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教九流 第一卷 苦修 六七節 大戰(下)

作者 ︰ 李色佛

李易正凝神而備,等待著傳音入密的「提點」,忽听見赤衣羅剎此話,心中猛的靈光閃過。U點

七姐妹,對,是「七」姐妹。

傳音入密說與自己的步法乃是以九宮為名,將戰斗的地方分為九等分,而自己的對手只有七人,最多只能佔領九等分中的七等分,也就是說,至少應該有兩等分的空間供自己移動。

只要自己能在大陣運行過程中準確的找出那兩等分的空間,便能立于不敗之地。李易按捺不住興奮,提起鐵劍遙指七羅剎,仰天一聲長嘯。

七羅剎先前被李易的兩招給打蒙,心中已經打起了鼓,然終究是似信非信之間,這會兒見得李易突然像換了個人般,戰意昂揚一掃先前的頹喪,凜然一種睥睨天下的豪情。

七羅剎只當李易真找到了破解大陣之法,禁不住的齊齊膽寒色變,一時間都不敢逼上。

李易哪容七羅剎猶疑,「刷」「刷」提起鐵劍,閃身便飛入陣中。

其實李易想法雖然不錯,卻有些想當然了。

但凡大陣,無論其變幻如何,歸根結底卻是對于時間與空間的控制,讓對手在大陣中無出手之機、無立錐之地。(看小說就到葉子•悠~悠)

上好的大陣一旦運行,自是綿延不絕,渾然天成,讓對手疲于應付以達到對時間的控制。而在對空間的控制上,卻月兌不了太極、兩儀、三才、四象、五行、**、七曜、八卦、九宮、十全等十個最基本的陣型。

從理論上說,可以用空間割裂的方式來破陣,如李易所想用九宮破七曜,用**破四象等等。

那些設陣的高人又怎麼會想不到這點?所以在設陣的時候便有了防範之招,將萬物循環不息,生生不止的「天之道」,化抽象的道理為實際的數字,即常說的「由一而十,滿十進一」,硬是把十個基本大陣給相互串聯起來。

混沌生太極,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化而萬物,萬物終歸混沌,而其中的兩儀陰陽又能衍化金木水火土五行,如此一來,一個大陣便能覆蓋所有。

當然,這是理想中的完美大陣,大陣在實際運行過程中,受到包括布陣者在內的諸多限制,往往難以發揮其預想中的威力。比如幾只孱弱的羊布了一個完美大陣,恐怕也很難困住一頭凶惡的老虎。

七羅剎平素為覺能禁臠,心思哪里在操練大陣之上?所布大陣瑕疵甚多,更是遠離完美二字,李易在經過一番踉踉蹌蹌的模索後,與著耳中的傳音入密相互印證,終于漸漸理清了頭緒。

李易腳踏九宮禹步,仗著手中鐵劍,一時間殺得興起,形勢完全的逆轉過來,李易左一步,右一步,東一劍,西一劍,只將眼前的七羅剎殺得躲閃不及,驚呼連連。

饒是如此,七羅剎大陣號稱是東林寺護法大陣,自有其了得之處,李易以一敵七,要想短時間破得大陣,也是不易。

那邊蘇媚見得李易月兌困,頓時也來了精神,全心全意的打發圍住自己的五個和尚來,將手中的七竅玲瓏石舞得讓人眼花繚亂,時不時的又祭出玄水珠打砸一番。

雙方本就勢均力敵,這會兒苦老等人登時不支,落入了下風。

………………

「進中宮,閃震宮,擊艮宮……」

酒樓雅間,茅遠與張若峰二人漸漸的看出不對勁來,開始時茅遠指點頗久後,才見李易反應過來,慢慢的李易跟上了茅遠的反應,而現在,往往茅遠話才出口,那邊李易已經做出了動作。

茅遠張若峰二人對視一眼,相互點了點頭,眼中掩飾不住的訝異。

「我茅山派的九宮飛星步,在修真界也算是薄有虛名,就這般容易的被人悟透麼?」茅遠止住了傳音入密,看著依舊在七羅剎大陣中游刃有余的李易,茅遠苦笑一聲,語氣中帶著幾分郁悶。

「非是陣法容易被人悟透,實是此子天賦之高,世所罕見。」張若峰聞得茅遠此言,禁不住的哈哈大笑起來,過的一會,才一臉正色道︰「茅掌門听得貧道下面的這個消息,恐怕會更吃驚呢?」

頓了頓,張若峰轉過頭來望向大陣,李易的身影就宛如一片奼紫嫣紅中飛舞的那只蝴蝶,張若峰悠悠道︰「據貧道所知,這小道士拜入雲山派郭守道道友門下,才不過短短三年時間。」

「當真是‘三年不鳴,一鳴驚人’,雲山派幾十年前雖遭逢大劫,然能有如此門人,也算氣運不衰了……」茅遠說到這里,似想起了什麼事情,臉色有些黯然起來,只長長的嘆息一聲。

………………

覺能端坐彌勒未來佛像下,用佛法掩飾所修煉的巫術,吸收那些死去的信男信女們的亡靈魂魄,借以療養所受的內傷,眼看就要功成之際,卻突然發覺所吸收的亡靈魂魄越來越少。

覺能猛的睜開眼楮,只見靜璇正咬緊牙關張開著寒玉拂塵所化的大傘,將天上的電閃雷鳴盡數擋住,而那些得靜璇庇佑的信男信女們正一個個的向著靜璇頂禮膜拜,直呼大慈大悲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下凡。

怕是從今之後,所有人都只會信奉普陀山觀音大士,再不理會東林寺彌勒佛祖,沒有了信徒,何來自己的大業?自己這些年來的辛苦籌備,短短一天內就將化為烏有。

覺能怒恨交加,「嘩」的便是一口鮮血噴將出來。覺能拂袖抹了一把嘴角的血跡,望著靜璇,望著李易蘇媚,眼中一片陰霾,以兩節手指相敲,「啪」的一響清脆傳出。

就在此時,突然聞得「轟」的一聲巨響,但見滕王閣頂上騰起一團融融火焰,彷佛將著整個滕王閣頂都要燃燒起來。

待得火焰慢慢消去,眾人才看清那團火中原來站著一個虯髯大漢,大漢手中高擎一把銅鏡,紅發紅裳,面貌猙獰凶悍,正是昨日與覺能一起在閣樓上的那位「使者」。

使者口中念念有詞,遙遙朝南一拜,緊接著一聲大喝「呔」,登時從使者手中的銅鏡里射出一道玄色火焰,從著滕王閣上直燒過來,將著一路的虛空都給點燃,直如在滕王閣上架起了一座火橋。

………………。

更多手打全文字章節請到閱讀,地址︰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三教九流最新章節 | 三教九流全文閱讀 | 三教九流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