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騎軍 第一百八十二章重組師部

作者 ︰ 風似刀

春季攻勢後,飛騎軍前師撤回烏孫州修整,師部駐地在距離風鈴城二十里外的白水鎮。風雲小說網張銳正式任命為前師師長後,並沒有立即趕往白水鎮。因為前師師部人員幾乎都隨奚少生一同遇難,現在要做的第一件事是重組師部,否則真成了光桿司令。

張銳留在飛騎軍總部,一連三天,逐一查閱了軍團內部軍官人事資料,準備挑選合適的人選組成師部班子。目前師部缺少將副師長、上校參謀長、上校中軍官、中校軍法官、中校後勤官、少校護衛長各一人,另還要調參謀、侍從官數人以及若干親兵。

副師長是少將軍餃,所以張銳只能從飛騎軍另外四個師的副職中挑選一人。比較之後,他決定調右師副師長張通擔任自己的副職。

說起張通,他與張銳有很深的關系,身份算起來比張銳還高貴許多。張通今年三十九歲,是胡公家族第十三代成員。他是張熙最小的一個兒子,是壽平大長公主的親生之子,是當今皇帝的表兄,是張逸的親弟弟,是張銳的最小的親叔叔。當然,調張通來並非因為他尊貴的身份,也不是因為他是長輩,主要是張通很有才能。

張通早年畢業于北京參謀學院,分配到飛騎軍後一直從事參謀工作。參謀升職本就緩慢,首先要熬到參謀長,才會有機會繼續晉升。不幸的是張通在右師擔任參謀之時,師部參謀長是現任軍團參謀長王藥。王藥的參謀工作做得非常出色,張通在他手下學到不少本事。反過來,王藥一日不上調,張通也就沒有出頭的機會。

苦苦熬了十余年,在九年前王藥調任總部任軍團參謀長。張通才得以接任右師參謀長職務。又過了數年,雖然大的戰功沒有立過多少,但憑借資歷他有了晉升將軍的資格,加之身份關系,他順利邁入高級軍官之列。

三十多歲成為將軍。也屬晉升較為快速的。當然他地升遷速度比起張銳就慢了許多,算起來只不過比張銳早晉升將軍兩年而已。張通成為將軍,但是卻沒有合適的位置,軍團參謀長的職務還被王藥佔著,仿佛王藥就像擋在他面前的一塊巨石。

張通無法撼動這塊巨石,也不想動用家族關系往上爬,所以只能暫時擔任右師副師長,耐心等待王藥退休或者調任後,再接替軍團參謀職務。在這點上,張銳非常欣賞他。認為這位叔叔人品不錯,也老實本分,不會在背後對自己使陰招。

更重要的一點。張銳認為張通不會影響自己地位,不怕被之取代。因為一般師長都要求是從基層逐級升上來地正職軍官。因為只有經歷過排、連、營、團各級職務,才能完整了解部隊的戰斗情況。也只有經歷過這些職務,才能學會快速決斷,才有勇氣下達各種命令。

而參謀出身的人則不行,他們從沒有實際接觸過部隊士卒,沒有直接指揮過部隊,習慣反復思考。多次推理,考慮事情也的確比較周全。但正是如此,參謀出身的人在決斷上。在突發事件的應急能力上,遠遠不如前者。

也正是這樣的原因,幾乎所有參謀出身的軍官,即使最後升到參謀本部,也沒有機會直接指揮部隊。而一直指揮部隊的軍官。則很有可能搶了參謀出身軍官的飯碗。如劉武周就是一例。

張通也應該明白他自己不可能直接指揮部隊,加上與正職又是至親。多半會選擇全力支持師長。張銳還考慮到,張通既是參謀出身,也能出謀劃策,平白多出來一個好參謀,豈不是一舉兩得?

副師長確定後,接著是師部參謀長。看到這個位置,張銳就聯想到了範明。範明雖然已經殘廢,但他還不想退役。去年鄧三耀去看望他時,他表達了想繼續留在部隊地強烈願望。

張銳想,師部人員基本不會親自參與作戰,也不會像游騎似的整日整夜疾行軍,範明的身體完全可以這樣地情況。雖然範明不是專業參謀出身,但他的建議多半會站在指揮官的立場上考慮,與張通意見正好相輔相成、相得益彰,他們倆會是一對完美的參謀組合。

師部參謀長是上校軍餃,範明現在還是少校。不過憑借了白堡之戰,升他兩級也沒有會說閑話。再則範明是自己的心月復,能與自己保持一條心,在初到一個陌生的部隊,必須要保證一部分人堅定地支持自己,否則何談指揮下面的軍官?

中軍官之職,張銳準備讓宇文歆擔任。宇文歆從軍校畢業後就被分配到前師任職,其間也參加過平息高句麗叛亂的戰役,在戰後晉升為上尉連長。來到西部戰場後,宇文歆又多次榮立戰功,前年已經是中校營長,今年初晉升上校副團長。

宇文歆地晉升速度雖然也比不過張銳,但也算是神速。雖然也有立功表現,但張銳知道他的身份才是他快速晉升的主要原因。而且宇文歆在軍校時就把張銳當成大哥對待,又是張克地干爹,其父宇文苞在內閣中也為自己說過不少話。這次有機會,宇文歆也算符合條件,張銳自然也要提攜一下。

張銳盤算著,打算先讓宇文歆當著中軍官,一方面了解前師的人員情況,另一方面等待機會,如果下面的團長職務有缺,就任命他去擔任團長。而且宇文歆的身份不凡,也是一個不怕事的主,一旦今後惹出什麼事兒,多幾個有身份地人一同擔當,總比自己獨自扛要好得多。

至于宇文歆是否願意來師部,張銳並不擔心。反正他現也是任副職,說起來也是沒有實權地板凳隊員,還不如到師部任中軍官合算,最起碼考察全師軍官的權利都在中軍官手中,實權可比副團長大得多。宇文歆又不是傻子,稍加分析就會想通其中地道理。

後勤官的人選。就不能再找親朋故吏。因為張銳認識的人中,沒有合適的人選,這個職務只能由專業人氏擔任。張銳把軍團後勤軍官地名單查閱了一番,最終決定調後師的後勤官陳劍來擔任這個職務。

陳劍在軍校學的就是後勤專業,畢業後就分配到飛騎軍後師。先是在營部任職,逐漸提升到師部主理全師的後勤工作。而且飛騎軍整軍出動時,軍團輜重幾乎都由後師負責運輸。張銳心想,他既然能管理好整個軍團的物資運輸,一個師地物資運輸對他來說自然不成問題,這樣的高手來前師,才能放心將士們不會挨餓。

接下來是護衛長,這個位置張銳選擇了秦書。秦書也是白堡幸存者之一,戰後身上留下的傷疤不比張銳少。他的勇猛頑強,給張銳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而且考慮到秦書是家中的獨子。白堡之戰他死里逃生,也不忍再讓他去冒險。

張銳想讓秦書在護衛長的位置長干上幾年,只要有機會把他安排到前師的擔任營長。雖然在前師任職也有危險。但安全系數大大高于游騎。何況秦書從三營時就是自己的部下,說起來也算是心月復之人,由他擔任護衛長,自己晚上睡覺時也能安穩些。

師部軍法官的人選,著實讓張銳頭疼了一陣。思前想後,決定調百里楊來擔任這個職務。張銳雖然了解了百里楊地能力,也認可了她的指揮。但心里始終認為身為女性,長期留在游騎團不妥。

並不是張銳看不起她。調她來師部純粹出于保護她的目地。游騎將士每戰陣亡不少,受傷更是家常便飯之事。百里楊當然也沒能幸免,不過之前受傷的部位都在胳膊和腿上。她也能豪爽的地當眾包扎上藥。

可是誰又能保證他不會傷到別處呢?如果她下次的受傷部位是女性的私密之處,還能不能夠當眾解衣治療?別人應不應該去為她療傷,如果心有顧慮,就只能眼睜睜得看著她死去。如果救治了,她以後還能嫁得出去嗎?所以趁著這些事情還沒有發生。得盡快把她調離游騎。

到前師擔任軍法官。親自作戰的幾率就大大減少,受傷的幾率就更少。做為百里楊的老上司。張銳覺得自己應該為她著想。至于百里楊會不會發脾氣,鬧意見,張銳不用多慮。心想,她最多在嘴上罵幾句,在心里恨我罷了,反正又不敢違令。為了老部下地安全著想,被罵幾句也認了。

因為百里楊現在只是少校軍餃,來師部擔任軍法官,就得提升一級軍餃。張銳又查閱了百里楊的檔案,發覺這大半年,她又立了不少戰功,晉升一級軍餃綽綽有余。于是張銳就把百里楊的名字,也填入師部人員名單。

接下來,張銳又動起了以前自己在游騎團親兵地腦筋,那些人都是經過搏擊訓練,馬上馬下都是殺敵高手。雖然在白堡之戰損失了一半的親兵,但還有一半因為參加了程節的行刑隊,而逃過了一劫。

還有許旺,親兵中搏殺技術最好之人,張銳也舍不得都交給高朔。心想,老子上表保薦高朔晉升將軍,已經是幫了他很大忙了,不能老吃虧。這些親兵我是一定要要回來,而且還讓許旺繼續擔任師部護衛軍的搏殺技能老師,讓我的親兵都學會這項本領。最多留種子給高朔,讓他們交高朔地人,這樣應該算是仁至義盡了。

于是,張銳毫不客氣地把自己在游騎團地親兵都填入名單,只給高朔留了不到十個人。就這樣,張銳也是反復選擇了一番,生怕讓高朔得了便宜去。

剩余的參謀人選,張銳打算等範明到任後,讓他與張通商議著去挑人。游騎團從來不配備參謀人員,因為被選入游騎地首要條件必須具有騎士資格,幾乎沒有一個參謀能夠做到這點,所以也沒有設立參謀職位。但到了正規師團,參謀是必須要配備的。張銳也不知那些參謀好,那些參謀不合格,加之這些人本來就是去輔助範明來制定計劃,或分析戰況的人員。就留給他去自己選擇吧。

至于侍從官人選,張銳也不打算費神去精挑細選。本來侍從官做的是勤務和傳令的事情,說白了也就是侍候高級軍官的請雜工,只不過他們也是下級軍官而已。

有高級軍官會很仔細的挑選侍從官,因為需要他們去辦理一些高級軍官干不方便親自出面地隱秘之事。這樣就需要侍從官是心月復之人。嘴巴也要緊,才放心事情不會敗露。可是張銳不打算這樣挑人,在張銳的心中心月復要有權利才能發揮作用,一般的請雜人員那需要什麼心月復,自己在軍中又沒有打算做見不得人的事情,挑了心月復之人做侍從官才會惹人非議。

有了這樣想法,張銳就翻開軍團暫時閑置人員名單,從中挑較為順眼的名字,勾畫了十余人。不過沒有想到在這些人中,張銳竟然也發現了熟人。這個人就是許士基。

當年張銳斬黃濤時,許士基拿著楊義臣簽發地調令來到部隊。張銳有幸認知了許士基,雖然說話不多。接觸不到半天時間,張銳憑感覺許士基是一個忠厚老實之人,也是一個充滿正義感之人。

當初張銳暫時擔任飛騎軍軍法官時,在軍團總部也常常也許士基來往,得空時兩人會整日呆在一起談天論地,有時兩人也會約著出駐地去下館子。後來楊義臣休假回來,對許士基與張銳交往大為不滿。他認為這是張銳在拉攏他的手下,欲探听自己的動作。

在楊義臣暗示過幾次之後。許士基減少了與張銳的見面次數,但也沒有就此絕交,私下里還是每周還是有一兩天聚在一起。直到張銳被調去游騎三營任營長後。兩人才沒有機會再有往過。現在在閑置人員名單里出現許士基的名字,讓張銳很是吃驚。

再看許士基的軍餃更讓張銳吃驚,原來他還是中尉。許士基自畢業分配到楊義臣手下就是中尉侍從官,到現在已經五年了。五年中,楊義臣居然沒有給許士基升過一級。現在還把他放到閑置人員名單內。擺明了不想再啟用他。

張銳深為許士基不值,也鄙視楊義臣的人品。對一個跟隨了自己五年的人。居然會如此無情。心想,既然你不要許士基,那我就要他,而且還要天天把他帶在身邊。每次去軍團總部開會時,就讓他在你的面前晃悠,氣死你這個老混蛋。

張銳也隱隱猜測,許士基不能得到提拔,可能就是因為當年兩人交往甚密的關系。楊義臣這是在借打擊許士基,來打擊自己。可惜地是,自己從來沒有去主意這些事情,不然早就想辦法把許士基調走,讓他留在楊義臣的手下,就是在葬送他的前途。

既然許士基為了自己吃了這麼多年地苦,也應該給他一些補償。現在許士基沒有多大的功績,現在連升他兩級成為少校,楊義臣看見後定會出言反對。而自己也不佔理,還是等以後有理由再提升為好。

想罷,張銳大筆一揮,把許士基的軍餃定為上尉。張銳是少將師長,提拔尉級軍官的權利還是有的,也不需要報請軍團總部審核,只是把結果交予軍團總部中軍官處備檔就行。就是楊義臣知道,也無權阻攔。三天以後,張銳把擬定的師部人員名單交給史萬歲。史萬歲開玩笑地說道︰「無鋒,你是打算把游騎團搬到前師去嗎?高朔能同意你把這麼多人都調走?小心他急了找你論理,到時候老夫可不管協調之事。」

張銳故意囂張地說道︰「高朔這小子如果不服氣,可以屬下單挑。我們打一場決定一個人,只要他能贏得了屬下,就可以把人贏回去。殿下看這樣解決如何?」

史萬歲哈哈大笑道︰「老夫看來在飛騎軍將士中能單挑打贏你的,尚且找不到一個。你這樣的辦法,不是能高朔很吃虧?」

張銳也笑道︰「所以屬下想調用地人,都應該能要到。如果誰不願意放人,請殿下轉告屬下的話。就說只要打贏過,人我就可以不要,否則就乖乖地放人。」

史萬歲也拿張銳耍「無賴」的沒有辦法,只得在名單上簽字。而後名單又報到戰區總部,在劉武周地幫助下,也順利的批復下來。就這樣,張銳硬是把自己想要的人,都搶到了手。接下來就是通知這些人,前往師部報到。

重組師部人員後,張銳才有時間去仔細看前師各團的軍官名單。看到幾位團級軍官的名字時,張銳才知道史萬歲和劉武周為什麼都想到要自己來擔任這個職務,心想,也就是我能當這個師長,換成別人估計干不了兩天就要卷鋪蓋走人。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大漢騎軍最新章節 | 大漢騎軍全文閱讀 | 大漢騎軍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