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騎軍 第三十六章沙林之戰(四)

作者 ︰ 風似刀

第三十六章沙林之戰(四)

卡斯的想法的確和馬鈺猜測的一樣,兩次隊列交戰的結果,使自己的部隊傷亡過半。他意識到不能再與漢軍用隊列交戰,如此下去兩三次之後,自己的這點人會被漢軍射殺干淨。

不用隊列交戰,那只能用分散隊形接近漢軍,沖入他們的隊列中,打亂漢軍整齊的隊列,逼迫漢軍與自己近戰。這樣,就算自己一方會有損傷,但雙方傷亡人數的差別也不會像使用對射戰術時那麼明顯。

卡斯的想法仍舊建立在漢軍依然列隊沖殺交戰的基礎上,可是漢軍反映迅速,瞬間也分成了若干小隊四散而去,這叫卡斯的如意算盤落了空。漢帝國的騎兵果然是名不虛傳,他們運用的騎兵戰術已經到了靈活自如,出神入化的境界。想到己方部隊與漢軍之間的巨大差距,漢斯不由得嘆了口氣,感覺很無奈。

無論是單兵作戰、小隊作戰、隊列作戰以及陣型作戰,漢帝國騎軍都比世界各國強上許多。正是因為數百年來,漢帝國一直擁有這樣一支戰斗力強大的軍種,世界各國均望塵莫及,她那至高無上的地位無可撼動。漢帝國的騎軍也是鎮壓國內各地**、起義的前鋒和主力。

卡斯也深刻認識到了漢騎軍的厲害。如果這次會戰漢軍沒有這五萬騎兵,己方的數個軍團輪流沖擊中央戰場的漢步軍,用人踩也將漢軍踩扁了。就像右翼戰場一樣,那兒的地形限制了漢騎的行動,所以烏斯和卡度兩個軍團才能取得節節勝利。

而在中央戰場和左翼戰場,漢軍布置有騎兵,結果是己方的部隊都被漢軍擊敗。也難怪德公殿下一直有一個心願,就是要訓練出一支不遜于漢騎的騎兵部隊出來,他也一再強調精兵之道。通過此戰,卡斯真正理解了德公殿下勃勃的雄心和擔憂的原因。

卡斯身為騎兵軍官,深刻體會到雙方的差距。自己的部下也已經訓練了五年之久,未與漢騎交戰之前,卡斯有信心自己的部隊不遜于漢騎的任何一支部隊。即使不能超越漢騎,至少也能打個平手。

可作戰的結果是,一團在迪西的率領下與漢騎第一次交戰,幾乎是全軍覆滅,就連為首的迪西也被漢騎俘虜,只是他運氣好,被瘋虎釋放了;接下來是從柳都傳來的消息,連鐵騎營也被瘋虎的部隊殲滅。屢戰屢敗的結果,使卡斯收起了狂妄之心,再也不敢認為自己部隊的實力與漢騎的實力旗鼓相當了。

所以,這次會戰之際,盡管特安達一直沒有派卡斯的部隊上戰場,卡斯也毫無怨言。別說自己只有五千人,就是自己的騎兵人數與漢騎相當都是五萬人,卡斯也沒有一點信心取勝。單憑眼前這區區幾千人上去,還不夠漢騎軍填牙縫的。

今日第一次親自率隊與漢騎交戰,更加感覺到雙方騎兵戰斗能力上的天壤之別,己方無論在騎術、射擊、隊列配合、臨場反映上,還是在士氣上,都遠遠不是漢騎的對手。自己的部下也可以算得上是「訓練有素」,卻被漢騎打得毫無還手之力,如是讓那些沒有經過訓練的牧民與之對陣,來多少也不夠漢騎殺的。

卡斯暗下決心,此戰之後,一定要加倍訓練部下,盡量彌補他們與漢騎之間的差距。只有如此,才能在下次作戰中,與漢騎一決高下。此時漢騎既然分散而去,卡斯覺得自己應該鳴金收兵,回到大本營陣地。

自己的出擊贏得了時間,大本營那兒現在應該已經穩定下來,防御也應該布置得差不多了。自己的部隊既然不是漢騎的對手,就不應戀戰,以免白白送死,回去做好防御,保護好元帥的安全才是上策。

想到這兒,卡斯命令身邊的號角兵吹號收兵。「嗚嗚」的號角聲響起,還在沖擊的突忽騎兵,紛紛止住了自己的戰馬,開始調轉馬頭。等他們的號角聲停止後,遠方也傳來一陣陣的號角聲。在低沉、壓抑的號聲中,遠處又響起了戰馬的轟鳴聲。

他們還不肯放過我們?卡斯氣憤地想,自己已經宣布收兵了,漢騎還要來攻擊,他們的意圖已經很明顯了,是要全部消滅我們。好!既然不能撤離,那就只能奮戰到底了!

「傳令集合!向我這里匯集!」卡斯向號角兵下令,號角之聲隨即又響了起來。分散在千米範圍之內的突忽騎兵,听見集合號,立即向號角響起的地方奔去。

可是他們的動作還是遲緩了一些,十幾二十個漢軍小隊,從他們之間穿插進來。幾千匹戰馬掀起的雪塵,遮蓋了天空,擋住了視線。兩千余人在千余米的範圍內縱馬而行。無論從那兒個方向看去,此時的戰場都呈現出群馬相錯、混亂不堪的場面。

本來這個局面是卡斯開始所希望的,但是仔細看去,就會發現漢軍是在用排為單位,將突忽騎兵一段一段的隔離開,然後有目的、有次序的射殺其中一段的突忽騎兵。此時的突忽騎兵更加沒有抵擋的能力,三三倆倆的突忽騎兵遭到漢軍一排甚至兩三個排的騎士同時夾擊。每過一分鐘,突忽人就會減少百余人。

見到此番情景,卡斯仰天長嘆,自己的三營人馬沒有突圍出去的希望了,自己是殺身成仁呢?還是先避過此劫呢?卡斯正在猶豫,一隊漢騎朝著他立馬的地方沖了過來。卡斯周圍還有四五十人,見到漢騎奔來,立即開弓射擊。

漢騎二十余人在五六十米的地方,將馬速提到最高速,圍著卡斯一行不斷地回擊。十余輪後,卡斯周圍的人只剩下不到十人,而漢騎還有至少十五騎。這時一名漢騎離開了隊列,對著卡斯而來。

「射死他!」卡斯一邊射著箭,一邊招呼手下的士卒。這名漢騎的膽子也太大了,居然敢單槍匹馬沖過來。他既然目空一切,那就要他知道,突忽中也不乏箭術精湛之人。卡斯手下十人听見他的喊話後,紛紛瞄準馬上的漢軍騎士射出手中的利箭。

而這時,馬上的漢騎突然轉入馬月復之下,將這一輪箭避過。看到他閃電般迅猛嫻熟的動作,突忽人詫異不已,還沒等他們反應過來,只見那名漢軍又從馬的另一側翻回馬背上。他的整套動作如行雲流水一般,沒有絲毫停頓,眨眼間全部完成。

卡斯目瞪口呆地,大為驚訝這名漢軍的精湛騎術,這時,漢軍已經沖到離他僅僅十米的地方。這名漢軍向空中拋出一物,卡斯抬頭看去,只見空中一條長蛇蜿蜒而過,直逼卡斯頭頂。

卡斯避之不及,長蛇的一頭從自己的眼前下落,經過脖頸,經過胸膛,到達肚月復之間最後停留在馬鐙上面。不好!就在卡斯反應過來這是套馬繩的時候已經太晚,一股巨大的力量將他拉下馬來,重重地摔在雪地上。

卡斯一口鮮血噴灑而出,可是還沒有等他噴完,他就感覺自己飛一般地在地上移動起來。迎面而來的雪霧不斷進入他口中,他的身體也在不斷地翻滾著,從雪層下面的尖石上極速通過,劇烈的疼痛感一陣陣地從身體的各個部位傳來,最後,他的頭猛地一震,眼前一黑,什麼也不知道了。

十余分鐘之後,號角聲又在戰場上響起,戰馬朝著號角吹響的方向而去,拖著卡斯而行的那名漢軍也在其中。等到達了匯集地點,馬鈺正立馬站在那兒,他看見自己的部下不斷返回,人數不斷增加。經過清點,至少還有千余人馬,以少勝多,己方也沒遭受多大損失,馬鈺心中甚是自豪。

二千余名突忽騎兵,被自己的部隊,在半個小時不到的時間里就收拾干淨,自己不過才損失五百人左右。如果不是自己趕時間,自己可以一直逗著突忽人玩,傷亡人數還會減少。

馬鈺轉眼之間,看見部隊中還有一名年輕的軍官馬後拖著一個突忽人,不由奇怪。于是高聲向那名軍官叫道︰「拖人的那位小將過來!」

那名軍官听見馬鈺的喊話,縱馬而來,離馬鈺三米的地方才停下馬,一邊對著馬鈺敬禮,一邊高聲道︰「下官,五營四連一排排長少尉楊英,向您致敬!」

馬鈺看那名軍官二十多歲,聲音洪亮、國字臉濃眉大眼,身上的戰衣血跡斑斑,顯得很有英雄氣概,心中甚是歡喜。問︰「你身後拖的是誰?」

楊英答道︰「下官不知,只見他身前有許多突忽人,下官就將他擒來了。」

「哦?還是活的?讓我看看!」馬鈺甚是好奇,翻身下馬,走向楊英的馬後。楊英也連忙下馬,跟著馬鈺走了過去。

馬鈺走到拖在馬後的突忽人身邊,蹲子察看,只見那人是面朝下,趴在地上一動也不動。剛想動手將他翻過來,楊英便主動上前去幫忙。

楊英將那人翻了過來,可是他滿臉都被劃破,溝壑縱橫,鮮血從累累傷口中流出,臉上紅的是血,白的是雪,青的是傷,相互混雜,他的面貌已經模糊不清。楊英又去翻看那人的胸甲,只見上面印著兩顆金星,不由大吃一驚。

突忽人的軍餃制度是仿效漢帝國制定的,將官也是以金星為標記,一顆為少將,兩顆為中將,三顆為上將,四顆為大將,五顆為元帥。而校官是以銀星為標記,尉官以銅星,均以星數的多少區分軍餃的高低。

這名突忽軍官胸甲上既然印著兩顆金星,那就表明他是突忽中將。自己居然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擒了一個中將回來,這運氣也太好了吧。

「哈哈……楊英,你立了大功了,能生擒突忽人的中將,你運氣不錯。好!不能再讓這名中將拖在你的馬後了,還是將他放在你的馬背上,活著帶回去吧,這比帶一顆首級的功勞還要大。」馬鈺站起身來,提醒著還在發呆的楊英。

「是!下官一定將他活著帶回去。」楊英也猛然醒悟,起身對馬鈺敬禮。他現在想到了張銳,當年他們分手的時候,自己說過下次再見時,一定讓張銳叫自己長官。

雖然當時說這句話的時候是帶著開玩笑的意思,可這也是楊英內心所期盼的。他是一個很有自尊心的人,也是一個很有理想的人。他不甘心永遠位居低層,他渴望權力,需要權力。

他從幼小的時候,他就懂得權力才是一個男人最應該去追求的目標,其余的只是點綴而已。有了權力,地位、金錢、女人等都會隨之而來。反之,就好比馬兒失去了四蹄,鳥兒失去的雙翅,都是不完整的。

當張銳立功的消息傳到他的耳里的時候,他心里暗暗傷心過。他並不是嫉妒張銳,而是羨慕張銳。張銳是他的朋友,也可以說是他的兄弟,張銳為了他和宇文歆,甘願冒著被開除的危險,擅離營地為他們找吃的,為此還受到了鞭刑。

這件事對楊英的觸動很大,他從小就沒有真心去結交過朋友,他幼時的所謂朋友也只是名義上的朋友罷了。從兒時起,自己的所見所聞就告訴自己,朋友有時比敵人更可怕。楊英知道,有很多人,可以同享受、同富貴,遛狗走馬、花天酒地可以樣樣奉陪,可是一旦當你遇到困難的時候,卻不會真心的幫助你。更有甚者,還會趁機落井下石。即便是親兄弟之間,受到利益的趨使,也是表面親和,骨子里卻明爭暗斗,不擇手段。

基于這種觀念,楊英通常也不打算結交朋友,只要面子上能敷衍過去即可。但畢竟楊英也是人,也需要朋友,也需要真心的兄弟。在軍校讀書時,張銳對他表現出的真誠友情,改變了楊英看法。張銳對自己無望無求,只是單純的幫助自己,而且張銳生性豪爽,除了有時會搞點惡作劇以外,對待朋友都是以真心相待。他不滿意的時候可以和自己大喊大叫,發泄完了又談笑風生,一點也不記仇,這些特點都深合楊英的心性。

在軍校的四年里,楊英覺得最大的收獲就是結交了張銳這個朋友加兄弟,順帶著也將張銳的朋友宋金剛等人也視為好友。听見兄弟建功立業的消息,楊英當然也為張銳感到高興,他認為自己沒有交錯朋友,張銳今後必將是有一番作為的人。

高興之余,也有一絲傷感。幾年過去了,兄弟已經有所作為,自己卻還是一事無成。這樣下去,自己以後還有什麼顏面去見張銳等軍校的朋友。他內心中一直有這樣的看法,那就是朋友之間應該是對等的,如果地位相差太大,朋友的關系也會變質。這不是說,地位高的朋友會嫌棄地位低的朋友,而是地位低的朋友心理落差會很大,在朋友面前感覺自慚形穢,無臉見人。

一個有自尊的人,不應該經常死皮賴臉地與地位高的人來往。一則,見一次就增加一次心理負擔。當這種心理負擔超過自己的承受能力,朋友也不能成其為為朋友了。二則,他人的閑言碎語也會有增多。在強大的社會壓力下,不是每個人都能保持泰然處之的態度。三則,地位不平等,所談所想自然也不會一樣。道不同、不相為謀,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朋友自然也做不長久。

看看張銳現在已經是上尉,不是因為他犯了軍規早就成校官了。校官就是中級軍官,基本上都可以自領一部。加之張銳現在就是營長職位,雖然名義上是暫代,可稍立功勛就會扶正,扶正之後至少也是少校軍餃。自己再不努力,以後能否和張銳繼續交往也成了問題。

楊英正是考慮到這些,心中一直渴望能獲取功勛,渴望能不斷地晉升。今日自己能生擒突忽人的中將,這是難得的大功。真是老天有眼,成全自己。楊英興奮異常,激動得全身微微發抖。

馬鈺笑了笑,他可以理解楊英此時的心情,當年自己何嘗不是如此?馬鈺拍拍楊英的肩膀輕聲說︰「快帶他上馬。」說罷翻上自己的戰馬,高聲叫道︰「集合出發!」楊英將還有微弱氣息的卡斯搬上自己的戰馬,自己也騎了上去,跟著馬鈺又出發了。

此時的中央戰場孫晟,正在準備發起今日的最後一次攻擊。兩個多小時前,他就在回顧,今天他的部隊對敵方的中央陣地發起了四次攻擊,除了第二次殲滅了追擊的二萬敵軍之外,其余三次攻擊都沒有取得明顯的成果。

眼看著今日的戰事就要結束,孫晟心里有些遺憾。自己這里配備了四萬人,基本上與對面的突忽守軍人數相差不是太大。再看右翼的周尚只用了二萬兵力就大破十萬敵軍,如不是敵軍迅速派預備隊增援,今日之戰已經獲得勝利。

不能再拖下去了,一定要再做一次努力。孫晟下了決心之後,立即命令自己的重型武器在騎兵的保護下前移。數十個石碾分別被數百匹馬拉動,從松軟的積雪上碾過,他們的身後還有同樣的馬隊在拉著同樣的石碾。兩次碾壓過的地面平整起來,投石塔、攻城塔等大型武器紛紛走出後方的陣地,向著前方移動。

孫晟又向司馬逸要來了三營重騎兵和數千輔助兵,準備一起參加最後的進攻。等重騎到來之時,重型武器已在突忽人的重型武器射程之外固定好支架,石彈與投彈都已裝上,準備隨時發射。

「開始攻擊!」隨著孫晟的一聲令下,密集的彈雨打在突忽人的陣地前的木柵欄附近,其中火油彈的威力最大,熊熊的大火將木欄焚燒干淨。西北風助長火勢,一些離木欄近的突忽士卒也被大火所燒,慘叫聲不斷,被燒的突忽士卒,有的像無頭蒼蠅般四處亂串,有的一頭栽倒在雪地上不停地翻滾。

突忽軍中央戰場指揮官阿爾塔慌忙命令守軍向後兩百米,排好陣勢等待漢軍的攻入,又命令自己的強弩手和大型武器準備,一旦漢軍進入射程立即發射。

半個小時之後,火油彈燃燒的余火熄滅。戰鼓號角之聲從漢軍陣列傳出。一時間戰場上喊殺之聲震耳欲聾,在喊叫聲中漢步軍快速地向突忽人陣地沖來,漢騎軍也從兩側跟進。可是他們一旦進入突忽人的大型武器的射程,就遭到了強烈的攻擊。彈雨、床弩箭紛紛落入漢軍陣型之中,漢步軍死傷慘重。

漢騎兵見狀,直撲向突忽人遠程武器陣地。突忽人慌忙將目標轉移,紛紛向漢騎兵射擊。在騎兵的掩護下,漢步軍才通過了死亡之地,接近突忽人隊列,與之展開搏殺。

阿爾塔知道己方已經沒有預備隊,只能依靠眼前的部隊抵抗漢軍的攻擊。他對手下的將官下了死令,誰膽敢擅自逃離陣地,斬!突忽的將領們也知道這是今日的最後一戰,紛紛鼓起余勇,月兌甲解衣,赤膊上陣,嘶喊著率先向前,督戰隊站在這些隊列之後,只要見到有人稍稍退卻,就跳上去一刀斬殺。

突忽士卒在長官們的帶領下,在督戰隊的監督下,只能奮勇向前,使出渾身的氣力與漢軍拼殺。兵器踫撞聲、相互的咒罵聲、臨死的哀號聲在數里內的戰場上響徹……

由于突忽人的拼命抵抗,漢軍的攻勢遭遇了阻礙,步軍在廝殺一時難以突破敵人的陣線。漢騎軍試圖攻擊敵方的弩兵和大型武器,不過這些陣地之前,有的挖了深深的壕溝,有的挖掘出一個個的陷馬洞,外側又設立了眾多的拒馬。陣地兩翼是大量的突忽強弩隊,他們也是騎軍的克星,漢騎數次攻擊均無功而返。

只有漢軍的重型武器利用這個時機,不斷遷移試圖再接近一些,用火油彈對付突忽人的遠處武器,爭取在陣線上打開一個缺口,使得騎兵能進入敵人的陣地之後。可是因為加固地面需要時間,他們的移動速度太慢,加之突忽人還時不時的向他們投上一些石彈,所以漢軍的這些武器一時半會兒也指望不上。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進攻已將近一個小時,漢軍除了突破突忽人的木欄之外,沒有一點進展。眼看著天就要暗下來了,已來到漢軍陣線後方的孫晟心急如焚,再過半個小時不能攻破突忽人的陣地,今日就只能收兵而回。看著那些還在不斷發射石彈和床弩箭的突忽人陣地,孫晟就恨得牙癢癢。不收拾掉他們,就不能動搖敵方的陣線。

孫晟轉頭看看身後不遠處已經穿戴好盔甲的重騎兵們,他們也在焦慮地等待著。現在還不是叫他們沖陣的時候,如果現在讓前方的步兵閃開,直接用他們沖擊敵人的隊列,他們可以輕易地做到將敵擊潰。可是這樣做,敵人所有的遠程武器都會攻擊重騎。重騎死傷人數就先不提,就是擊潰步軍,那些防御完善的遠程武器的陣地也攻不下來,不到緊急關頭,這種賠本的買賣孫晟是不會選擇的。

現在只能寄希望于打開敵人遠程陣地的一個缺口。只要前方給重騎打開一個缺口,他們就能橫掃敵陣。看著推進緩慢的己方投石塔和攻城塔,能不能在半小時內推進到適合的位置,還是未知數,看來是不能指望他們了。

就在孫晟快要絕望的時候,突忽人身後傳來驚叫聲。孫晟在馬上立起身去看,只見突忽人開始混亂了,一部分強弩和投石機、弩炮停止了發射,前方的隊列也變得不凌亂不堪。突忽人遠程部隊發生了什麼事?

孫晟只是片刻間的驚詫一下,他立刻就醒悟過來,這個機會稍縱即逝,再不趁著機會猛攻突忽人步軍,就對不起自己的這麼多年來領兵的經驗。孫晟立即下令重騎出動,聲聲號角聲又響起。

重騎在輔助兵的幫助下上了戰馬,他們緩緩地前進,向著陣地前方的左側而去。沉重的馬蹄聲,敲擊著所有人的心,他們越跑越快,終于在遠方的拐了一個大大的彎度,全體朝著突忽人側翼末端而去。

漢步軍這時已經開始撤離,他們留出了重騎沖擊而來的空地,突忽步軍也看見了漢重騎的到來。隨著重騎越來越接近,他們能看見漢重騎全身黑甲,胯下巨型的戰馬也是穿戴黑色馬甲,兩千余名重騎舉著長捎緩緩向前,仿佛就像一座移動的黑色森林。

一身呼哨之後,重騎的戰馬加速,轟鳴的馬蹄聲更加的刺人心肺,奔跑中的重騎逐一放低長捎,像是整個森林瞬間被砍矮了一節似的。重騎速度越來越快,馬蹄聲越來越密集,行進中他們已經調整好沖擊的路線,他們將橫著沖過突忽人的所有陣列。

突忽士卒開始驚慌,開始四顧,他們在尋找逃跑的路線,長官們大聲喊叫讓他們側轉身準備迎戰,但他們將命令置若罔聞。重騎出擊時所表現出的氣勢和壓力,不是他們能夠承受的。

重騎距離最近的突忽陣列五百米的時候,重騎的戰馬再次加速,馬上的騎士也伏低身子,他們進入了沖鋒階段,這時無論誰也無法阻止他們前進的步伐。他們貫穿整個敵方步軍陣列,到達戰場的另一端,那里才是他們最終的目的地,也只有到達那里他們才會停止前進的步伐。

對著極速沖來的鋼鐵森林,突忽士卒再也承受不了這種巨大的壓力,其中有一個率先離開隊列向後逃跑,立即被督戰隊的人斬殺。接著又有兩個逃跑的,他們也被斬殺了。到後來上百個人一起轉身逃跑,督戰隊的人再斬殺也控制不了局面了,他們也被這些逃兵擁擠著一齊向後退去。

只有軍官們還在高聲地激勵自己的部下,拉著他們不讓離開,可是抓住一個卻跑了兩個。當重騎離突忽還有一百米時,距離漢重騎的最近的突忽陣列中的所有士卒全都驚慌失措,轉身拼命地向後方跑去。

可是他們中的大多數已經錯過了最佳的逃跑時間,重騎像一股颶風一樣沖進了他們之中。颶風所過之處,尸體橫飛,慘叫連連。一股颶風通過,另一股颶風又到,等十余股颶風席卷過後,地面上只留下一堆堆破爛不堪的碎肉,大地仿佛被瞬間染成暗紅色。

地上零碎的突忽人,如果有在天之靈,他們會感到無比委屈,也會喊冤。他們幾乎都不是死在重騎士的長捎之下,騎士胯下的戰馬才是殺死他們的罪魁禍首。沒有死在人的手中,反而死在馬蹄之下,他們不甘心,他們不服氣。

他們剛才也許躲過了重騎士手中的長捎,可是他們躲不過巨馬沖撞。他們也許能在沖撞之後幸運活著,可是他們躲不過接踵而至的巨大馬蹄。他們的一切抵抗都是徒勞的,手中的長槍刺不進騎士們的身體,高舉的大刀也砍不進巨馬身上肌肉,拿著戰錘等打擊武器的人,還沒有等接近漢軍,就橫七豎八地飛向天空,然後重重地摔落下來,被馬蹄踩踏成一灘血泥。

孫晟在遠處看著重騎橫掃敵方陣線,而突忽人的遠處武器只有很少數在向他們攻擊。零星的攻擊對重騎來說無關痛癢。重騎剛剛經過的敵方陣線,步軍們再次吶喊著沖上前去,已經沒有人再來抵抗他們了,他們順利的通過了那片血紅的陣地,快速向著突忽人的後方陣地沖去。

「終于結束了!」當孫晟看見整個突忽人的陣線,在重騎沖到一半路線的時候,就已經徹底崩潰瓦解,所有突忽人如潮水一般向後方涌去時,不由長長地出了一口氣。

「命令!全線追擊!」孫晟眼看著前方,嘴里發出追擊的命令。中央戰場終于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這場戰斗的勝利,也標志著漢軍取得了這次的會戰的全面勝利。在經歷了驚心動魄的大會戰之後終于奪取了最後的勝利,他心中激蕩著自豪和滿足的心情。而此時,他也非常奇怪,到底突忽人的身後發生了什麼事情呢?

起點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

點擊察看圖片鏈接︰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大漢騎軍最新章節 | 大漢騎軍全文閱讀 | 大漢騎軍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