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騎軍 第四十六章出使羅馬

作者 ︰ 風似刀

張銳到軍機處調配處的頭兩個月里過得還算充實,為了在限期內給五十一軍團供給軍械、調配物資,調配處上上下下一片忙碌的景象。

調配處下轄有十個大型的制造司和三個大型馬場。制造司有六個位于東京洛陽附近,因此也可以稱洛陽為漢帝國的重工業基地。剩下的四個制造司,兩個在西京,一個在南京,最後一個在上都。三個大型馬場,兩個在涼州,一個在平州。漢帝**隊所使用的各式種軍用器械和戰馬均由這些制造司和馬場提供。

這次為五十一軍團大規模地調配軍械、物資,給了張銳充分接觸了解下屬的大好機會,十個大型制造司和三個大型馬場都分派到了任務。張銳借著這次機會,與十三個部門的下屬頻繁接觸,也大致了解了各下屬的工作能力。

同時,各下屬對他也了新的認識,再也不敢把他當成大老粗隨意糊弄他。張銳認真、細致、嚴謹的工作態度,既令部下們敬畏、也讓他們日子十分難過。只要誰負責的事務有什麼差錯,都逃不過這位新上司的火眼精楮,過錯不大會受到私下批評,錯誤嚴重的話,則會在每日的例會上當眾點名批評,讓人非常難堪。

不可否認,張銳這樣做的效果很不錯。一般只要被他當眾點名批評過一次地下屬。以後再犯同樣錯誤的幾率就大大減少了。誰都有自尊,誰也不想在大庭廣眾之下遭受責問,所以對自己負責的工作事宜,更加的認真審慎、仔細對待。

三月初,為五十一軍團調配軍械、物資的事情終于告一段落。所有的軍械、物資,要麼已經運到風鈴城。要麼就已經押運上路,調配處地人以及張銳都變得無所事事起來。

調配處的工作基本上步入常規狀態,每年定期為各個軍團補充軍械、物資,此外就沒有多少事情可做。雖然現在前方還在與鮮卑人作戰,但去年調配處已經為西部戰區準備了可供一年所有的物資,因此,在接到參謀部新的調配清單前,無須對鮮卑前線再次補給物資。

張銳自從軍以來,無論內戰、外戰,一直身處對敵最前線。已經習慣時刻繃緊自己的神經。但目前他的工作性質,注定不會經年累月地忙碌。對他而言,這種四平八穩的日子顯得過于清閑。他感覺很不習慣,每日例行上班、下班,幾乎無所事事。

這日,張銳一邊悠閑地品茶,一邊翻閱朝廷邸報。以他的閱讀速度,哪怕從頭到尾通讀一遍,也消耗不了幾分鐘。他很快就看完了邸報,然後丟下邸報,長嘆一聲。心想,前世時老子羨慕死了那些坐辦公室的人。希望有朝一日老子也能過那樣愜意悠閑的日子,如今老子過上了這種日子,但一點也不覺得悠閑自得。難道老子生來就是勞碌命。不會享清福?

可惜大漢帝國這個朝代太原始,沒有電腦可以上網,不然每日在辦公室里上上網、打游戲到也是不枉此生。不行,要是每日這樣憋在辦公室里,早晚要憋出毛病。我得想個辦法出去逛逛才行。

于是他把主意打到了下屬地制造司和馬場身上。想借著到下面巡視的名義,到外面去透透氣。他一想到便付諸行動。馬上給上司薛冑打了報告。

他的報告還沒有批下來,就听說趙無寒等人要入京授餃地消息,遂大喜。原部下有六人同時晉升將軍,他的面子上倍感光彩。只等著趙無寒等人來上都,好好地和他們聚聚。

前一陣子,董小意的哥哥董路在巴蜀侯府附近替張銳物色了一座大宅。這處大宅有些來歷,它的前主人是獨孤信,再前一任主人是宇文護。

宇文護死後,他的長子沒有在朝廷做官,要把家搬回老家。正巧獨孤信嫌自己居住的宅子太小,正張羅著要買新宅子,雙方一拍即合,獨孤信就把宇文護的宅子買了下來。

獨孤信在任丞相期間,都住在此處。後來獨孤信年事漸高,任了一任丞相後便隱退了。獨孤信隱退之後,一直在住在城外觀魚莊,此處宅院再次空閑下來。

也有人曾經想買這處宅子,但獨孤信一不缺錢,二是想著保留一個回上都的個落腳之處,所以一直沒有轉讓宅院的想法。

今年初,獨孤信生了一場大病。雖然最後挺了過來,但身體大不如以前。人老本就有思鄉之情,這場大病讓獨孤信更加的思念家鄉,于是起意搬回老家去。獨孤信知道自己日漸衰弱,此去家鄉,恐怕再也回不了上都了。此番回了鄉,自己百年之後,就可直接在家族地墓地下葬,也省去了千里迢迢搬運棺木之累。

太尉等人勸說一陣也不能動搖他的決心,二月份獨孤信全家人搬回翼州老家了。留在上都的產業也都無用,因此希望盡快變賣。

獨孤信轉讓宅院地消息一出,董路第一個就趕到獨孤信府上,與留下主事的管家商量購買事宜。獨孤府的管家張口就要五萬金幣,董路了解過,獨孤信當年買這處宅子才用了不到三萬金幣,賣價居然漲了兩萬金幣,他只得回來與張銳商量。

五萬金幣對張銳來說不算多,他來上都的時候,帶來了除給劉炯的三十金幣票據還帶來了二十萬金幣現款。二十萬金幣後來分發給部下一大部分,還剩下地六、七萬金幣現款沒有動用。

他親自去獨孤信地宅院實地查勘了一下。感覺獨孤府地這處宅院,雖然價錢貴了點,房屋也因長期沒有修繕過變得有些老舊,但總體環境還算不錯,而且離巴蜀侯府非常近,步行也用不了二十分鐘。想著以後要是真把家搬來上都。小意也能時常回娘家,于是一口答應了這樁買賣。

董路跟他開玩笑道︰「這個宅子地前兩任主人都位居丞相,因此這處宅子可以稱作相府。你買下這處相府,說不定今後你也能成為丞相。」

張銳買下這處宅子後,暫時是將它空置著。他打算在決定要把全家搬來上都之後,再來收拾。可今天他改主意了,他听說六個部下要來上都授將軍餃,想早點把這處宅院收拾出來。等部下來上都,也能請他們到家里聚聚。這可比在現在暫住的岳丈家請客方便得多。

起了這個心思之後,他便有事情做了。每日只在衙門里待半日。剩下的時間都忙著修繕這處宅子。自從六靈入宮居住,柳欣和碧斯在巴蜀侯府呆得十分煩悶。听說張銳在修繕新府的消息後,兩人主動請纓要求幫忙。張銳知道碧斯對花草很感興趣。安江府內的花園里花草大半是由她親手種下地,也是由親自打理,便把府內花園的事情交給她打理。而柳欣,張銳把府內房屋內的裝飾布置任務交給了她。

三人正感到無聊之時,突然有了一件事情做,都全身心投入到新家的修繕建設中。就這樣過了半個月,眼看新家就快布置好了。張銳突然接到口諭,傳他進宮面聖。

張銳心里忐忑不安,擔心是同樂知道了自己每天只有半日在衙門當班而動了怒,要訓斥自己。

可見到同樂後。才知同樂要分派給他一個新的任務。

「前幾日,羅馬、蘇丹、單于使節聯名給禮部上了一份表章,三國要舉行議和談判。請求我國派使節充當中間人。內閣已做出決定,由右諫議大夫冼孜率領使節團出使羅馬,朕向內閣提議,由你擔任副使。」

張銳萬萬沒有想到同樂會指派自己擔任使節團副使,一時不知該如何應答。冼夫人在任右諫議大夫之前。一直是擔任禮部尚書。對外交事務十分的熟悉,由她出任使節團正使再合適不過。

自己從來沒有接觸過外交事務。有什麼資格、有什麼能力出任副使?心想,陛下這陣子是不是吃錯藥了,怎麼什麼事情是都想著我?讓去殺人我會,讓我去和人談判,我哪兒是這塊料啊?

驚訝、錯愕之後,張銳連忙表示自己沒有參與過外交談判,怕耽誤了國家大事,也怕不懂禮節失了國家的顏面。

「恕臣愚鈍,實不敢擔當如此重任。望陛下明鑒,換其他有能力的大臣參加使節團。」

同樂笑道︰「誰天生就懂得處理所有的事務?還不都是一步步學會的?朕讓你擔任副使,就是給你機會學習外交事務。冼孜擔任外事多年,精通外交事務,你這次去要跟她多學學。朕相信,通過這次出使羅馬,會對你掌握外交事務有很大地幫助。」

張銳心想,讓我干軍隊調配的事務也就算了,畢竟和軍隊還掛鉤。現在讓我學習外交事務,就是牛頭對不上馬嘴了,我學外交事務有什麼用?

這時,張銳哪里明白同樂的用心。同樂是把他當成帝國未來地輔佐之臣,在加以重點培養。如果有可能、有機會,他還想讓張銳將朝中所有政務都過手一遍。只有這樣,張銳以後才能全面的了解帝國內部事務,而不僅僅限于對軍事上的精通。

張銳暫時參不透同樂的用意,但在同樂的堅持下,他也只好接收任命,回家準備出使的事情。

回家後他便接到董小意的來信,送信來的人竟是林白泉。張銳見到林白泉很是吃驚,他應該還在利西族才是,什麼時候到的安江家中?

仔細一問才知,原來西征回來之後,達須對林白泉更是另眼看待,甚至把族中的事務都交給他管理。達須原本想把林白泉留在利西族幫自己,但後來張銳派人來要俘虜時,達須知道林白泉在利西族地日子到頭了。

因為早在他們處理俘虜時。張銳就預定下了林白泉。那時,達須還對林白泉沒有現在這麼了解,既然張銳想要林白泉,他也沒有什麼意見。

不過後來達須便後悔了,特別是西征時,林白泉一直在達須身邊。林白泉不僅精通數國外語。模仿別人的筆跡可以以假亂真,而且通過平時的閑談,發現林白泉在軍事方面也很有見解。一般他地猜測,與張銳實際指揮的結果相差無幾。但此刻後悔已晚了,誰叫他當年已經答應林白泉今後歸張銳。這時,他也才知道張銳有伯樂相馬的超強本領,不得不嘆服。

這次,張銳派人去利西族催要一批俘虜時,達須便知道林白泉早晚會離開利西族。既然早晚要走,那為了林白泉地前途還不如早點把他送去安江。就這樣。林白泉並沒有和其他俘虜被送去開遠,而且被達須直接送去安江。

董小意便給林白泉他安排了一個府中管事的職務,可林白泉來到張府後整日不是讀書就是閑逛。對自己該負責地事務從來不主動過問,只有手下人有解決不了地問題來找他時,他才會出面解決問題,當問題解決完了,他又回去過他悠閑的日子。

府中有人很看不慣他,多次向董小意提出要趕走林白泉。但董小意始終認為,張銳要林白泉來府中,肯定是因為林白泉有過人之處,現在雖然沒有顯現出來過人地本事,但終歸有會發揮他作用的時候。

後來。董小意索性就不讓林白泉再擔任家中管事,只是把他白養起來。上個月,家中要派人來上都送信。林白泉不知從哪里得到了這個消息,主動要求來上都送信。董小意見他堅持,也沒有反對,就把送信的任務委派給他。

張銳看完家書,才知道這份信是董小意在上個月初寫的。也就是說林白泉送這封信來上都竟然在路上走了一個半月的時間。

張銳疑惑地看著林白泉。從安江到上都如果快馬加鞭半個多月就能趕到,即使不用日夜兼程。一個月時間也該到了,他怎麼會用了一個半月的時間?

林白泉道︰「屬下有個毛病,就是生性喜歡游山玩水。來上都的路上,屬下見一些地方風景秀麗,便多停留地幾日。殿下如要責罰,屬下甘願領罪。」他說這話時,一臉滿不在乎神情,沒有半點愧疚之意。

他既然坦然承認是在路上玩耍了,張銳也不好再多說他什麼。轉念一想,這次出使不妨把他也帶上,他能听懂多國語言,說不定到時會有用處。

張銳問林白泉︰「先生既然喜歡瀏覽各地風光,不知願不願意隨我出趟遠門?」

林白泉雙目放光,問︰「不知殿下要去哪里?」

張銳回答說︰「先去羅馬國,也有可能要去蘇丹或是單于國。」

林白泉大喜,連聲說︰「屬下以前只在西部各地游覽過,連帝國內地都沒有來過。現在能去羅馬,當然願意去,請殿下一定要帶上屬下去。」

「好吧,既然先生願意去,那麼就準備準備,過幾日咱們就出發。」

「好,多謝殿下。」

林白泉樂呵呵地走了,張銳又給董小意回了一封書信,說明自己要出使羅馬,可能大半年都不能回國。信派其他家人送回安江,張銳便等著啟程的日子。

可一天後,身在宮中的六靈不知什麼時候得知父親要出使羅馬的消息,纏著同樂說自己也要去。同樂先是不許,但六靈鬼精靈一個,可憐巴巴地央求同樂,說自己學業初成,現在正是游歷增長見識的時候,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之類,然後小嘴跟蜜糖似的一再說同樂是個開明君主,央求同樂恩準她出行。

同樂禁不住六靈軟磨硬泡,最後終于同意她跟著去。同樂認為這次不僅六靈的親生父親要去,而且朝中的第一女臣冼夫人也去,六靈跟著去沒有什麼不方便的。

當張銳接到這道聖旨的時候,頭大如斗。這次出門可是千山萬水,不比從安江來上都,倘若六靈要跟著去,一路上不知要添多少麻煩事。但同樂已經同意了,他即使反對也沒有用,只能接受。

因為有六靈要跟著出行,所以照顧她地人不能少。宮中的太監、宮女自然是少不了的,但張銳還是不放心。他不得不通知柳欣,讓她也做好準備一起上路,柳欣有照顧六靈地經驗,在一定程度上六靈也听柳欣的話,因此由柳欣跟著去,他也稍感放

誰知讓柳欣去不打緊,碧斯一听這個消息也來了勁兒,找到張銳,死活鬧著也要去。張銳再三拒絕也不能動搖她的決心,他此刻方才明白同樂是怎麼勉強答應六靈的。心想,去就去吧。反正帶一個是帶,帶兩個也是帶,她們兩姐妹在路上也算有個伴兒,免得寂寞。

就這樣,在啟程的日子,張銳在上都地全家人,基本上都跟著一起上路了。在登船地時候,張銳又在隊伍中發現了一個熟悉的身影。他百思不得其解,怎麼這人也加入了使節團?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大漢騎軍最新章節 | 大漢騎軍全文閱讀 | 大漢騎軍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