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騎軍 第六十七章796年大事記

作者 ︰ 風似刀

回上都的第四天,同樂召見了張銳和冼夫人。97小說網兩人將本次和談的經過簡要匯報了一番,同樂很滿意。然後使節團解散,各成員回歸各部。

百里楊也要返回飛騎軍,走的前一夜,張銳又「誤入」了她的房間一回。第二天分別時,張銳向她承諾,在兩個月內把她調到上都。百里楊只「嗯」了一聲,就頭也不回地走了。

看著她離去的背影,張銳又想起昨夜與她的一場「激戰」。百里楊白天晚上判若兩人的表現,讓張銳在心里把她恨得牙癢癢,又暗罵了她幾聲「沒心沒肺」。

回到調配處,張銳又開始了坐辦公室的日子。除了忙調動百里楊的事情外,幾乎無別的公務可做。閑來無事,于是天天跟楊英、馬鈺、蕭禹、李伯藥、王等故交好友混在一起,不是去這家去走動,就到那家拜訪,再或者就是請大伙兒到自家來聚會。

通過這幾位好友,他又結識了不少新朋友。由于他熱情好客、性格豪爽、出手大方,很快就跟這些人廝混熟了,以兄弟相稱。

同時,因為他的家眷都不在上都(像柳欣這類的侍妾,在一般人眼里根本沒有地位可言),在他府上可以「恣意妄為」、「無法無天」,新老朋友都喜歡到他府上做客。那些不便在家中請客地。干脆帶上自己的朋友,在他府上聚會。

不到一個月,張銳的家就變成了大家的聚會場所,府上賓客絡繹不絕,幾乎天天門庭若市。而張府的家丁也得到了張銳的指示,無論誰來一律接待。

從此張府大門暢通無阻。即使他不在家,朋友們也可以在他府上自得行其樂,飲酒地飲酒、下棋的下棋、還有吟詩作對的,好不快活。

這種情況一直到董小意來到上都,才有所改觀。董小意是張銳回到上都後寫信叫來的。想起董小意自從嫁給自己後,就一心撲在夫家,沒有回過一次娘家,張銳就覺得虧欠了她許多。

從羅馬回上都後,張銳就給董小意寫信,讓她來上都住一段時間。也回娘家看看父母。讓她把家里的事情,交給和鄯總理,烏蘭輔助。

董小意也思親心切。接到張銳的信後立即把家里安排妥當,然後帶上幼子張懋,啟程前往上都。

她到達上都的時候,已近年關。各家都開始忙著準備過年,見張府女主人來了,張銳的多數朋友都自覺收斂了自己的行為,也不再像以往那般如入無人之地般在張府隨意進出了。張府終于又恢復了寧靜。

漢元796年將要過去,在這一年里發生了幾件值得紀念的事情。

按照張銳本人排列地順序是,自家府上又添了一個男丁,是所有事件中最重要的頭等大事。

去年他離開安江時。就听烏蘭稱她可能懷孕了。後來,張銳在上都接到家信,知道烏蘭確實懷孕了。從羅馬回來。也不知烏蘭生的到底是兒是女。

董小意來上都後,他才知道自己又有了一個兒子。董小意還告訴他,烏蘭自己給孩子取地名字叫張豪杰,就等他最後決定了。

豪杰?!這個名字雖然顯得挺囂張的,但取此名的人必定不少。張銳正在猶豫是否要另取一個名字時。董小意又笑著告訴他。烏蘭為孩子取名張豪杰。是因為老大利西巴特爾的漢名叫英雄。兩兄弟一個叫英雄一個叫豪杰,十分相配。

听到這樣的解釋。張銳哈哈大笑。英雄豪杰,這兩兄弟從出生就名揚四海啊。既然如此,就這樣吧,于是認可了烏蘭為孩子取的名字。突然間,他又想起了在西征鮮卑時失蹤的張旭義,于是為張豪杰取了個小名叫小武。

796年發生的第二件大事,是鮮卑老單于終于病逝了,左賢王和右賢王正式決裂。左賢王佔據了伏爾河以西北南地區,號南鮮卑。右賢王佔據了伏爾河以西北方地區,號北鮮卑。此外,前兩年被鮮卑人追殺而到處流竄的巴洛夫,趁機返回了莫斯地區,建立了莫斯公國。

原鮮卑領土除了被這三國瓜分外,還有伏爾河以東的一部份地區被漢軍佔領著。三國都想得到漢帝國地承認和支持,也都想從漢帝國手上收回被侵佔的那部分國土,因此都派了使節來上都,準備與漢帝國展開談判。

第三件大事,是太尉楊堅在破紀錄地獲得九成以上世襲家族的贊成票後,得償所願進人了其孜孜以求地凌煙閣。成了漢帝國歷史上第六十二個世襲家族的家主,並被冊封為二等公爵,其封地在故隋地,號隋公。這又創造了一個記錄,太尉楊堅成了自聖祖之後第一個以公爵身份進入凌煙閣的人。

在投票結束後,楊堅再次上表同樂請求其退隱,卻被同樂以西部漢軍還未從鮮卑國領土撤軍,戰事還沒有結束為由婉拒。

第四件大事,是自796年新年閱兵儀後,太子黨和長沙郡王黨的矛盾公開化。以劉炯、虞士基為首的兩派人,經常在朝堂上明爭暗斗。

本來以虞士基在朝中地名聲,根本無法尋求到足夠地支持者,其實力遠遜于太子黨。幸好開年不久,劉炯因鮮卑戰事返回西部戰區,太子黨在少了主心骨的情況下,沒能給長沙郡王黨實施有效地一擊。

兩派最近一年來的活動就是積極拉攏中間派。而中間派中最有實力的莫過太尉黨和以高穎、賀若弼為首地公卿黨。

兩個中間黨都是大黨派。太尉的支持者以武將居多。從西部戰區到京畿護軍中的年青一代將領,有很大部分人是太尉一手提拔起來的,獲得太尉的支持,就等于掌控了軍隊的支持。

而以高穎、賀若弼為首地公卿黨,則是以朝中大臣和各地家族為主。在太尉進凌煙閣的投票環節中就可以看出,發起人高穎的威望和號召力。取得這派的支持就等于取得了大多數朝臣和各地家族的支持。

在今年大部分時間里。太尉黨和公卿黨都在忙著為太尉楊堅拉選票,不願意也沒有精力參與到太子黨和長沙郡王黨之間的爭斗中去。不過當投票結束之後,情況起了微妙的變化。

由于太子、長沙郡王兩黨的不斷游說,加之空閑了下來,太尉黨和公卿黨在朝中的大臣們開始把目光轉到太子之爭的問題上。又由于這兩黨主要成員地差異,在太子的問題上產生了分歧。

以武人為主的太尉黨,大多數人對世平太子在新年閱兵式上地當眾哭泣行為嗤之以鼻,轉而對今年頻頻露面並表現上佳的長沙郡王更有好感。而以朝臣為主的公卿黨,則抱著穩定高于一切的態度,比較傾向于太子黨。

而長沙郡王黨領袖虞士基和太子黨在朝中位居第二位的領袖大司空劉。從中看到了希望。更加集中精力,分別對太尉黨和公卿黨展開拉攏攻勢。

不過,鑒于這兩個中間黨派的首腦人物楊堅和高穎都沒有公開表態。因此這兩個黨派中人雖然各懷想法,但都還沒有直接參與到爭斗中去。

第五件大事,羅馬帝國分裂了。自吉維爾.盧古魯斯被刺身亡後,羅馬藍黨和綠黨之間的矛盾日漸激烈。部分激進的綠黨成員甚至宣稱要武裝奪權,嚇得羅馬皇帝圖拉和以羅馬元老院元老為主的藍黨人惶惶不可終日。

綠黨以羅馬富商和猶太人為主,他們幾乎掌控著羅馬的經濟命脈。要是他們聯合起來造反,在巨大財力地支持下很可能取得成功。

為了穩住綠黨人,圖拉和羅馬元老們一方面出賣了吉維爾.盧古魯斯,宣傳吉維爾.盧古魯斯和單于國之間私下制定的條約是沒有經過元老院認可的。

吉維爾.盧古魯斯地做法無疑是賣國的行徑,對刺殺他的兩個綠黨人。非但沒有問罪判刑,反而公開褒揚他們的「正義」之舉。

而後,吉維爾.盧古魯斯全家人在數萬人的唾罵聲中。被絞死在圖拉真廣場上。

另一面,圖拉和羅馬元老們暗地派使者去單于國交涉,答應繼續履行已達成地和談條約,將單于人暫時穩住了。

最後,圖拉和羅馬元老們又從北方前線調兵回羅馬城。張開大網準備暗地里緝拿綠黨分子。以求達到徹底鏟除綠黨地目的以絕後患。

計劃本來很可行,卻意外地被泄露出去了。就在漢使節團剛返回到上都城地時候。在羅馬城中的綠黨人發起了武裝暴動。因為是匆忙起事準備不足,暴動以失敗告終。

綠黨人的一部份被抓處死,一部分人則逃離了羅馬城,來到拜佔庭城。

拜佔庭城是羅馬帝國內重要經濟中心,也是羅馬大商家和猶太人最為集中的地方。在這里羅馬大商家和猶太人的影響力和號召力,遠遠超過羅馬元老院。

逃亡到拜佔庭城的綠黨人,再次發動了武裝暴動。這次他們成功了,不僅把留守拜佔庭城的羅馬步軍消滅,還策反了整個羅馬帝國的黑海艦隊。

隨後,亞細亞、敘利亞、比西尼亞和卡伯多西亞四個行省宣布支持綠黨人,並由此切斷東部美索不達米亞和亞美尼亞兩個行省與羅馬之間的聯系。

十二月新的羅馬元老院在拜佔庭城成立,成員絕大多數是綠黨人,也有少部分東部行省的大貴族。新成立的羅馬元老院,又選舉出新的羅馬皇帝——馬可西米安.朱利安。

馬可西米安有三種身份。第一,朱利安一直是羅馬東方行省中的大貴族姓,因此他可以代表羅馬東方行省的貴族階級。

第二,馬可西米安其上五代祖先均在從商,其家族一直是東方行省中數一數二的大商賈,可以代表羅馬富商階級。

第三,馬可西米安的母親是猶太人,因此他有一半的猶太血統,也可以代表猶太階級。因為特殊的家庭背景和身份,他毫無爭議地登上了東羅馬帝國的帝位,得到了東部四個行省的支持。

而圖拉和羅馬城的元老們,則陷入了絕境。帝國被分裂,政局動蕩;同時失去了東部兩個最重要的經濟城市——拜佔庭和大馬士革;蘇丹軍開始往北調動兵力;按照協議正在撤軍的單于軍隊在達西亞停下了後撤的步伐;由各行省人組成的軍團由于被拖欠軍餉,開始返回各行省;由哥特人組成的軍團,則直接開始搶劫財物,老百姓怨聲載道。

漢元796年是個多事之秋,整個世界都動蕩不安。所有跡象都預示著,在即將來臨的797年里,還會有更加混亂的局勢。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大漢騎軍最新章節 | 大漢騎軍全文閱讀 | 大漢騎軍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