通過不斷地刺激中國大6的敏感神經,用一些你可以忍受的,謀求獨立的舉措為自己的政黨在台灣執政謀求最大的政治利益。台灣的獨立也不符合其後台主子美國的利益。因為台灣一旦宣布獨立,惹毛了**,雙方進入戰爭狀態,解放軍可能其他力量不行(或者不足以摧垮台灣人民的意志),僅彈道導彈一項給台灣人民帶來的巨大心理壓力就可以影響到整個台灣,台灣人們的生活一旦被嚴重影響,根本不用解放軍渡海,台灣的民眾自己就會把民進黨給「炒了魷魚」,所以台灣的任何一個政黨執政,都決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真正宣布獨立,除非大6自己內部出現問題,給**政權提供獨立的契機。

第六,武力解決台灣問題可能會導致中國在其他領域主權(或利益)的毀損,也就是說中國還不具備同時打贏兩場戰爭的軍力,至少是海軍沒有這個力量。中國與周邊國家利害矛盾重重,譬如與日本有東海主權,春曉油田、釣魚島等爭議;與韓國也有島嶼海權爭議;在南海的南沙群島(與越南、菲律賓等)則是更大隱患;6地與印度的領土爭議等都可能激化或觸為戰爭(重大沖突),如果中國能夠迅收復台灣,這些問題都不會存在,但一旦陷入持久戰就很難說了,中國好不容易才有的和平展環境就將失去。不可能每個台灣人都支持解放,台灣多山的地形以及密集的城鎮居民區為山地游擊隊和城市游擊隊提供了長期抵抗的有利條件(如果美日為抵抗組織提供援助)。對于這種可能出現混亂的擔心,必然會成為影響政府的決策的重要因素。

(本文依據個人軍事、政治知識對時局的解讀,不代表任何官方或社團的意見,個人觀點僅軍事愛好者供參考)\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彭氏軍史評論最新章節 | 彭氏軍史評論全文閱讀 | 彭氏軍史評論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