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騎軍 第四十三章仇恨

作者 ︰ 風似刀

第四十三章仇恨

漢元790年3月7日,班迪山口營壘中軍大帳中,阿巴貢驚聞 瀚戰死、存糧被燒的噩耗,猶如萬刀刺心,失聲痛哭。經統計,楚河營壘原本兩萬守軍,目前只剩下不到萬人,其他的不是被漢軍殺死,就是被燒死,也有一些趁機逃離了軍營。整個營壘西部幾乎被燒得干干淨淨,就連一根完整的木板也見不到。

帳內的突忽元帥、將軍們心情沉重,沉默不語。他們深知,楚河營壘的糧草盡毀意味著什麼。

過了好一會兒,阿巴貢才強忍悲痛,用汗巾擦干臉上的淚水,對特安達道︰「如今之計,只能從班迪山口撤軍。元帥您看該如何行動?」

特安達沉思片刻,嘆口氣道︰「營壘之下的數萬漢軍虎視眈眈,若我軍全數撤退,很容易被漢騎追殺……」說道這里特安達沒有再說下去。不過阿巴貢卻明白了他的意思,現在只能舍棄一部,來換取大家的安全撤退。

但是換句話說,留下來的部隊,幾乎沒有逃生的可能。這里離楚河一百余里,大軍在雪地上行軍至少需要四天時間。四天!那就意味著要隨軍帶走一部分糧草,本來就不多的糧食,被帶走大半,剩余的留守的部隊能吃幾天?

一旦糧食吃完,無需漢軍出兵,營壘就不攻自破。留守部隊就是想逃到楚河營壘也不可能了,漢騎不費吹灰之力就可追擊他們,將他們一一殲滅。所以,無論留下誰都等于判了他的死刑,誰願意白白送死呢?

阿巴貢的目光從大帳中的將軍們的臉上一一掃過,眾將軍紛紛低下了頭,不敢與之對視。大帳之中的人,沒有一個是傻子,他們都知道,自願留下就等于自願見閻王。

阿巴貢失望地收回目光,又一次呆呆的出神。張銳的這次拼死一搏,確實打在阿巴貢的要害上。老朋友,你下手可真狠啊!先是用計全殲了鐵騎營,現在又燒光了楚河營壘的存糧。行動迅猛,箭無虛發,招招致命。你難道是老天爺給我安排的克星嗎?

你指使部下在境內屠殺平民,屠殺戰俘,這也就罷了,作戰時誰不這樣做。可是你卻在楚河營壘之戰中,喝人血,吃人肉,連我的義兄也被你咬斷喉結而死。你難道真的變成了一只野獸了嗎?將所有的人性都拋棄了嗎?

我的大哥敗在你的手中,我的義兄死在你的手中,此仇不報何以為人?總有一天我們會再次見面的,到時候就別怪我心狠手辣。 瀚的死和使班迪山口大軍陷入危境,讓阿巴貢恨透了張銳,以前的朋友情意蕩然無存。阿巴貢在心中暗暗發誓,此仇必報!

「殿下,屬下願意留下!」一個聲音打斷了阿巴貢的深思,抬頭看原來是中軍官拉伊爾。拉伊爾與自己幼年時就成為好友,這些年和自己的關系更是如同手足一般,他對自己忠心耿耿,辦事細致認真,是自己的絕對心月復,不!不能讓他留下。

「不行!拉伊爾。你是中軍官,沒有直屬部隊,你不適合留下。」阿巴貢在瞬間下了決心,出言反對。在失去 瀚的之後,他不願意再失去情同手足的拉伊爾。

「殿下!屬下雖然是中軍官,可是屬下早年也曾擔任過第九軍團的軍團長。軍團中的絕大多數軍官都是屬下一手提拔起來的,他們會听從屬下的指揮。」拉伊爾沒有因阿巴貢反對就退回列隊,反而提到他前些年的擔任過第九軍團籌建的事情,以表明留下的決心。

阿巴貢望著拉伊爾道︰「拉伊爾將軍,吾不是擔心你的指揮能力,只因為你目前是中軍官,中軍大營有許多事務需要你處理。吾的身邊不可沒有你。」阿巴貢最後一句,已經說得非常明顯,悲傷之意盡顯于表。

對于阿巴貢流露出的感情,拉伊爾又怎能不知呢?他盡量止住自己的傷感,執意道︰「殿下,此刻營壘外的漢軍很有可能還不知道楚河營壘發生的事情。如果殿下的撤軍行動快速,屬下還是有月兌身的機會。所以請殿下快下決心吧,再耽誤下去,被漢軍發覺趁機來攻擊營壘,我們大家都走不了。」

阿巴貢握拳狠狠地敲擊了一下桌案,高聲道︰「既是拉伊爾將軍堅持,就由伊爾將軍率領第九軍團留守班迪山口。特安達元帥,吾稍感不適暫退歇息,剩下的事由您安排。」說罷也不待特安達答應,便匆忙起身而去。

一出營帳,阿巴貢再也止不住心中的悲痛,眼中的淚水奪眶而出,舉袖遮面而去。大帳中的將領們沒有想到阿巴貢會這樣快地拂袖而去,等反應過來時阿巴貢早已出了大帳,將軍們之好對著還在晃動的門簾舉手行禮。

「拉伊爾將軍,我現在正式任命你為第九軍團軍團長。你部將留在班迪山口營壘繼續抵擋漢軍,直到接到撤退的命令時才可向後撤退!」特安達待眾位將軍放下手來時,對拉伊爾下令。

「是!屬下未接到撤退命令一天,就堅守班迪山口一天。請元帥放心!」拉伊爾高聲回答特安達。此刻他的心里也是在激蕩,為了報答阿巴貢對自己的知遇之恩,為了盡忠汗王,為了挽救數十萬軍隊,自己寧願獻出生命。

特安達望著拉伊爾年輕的臉上滿是堅定而又悲壯的神情,不禁心中感概萬千,他有才能,也很年輕,和阿巴貢情如手足,前途不可限量。可是他明知必死無疑,還是堅持為大軍殿後,真是患難見真心,阿巴貢沒有錯看他。可惜如此優秀的將軍,就要英勇赴死了。特安達心里暗自惋惜著,臉上也流露出一絲悲傷。

稍稍穩定了一下情緒,特安達又對原第九軍團長里維道︰「里維將軍,你暫時擔任第七軍團指揮官。」

「是!屬下遵令!」里維高聲的接令。他現在心里沒有一絲不滿,他的第九軍團做為整個戰場的總預備隊,在沙林之戰的最後階段才上陣。中路被漢軍突破後,里維率軍緩緩而退,不久黑夜的掩護下就月兌離了漢軍的追擊。退到班迪山口時,他的軍團還剩四萬余人,雖然丟失了大部分重型裝備,但也是所有參戰軍團中,剩余人數最多,保持編制最好的軍團。

後來里維為了這事,還暗暗的得意了一番。心想,就算烏斯、卡度的軍團所剩人數也遠不及自己的軍團整齊。當阿巴貢有意留下一部拖住漢軍時,里維就開始心慌,他的部隊是除了後來的第十軍團外,最完整的軍團,被留下的可能性很大。

留下就是送死,里維也明白這個道理,所以阿巴貢觀察諸將態度時,他將頭埋得低低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兒,唯恐阿巴貢點到自己的名字。後來听到拉伊爾主動要求留下時,他才暗暗地長出一口氣,也放下心來。

只要不留下,這個軍團長不當也罷。何況特安達並不是要解除自己的職務,還是讓自己擔任了第七軍團指揮官。雖然這個軍團只剩下不到一萬人,以後也會重新編制完整的。所以特安達下令時,他答應得異常爽快。

特安達見里維答應,對他點了點頭,像是對他的表現感到滿意。里維又開始有點得意。可是他不知道,特安達心里已將他恨得牙癢癢的。

突襲中央戰場的那股漢軍騎兵,正是從他的防線突破的馬鈺部。當時特安達見到馬鈺部將卡斯的騎兵全殲後,以為他要乘勢攻擊中軍營地,下令將全部親兵和騎兵匯集在山坡上做好防御,不料馬鈺卻率部轉身離去。

望著漢軍遠去的背影特安達心中暗叫不好,這些漢騎此去必定要趁機偷襲前方某處陣線。等到特安達派人通知前方三個戰場的指揮官要注意漢軍偷襲時,已經為時太晚。馬鈺沒有回左翼戰場,而是直接殺到了正在激戰、勝負難分的中央戰場後方。馬鈺帶兵多年,見到這種機會哪兒還能錯過?于是全軍突擊了突忽人的重型武器陣地,使得中央形勢大變,全線崩潰。

此事雖然特安達本人也有責任,但追根溯源,都是里維犯的錯。如果他不放這股騎兵通過自己的陣線,會戰哪會失敗?回到班迪山口後,里維非但沒有一絲悔過的意思,反而表現出自傲的神情。特安達更加氣憤難當,時常產生解除里維職務的沖動,只是想到目前不是起內訌的時候,才強忍不發。

現在拉伊爾既然要求留下,特安達自然要給他配備一支相對完整的部隊,所以首先就想到了第九軍團。

既然決定撤退,行動越快越好。這時,整個突忽軍隊只剩下三十萬人,其中還有數萬傷病需要隨軍撤退。在各部長官的指揮下,在營壘後部編隊,後勤人員也迅速地將各種物資裝車。中午十分,整個營地就收拾準備齊整,數個軍團按照序號依次走出營壘後面,向著楚河營壘進發。

到了晚上,整個營地就只剩下拉伊爾的第九軍團四萬余人。拉伊爾將軍團的將官都找來,面色凝重地對他們說︰「此次大軍後撤,我部充當殿後。我軍至少要在這里堅守四天,就是戰死也不能後撤半步!」

軍團的將領本來看見所有軍團都撤離,只剩自己的部隊留守在營壘中,就十分心慌,現在見拉伊爾這樣說,心里更加恐慌起來。自己被大軍舍棄了,自己死定了,所有的人都這樣想。

拉伊爾見他們六神無主、唉聲嘆氣的樣子,接著為大家鼓勁道︰「各位兄弟,我們現在必須致之死地而後生。你們想想,要是我們全都撤離的話,漢騎一定會追擊,到那時,就是想跑也沒有地方躲。所以,我們必須在此堅守,我們有堅固的營壘,人數也不少,有機會擊退漢軍的進攻,我們並非只有死路一條。你們再想想,只要德公在楚河營壘站住腳,會對我們坐視不管嗎?到那時,德公殿下會派軍團來接應我們的,等到那時再撤退,不是比現在更合適嗎?」

重將一听,拉伊爾的話確實有道理,現在跑是必敗,生死也難以預料。堅守或許還有一線生機,于是齊聲回答,願尊將軍命令。

拉伊爾大喜,只要給將士們希望,就能穩住軍心。只要將士听命,自己就能不辱使命。拉伊爾繼續鼓勵道︰「好!只要我們有決心,就有成功的希望。你們一定要對部下講清楚,德公殿下並不是將我們拋棄,我們只要堅守四天,就能成功地撤離。現在還有幾個軍團長的職位是空缺著的。你們想想,如能完成這個重要的殿後任務,回去以後德公一定會更加器重各位的。」

「是!堅守四天,我等決不讓漢軍突破營壘。」將軍們被拉伊爾的話語所動,軍團長的職位在向他們招手。他們心動了,只要挨過四天時間,以德公的秉性,一定會重賞自己的,他們願意為了遠大的前途冒一回險。

隨後拉伊爾下令指派各部,各自負責一段防御,誰要失守立斬不怠。營壘里糧草不多,從今日起,所有將士的口糧減半。

突忽人的撤軍最終還是沒有瞞過營壘下駐扎的漢軍。漢軍早在逼近班迪山口營壘時,就攻下了班迪山口營壘左右山崖上的幾處哨所。這些山崖之上哨所雖然處在地形險要之處,但重型武器上不去,只充當觀察所。哨所能觀察到營壘內的布防情況,也能觀察到營壘外漢軍營地的情況,所以漢軍的第一個目標就是拿下了這些哨所。

今天中午,突忽人開始撤軍時,就被這些哨所發現,迅速將這一消息,傳遞到司馬逸的手中。司馬逸對突忽人這時突然撤軍,感到迷惑不解。

沙林會戰雖然取得了勝利,可是沒有全殲突忽人。當天司馬逸得知中央戰場大勝後,知道現在是打擊突忽人的最佳時機,他們中央戰場被突破,全軍定會士氣低落,只需不斷追擊,突忽人定會全軍潰退。可惜勝利來得太晚,不久天就黑了下來。司馬逸徒嘆惋惜也毫無辦法,只能鳴金收兵。

第二天一早,司馬逸就派騎兵追擊,可是突忽人早就趁著夜晚退到班迪山口。騎兵們一直追到班迪山口,也沒有取得大的戰績,只抓住了幾千掉隊的突忽人。步軍在大戰中損傷不少,司馬逸命令重新編整又耗費了兩天的功夫,然後從柏寒城堡走到班迪山口又花了兩天時間。

這時阿巴貢所帶領的援軍已經到達,突忽人的陣腳已經穩住。司馬逸在試探進攻過一次後,就不再打算強攻營壘。于是在營壘十里外駐扎下來,又一次與突忽人形成對恃。

過了兩日,司馬逸正想命令部隊撤回柏寒城堡時,天降大雪。很快大雪又變成暴風雪,司馬逸只能又繼續駐扎下來,等待天氣轉好後再撤退。

不料自己還沒有撤退,突忽人反而急急忙忙地往後撤。據哨所查看得知,現在營壘內只剩數萬突忽軍隊把守,其余的都走了。突忽人此舉何意?

按參軍王為的分析,敵軍實力尚存,又在大雪還未完全停止的情況下緊急撤退,原因可能是以下幾種情況之一︰一,突忽人的糧草供給出現問題,他們只能後撤,縮短己方的補給線。二,突忽人國內出現重大變故,軍隊必須撤回。三,突忽人要去攻擊新的目標,不過這第三種情況可能性很小。

不管出現前兩種情況之中的哪一種,對司馬逸來說都是一個好機會。留下的幾萬突忽人,自己一定要將其殲滅。

司馬逸下定決心,只可惜當天時間已晚,來不及進攻,于是司馬逸命令部隊整備,準備第二日一早進攻班底山口營壘。沙林會戰中,漢軍的主要傷亡來自步軍。而步軍的傷亡主要是在左翼戰場上損失的。此時,漢步軍還剩三萬余人。

第二天一早,漢軍走出了營地,所有的大型武器也推出營地,它們所要通過的道路,已在天亮前,被後勤部隊清理出來。

上午十點,部隊攻擊準備妥當。司馬逸一聲令下,漢軍開始全線展開,向突忽人的營壘發起猛烈攻擊。營壘內的突忽守軍不甘示弱,全力抵抗。火焰沖天,喊殺聲震天,戰斗的激烈前所未有。

司馬逸和所有的高級指揮官均臨前線指揮,漢軍將士看見後,士氣大振,都奮不顧身,前僕後繼,數次沖上營壘牆上和敵人展開搏斗。

營壘內的拉伊爾,也在前線督戰。他手持戰刀,在地上劃出一道橫線。聲稱除傳令兵外,有膽敢退過此線者,斬!

突忽將士沒有後路,只得拼死一搏。雙方都屢進屢退,形成拉鋸戰。當天日落之時,漢軍才班師回營,營壘上的突忽將士才得以喘息。拉伊爾大致統計了一下,己方在第一日就損失了兩萬人。心中頓時感到不妙,要是漢軍如此攻擊,我軍怎麼能完成堅守四日的目標?

拉伊爾思索半天,發現己方損傷大半是被漢軍的大型武器所傷。特別是漢軍的火油彈,殺傷力特別強大,如此下去自己所部明日就得完蛋。

于是拉伊爾下定決心,堵死營壘大門,放棄營壘牆,讓漢步軍進入,和他們在營壘內展開搏殺。只要和漢步軍交織在一起,讓他們沒有時間去清理營門,漢騎軍和重型武器就進不來,這樣就算是己方有損傷,也會大量殺傷漢軍的步軍。

主意一定,拉伊爾迅速讓部隊行動起來,他們搬來大量的石塊堵住營門,又在營門周圍挖掘了大量的陷馬坑和壕溝,兩萬余人整整干了一夜才布置停當。

天一亮,漢軍果然又來進攻。司馬逸發現營壘牆上的突忽人突然不見,步軍迅速地登上營壘牆。難道城內的突忽人已經跑了嗎?可是等山崖哨所和進入營壘內的步軍報告後,才知道突忽人並逃走,只是改變了策略,他們在營壘內與漢軍展開了激烈的戰斗。漢軍的大型武器和騎軍都幫不上忙,只能靜靜的等待,當天戰事又是以平局告終。

晚上司馬逸召集將領前來商議戰事,孫晟提出,大型武器部分前移,將發射陣地分成數段,將營壘門口內側周圍地段牢牢的控制住,然後將大量的強弩手營布置在營壘牆上,保護步軍將營門道路打通。只要騎軍進入,突忽人便會崩潰。

眾將均贊成孫晟的主意,于是第三日,漢軍按照計劃行事。在投石塔和強弩的保護下,步軍終于在下午三點十分打開通道。望著涌入的漢騎,拉伊爾明白,今日就是自己戰死之日。拉伊爾率領最後的五千人,擋住了後門,他們拉來大量的拒馬,簡單地布置一番。

拉伊爾高聲對部下言道︰「勇士們,為了汗國獻身吧!我們戰死,可以得到榮譽、可以得到補償,家人為我們自豪,兒女為我們驕傲!死沒有什麼可怕的,佛祖是站在我們這邊的,我們的來生會更加美好。勇士們,浴血奮戰吧!」

這些殘留的突忽將士,在拉伊爾的鼓動下,熱血沸騰,鼓足了最後的勇氣,紛紛叫喊著,甘願為國獻身。面對蜂擁而至的漢軍,他們竭盡全力拼死抵抗。兵器掉了就用拳腳,拳腳斷了,就用牙齒,牙齒掉了,就用頭頂,直到被漢軍斬下頭顱,方才停止抵抗。

激戰中,拉伊爾身體中箭無數,他還是在第一線堅持戰斗,振臂高呼突忽萬歲,鼓舞士氣,直到頭上挨了漢軍的一槍後才倒下,口里仍然不停地叫著︰「不能後退!決不能後退!」

戰斗終于在傍晚結束,四萬余突忽人被全殲。只有數百人逃出營壘後門,順利進入山嶺之中,幸運地躲過了騎兵的追殺。此戰,漢軍步軍也有數千人陣亡,萬余人受傷。實力進一步遭到削弱,沒有能力繼續前進,司馬逸只能派遣騎兵繼續向前追擊。

雖然拉伊爾所部只守了三天時間,可是就是這三天時間拯救了數十萬突忽軍隊。阿巴貢在撤退的途中下令部隊晝夜行軍,加快了行軍速度,使得掉隊者不少,可是他們終于提前一日進入了楚河營壘。等漢騎追到楚河北岸之時,阿巴貢等人已經在對岸站穩腳跟。漢騎見沒有機會攻擊,稍事停留便緩緩退去。

阿巴貢在營壘牆上,看著漢軍離去,心中止不住的悲傷。漢騎軍才已經追擊到楚河,他料定拉伊爾所部全軍覆滅。以拉伊爾不屈不撓的性格,他一定會戰斗到最後一刻。「兄弟,你一路走好!你的家人也是我的家人,你就放心去吧!」阿巴貢眼中又流出了兩行熱淚。

直到漢騎的身影完全消失在遠方,阿巴貢才轉頭望向西面遠處銀裝素裹的群山,心里默默念著︰「張銳,我們之間又增添了一筆新的血債。你在哪里?也許這次你逃掉了,不過我絕不會善罷甘休的,這個仇遲早要報!」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大漢騎軍最新章節 | 大漢騎軍全文閱讀 | 大漢騎軍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