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山秘術 第二卷 玉石陰魂 第八十六章 山嬈

作者 ︰ 潘高嶺

外地洞分瑰裂魄。難怪衛道十當初法巡著不敢講入「道人的修力不足,兩個人在里面難免魂消魄散之厄,只是這一切禍端,應該都是因眼前這個陶詰道士所起,他妄修丹鼎,又強搶千年陰丹,最後落得形銷骨化的淒慘下場,但自作孽不可活,雖死猶有余辜,怪不得別人。

我抱起昏睡中的地丙道人,後退了一步,警懼地看著眼前的陶詰道士。他雖然借得天乙道人的外形,又和借尸還魂的還魂尸有什麼分別?傳說還魂尸雖然還具有以前的意識,但性情喜怒無常。不可以常理揣度,與其相處實是非常危險。

耳邊只听得一聲嘆息,嘆息聲來自陶詰道士,他的神情麥頓,但眸子卻變得精光四射,一如我當年在珠寶市場初遇他時的情景。

陶詰道士嘆道,這道人已經魂飛魄散,老夫只是借得他的軀殼而已,卻不是什麼還魂尸,你又何必心懷疑慮?不過老夫枉修多年道行,卻只為一己之私,反遭致形神分離,待得醒悟,悔之已晚,縱然除得三尸,也只能附體而生,和還魂尸原也沒有什麼區別。

「在我道家而言。疾病、衰老、死亡,稱為外三患,彭踞、彭跟,彭躋三尸,稱為內三患,內患不除,外患難消,所以欲做仙人,須要先除三尸,嘿嘿,老夫斬除三尸,卻落得肉身寂滅的下場,縱然想有疾病、衰老、死亡的三患也不可得了,說起來老夫在地洞中附導于那些殘尸中,荼毒之下早應打破這些貪嗔,不料直到最後才明白此中的道理,嘿嘿,想起來不由得好生慚愧。」

他的臉上露出一絲苦笑,「昔造諸惡業,皆由貪嗔痴,身語意所生,如今皆懺悔。痴迷于肉身成仙,不爵為肉身所累,我們道家的長生不死之術,只怕並非如我輩所臆想的那樣啊。」

這話說的到是不錯。我本來對成仙了道就不熱衷,所謂仙人之說畢竟虛無飄渺,哪有世俗的生活來得實在?當下點頭稱是,說︰「你這老道以前裝神弄鬼,搶人財物。落得現在這般結局也算是因果報應,不過你現在浪子回頭,說的話倒是大有道理。依小子想來,那些仙人傳說。不過是騙取世人修道的鬼話,如何當得了真?你看小子並非道士,但一樣也能修得元神離體。倒是那些好高鶩遠之徒,百尺竿頭非要再進一步,結果弄巧成拙,修仙不成反墮了魔道鬼道。」

太常婆婆、道妖。眼前這陶詰道士,甚至還有張鐵嘴,如果不是痴迷于修仙傳說,又怎會落到如魔如鬼的境地?

陶詰道士黯然良久。搖頭說道︰「道家理論博大精深。其中豈有謬乎?後人不能領悟天機。卻偏要妄加揣測,結果謬種流傳害人害己。越是聰慧之人越是斟不破心中貪欲,修煉士修至一定境界!自認為已異于常人,此時眼見仙人路近,豈有不趨之若鶩的道理?不料貪嗔之下反淪為魔道,如此看來,道門修仙之說,倒不如佛家涅棠之理,不執著肉身,反倒更能斷除生死,彼此相較,我茅山宗無論符策還是丹術更是落了下乘。」

我以前听桀然禪師和無語禪師講解佛門生死,心中一向不以為意,這時听自陶詰道士口中,心中卻是一凜。當年修習天書的時候,張鐵嘴對仙術最為熱衷,只可惜天書中雖然極力宣講「仙術可成」卻沒有明確的術法記載,反而故弄玄虛,說︰「欲求仙者,當以忠孝和仁信為本,若德行不夠,而但務方術,皆不得長生也。」這就有些封建倫理的味道了,我看了心中生厭。從此只學習一些術法,卻不再相信什麼仙術。就盧生著作天書的本意來說,似乎也對成仙之說並不熱衷。他雖然鄙棄茅山宗鎮尸滅煞之術,但他畢竟師從過茅山宗,修魂煉魄之道並沒有月兌離茅山宗的窠向。只不過更加注重自身隱修,把一門陰森詭秘的法術轉化為光明正大的道法而已。

修煉固然可以長壽養生,高級一些的術士還能夠修出陰靈,然而古往今來,最為高深的術士也只不過修到陽神離體,像張紫陽大師那樣,修成本性靈光之境,再進一層的仙人之境卻從未有人能夠修至。那些道籍秘藏和各種各樣的民間傳說不過是一種查無實據的臆測而已。

現代哲學上有一句俗語︰真理向前一步就是謬誤,大抵可以說明道術和仙術之間的關系,就我和張鐵嘴兩個人的經歷來說,道術實實在在,仙術卻始終無從撈模,我雖不至于懷疑它的真偽,但也不願象張鐵嘴那般深信不疑,只把它當做一個可有可無的目標罷了,成了固然欣喜,不成卻也沒有什麼

陶詰道士若有所思,他轉過頭看著白棺,又嘆了一聲道,昔年孫思邈《千金方》曾雲︰「德行不克。縱服玉液金丹未能長壽」此言果然大有道理,並非封建倫理之論。「凡欲身之無病,必須先正其心。」造孽明庭,虧心暗室,則必「消福折壽」。試看古往今來的大奸巨惡。有幾個能得正果善終?那些嗜欲無窮、惡跡昭彰之輩,縱然在飲食起居、醫藥衛生上要盡錢財下盡功夫,終究不得長壽。

「天地生萬物,然「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天道無為的道理;順物之則,緣理而動。不可以主觀意願去過度追求外物,這是人道無為的道理。呵呵,想不到我們茅山宗千百年來深研術法,原來不過是誤入歧途,違了道法自然的道家根本。」

「越是聰慧練達之人,心中的貪欲越是熾熱。其實咱們道家的長生貪欲,和世人的口月復之欲又有行麼區別?老夫當年一意修習術法,為的只是修身養性,不料修到一定境界。卻再也無法克制心中貪欲,為求的長生方術不擇手段,甚至喪心病狂。卻不知貪心起時便是仙道離時。以前老夫心懷悲憤,一直以為自己失卻形骸是受鄧師佷所累,卻不知自己受貪欲之累,早已與仙道無緣

「丹家以服丹為求仙之徑,相信丹之神力可以祜除體內三尸諸惡,進而羽化成仙。我們茅山丹宗更明魂魄煉丹之術,以為合符策宗鎮魂控魄之功,定能悟出更為便捷的修仙之路,但老夫依法練習,卻始終無法成丹,心灰意懶之際,正要放棄這祖傳秘法,也是機緣巧遇,竟從你那里求得千年至陰玉石,卻不知鄧師佷從哪里得到的消息,突然前來作梗,老夫術法修為不足,敵他不過,只好重施開錄之術,將玉石埋藏在自家體內,嘿嘿,喪失形骸。這不正是貪欲之報麼?」

他臉現微笑,低頭看了我一眼,道︰「那塊玉石與你並無益處,又何必苦苦尋覓?心生貪欲,必受貪欲之累,你這小子還沒有覺悟嗎?。

我愣了一下,從話中听來,這陶詰道士似乎對我並沒有敵意,當下把自己尋找千年陰丹的用意原原本本地告訴了他,陶詰道士听了也是一怔,隨即點頭道,「陰丹為至陰之物,陰陽相濟,或能解開你師兄元神之厄他沉思了一會,又笑道︰「邸師佷果然神通廣大,他封閉你師兄的元神,只怕也是迫使你前來尋找陰丹的吧,嘿嘿,他想要火中取栗。定然是不離你的左右,你這一路可有得苦頭吃了。」

他笑了一會,慢慢轉到白棺前。他凝視著棺內,臉色漸轉鄭重,他以晚輩的禮節拜了幾拜,忽向我問道「這棺中的老者,你可知是誰嗎?」

「孫祖?。我在心中早已認定這位明代衣冠的古尸是丹宗孫祖的遺蛻,這時見到陶詰道士這般舉動,心中更無懷疑。

不料陶詰道士搖頭道︰「既成丹藥,何來孫祖?孫祖服食魄丹,早已身化山嬈,不復為孫祖之體。山嬈者,丹童也,後人得之,雖不能證得仙境,也可收益壽延年之效……他看了一眼昏迷中的地丙道人,「此人受棺液侵技,元氣受損。生理機能衰變,但只要食得一片山嬈,即可回復如昔,這個你倒不用擔心

他把眼光從棺中的老者身上收回。慢慢地盤膝坐在地上,沖我笑道︰「對了,你這小子要尋那塊玉石,可到龍虎山中尋找,只是能否收回,可就看你的造化了。唉,老夫既然覺悟,又何必牽掛這些世俗小事在紅塵里苦苦戀錢?老夫去呀」。

他靠在白棺前,臉露笑容,身體突然變愕僵硬,我想不到陶詰道士會說走就走,待得反應過來,老道士已經徹底消失了,棺前只留下天乙道人早已喪亡的軀體。

我曾在天山嬈的存在,所謂山嬈,在茅山秘術中又稱尸瑞、丹童,是一種可以讓人返老還童的東西。據盧生在書中記載,北宋時茅山符篆宗的一位大宗師和宋太祖趙匡胤交情極好,趙匡胤即位後。符篆宗盛極一時,茅山道士登堂入室,儼然成為道家正宗。茅山宗感恩戴德之余,便幻想能讓宋太祖長生不老,皇位永固,于是集眾人之力制作尸瑞,據說居然獲得了成功,正要進獻之際,趙匡胤卻在「燭影斧聲」後突然死亡,他的弟弟趙光義即宋太宗即位,符篆宗這下慌了手腳,急忙把好不容易制作出的山瑞毀尸滅跡,才算是逃過一難。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茅山秘術最新章節 | 茅山秘術全文閱讀 | 茅山秘術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