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騎軍 第一百五十四章陷陣軍團

作者 ︰ 風似刀

漢元792年6月23日,即張銳等人被圍困在白堡的第九天時,十余名將軍先後走進風鈴城漢軍西部戰區總部的會議室。風雲小說網

眾人剛剛坐定,戰區參謀長劉武周開門見山地說道︰「將軍們,今日統帥殿下召集各位來總部,是有一件重要情況要通報各位,希望大家獻言獻策,一起商討如何解決問題。」說罷看著韓擒,示意由他講話。

「還是由你講吧。」韓擒將發言權留給了劉武周。

劉武周也沒有客氣,接著說道︰「6月13日,白堡已被飛騎軍游騎團佔領……」

听到這一消息,眾人都露出不可思議的表情,有的甚至跟身旁的人悄聲議論起來。白堡的地理位置,其堅固程度,奪取白堡對漢軍的重大意義,在座之人全都十分清楚。這樣一個地勢險要、易守難攻的城堡,竟然被騎兵佔領了?

楊義臣听到這一消息,心里很不是滋味。心想,張銳這小子運氣之好如有神助,這麼大一件功勞又被他撈走。如果以後的他一直福星高照,一往無前,遲早有一天地位會超過我,要想整治他就更加不容易。

還沒等大家平靜下來,劉武周又講出了另大家更加意想不到的消息︰「張銳將軍帶著兩營人雖然佔據了城堡,卻被隨後趕來的一萬五千突忽軍圍堵在城堡內。到今日為止,他們已經被敵人圍困九天。眾位都可以說說,我們應該怎樣去營救他們。」

楊義臣頓時心情大好,幸災樂禍地想,那小子終于有背運的時候了。他死了活該,只可惜游騎團的兩營人要給他墊背。為了游騎團的兩營精銳,還得要派遣援軍。無論如何。這次可要抓住機會定他的罪。

想到這里,楊義臣首先說道︰「游騎團的兩營將士被敵軍圍困,依我之見,戰區有必要派援軍去將他們解救出來,不過必須追究張銳地責任。此次游騎的任務是驅趕蘭城郡的平民南下。佔領城池並不在他們的職責範圍之內。張銳此舉明擺著就是貪功,為了自己的貪念,置游騎團眾將士地安危于不顧,才導致游騎陷入被敵軍圍困的危險處境。若不嚴肅處理,不足以嚴明軍紀。我建議,先解白堡之圍,然後就地免去張銳的團長職務,押回風鈴城做進一步處理。」

他的話得到了一部分人的首肯,紛紛說道張銳自大貪功,行事輕率。應該追究其責任。大家交頭接耳,議論紛紛。這時,史萬歲面無表情地說道︰「現在不是追究責任的時候。總部召集我們來的目的是商議怎樣解圍。而不是商議如何處罰張銳。諸位想一想,如果我們不明確主次輕重,老是討論如何處罰張銳,而不想辦法營救他們,恐怕張銳沒有機會活到接受處罰的時候。」

劉武周也說道︰「太平侯殿下說得對,時間緊急,不必要的話題以後再議,今日只說救援之事。」

史萬歲和劉武周地話語。讓這些人閉上了嘴。楊義臣也發覺自己表現得太心急了。張銳已經被敵人圍困了八天,現在是否還活著都是問題,還談什麼處罰?

暴熊軍團指揮官元景山。疑惑地問道︰「我部的兩師和飛騎軍的一師不是在陸柯將軍地帶領下駐守在突忽人的楚河營壘對面嗎?那里距離白堡只不過五百里,如果張銳請求援軍,將求援信直接送到陸柯手里不就行了?為何千里迢迢向戰區總部求援?這一來一回要耽誤多少時間?」

楊義臣豈肯錯過打擊張銳的大好時機?說道︰「我看張銳是急昏了頭,被敵軍包圍後便不知所措,放著就近的地方不派人去求援。反倒將信直接送到戰區總部。連我飛騎軍總部也沒有收到他的信。這樣的人怎麼配當……」

沒等他把話說完,劉武周揮手打斷了他︰「張銳為什麼會將求援信送到戰區總部。這其中是有道理的。而且不止張銳的信送到戰區總部,陸柯也有同樣地求援信送到戰區總部。現在我為各位將軍詳細地解釋一下。」

听了劉武周的解釋,眾人才知道整個事情的詳細經過。原來張銳佔領白堡之後,便派人通知了陸柯。陸柯得知此事後,即刻派遣一團人前去白堡。那一團人上路兩天後,就遇到了張銳隨後派出地信使,才知道突忽人想用圍城打援之計。

步軍團立即退回到陸柯的營地,向陸柯匯報了此事。最初陸柯對突忽人是否果真采用圍城打援的戰術半信半疑,于是派遣了麾下的騎兵前去仔細偵查,結果發現白堡對岸的確埋伏有一支兩萬以上地叛軍。

證實了突忽人地戰術之後,陸柯感覺左右為難,如果派去救援張銳的人數少了,很可能會被對方吃掉。如果派去地人多,自己這里的力量將大大減弱。再或者全軍開拔去救援張銳,對面的突忽人很可能趁機將班迪山口佔領。一旦突忽人佔領班迪山口,自己即便救出張銳,兩支軍隊都會被突忽人截斷退路。不得已,陸柯只得火速命人通知戰區總部,速派援軍。

而張銳後來又與城外的游騎取得了聯系,並讓這部游騎團給戰區總部送回了一封信。在這封信上,張銳提了一個建議,準備用白堡為誘餌,吸取大量的叛匯集城下,然後讓戰區總部調集足夠的兵力南下。待敵軍精疲力竭的時候,再一舉將他們圍殲。此戰成功,或許蘭城郡也會一戰告捷。

大多數將軍听到張銳構想出的這個計劃,都驚訝不已。在他們的印象里,張銳頂多是個沖鋒陷陣的料,制定作戰計劃,而且是這種大型作戰計劃,怎麼看他也沒這水準。但如果不是他制定了整套作戰計劃,又會是誰呢。誰又可能在這個緊急關頭急中生智作出如此完整的計劃,而且自願將戰功拱手奉送給他呢?

楊義臣懷疑這個計劃是劉武周想出來的,假意說成是張銳考慮的計劃。目地就是為了彌補張銳的過失。如果這個戰役取得成功,憑借這個計劃,張銳不僅不會受到處罰。反而還會受到獎賞。心道︰唉!有劉武周這些人處處維護他,整他談何容易?

認為劉武周做出計劃奉送給張銳的大有其人,武勇軍團指揮官杜陵就是其中之一。張銳與他無冤無仇,即使劉武周送功勛給張銳,也不關他的事。他只關心這個計劃成功的可能性有多大。他心中遲疑,開口問道︰「劉將軍,計劃是不錯。不過我有兩個問題沒有想通。」

劉武周道︰「殿下召集大家來就是為了商討完善這個計劃,有什麼問題盡管提出。如果我不能解答,大家一起想辦法解決。」

杜陵說道︰「我地第一個問題。張銳帶著兩營人在白堡內,面對城下的數萬叛軍。甚至可能是十萬叛軍,有沒有能力堅守到援軍到達。而且張銳還提到,要在疲憊叛軍之後。援軍再動手。依我看,沒有二十天我們的援軍抵達不了白堡,要疲憊叛軍至少需要一個月。他們能堅守半個月就算不錯了,何談能堅守一個多月的時間?」

劉武周回答道︰「白堡的堅固程度大家是知道的,游騎團的戰力大家也都清楚。加之張銳此人善打硬仗,由他在城堡內坐鎮指揮,我相信兩營游騎能至少守住白堡一個月。」

史萬歲也說道︰「游騎在張銳的指揮下,現在不僅可以在馬背上作戰。不騎馬也可以作戰。大家還記得年初時的剿匪行動吧,他們在山區內與叛匪們較量了一個冬天,最後徹底消滅了那些土生土長在山里的人。剛才已經說過了。城堡中地糧食足夠消耗一個月。只要不斷糧,我相信張銳所部能一直堅守下去。」

杜陵雖對史萬歲的話抱懷疑態度,但對劉武周的話還是能夠認可。張銳此人地確是一員善于打硬仗的猛將,而且他在突忽人中頗有威名,或許在他的帶領下。游騎能守住一個月。

他又接著問道︰「我的第二個問題。現在戰區各部都有任務在身。哪里去找多余的兵力?如果抽調西海州邊境的部隊,一旦鮮卑人突然進攻。烏河城堡和臨洮城堡這兩處要地會被鮮卑人輕而易舉地攻取。如果從靠近新羅州地區抽調兵力,會不會影響飛騎軍前師的驅趕任務?」

劉武周笑道︰「如果在三天前,我還真不好回答你的這個問題,但是現在已經不成問題了。」

杜陵奇怪地問道︰「此話怎講?」

劉武周滿臉笑容地說︰「前段時間朝廷不是說過再調兩軍團來戰區嗎?三天前其中地一部分師團已經進入了烏孫州,只要我們下令讓他們轉道南下即可。」

「這麼巧?是哪個軍團來了?」元景山好奇地問道。

劉武周略帶深意地看了在座的將軍們一眼後,說是︰「第二軍團的三個師已到烏孫州邊界地黎山鎮附近,另外兩個師也在長州境內,如果命令他們疾行軍,都能在十日內趕到柏寒城堡集結。」

眾人听見劉武周的話後,心里百感交集。他們都知道,這次來的可不是一般的軍團,是漢軍主力中的主力,是號聲「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地陷陣軍團。

陷陣軍團應該說是整個帝**隊中地翹楚,其前身是聖祖時期第一猛將趙公高順麾下的陷陣營。陷陣軍團未改編成軍團時,便是聖祖所有部隊中地主力。他們前進是先鋒,撤退時是後衛,越是危險的地方,越能看見他們的身影。

到了後期只要敵軍看見漢軍中有陷陣軍旗在飄揚,幾乎都不戰而退。敵人都知道與陷陣營對陣,必敗無疑。陷陣營就是敢死隊,他們每次沖鋒前會月兌去盔甲,赤膊上陣,即使在對陣中受重傷,也是奮勇向前,不死不休。所以當會戰結束時,還能自己站立著走動的陷陣營將士寥寥無幾。雖然自身傷亡大。但是陷陣營就憑借著敢玩命的精神,成就了其無敵的威名。

北伐前聖祖在陷陣營的基礎上組建了陷陣軍團,成軍之後便不再使用以前的拼命戰術,但威名卻不減當年。他們與飛騎軍一樣,從組建軍團開始到今天。數百年來參加過的大大小小戰役無一例外都是以勝利宣告結束。在世人地眼中,漢軍是不可戰勝的,在敵軍的眼中,陷陣軍團的攻擊是不可抵擋的。只要他們出陣,往往意味著戰事即將結束。

現在朝廷將漢軍中最具戰斗力地陷陣軍團也派到西部戰區,可見已經下定決心要盡快結束突忽戰事。西部戰區的將軍們听見陷陣軍團的到來自然是悲喜交加,喜的是戰事結束後就能返家,悲的是陷陣軍團來了,沖鋒陷陣的任務多半會被他們搶去,這平定叛亂的首功或許會落在他們的身上。自己辛辛苦苦數年。最後為他人做了嫁衣,心有不甘。

半響後,杜陵嘆了口氣說道︰「如此。我沒有問題了,這個計劃可以執行。」劉武周又詢問其他將軍有沒有建議,都回答說沒有。

韓擒見步軍將軍們的神色極不自然,也能夠理解他們此時的心情,安慰道︰「各位其實不用擔心,本來陷陣軍團和第十軍團來西部戰區,只是為了防止鮮卑人趁火打劫。現在遇到這個時機,正好發揮他們地勇武之力。之後。再看情況吧,如果戰事順利也許還會將他們調到烏河城堡去。」統帥的話使得眾將領松了一口氣,漸漸又恢復了常態。

接下來劉武周具體介紹行動的幾個步驟。眾人听完後都贊不絕口。張銳地求援信來才不到一天,他就能拿出如此詳細的計劃,可稱得上是足智多謀,而且這個計劃一旦成功,漢軍也許佔領整個蘭城郡。對于這個參謀長。他們全都心服口服。

韓擒說道︰「白堡之戰已是一場單獨的戰役。所以我將成立前線指揮部,派遣一位將軍去統一指揮參戰的各路人馬。」這可是立大功的時候。眾人都磨拳擦掌,躍躍欲試。不過還是被劉武周搶先了一步,說道︰「殿下,屬下建議由陸柯將軍擔任這個職務。」

「說說理由。」

「一是,因為陸柯一個月前就在楚河地區協助游騎執行驅趕任務,所以他對那里的情況的比較熟悉。如果換一位將軍去,還要重新了解情況,時間緊急不利于戰事進行。二是,陸柯在烏河城堡戰役時,表現出極高的指揮水平,他完全有能力完成總部地計劃。三是,陸柯最初曾在陷陣軍團服役,對陷陣軍團更為了解,指揮起來也能得心應手。」

劉武周說完後,杜陵、元景山等人沉默不語。韓擒見狀心里暗笑,他與劉武周私下早就決定由陸柯擔任這個職務,但為了能服眾,只得找些理由堵住元景山等人的嘴。

韓擒在戰區呆了快十年,第一次有了平定叛亂的把握。他已預感到這次戰役會成功,他相信這場戰役和驅趕計劃地實施注定了突忽人的失敗結局。之後快則一年,慢則兩年,突忽必將滅亡。

他高聲下令道︰「任命陸柯擔任白堡戰役前線指揮官,麾下配備陷陣軍團五個師,暴熊軍團兩個師,飛騎軍軍團右師加游騎團,共計八萬五千人。此次戰役最低目標是拿下白堡和營救出游騎團的兩營人,最高目標是奪取度信州的蘭城郡。戰區後勤等部門要緊密配合行動,不得出現紕漏。」

「是,屬下會親自督促這次的糧草供給。」戰區後勤官方戊高聲接令。

韓擒飽含激情地說道︰「將軍們,勝利就在眼前。陛下正在翹首以盼,等著我們勝利班師回朝,那時各位地努力都會得到應有地獎賞。所以,各軍團要緊密配合,不得貪功逐利耽誤了戰事,否則軍法處置。」

「是!我等唯統帥號令是從!」眾將起身鄭重地回答。

就在漢軍總部在召開會議之時,度信州蘭城郡的大小官員也在蘭城中召開相同地會議。度信州都督哈山沮喪地听著手下的匯報。

「到昨日為止,梅依將軍和隆堯將軍已經對白堡發動了十次強攻,沒有一次能登上城堡。損傷了兩萬余人,現已無力再強攻,請大人火速調集人馬支援。」

突忽參謀部參議長蘭伊听到這個消息,劇烈地咳嗽起來。他是三日前趕到蘭城來親自督察計劃的進行情況。按照他預想。自己想出的這個圍城打援的計劃至少能殲滅萬余漢軍。

到了之後,哈山告訴他只將一支不到兩千人游騎堵在白堡中,漢軍援軍根本沒有趕來營救。蘭伊頓時慌了手腳,楚河營壘那邊地漢軍要是出兵救援,四五天就能達到對岸。現在已經六天了,漢軍還不來,就證明他們不想去救,或者根本就看穿了自己的計劃。

蘭伊懊悔不已,丟失白堡意味著什麼,他一清二楚,而且是他提議用白堡做賭注引誘漢軍,現在圍殲援救漢軍的計劃落空,還被游騎控制了白堡,據梅依說。好像漢軍還從安山上為堡中投了糧食。有了糧食,城堡內的游騎就能堅守更長時間。夜長夢多,時間拖延久了不知要出現什麼狀況。一旦白堡真的被漢軍奪了去。豈不是陪了夫人又折兵,自己這顆人頭怕是要搬家。

蘭伊當即下定決心,要盡快將白堡收復。于是讓哈山叫楚河對岸伏兵過河,與城下地梅依的部隊一起強攻白堡。按照他的預計,四萬人攻擊一個由不到兩千人防守的城堡,應該能在三四天內結束戰斗。只要能順利奪白堡,即使自己的計劃失敗,在汗王面前也能有所交代。

從哈山下令強攻白堡。到今天已經三日,不僅沒有奪回城堡,反而讓梅依和隆堯的部隊折損了兩萬余人。這樣的事實讓他無法接受。氣血攻心,一口鮮血差點吐出。

哈山一邊為他拍著背,一邊安慰道︰「大人不必太著急,我們再調集部隊,一定將要白堡奪回!」

蘭伊喘息了一會兒。說道︰「四萬人還不能攻下城堡。那還需要多少人才行?現在哪里還能調集這麼多部隊?」

哈山完全理解他此刻的心情,也十分同情他的處境。他提出了這個計劃。卻落得眼下這種局面,是人都會急。但急也沒有用,只能重新想辦法。

哈山稍稍考慮一下,說道︰「現在擔任押糧任務部隊還有八萬,我們可以從中間再抽調四萬人,加上梅依他們手中的兩萬,攻擊部隊可以達到六萬人,加上之前漢游騎也會有損失,這次應該有把握奪回城堡。」

這時,一名哈山地幕僚說道︰「大人,那些擔任押運任務的部隊都沒有重型攻城武器,讓他們進攻,即使攻下白堡,也會損失慘重。」

哈山見他說的有理,便問道︰「你有何建議?」

幕僚回答道︰「眼下離白堡最近擁有重型攻城武器地部隊,只有駐守在楚河營壘內的第五軍團。大人可以下令讓卡度大人率部前去進攻白堡,只要第五軍團出馬,小的相信用不了幾日便會收復白堡。」

哈山呵斥道︰「胡言亂語!楚河營壘的對面還駐扎著三萬漢軍,如果第五軍團去進攻白堡,豈不是會將楚河營壘丟失?」

那幕僚沒有因為哈山斥責就不再勸諫。他接著說道︰「大人可以讓運糧部隊中的四萬人進駐楚河營壘,然後再派第五軍團去白堡。」

哈山有些心動,但一時還拿不定主意。幕僚又說︰「現在楚河沒有結冰,漢軍重型武器過不來。而楚河營壘又修建得十分險要,失去重型武器的支援,即使漢軍進攻也奪不下營壘。」

蘭伊聞言像是抓住一顆救命稻草,對哈山道︰「此計可行,大人還是速速將第五軍團調到白堡。」

哈山猶豫地說道︰「大人,那四萬的戰力不高,多數人是沒有參加過戰斗的新兵。」

蘭伊說道︰「雖是新兵,但有楚河和營壘兩處險地可以利用,加之對岸地漢軍數量畢竟少,四萬人守住營壘應該沒有什麼問題。」

這時,前來匯報的將領說道︰「大人,白堡城外有護城河,第五軍團的沖車和攻城塔也過不去。」

蘭伊聞言又黯然坐下,神色甚是淒苦。哈山心想,蘭伊平日也算是智謀不凡之人,眼下卻像是個毫無心智之人。俗語說,關心則亂。他地心已經全亂了,再指望他出主意是不可能的了。那名幕僚又說道︰「現在蘭城、蘭陀、施羅等城池里還有兩萬人,大人不如將他們也調往白堡,然後讓他們和梅依將軍、隆堯將軍的人一起,去填平護城河。依小人的粗略推算著四萬人應該能在一周內完成此工程,然後再由第五軍團進行攻城。」

另一名將領說道︰「不妥,如此以來我們在白堡下就匯集了九萬人,加上在楚河營壘的四萬人,郡內地防守力量都全空了。現在還有一部分游騎在郡內活動,如果他們要趁機攻城,我們再無半個兵力可以調遣。」

幕僚道︰「我也知道有大約三千多游騎在郡內,可是他們中地大部分在白堡周圍。我想梅依將軍和隆堯將軍之所以沒能攻下白堡,就是因為他們在周圍不斷騷擾,所以去白堡的人數不能少。而雖然蘭城等城池中地整個軍隊走了,但還有預備役。有他們在,這些游騎即使想來攻城也不容易。」

哈山再三權衡,覺得游騎來進攻蘭城等城池的可能性不大。只要楚河防線穩固,後方即使空虛點也無大礙。反正郡內的平民們都被游騎驅趕的差不多了,只要預備役牢牢的守住這幾座大城池,其他地區由得他們去鬧吧。

「蘭伊大人,你看此計可行嗎?」哈山最終還是想征求蘭伊的意見,畢竟他是參謀部參議長,官餃比他大。

蘭伊此時心情已經稍稍穩定了一些,想道,幸虧漢軍的兵力也不多,如果他們再多上兩萬人,也許局面會變得更糟。現在只要楚河營壘和白堡不丟失,蘭城郡就沒有丟失的可能。

想罷,對哈山說道︰「大人,我們要將白堡之戰當作一個戰役來打,要集中所有力量將它拿下來。眼下局勢緊張,越早拿下白堡越好,遲則生變。如果漢軍發現這個機會,說不定會派大量的援軍到楚河來。所以十天之內,我們必須攻下城堡。」他的話終于讓哈山下了決心,開始調遣軍隊。

這時,蘭伊、哈山等人誰也沒有想到,原來一場小小的伏擊戰,卻變成了左右突忽戰局的一次決定性的大型戰役。更沒想到的是,漢軍最精銳的五萬部隊,正朝著楚河推進。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大漢騎軍最新章節 | 大漢騎軍全文閱讀 | 大漢騎軍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