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騎軍 第十八章群狼戰術

作者 ︰ 風似刀

第十八章群狼戰術

2月5日早十點,迪西帶著一營、二營出了營壘,奔著四里外的一處山坡而去。而正在山坡上向著營壘內觀望的漢游騎,再次上馬開始逃竄。

昨日突忽第一騎兵師第一團的上校團長迪西就接到命令,要求他的騎兵團不能讓漢游騎接近到離營壘五里之內。

突忽**之前,迪西是西部大草原上一個部落的頭領,以勇猛著稱。突忽**後,他率領全族人向阿巴亥效忠,被阿巴亥冊封為伯爵。隨後他又帶著三千本族的青壯加入突忽軍隊,被授予上校軍餃。突忽正式成立的騎兵部隊時,迪西和他的手下因都是牧民出身,所以優先被選入騎兵部隊。

五年的艱苦訓練,迪西挺過來了。他曾听教官教導過,大漢騎軍是如何如何厲害,如果不苦練本領,以後上了戰場,就是去送死。迪西不想送死,所以拼命地苦練技術。不但是自己拼命訓練,他還嚴格的訓練自己的手下。

他的出色表現,被德公殿下看在眼里。後來突忽成立的四個正規騎兵團中,他成為了其中一個團的團長。所部五千人,也成為第一批配發復合弓的騎兵部隊之一。

這次戰役開始時,迪西滿懷期望,隨德公殿下一齊開向前線。心里幻想著能建功立業,可是德公到了楚河邊上就不再繼續前進,而且全力地督促勞工修建營壘。

這讓迪西感到很無奈。突忽裝備了復合弓的騎兵部隊只有兩萬,分成兩師四團。其中第二騎兵師跟隨多伊利元帥去西部,準備進攻西海州。迪西所在的第一師又分成兩部,二團跟隨特安達元帥去進攻柏寒城堡,自己的一團在楚河這里駐扎下來,整日無所事事。

迪西心有不甘但也無可奈何,誰叫自己擔任的是保衛德公殿下安全的任務呢?他也只能認命,安心地停留在這里。就在迪西連日自嘆時運不濟時,漢游騎來了。

這不是上天給自己送來功勛嗎?漢游騎來到這里,人數必定不會太多。而且漢游騎在迪西的印象里,干的是探馬、斥候之類的事情。他們不像是正規的漢輕騎或重騎部隊,戰斗力理當不如自己的正規騎兵團,消滅他們應該是易如反掌的事情。

迪西欣然領命,命令副將帶領兩營騎兵出擊。沒想到漢游騎雖然作戰本領不行,但是逃跑的本領確實比自己的部隊高明。迪西想了想覺得這也是常理,探馬、斥候當然需要經常練習躲避逃竄的本領,自己的部隊又沒有做過這方面的專門訓練,自然比不過人家的看家本領。

當天騎兵團出動五次驅趕了漢軍,每次將漢軍趕走後,只要他們退回營壘,漢軍必然會隨後而至。最後一次迪西與副將商議,決定讓副將帶著兩個營迂回到漢軍的退路上去,然後迪西親自帶隊從營地出兵,一起夾擊漢騎。

可惜的是,擔任迂回的兩個營,出去就遇上了另一支漢游騎,結果雙方對射一陣,漢軍撤退。副將為了貪功率部追擊了二三十里,最後也沒有追上。再折返回來時,早錯過了與迪西相約的夾擊時間。迪西大怒,當即解除了副將的職務,今日親自帶隊出擊漢軍。

今日于昨日的情況大致差不多,漢騎在天剛蒙蒙亮的時候,就來到營壘的外圍查看。迪西在兩三個小時里,出擊驅趕了他們五次。漢軍游騎的警惕性極高,見到迪西的部隊出擊就匆匆逃竄而去。迪西也想到派一只部隊迂回夾擊,但負責夾擊的部隊出去後必定會遇到另一只漢游騎。那只游騎就會通知前方的游騎,然後一齊逃竄。

迪西在一次次地空手而歸後,心情也漸漸變得煩躁。他開始懷疑傳聞的大漢騎軍作戰勇猛的說法。在他眼里,漢游騎只會騷擾,不敢作戰,象是與他捉迷藏一般,反反復復不斷地折騰,就不嫌累嗎?看來漢人除了會玩點詭計之外,其余的與傳聞相差甚遠。

迪西又一次帶隊出擊,這次百余名漢軍看見迪西部隊出現,立即向著後方撤退。迪西見漢軍又故計重施、無恥地逃竄,怒不可遏,憤然帶隊追擊了三十里,還不肯罷休。眼看著前面已經沒有了隊形的漢軍,心里不免有一絲得意。

想著自己以後能次次帶隊擊敗漢軍,榮譽、地位、金錢、美女自然會滾滾而來。看著倉皇而逃的漢游騎,他感覺這真是天賜良機,再不立功,更待何時?心情也由最初的惱怒逐漸變得越來越痛快。

不知不覺中,迪西又追出二十里。突然前方一陣大亂,迪西從幻想中醒來。險險的將馬拉住,差點撞在前面已經停步的馬上。

一名連長從前面馳馬而來。連長還沒有勒住馬,迪西便喝問︰「前面發生什麼事?」

「長官,漢人在前面挖了陷馬洞,折斷了我們八十余匹戰馬的馬蹄,有五名士卒摔死,二十三人傷了筋骨不能行動。」

迪西大怒,隨著連長來到前行連隊出事的地方。看見地上躺滿了受傷的人和戰馬,受傷戰馬的嘶鳴聲和受傷人員的申吟聲不絕于耳。再看地面,道路上被漢軍挖出了一個個碗口大小的洞。

這些小洞被漢軍用草覆蓋,上面灑上一層薄薄的雪。放眼看去和正常的平地沒有什麼區別,可是當奔馳戰馬的馬蹄踏入小洞時,無一不被這些陷阱折斷了馬腿。

听那名連長報告說,追擊到這里時,有二十多匹戰馬最先摔倒。後面的戰馬速度太快,看見前面出事後也來不及勒住馬韁,前前後後又有四五十匹戰馬沖入挖有陷馬坑的區域內。馬背上毫無防備的騎士都被摔下馬來,死傷慘重。

迪西雙眼快要冒出火來,鐵青著臉,口中喘著粗氣。周圍的幾名軍官見他的模樣,也不敢說話招惹他,只是不停地指揮著士卒搬移還在申吟的傷員。

「嗚嗚」遠處傳來號角聲,後隊方向處傳來轟鳴的馬蹄聲。迪西顧不得再發怒,回頭向後方望去,但隊形拉得太長,迪西又身處最前方,看不清楚後面發生了什麼狀況。

「你去看看,出了什麼事?」迪西向一名少校下令。「是!」少校領命轉身而去。

「快點收拾好,將受傷的戰馬殺了。」看著士卒拔出短刀,刺向斷腿戰馬的脖頸,迪西心里感到一陣傷感。這些戰馬都是經過數年的訓練才培養出來的,每一匹都很寶貴,現在一次就損失了數十匹,怎能不令迪西痛心。

殺了戰馬,迪西命令幾十名失去戰馬的士卒,抬著不能行動的傷員返回營壘。傷員一經搬動,個個開始嚎叫起來。在場的突忽騎兵看到痛苦不堪的傷員們,紛紛低下了頭,一聲聲刺耳的慘叫聲也刺激著他們。

「團長,不好了!漢軍從後面攻擊我們。」剛才派出去的少校,正騎著馬高速地奔馳而來,老遠就高呼起來。

待那名少校來到迪西的身前,迪西狠狠地瞪了他一眼道︰「慌什麼?他們有多少人?」

少校回答︰「有百余人。」

迪西心里更加不痛快,區區百余人的進攻,就使自己的部下如此驚慌失態,可見自己的部隊太不成熟。迪西雖然很想痛罵那名少校一頓,最後還是強忍住怒火沒有罵出聲來。

心里嘆息,這也不能全怪他們,自己的部隊自成立到現在,沒有上過一次戰場。平日的訓練雖然優秀,但訓練與實戰之間畢竟有很大的差距。只有經過戰火考驗的部隊才是最可靠的,這是迪西正式學習軍事的時候,教官教授他的道理。

迪西大喝一聲︰「後隊變前隊,我們去迎擊漢軍。」號角手听見迪西的指令,便吹響了手中的號角,在號角聲中,隊列開始轉換方向。

迪西帶著百余名親兵,率先向著前方沖出。各連隊整好隊形後,也開始新的沖鋒。可是等迪西帶著數百名騎兵來到受漢軍襲擊的後隊時,漢軍早已撤退,地上又躺著幾十名自己人的尸體。

「怎麼回事?」迪西質問擔任後隊的連長。

「報告團長,漢軍突然出現,沖到離我們百余米的地方,對著我們射了兩輪箭就逃離了。」後隊連長看見迪西冒著火的目光,小心翼翼地回答。

「你的部隊還擊了嗎?」

「團長,我們也射了一輪。您看我們也射殺了三名漢軍。」連長指著一百余米外,地上的幾個黑影說。

迪西還沒有來得及再說話,遠處的號角聲又響起了。不一會兒身後又響起了轟鳴的馬蹄聲,迪西這次沒有再猶豫,迅速帶隊向身後沖去。

可惜他還是晚到了一步,趕到時只是隱隱約約的看見了遠去漢軍的背影,而地上又躺著幾十名自己人。迪西感覺自己怒火中燒,在寒冷的天氣,他全身衣服已經被汗水濕透。

不等迪西有喘息的機會,隨著遠處的號角響起後隊又響起了馬蹄聲,迪西知道這是漢軍想要來回地疲憊自己。可是自己人多,漢軍再善于玩弄詭計,也只能佔點小便宜罷了。

迪西略微考慮一會兒,命令中軍少校︰「你帶領兩個連,去將身後的漢軍趕走。」「是」,少校卡奴領命帶著兩個連的人,匆匆向後面疾馳而去。

等卡奴的人走遠後,迪西又低聲吩咐一名營長幾句話,便讓那名營長帶著前隊的人馬,繼續留在原地。自己帶著幾百名騎兵向後隊馳去,走出數里之後,他領著騎兵進入了一處小樹林中。接著又穿過小樹林,來到了樹林的另一側靜靜地等待著。

按迪西的想法,這次騷擾前隊的漢軍只要再次出現,他就帶隊迂回切斷漢軍的退路,前後夾擊一舉吃掉這股漢軍。至于後方的那只漢軍,讓兩個連拖住他們就行了。

可是這次一等就是半個小時,騷擾前隊的漢軍一直沒有出現。漢軍怎麼不來騷擾了?難道他們察覺了我在這里安排了伏兵?迪西左思右想,百般不解。

又過了半小時,迪西隱隱听見有號角聲傳來。但距離太遠,他辨認不出是敵方的號角還是己方的號角。迪西決定不能再傻等下去,又帶隊重新穿過小樹林。剛出樹林,迪西就看見遠方有幾十名騎兵飛奔而來,仔細再看是原來是自己人。

等更近了些,迪西看見那幾十名騎兵是在狼狽逃竄,最後幾名的背上還插著箭。「為何逃跑?」迪西攔在前面,大聲地喝問。

幾十名騎兵看見迪西的大隊人馬在此,才勒住戰馬停止逃跑。一名少尉上前回答迪西︰「報告長官,我們方才前去驅趕後隊的漢軍。沒有想到追擊了十余里後,突然出現了數百名漢軍將我們包圍。他們四處攻擊,我們的人數太少,不一會兒就敗了。」

「卡奴在哪兒?」迪西沒有看見帶隊卡奴少校便問少尉。

「卡奴長官已經戰死了,兩連人活著的都在這里了。」那名少尉沮喪地回答。

三十四人!兩個連只剩下三十四人。正在迪西算著剩余人數時,幾名中箭的士卒中,又有兩人從馬上摔下,在地上抽搐了數下便不再動。

同時前隊的救援號角聲吹響了。迪西揮手讓剩余的士卒入隊,又匆匆奔向前隊。和前幾次一樣他又來晚了,除了看見幾十名死傷的己方士卒外,連半個漢軍的身影也沒瞧見。

迪西決定不再分兵,命令全體人馬匯集到一處。等清點人數後,迪西才發覺現在還騎在馬上部下不過千余人。

在得知傷亡人數後,迪西不僅倒吸了一口冷氣。在漢軍的數次襲擊中,不知不覺就讓自己損失了近一半的人數,而自己人只殺了漢軍十幾二十人。此時迪西方才明白漢軍今天是目的地騷擾自己,誘引自己迎戰,然後采取各個擊破戰術,想將自己的部隊分別瓦解掉。

迪西看看表,現在已是下午三點。如此時返回,還能趕在天黑前回到營壘。如果再與漢軍周旋下去,一旦天黑後,自己部隊會陷入更加危險的境地。加上自己出來時,沒有帶備用馬,此刻坐下的馬匹都露出了疲態。迪西又考慮到,漢軍游騎標準是配有三匹戰馬。他們可以隨時更換坐騎。

迪西當機立斷,下令收兵回營。可是追擊容易,撤退就艱難了。漢軍戰馬體力好的優勢這時充分地體現出來,他們忽左忽右、忽前忽後地出現在迪西部隊身邊,每次百余人遠遠的射上一兩輪箭後,還沒等到迪西下令還擊又逃竄而去。可是這樣無恥的偷襲,每次都會使迪西的部隊損失十幾人。

隨著撤退和頻繁的受襲擊,迪西感覺到部下的士氣明顯低落,個個垂頭喪氣,哭喪著臉,再也沒有出擊時的勇猛勁頭。這次莽撞輕敵的慘痛教訓,迪西自認倒霉,也暗下決心日後再不會憑一時沖動而意氣用事。

張銳帶著營部五十人正站在一處小山坡上,望著數里外的突忽騎兵跑一陣緩步走一陣,向著自己預設的戰場而來,臉上不由露出笑容。

十余分鐘後,張銳看見突忽人基本上進入包圍圈後,轉頭問程節︰「喜子,準備好了嗎?」

「準備好了營長,您下命令吧。」程節面帶興奮之色高聲地回答。此時就算是張銳趕他走,他也不會離開。跟著張銳他學會了很多東西,他現在對張銳已經佩服得五體投地。

張銳制定的靈活多變的戰術,愣是將人數多上一倍的突忽人玩弄于股掌之間。這讓程節大開眼界,深刻理解了張銳昨日所說的群狼戰術。真真假假的十余次襲擊,讓突忽人損兵折將,痛失一半的人馬。

現在又準備利用突忽人精疲力竭的時候,給他們致命的一擊。程節感覺張銳不象是在打仗,而是在做一場有趣的游戲一般。整個作戰期間,張銳表現得運籌帷幄、輕松灑月兌,什麼時候下什麼命令,一切都由張銳操控。

突忽人在這場戰斗中,從開始到現在都是被張銳牽著鼻子走。襲擊後分兵攔截、埋伏準備夾擊、最後就連突忽人撤退的路線,都和張銳預測得一樣。有時程節甚至懷疑是不是突忽人的指揮官是張銳的內應,不然怎麼會事事都被張銳掐算到了?

說話間,突忽人已經全部進入張銳設立的戰場。這里是一塊方圓數里的平地,中央有一條小河川流而過。奔跑往來了數小時的突忽人看到有河,便爭先跑到河邊砸開冰面,用手捧著冰冷的河水喝起來,潤一潤干得冒煙的喉嚨,他們的戰馬也紛紛低頭飲水。一時間河邊人馬混雜,隊形一下變得混亂起來。

程節嘆服了,看到突忽人又與張銳料想的一樣,在河邊停留下來。正當程節心里感嘆時,就听張銳下令︰「行動!」。話音剛落,程節身後的幾名號角手,同時吹響進攻的號角。

數里外埋伏的連隊,四面八方向戰場中央匯集而來。戰馬的轟鳴聲、喊殺聲震天動地。這時的突忽人已經沒有陣型,听見四面而來的喊殺聲後,慌忙翻身上馬,可是卻找不到自己的長官。

而那些長官也在呼叫著自己的部下,可是同時響起的呼叫聲,讓士卒們更加不知道應該到哪兒去集合。說到底他們也是新兵,這也是他們的第一次作戰。混亂的場面加上四面而來的漢軍,已經把他們逼到崩潰的邊緣。

迪西也在大聲發布命令,可是他找不到兩個營長。無奈之下,只好帶著身邊的兩個連,渡過小河向正前方沖去。

漢軍來的速度很快,不到十分鐘已經沖到了還處于混亂狀態的突忽人的外圍,而後就在一百五十米處開始游動,逐漸形成了包圍圈。同時手中的利箭出弦,密集得像飛蝗一樣。片刻間,突忽人死傷慘重,隊伍越發地混亂起來。

只有迪西所帶的兩個連,沖出了包圍圈。他看見前方小山坡上只有幾十名漢軍,號角聲就是從那兒傳來的。

是漢軍的指揮官在發布戰斗指令,如果能擊殺了他,或許還能挽救自己的部隊。想到這里,迪西命令一名連長,帶領本部人馬沖擊小山坡。

山坡上的程節發現這股突忽人向著山坡而來,對張銳道︰「營長,突忽人來了。」

張銳眼盯著遠處的戰場,隨意地問︰「還有多遠?」

「千余米。」

「等到五百米的時候再叫我。」

「是!」程節雖然口頭答應,但他不敢像張銳這般大意,命令營部四十余名騎士做好迎敵準備。

張銳還在不斷地發布命令,號角手隨著張銳的指令,吹出不同的號聲。戰場上的各連隨著號角聲,變化著攻擊陣型和出擊方向。

「營長,敵人已到五百米。」

「讓前方各連自主行動,勇士們隨我殺敵。」張銳取出自己的弓,又對身邊的兩名騎士說︰「你們只管為我遞箭。」

「是!」兩名騎士無奈地放回自己的弓,取箭在手,準備隨時遞給張銳。

「敵人已到三百米準備!一百五十米射擊!」程節高聲命令。他的話音剛落就看見一支箭已出弦而去。程節大怒,是誰在敵人還在三百米處就射擊?側頭看時,發現是張銳射出的箭。

只見張銳快速地從騎士手中接過箭,又在「  」弦聲中,箭如流星般的不斷射出。程節轉眼向山下望去,只見沖在前面的突忽人不斷被張銳射出的箭擊中落馬。三百米有這樣精準的箭術,讓程節驚訝不已。

從三百米到兩百米的短短距離中,張銳射出了兩壺二十四箭,射殺二十三名突忽人。幾乎做到了百發百中,已是神箭手的射擊水準。

「放箭!」張銳一聲令下,進入一百五十米的突忽人,象是突然間抽風似的紛紛落馬。程節只射出了三輪箭,馬上已全無突忽人的身影。整整一百五十人的突忽沖鋒隊被全殲,沒有一人能沖到山坡頂上。

山坡上的騎士中也有四五人中箭,不過傷得並不重。戰馬也有十余匹中了箭,張銳身下的戰馬也中了一箭。張銳和一名騎士交換了戰馬後,又開始重新指揮戰場的戰斗,號角聲又再次響了起來。

程節望著突忽人的尸體遍布在從山下到距山頂二十米的之間的區域中。又看著張銳專心地指揮遠處的戰斗,心里感概萬千。突忽人的這次沖鋒對張銳來說,絲毫不構成威脅,反而像是讓他在指揮過程中休息了一會兒。

程節對張銳的箭術,已是深深的折服。戰斗中張銳精準的射擊,至少射殺了六十余名突忽人。張銳強勁的箭力,最後射出的十余箭,箭箭穿透突忽人的身體,從另一端射出。

「神箭手啊!」程節由衷地贊嘆道,身邊幾位騎士,也深有同感。程節知道要成為一名神箭手,是多麼不容易的事情。神箭手不僅需要艱苦而長期的訓練,而且必須要有天賦。沒有天賦的人,再怎麼刻苦訓練,也難以成為一名神箭手。

射擊精度主要依靠人的判斷力。風力、距離、弧度、光線、射擊時機、射擊部位和射擊時射手呼吸控制等等技巧,這些只能根據個人的經驗和天分。而有了天分,還必須要進行正規和長期的訓練,所以要成為一名神射手幾乎是萬里出一。

能親眼看到神射手在戰場上的射擊表演,更是非常難得。現在程節有幸親眼目睹,激動感嘆的同時,也在暗暗的害怕︰如果遇到敵方的神箭手,自己也會象張銳箭下的突忽人一樣,毫無還手之力,就死于非命。在戰場上,生命就是如此脆弱,區區一箭,便會讓人命喪黃泉。

在程節感嘆不已的時候,迪西也在渾身發抖。他遠遠望見沖鋒的連隊,眨眼間就被盡數射死在山坡之下。一百五十人沖擊四五十人的陣地,還沒有沖到跟前就被全殲。他簡直不敢相信眼前的這一幕是真實的,他從沒想像到世上還真有如此百步穿楊、精準快速的箭術。

怎麼辦?自己再帶隊沖擊一次?可是以漢軍可怕的箭術來看,再來一次結局只怕也會是同樣的橫尸山野。同時,他也不願意帶著剩余的一連人逃走,平日他是以勇士自居,一到戰場就丟棄部下自己逃命,以後還有什麼臉見人?

況且受到如此慘敗回去,德公殿下就是再寬容,也不會輕易的饒過自己。與其回去受軍法處置,不如戰死在戰場上,還能成全自己的忠義之名。想到這里,迪西勇氣大增,馳馬往山坡而來。

離著千余米時,迪西讓部下停馬,自己獨自一人上前。行到五百米處,圈著馬高聲向山坡上喊道︰「我乃突忽勇士迪西,漢人誰敢下來與我決一死戰?」

喊叫了兩聲之後,迪西見山坡上的漢軍沒有反應,于是開口罵道︰「難道漢人中沒有勇士嗎?難道你們都是膽小的烏龜王八嗎?」

這次他的話音剛落,就看見一匹戰馬從山坡上飛馳而下。離迪西五十米處停下,馬上的漢軍騎士用巨雷般的聲音喝道︰「無知突忽小兒,敢挑戰漢人?今日讓你知道漢人的厲害,來吧!」說完提高馬速,向迪西沖來。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大漢騎軍最新章節 | 大漢騎軍全文閱讀 | 大漢騎軍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