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騎軍 第二十章朋友

作者 ︰ 風似刀

第二十章朋友

漢元790年2月5日晚十點,迪西面色沉靜保持著端莊的站姿,站立在中軍大帳內,可是他左手不時握攏、松開,卻透出他內心的不安。大帳帥位上坐的是德公阿巴貢,他一手撫腮,正在深思,周圍還站立著蘭伊、拉伊爾等高級將領。

迪西及其他被漢騎俘虜過的騎兵士卒,被前來接應的部隊護送回楚河營壘,屆時,已經是晚上九點。不久,迪西等人就被帶到中軍大帳來,向德公匯報這次作戰的全部過程。

在迪西講述戰斗經過的時候,德公一言不發。其間只有蘭伊問了他一些相關的問題,迪西都是據實回答,對自己指揮時犯的錯誤也態度誠懇地一一檢討。他已經做好了死的心理準備,此刻德公殿下就是下令將他推出斬首,他也認了。

迪西出營壘時,帶了兩營人馬一共一千六百人。可是回來時,只有三百五十四人,其中還能自己站立行走的,包括自己在內不過一百二十三人,絕大多數還是自己帶著沖出漢軍包圍圈的那連人。

兩營騎兵部隊幾乎被漢軍全殲,自己讓寶貴的突忽騎兵遭受如此大的損失,被判斬首也是罪有應得。可是德公殿下听完自己的報告後,一直雙眉緊縮,陷入了沉思。眾人也不敢出聲打斷他的思路。于是大帳內一時鴉雀無聲,只听見火盆中炭火燃燒時的「啪啪」聲。

對迪西而言死並不可怕,但這樣長時間的等待卻是一種煎熬。「啪」一聲特別響亮的炭火聲,似乎將德公驚醒過來。迪西偷眼看去,只見德公的臉上帶著悲傷神色。

清醒過來的阿巴貢,長長的出了一口氣,緩緩地說︰「諸位,不好意思。吾想起了一些往事,一時失態了。」眾人口中皆道無妨,心里卻好奇,不知德公在此時會想起什麼事呢?

阿巴貢這才將目光轉向迪西,迪西知道現在到了決定自己命運的時候,他挺了挺胸膛,心想,就是死!也不能給人留下懦夫的印象。

「迪西,你可知罪?」阿巴貢用低沉的聲音問道。

「卑職知罪!」迪西毫不猶豫地回答。

「好!你雖然吃了敗仗,但沒有丟我們突忽人的臉。」阿巴貢拍案而起,高聲說︰「在戰斗的最後,你沒有拋棄自己的部下逃命,反而去向漢人挑戰,有膽氣,無愧于你平日勇士之名。」

阿巴貢走下帥位,來到迪西身前,話峰一轉︰「這場戰斗證明你是一個合格的勇士、戰士,可是卻不是一名合格的指揮官。由于你的指揮失誤,讓部隊遭受了慘重的傷亡,對此你必須承擔責任!」

「是!卑職願意接受任何處罰。」迪西用堅定的語氣回答。

「好!我免去你的騎兵團長一職,軍餃也降為上尉,並受鞭刑五十的處罰,你可服?」

迪西不敢相信,德公對他做出的處罰這樣輕,一時間愣住。「怎麼?你不服嗎?」阿巴貢盯著迪西又問了一遍。

「卑職願意接受處罰。」迪西死里逃生,用顫抖的聲音回答道。

「好,你出去見軍法官,接受處罰。」

「是!德公殿下,卑職告退。」迪西向阿巴貢行了軍禮,緩緩的退出中軍大帳。

「德公,屬下以為如此輕的處罰迪西不妥。」蘭伊等迪西走出大帳後,來到阿巴貢的身邊,低聲地說。

「有何不妥?」阿巴貢轉過身來看著蘭伊問道。

「由于迪西失誤讓騎兵部隊遭受如此大的損失,按罪當斬。還有」蘭伊說道這里聲音變得細微起來,用只有他們兩人能听見的聲音說︰「還有屬下听其他回來的士卒報告,迪西與漢軍的軍官結成了兄弟,屬下擔心」

蘭伊的話語沒有說完,但阿巴貢已經知道了他的意思,臉上露出微笑道︰「蘭伊將軍,你的擔心是多余的,瘋虎的以為能用區區小計就能使我上當?哈哈」

「我對他是最了解不過的。」阿巴貢大笑著走回帥位,接著低聲自語道︰「瘋虎?瘋虎!老朋友,咱們還是相遇了,不過等到見面時,我應該怎樣對待你呢?」

阿巴貢坐下後,恢復正常的聲音道︰「拉伊爾將軍,漢軍的退路已經封堵住了嗎?」

拉伊爾上前回答︰「回稟殿下,按您的命令,等漢騎的回報人通過後。屬下已經派了五千人,在老虎口南側設立了新的營壘。這股漢軍的退路已經被我們完全封死,他們的糧草不多,只能他們斷糧後,我們就徹底清剿他們。」

阿巴貢點點頭道︰「通知蔥嶺所有的關口一定要加強警戒,漢軍游騎最擅長的就是偷襲。老虎口失守就是一個很好的教訓,我們決不能重蹈覆轍。」

「是,殿下。屬下會通知他們的。」拉伊爾恭敬地回答。

另一名將軍上前道︰「德公殿下,漢騎再來探營,我們該作何應對?」

「貝阿將軍,既然我們已經將他們的退路堵死,就不怕他們再來探營。命令全體將士,漢騎來營壘外騷擾,一律不許出戰。要是他們接近營壘,用弩箭將他們擊退便是。」

等眾人都退出後,阿巴貢再次陷入深思。阿巴貢又想起了張銳,當初他听說安渡橋猛士是張銳時,驚得目瞪口呆。按說張銳應該已經進入官府才對,為何他又去從軍呢?如果不是阿巴貢看見漢朝廷宣傳的張銳也是胡公張家的後代,他一定認為是同名同姓的兩個人。

後來阿巴貢特別叫人留意收集張銳的信息,隨著越來越多的信息匯集到他的手中。阿巴貢才發現張銳數年前就來過烏孫,並立有戰功封了爵位。之後的遼東四郡平叛,飛騎軍內部事件,阿巴貢都得以知曉。

是人本身在改變,還是戰爭改變了人?張銳從軍後的一切舉動,都象是一個阿巴貢不認識的人所作所為。這還是帝大時才華橫溢、心地善良、對朋友真誠的張銳嗎?

據情報分析,張銳殘忍好殺,他所經歷過的戰事,都做出過殘殺俘虜、屠殺平民的事情,甚至還謠傳他虐待俘虜。情報還說張銳做事是憑借一時沖動,率十騎破敵、安渡橋率一排人堵擊數萬敵軍、擔任連長四天就斬殺數名手下排長等等。

結論︰張銳是一個勇猛有余而智謀不足的莽夫,按其行為成為高級將領的機會很小,除非是其家族利用關系提升他。建議不值得浪費精力去研究他。

張銳是莽夫?做事都是憑一時沖動?阿巴貢對這結論暗暗好笑,看來自己這邊的情報分析工作還是不夠完善。不過這也不能全怪他們,如果阿巴貢沒有與張銳同窗四年,單憑借情報的分析,會毫不猶豫地相信結論。

張銳要是莽夫,他能考上探花?張銳要是做事都是憑一時沖動,會讓出行時陸斐、劉效國甚至自己都听他的安排?平日同室之中誰有為難之事,怎麼都會去征求張銳的建議?要知道他那時是室友中年齡最小之人。

大智若愚!這是阿巴貢給張銳下的定義。他現在一定是變得更成熟了,懂得隱藏自己。可是骨子里,他還是喜歡使用計謀。就拿這次張銳使用的詭計來看,一般人很容易上當,殺了和他結為兄弟的迪西。可惜他遇到了自己,自己特點就是愛思考,凡事要考慮原委。

張銳為何要這樣做?就是真的想與迪西結交,又為何讓其他俘虜听見他們的談話?這明顯不象以前張銳的辦事風格,如此看來他還是想殺迪西。但他為何又要這樣繞了一大圈來殺迪西呢?

阿巴貢想不明白,也許張銳此舉還有其他目的。借自己的刀殺迪西,對他有什麼好處?難道只是為了打擊我們的士氣?好像不全是為此,那又是為何呢?阿巴貢感覺和張銳斗智,確實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想著想著,往日同窗的趣事又一次浮現在他的眼前︰張銳惡作劇地往自己被子里放青蛙,提著酒壺往自己的嘴里灌酒,面紅耳赤地和自己辯論生意之道,和室友在路邊對過往的女子品頭論足……

在帝大的最後一兩年里,自己已經忘記了對漢人的仇恨,感覺周圍的漢人和自己沒有什麼區別,都是有血有肉、有感情、有煩惱的正常人。那里沒有明顯的種族歧視、沒有相互的屠殺。那時他們都是無憂無慮的少年郎,彼此享受著真摯的友情。

可是現在,事過境遷,各為其主,即使是朋友,也不得不拿起武器,彼此殘殺,不死不休。這難道就是命里注定的嗎?

阿巴貢眼前開始變得朦朧,最近一段時間他總是感到傷感,也頻繁地回憶起往事,難道自己已經老了嗎?需要依靠回憶往事,來安慰自己嗎?阿巴貢一次次克制自己陷入回憶,一次次把思緒從回憶中拉回現實。

他站起身來,走出中軍大帳。一股刺骨的寒風使他清醒過來,望著天空又開始飛舞的雪花,阿巴貢又開始考慮這次戰役的問題。飛騎軍來了,這是迪西此次戰斗最有價值的收獲。

但是現在自己還不清楚飛騎軍到底來了多少人,應該不會是全體出動,否則留在大漢的探子早就把情報送來了。最有可能的是,飛騎軍的游騎都來了,也許是為了換防。

前段時間,自己接到情報,說大漢軍隊有換防突忽戰場三個軍團的打算。當時自己還沒有太過在意,因為既然要換防,也不是一兩個月就能完成的事情。不過現在飛騎軍的游騎已經到底突忽戰場,並且已經參加戰斗了。那就證明漢帝國會很快的,將其他部隊調上來。

可是阿巴貢心里也有不解,漢帝國哪兒來的多余錢,讓數個軍團換防呢?要是他們還有錢的話,早派幾個軍團上來了,還能等到今天?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阿巴貢,讓他百思不得其解。

阿巴貢受困擾的同時,他的「好朋友」張銳,也被問題困擾著。此時在福鼎山的小山窩里,張銳與幾名連長一起圍坐在火堆前,正在商議關于部隊生死存亡的大事。

張旭義正在給幾名還不知道的連長介紹情況︰「各位,我們現在的處境非常危險。我們的退路‘老虎口’狹道已經被突忽人切斷。大家都想想辦法,我們該怎樣辦?」

杜 首先道︰「我們的任務應該算已經完成,突忽人在楚河設立的營壘,已經被我們發現,情報也已經傳遞回去。我們當前就是再選擇一處關口突襲而過,只要我們能安全返回蔥嶺北側,我們的偵查任務也就圓滿完成了。」

劉桓搖著頭道︰「我們現在只有六百余人,要攻下防備嚴密的關口並不容易,一旦攻擊失敗死傷人數增加的話,我們就有可能全軍覆沒。」

「那你說該怎麼辦?」杜 問道。

劉桓︰「蔥嶺關口十余處,我們現在位于東部,要是迂回西部的話,時間也趕不上了。但是東側據游哨報告,老虎口就有五千突忽人防守,而且他們還正在修建新的營壘。其他關口應該是有新的兵力增加。偷襲、突襲、強攻成功率都會很低,我們不如一直向東去,翻越大熊山,進入大月州。」

杜 道︰「大熊山?老劉,那可是雪山啊,終年積雪不化,更何況現在還是初春時節,這一段時間天氣惡劣,雨雪不斷。這個時候翻越雪山,無疑是在找死。如果是這樣白白送死,還不如死在攻擊突忽人的營壘上有價值,說不定我還能賺上一兩個人呢。」

張旭義支持劉桓的意見道︰「老杜,大熊山雖然是雪山,但我們地圖上也標出幾條山谷通道。按照地圖上標的山谷距離,我們能在兩天內通過。雪山上我們可以刺馬飲血,必要時殺上一匹馬,還是有把握翻越大熊山的。」

羅濟在連長里年級最小,任職時間也是最短的,所以開始只是坐在那兒不出聲,靜靜地听其他人爭論。現在听張旭義支持翻越雪山,也忍不住出言反對︰「各位前輩,從這里到達大熊山,需要五天的路程,翻越雪山最少需要兩天,我們的糧草已經不夠這麼長時間用的了。我認為,我們還是攻擊老虎口,敵人必定不會想到我們還會從原路返回。加上他們的營壘還沒有修建好,我們突然襲擊的話,有很大的把握成功。」

說著羅濟對張銳道︰「營長,如果要進攻老虎口,咱們今夜就動身。按路程算,我們應該凌晨十分到達,屬下所部願意作為第一批進攻部隊,保證將關口打開。」

張銳象是沒有听見羅濟說的話,用一根樹枝挑著火堆,眼楮緊緊地盯在火堆上,仿佛想要在這堆火里,找出一條出路一般。眾人看到這個情景,知道他在思索問題,便不再出聲打擾他,也各自想起心事來。

沉默了好一會兒,今天一直沒有出聲的高朔,突然間高聲說道︰「俺有個想法!」

~~~~~~~~~~~~~~~~~~~~~~~~~~~~~~~~~~~~~~~~~~~~~~~~~~~~~~~~~~~~~~~~~~~~~

昨天看了許多讀者的書評,發現細心的讀者給我提出了一些我沒有注意的細節,如營不應該分為六連,史萬歲的評價有問題等等,我非常感謝您們提的意見,我會更改的。從此時我將張銳營還是分成五個連隊,加營直屬親兵,共計八百人。

蘇里這個角色我會刪除的,以前的錯誤,我會去改的。再次謝謝大家,希望大家能繼續提出書中不合理的地方,只要我認為可以修改的,我會盡量采納,但有一些錯誤,如果需要較大的改動,就暫時不會去改,等以後總修改的時候再說。

這章也是剛剛改完,里面的錯誤,晚上修改。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大漢騎軍最新章節 | 大漢騎軍全文閱讀 | 大漢騎軍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