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騎軍 第五章家族

作者 ︰ 風似刀

第五章家族

二姐生氣了,後果很嚴重。整個早上沒見她說過一句話,全家一起吃早餐時,她也是低著頭默默吃飯,眼皮也不抬一下。反常的舉止,害得老媽老爸還以為她真病了,四處張羅著要找大夫。

身為她的弟弟,又是惹她生氣的罪魁禍首,張銳不能再保持沉默,下定決心要向她道歉。飯後,張銳寸步不離跟著二姐來到她的房間里。

「身為男子,死皮賴臉纏著我。沒請你,就進了我房間,難道你不覺得很失禮嗎?」

張銳不理會二姐的諷刺。腆著臉,笑嘻嘻地問道︰「六靈,誰那麼可惡惹你生氣了?要不要我去教訓他一頓?哦!不需要?那我講個笑話給你消消氣吧。」

二姐沒有說話,轉過身去面朝著窗外。在二姐轉身的瞬間,張銳看見她的嘴角已露出一絲笑意。于是信心大增,心想,再加把油就可以搞定了。

「話說,曾經有一只螞蟻和一頭大象,他們是好朋友,經常一起玩耍、一起吃飯、一起洗澡。」說到這里,張銳偷眼看去,只見二姐的耳根又紅了起來。

「有一天,螞蟻與大象之間產生了一點誤會,大象就去追螞蟻,螞蟻撒腿就跑。跑啊跑啊,就跑到一堆沙前,螞蟻一頭鑽到沙里面去了,只露出一條腿在沙外面晃著。這時,有一只老鼠路過看見了,就問螞蟻,說︰‘螞蟻,螞蟻,你為什麼還露出了一條腿在外面啊?大象會看到你的。你真的很笨啊。’螞蟻沒好氣的說︰‘你才笨呢!我露出一條腿是想把大象拌倒,你這只笨老鼠,別管我,等著看大象是怎麼爬起來吧!’」說完之後,張銳還壞壞地笑了幾聲。「嘿嘿……」

在周星星般的壞笑聲中,二姐也「咯咯」地笑出聲來,轉過身來笑著對張銳說︰「讓我看看你是怎麼爬起來的。」

「好啊!」張銳當即躺倒在地,努力演繹著大象想起身而起不來的動作及表情,更是逗得二姐笑得前仰後合。

末了,他還問二姐︰「笨老鼠,你現在知道大象是怎麼爬起來的吧。」惹得二姐對他又是一陣拳打腳踢。

就這樣,張銳與二姐拋棄前嫌,重歸于好。吃過午飯,二姐拉著他進到一樓的書房。

「身為胡公張家的後人,怎麼能不了解自己的家族歷史呢?所以,你現在就給我好好的听著,我給你講講我們家族的歷史和傳統。」二姐用少有嚴肅語氣講道。

「快講,快講。我一定認真听。」張銳對家族的歷史很感興趣,迫不及待地催促。

二姐很滿意張銳的積極態度,從一個高高的書架上取下來一本厚厚的書,開始了講解。「這是記錄了我們家族歷史的家族史錄。上面記載了從家族第一代家主文遠公到我們爺爺第十二代家主熙公為止,家族內所有重大事跡。我會揀重要的講,其余的以後有時間你自己看吧。」

張銳看看二姐手里拿著的那本書,見書面上寫著《胡公錄》三個大字。

二姐翻開書的第一頁,「胡公家族的第一代公爵文遠公,出生于漢元375年。」張銳听到「漢元」這兩個字,急忙打斷二姐,問道︰「六靈,為什麼說是漢元呢?」他記得中國歷史上是沒有這樣的紀年方式,迫不及待想知道緣由。

二姐瞪了他一眼,很不滿意剛開始講解就被打斷,不過還是作了解釋︰「我們大漢帝國是由高祖皇帝創立的。他老人家在長安開國稱帝的那年,就稱之為大漢元年,之後所有的記錄都是從那時起往後計算的。」

「是高祖時期就開始這麼算的,還是後來改成這樣計算的?」張銳非常想弄明白這個問題,因為只有搞清楚這個問題,才知道歷史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偏離了原來的軌跡。

「老虎,你認真點好不好?我講的是家族歷史,不是大漢帝國歷史。你不要老打斷我好不好?」二姐惡狠狠地拍著書桌吼道,嚇得張銳趕緊點頭。

二姐雖是這樣說,還是耐心地為他解釋︰「這個計算方式是我們大漢帝國最偉大、最睿智、最勇武、最英明、最……」看來二姐是還這位人氏最忠實的粉絲,居然一口氣用了那麼多最字,還沒有結束的意思。

「……的皇帝,聖祖陛下提出的。」二姐終于說出了令張銳期待已久的人物。

聖祖?聖祖是誰?漢代歷史上沒有出現過這個稱謂的皇帝,難道他也是穿越者?由他改變了整個大漢國的歷史?雖然心里的疑問一個接一個,但張銳不敢冒著二姐發飆的危險再提問題。

「好了,這些問題以後再講,現在不許再提和家族歷史無關的問題。否則幾天也講不完。」果然,二姐看出了張銳有疑問,及時出言封住了他的嘴。

「文遠公出生于漢元375年,祖籍並州雁門郡馬邑城。其家族也是當地的豪族世家,但到他老人家那代家族已經衰落,于是他老人家很早就從軍了。先在當時並州刺史丁原手下任小校,後來大漢孽賊之一的董卓殺了丁原,收編了並州軍,所以文遠公又轉到董卓手下。」

說道這里二姐看了看張銳,問道︰「你是不是覺得文遠公他老人家不應該向孽賊效力啊?」這些歷史張銳是知道的,但是為了配合二姐的興致,還是裝出很天真的樣子點了點頭。

「文遠公那時年紀還小,職位又低,這樣的事情由不得他做主。想那丁刺史手下的親信主薄呂布都投靠了董卓,文遠公有選擇的余地嗎?」

隨著二姐一步步講解,張銳思路慢慢清晰起來。後來發展基本上和歷史上一樣,董卓將並州兵交予呂布後,張遼就一直在呂布麾下效力。前後隨呂布破曹操于滎陽汴水,隨呂布退至長安,隨呂布殺了董卓,又隨呂布被西涼兵趕出長安。

歷史發展到這里開始改變。呂布逃出長安之後,沒有去投靠袁術、袁紹以及張揚等人,而是南下宛城並佔據了那里。

張遼在這個時期,逐漸成為呂布麾下的第一戰將。呂布一伙,在宛城一帶盤踞了數年。其間有一年,他們與當時在荊州時稱楚王的劉適打了一仗。張遼在那場戰役里,斬殺了楚王的手下第一大將孫堅。

楚王劉適也就是後來的聖祖,沒有善罷甘休,其後數年一直堅持騷擾呂布領地,使呂布勢力得不到發展。數年後,楚王終于打敗了呂布。呂布兵敗,被楚王生擒並殺掉。

據家族史錄記載,當時文遠公也被抓住。楚王愛其才,非但不治其斬殺孫堅之罪,還親自為他松綁,並把自己的衣服月兌下披在文遠公身上。使文遠公感動得熱淚盈眶,遂降于楚王。

張銳听到這里,心里念叨,這劉適還真會演戲,弄了這麼個仁義的形象出來。我看八成他就是個穿越者,他了解歷史,當然不會放過張遼這樣的虎將。

「此後,文遠公一直在聖祖麾下效力。征壽春袁術時,斬敵將紀靈。伐漢中張魯時,首下其城。帝攻益州時,率部奔襲800里巧取成都,使益州不戰而降。」

二姐說起家祖功勛時,語氣高亢、神采飛揚。張銳也听得如痴如醉,身為男兒就該當如此,縱橫沙場、所向披靡。

「其後,涼公馬超家族歸順聖祖陛下,使得陛下的領地延伸到北地。這時,我們媽媽家家族武英侯劉家也歸靠陛下。武英侯劉豹的父親是南匈奴單于于夫羅,他帶著南匈奴人向聖祖陛下效忠。並派武英侯劉豹率六千匈奴騎兵來助陛下,陛下又挑選了四千漢族騎兵加入其中,讓文遠公擔任這支部隊主將,劉豹為副將。這支部隊就是咱們大漢帝國現在鼎鼎有名的三大甲等騎軍團之一的飛騎軍。因為軍團旗幟為一只展翅高飛的雄鷹,所以又被人稱為飛鷹騎。我們家族的家徽就是因此得來的。」

二姐說著,拿了一塊鐵質的徽標給張銳看。徽標上面繪制著一只雄鷹的頭部,栩栩如生。這個徽標張銳已不是第一次看到,之前他就在老爸的上衣口袋上看見過。

「當然我們家的家徽和飛鷹騎軍團旗幟上的飛鷹是不同的,你看。」二姐翻開那本《胡公錄》,找到一篇有插頁的地方指給張銳看。果然旗幟上是一只展翅高飛的雄鷹全身圖,不像胡公家族的徽記只是個鷹頭。

「後來,文遠公就率領著這只騎軍團四處征戰。在對孽賊曹操的四年攻伐中,先後斬殺敵大將三十余員,其中的名將就有如許褚、徐晃、李典、牛金還有曹操的長子曹昂等。」

「曹操亡後,聖祖宣時佔據翼州、幽州的劉備來朝覲見。劉備自仗皇叔身份,拒不來朝。聖祖再三宣召未果,便下令討伐劉備。帝親征,文遠公率部隨行。因劉備倒行逆施,手下兵將紛紛歸降。劉備大將張飛不降,戰死于當時的北平,也就是現在北王殿下的居城北京城。劉備也在城破時畏罪自殺。」

「劉備死後,翼、幽兩州全境遂降。只有劉備麾下大將關羽,被部下生擒後抗拒不降。聖祖不忍殺他,帶其回歸荊州城。一連百余日苦苦規勸,連文遠公也數次前去勸解。終是不降,只說︰‘主公待我如兄弟,豈有兄亡弟存之理?但求速殺之,以全我兄弟之情義。’帝無奈,于次年春天斬關羽于漢水之濱,並親為其碑銘提下‘忠義’二字,以表敬意。並追授其為‘漢壽亭候’。」說到這里,二姐的神情也略帶黯然之色。

停頓片刻,二姐又接著講︰「至此,原大漢領地全部收復。獻帝劉協在攻伐曹操時,已死于亂軍之中,所以楚王在荊州繼承帝位。並開始實行漢紀元法,從高祖帝開始紀元,到聖祖陛下登基那年正好是漢元420年。聖祖陛下那年,年僅33歲。定都于上都,也就是原來的荊州城。群臣紛紛上表勸聖祖定都長安、洛陽、甚至襄陽,但無一不反對定都在小小的荊州城,雖然這里曾是聖祖的楚王舊居。最後還是在鄭公、晉公等人的大力支持下,才得以定都上都。但這件事就充分的證明了偉大的聖祖陛下的睿智。看看吧,現在的上都已經成為世界上人口最多、佔地最大、最為繁華的世界之都了。」二姐說著說著,又情不自禁的跑題跑到她的偶像聖祖那兒去了。

張銳連忙咳嗽幾聲,才把她從痴迷中拯救出來。「聖祖開國定都後,開始了一系列的改革。從官員的設定到軍餃的劃分等等,幾乎我們現在使用著的制度,都是那時聖祖陛下和鄭公、晉公、陳公,還有邳公等人一起商議制定的。文遠公在軍餃劃分後,第一批就被授于中將軍餃。」二姐終于又把話題轉了回來。

「開國五年後,也就是漢元425年。高句麗和鮮卑拒不向我大漢帝國稱臣,聖祖大怒,遂臨時遷都于北京城,就近征討二處。初戰鮮卑,上將孫策戰死。聖祖果斷放棄兩方同時討伐的策略,與鮮卑人議和,而後全力討伐高句麗。文遠公率部為大軍先鋒,高句麗人避而不戰,退入群山林海之中。帝國數十萬大軍每日消耗巨萬,時日一久無法支撐,只得退兵。只留下三個軍團三萬人在高句麗繼續作戰,文遠公所部正是三個軍團中的一個。三年間,三萬漢軍與高句麗人周旋于荒山野嶺之中,最後耗盡了高句麗人的糧草,才使得高句麗王上表歸降。而文遠公所部萬人,回歸之時已不足千人。」

「此戰,是帝國所有討伐戰中最艱苦的一次戰役,樂平候太史慈、富陂候呂蒙、泰山候臧霸、忠義伯黃忠等數十員戰將都在此役中陣亡。另有武英侯劉豹喪失左臂,韓公司馬懿左眼失明,文遠公手腳也被凍掉數趾。三個軍團加起來不到5000人,歸還之時幾乎人人帶傷。」

听高句麗的戰役時,張銳心里感慨萬千。早就知道高句麗是個**性很強的民族,中國歷史上數個朝代都對她進行過征伐,但她從來是時叛時降,時降時叛。讓人感覺永遠也不能征服她。大漢帝國為了征服這個小小的高句麗,讓歷史上這麼多有名的戰將死傷慘重。可見對外戰爭永遠是殘酷的,而不是史書上寥寥的幾行字就能表述出來的。

張銳感嘆之時,二姐繼續往下講︰「高句麗戰役結束後,聖祖為表彰文遠公特晉升為上將軍餃,並重組其部。又五年,聖祖征討鮮卑,文遠公所部再為先鋒。初時,文遠公至高句麗戰役結束後,與武英侯一起總結作戰得失。重組其部後,上奏聖祖請求駐扎在我們吉州,聖祖準奏。文遠公和武英侯在現夕陽城堡處練兵,用整五年時間使全軍適應了北地風寒氣候。所以當征討鮮卑時,文遠公所部表現最為活躍。三年里,斬首六萬余級,一直把鮮卑人趕過了這里。」

二姐找了一幅地圖鋪放到書桌上,用手指著地圖上的一處。張銳低頭看去,見這是一幅漢帝國疆域圖,二姐的手指的地方寫著西嶼山脈。再細看西嶼山脈的地理位置,發現竟是前世的烏拉爾山。這麼說是把鮮卑人全部趕到了歐洲去了?就像當年武帝驅趕匈奴人一樣?張銳驚奇地抬起頭來望著二姐。

二姐得意地說道︰「看看吧,這麼大片帝國疆土都是我們祖先打下來的,你難道不覺得驕傲嗎?」

張銳心懷敬意地又去看那幅大漢疆域圖。圖上清晰的繪制出了亞洲、歐洲和非洲的基本地形地貌。沒有大洋州和美洲,可能現在還沒有能力到達那里。

再看大漢的疆域,北方西至烏拉爾山,中部至里海和現伊朗地區,南部包括了整個南亞及印度地區。這塊廣大的疆域已經達到了中國歷史上版圖的極致,以至于張銳所知元朝的幾個汗國加在一起所佔領土,才能與之相提並論。

細看,圖上還星星點點標注著上百個屬國字樣的國家。這些國家及地區或全部被大漢國土包圍、或處于大漢疆域的邊緣,面積不大卻很零散分散。

再看歐洲部分,羅馬帝國牢牢控制著歐洲大部及環地中海地區,其東部亞洲地區和大漢帝國的交界處被數十個弱小的國家分隔開。

東部歐洲標著單于國的名字。北部歐洲現俄羅斯地區標著鮮卑國的字樣。歐洲其余部分是一些零散的小國。

非洲地區,除了北部的羅馬帝國外,另有兩個大的國家。一個為庭巴克,佔據著幾乎整個中部非洲。另一個為馬里,佔據著南部大部分地區,其余也有幾十個小國間雜其間。

蝴蝶效應在這里真實的體現了出來,整個世界都已改變。原來歷史上的羅馬帝國,這時應該已經分裂成東西兩個帝國,但是她現在依然完整地屹立著。

東部歐洲的單于國,應該是武帝時期被趕到西方去的匈奴殘部建立的國家。北部鮮卑國,應是聖祖時期被趕到歐洲的鮮卑部建立的。而非洲歷史上,好象也沒有同時出現過這麼大的兩個國家。

看著這幅地圖。聖祖陛下!i真是服了you!您果然如二姐贊美的那樣,完全擔得起那些最字。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大漢騎軍最新章節 | 大漢騎軍全文閱讀 | 大漢騎軍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