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圖 正文 第二百零四章 欺天欺地欺君欺人欺己

作者 ︰ 想熬糨糊

看著「老騙子」李斯那張陰沉的老臉,呂決一下子明白他為怎麼在回答皇帝的話時要看著自己了。媽媽的,你老小子的意思不就是那太醫令就是前面的車,我呂某人是後面的轍嗎?嘿嘿,你是把他當成一只雞來殺給我這只猴看的吧!不過您的如意算盤恐怕要落空……哦不,應該是一定會落空。想到這里呂決竟朝著李斯露出了個甜甜的笑臉。

李斯見這瑯琊來的「大騙子」油鹽不進不說,還專門給個笑臉來氣他,只見他跪行兩步拱手向始皇帝奏道︰「陛下,那太醫令本為醫官,卻整日以方士自詡。不但不為陛下貴體著想,反而盡用些升仙得道的無稽之談來蠱惑陛下。依臣愚見,這天下所有方士,盡皆欺世盜名之輩,理應全部鏟除,以免遺禍萬方!」說到這兒,他又扭頭指了指呂決,「這瑯琊徐福明明只有三十左右年紀,卻偏偏鼓吹有一百多年道行;不知從哪兒弄來點丸藥就敢說有益壽延年之功效。像這種欺天欺地欺君欺人欺己之徒,不才,微臣實在恥于與其同殿為臣!」

這一通罵下來,即便呂決這自認為臉皮已經修煉的比大將軍蒙恬此時正在修建的長城還要厚三分的人此時也有點掛不住了。不過即便是呂決實在是看著李斯不順眼,此時心里也不得不對李斯暗跳大拇指。好家伙,李斯就是李斯!不愧為一篇《諫逐客書》把滿朝文武駁得啞口無言的李斯!別的不說,就人家剛才這一句「欺天欺地欺君欺人欺己之徒」就足以頂萬言。

其實在呂決看來,這所謂方士這個職業的確就是一伙騙子,當然有的人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的知道自己就是個騙子,比如後來始皇帝遇到的那個盧生,就因為騙著騙著實在是騙不下去而偷偷跑掉。還有的人明明是個騙子卻不知道自己是騙子,你比如說這會兒還在瑯琊一天到晚琢磨那道「思考題」地徐市,他就認為這世上絕對有長生不老藥。人只要吃上一粒就能馬上成仙。當然他呂決是屬于前一類的,就是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的知道自己就是到這兒來行騙的。這也使得他在听了李斯那句「欺天欺地欺君欺人欺己之徒」時臉會發熱耳根子會發紅。

要是現在跪坐在這兒地是徐市他會有什麼表現?媽媽地,人家可是不知道自己是騙子的騙子,這會兒肯定會跟李斯對著干起來。

「陛下。」呂決跪直了身子說道。「微臣有幾句話想請教一下廷尉大人,望陛下恩準!」

「問吧。朕準了。」始皇帝也想看看這個瑯琊來地方士會用什麼方法來反擊這具有第一辯士稱號的李斯。

這幾天來,發生在三天前外宮門口那出「大騙子怒斥老騙子」的故事在中下層官員中已經傳了個遍。現在坐在朝堂上的這些個王公大臣們也是多有耳聞,這會兒听呂決要聞李斯的話,便一個個都向這個大殿門口跪得筆直的小小博士官看去。而人們臉上的神態卻大都不一樣,有的人臉上充滿著期待,有地人卻是一副不屑一顧的神態。

呂決扭頭對李斯說道︰「下官知道廷尉大人學富五車,那麼請問廷尉大人︰何為天?何為地?何為宇?何為宙?」

小樣,你能說明白了老子管你叫大爺!再說了。這個年代也就儒家對這倆字地解釋還算差強人意。你個老小子現在還敢用人家儒家學說?嘿嘿,這大殿上的儒家宗師可是不少。小心人家抓住你小辮子。

李斯本不願回答呂決的問題,但前面有了皇帝的允可,便不得不認真思考起來。所謂「宇宙」倒是好解釋,這在各種典籍里邊都有確切的論述,「宇」是指上、下、左、右、前、後地所有空間;「宙」是指古往今來以及將來地所有時間。可這「天」和「地」可就不太好說了。首先一點就是「諸子百家」中家家都有自己獨特的觀點。誰都有理有據,可誰都沒法去把別家駁倒。另外就是在這一點上其實他還是比較認可儒家觀點地。就像儒家經典《易》所說的,所謂「乾為天」「坤為地」,又說道「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以及「至哉坤元,萬物資生,乃順承天。坤厚載物,德合無疆。」可是這些理論他現下都不敢用,其原因就是現在所謂的正宗儒家學派已經從心理上把他這個儒學叛逆給開除了,其實那天呂決在外宮門口說的那番話以及剛才呂決在肚子里嘀咕的還真就是李斯最大的一塊心病。

低頭沉思良久後,李斯躬身對皇帝叩首道︰「回稟陛下,要說這宇宙二字微臣還可說出個一二;然天地包容太大,實非微臣語力所及。」

諸王公大臣當中本來有許多人是打著看熱鬧心思的,現在見李斯竟然連招都不敢接就這麼快敗退下來,不禁連連搖頭嘆息。不過人們也從他的回答中听出這位第一辯士似乎還退的很是從容,人家不是說了嘛,「宇宙」倆字我可以解釋清楚,可是這「天地」包容的太多了,不是我一個人的語言能力所能說清楚的。

始皇帝也听出了李斯的話音,以君臣多年的了解來看李斯應該還有下文,便點點頭等著他繼續說。

果不其然,就听李斯說道︰「看來徐博士以一百多年的道行,對這天地二字體會是頗深的,微臣懇請陛下讓徐博士在此講解一二;另外,微臣開始時所提之議乃是他徐福欺君罔上欺世盜名之罪,不知此事與天地二字的含義有何關聯,也肯請陛下讓徐博士解釋清楚。」

這通說辭可是分量不輕,首先是把皮球輕輕又給呂決踢還回來;其次嚴重指出你徐福大有借問問題之際轉移視線的嫌疑;第三就是一句一個「肯請陛下讓徐博士……」,只要皇帝一點頭,這倆問題你都不能回避。

李斯提出的這兩個問題,正是他和呂決之爭的癥結所在。

其實始皇帝最欣賞李斯的地方就是他這種善于抓住問題癥結的能力,正是他的這種能力,使得秦國在處理六國事務時能夠從眾多紛雜表象當中迅速找到事務的本質,從而提前立于不敗之地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河圖最新章節 | 河圖全文閱讀 | 河圖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