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大宋 第八十九章 神醫

作者 ︰ 葵花點

李靈輕聲一嘆,道︰「阿草,我當初說謊也是迫不得以。軍營里又髒又苦,讓你和我呆在一起,實在是屈委你了,不如,我托人送你去汴京吧。」

阿草轉而一笑,道︰「我隨口胡說的呀,和哥哥在一起,哪里會覺得苦。其實,我很喜歡這樣的日子,隨著哥哥經過一處處陌生的地方,不一樣的大山,不一樣的大江,和家鄉完全不一樣的世間,我覺得,這樣的生活比以前更有趣,更有意義。」

听著阿草的話,李靈若有所思,道︰「是啊,有意義,人活著就要活出意義,但是,這又談何容易。」

阿草不解,道︰「哥哥,听你這口氣,好像有什麼心事呀?」

李靈眼光投向帳外,遠山上,白雲閑臥,飛鳥斜渡,意境悠然。

一笑,卻道︰「算了,不說這些沒意思的。阿草,不如,你就跟著長公主殿下吧,她的營里全是女兵,這樣也方便一些。」

阿草搖搖頭,道︰「我才不去哩,你的這位殿下凶巴巴的,看著就嚇人,我要留在哥哥身邊。」

「好好,你想怎麼樣就怎麼樣。」

乘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晨曦浩然,江風徐行。

鼓聲隆隆,號角齊鳴。

大大小小的各式戰艦緩緩的駛出了歸州水寨,排出整齊有序的陣形,千帆齊起,百舸爭流,從半空望下,有如一片錐形的薄雲,借著西南風的吹撫,沿著長江徐徐而上,浩浩蕩蕩,威然整肅。

艦隊連綿,排出將近數里有余,中間所在,卻是由五十余艘巨大的樓船組成的中軍編隊。

樓船,顧名思義,就是在船上建樓,一般乃是根據船只的大小在甲板上建樓數層,最高竟可達到三層,且每一層都有專門的名稱。

第一層名為廬,第二層名為飛廬,第三層名為雀室。這三層每層都有防御敵人弓箭矢石進攻的女牆,而女牆上又開有射擊窗口,給于敵人還擊。另外,為防敵人的刀槍破壞以及火攻,船上還蒙有皮革等堅實防火之物。

樓船體積巨大,行動緩慢,其實並不是直接參與水戰的武器,一般只作為一個水上保壘,為艦隊的其它攻擊艦船提供兵員補充,類似于現代的航母與飛機的關系。

樓船用于戰斗,一般有兩種情況,其一為內湖作戰,以巨艦超強的沖擊力和防護力沖垮敵人的陣形。

其二則當艦隊處于上流地位,有順流之力,進一步加強了樓船的沖擊力。

否則,如周軍的艦隊此時乃是溯流而上,樓船本就行運遲緩,又有水流阻逆,冒然投入戰斗無疑于給敵人靈活機動的艦船當靶子打。

所以此次西征,水戰的主要艦船,乃是劉光義和韓通率令的車船艦隊。

車船其實就是樓船的進化版本,最關鍵的改進在于,車船是以轉輪激水代替了劃槳,強大的劃水能力大大增強了船的機動性能,使車船可以上下水行駛如一,大大的理衡了上下游水軍的優劣態勢,使江流的因素大為的弱化。雖然如此,但車船的輪轉式激水耗力甚大,故而車船的體積比樓船小了不少。

最後面的自然便是一些雜七雜八,大小不一的運輸船只,負責運送糧草錙重,從氣勢上看,明顯要弱于中軍與前軍,但那些運船中,卻有一只大型的樓船,全船漆以紅顏,在那些其貌不揚的運輸船中分外顯眼,那自然便是長公主的專用樓船。

旗艦樓船,雀室之上。

李靈端坐在帥座上,左右諸將環立。

高高在上,舉目四望,龐大的艦隊浩蕩而行,前不見首,後不見尾,旗幟迎風飄揚,搖槳的士卒們呼喊著響亮而又有力的水手號子,令人精神為之振奮。

強大的艦隊,勇猛的將士,在不久的將來,我將統帥你們,掃平西蜀,飲馬岷江。南伐之績,西征之功,大周的版圖將由我來開拓,無上的榮譽,令天下人側目的功勛,白起、韓信、李靖……華夏的戰神們,你們在歷史的天空中注視吧,新的傳奇將由我來書寫。

由一個大夫來書寫。

艦隊出發一日,前軍水師劉光義傳來消息,言馬上便要接近夔州外圍三道防線中的第一道巫山水寨,那劉光義便向李靈請示,是否發起進攻。

李靈便向來人說道︰「告訴劉將軍,水戰具體之事不須向我請示,一切由他全權決定,待看準時機,隨時發動進攻便可。」

「遵令。」

來人一走,慕容延釗便道︰「大帥,首戰能否順利,關系到軍心士氣,讓那劉光義一人決策,會不會有點托大了。」

李靈沒有正面回答,卻道︰「慕容將軍,依你之見,我大周之中,誰人之武略最強。」

慕容延釗一怔,不想他又是突發怪問,略一思索,遂道︰「依屬下來看,張永德將軍以勇猛著稱,李重進將軍則以防守見長,如趙匡胤將軍則善于用謀,而李筠、向訓等人嘛,似乎略遜一籌,至于說誰人之武略最強,怕是不好比較。」

李靈一笑,道︰「慕容將軍怎麼不評論一下將軍自己,還有我呢?」

「論及屬下之武略,算不得上等,卻也落不得下乘,算不上最強,至于大帥嘛……」

慕容延釗似有猶豫,李靈道︰「實話實說,沒有關系。」

慕容延釗便道︰「憑心而論,大帥的武略水平確實一般,莫說張將軍、李將軍等,便是石守信、韓令坤等人卻也略有不如。」頓了一頓,又道︰「不過,大帥所不擅長的皆是微末細節,識人、謀定、鎮定,這三樣乃是為帥之道最重要的因素,大帥卻是堪稱完備。依屬下來看,如若大帥能把那些旁枝末節加以完善,當今之世,將無人能及。」

這些話說得不偏不倚,比較真心,其中還稍拍了一下馬屁,算是李靈認識慕容延釗以來,听得最順耳的一番話。

不過他卻是一臉的不以為然,道︰「慕容將軍對自己的評價似乎很謙虛,對我的評價,似乎有有點夸張了。不過,細數了這麼多將領,將軍卻是漏了一個人,他才是我大周當世無二的武略第一人。」

慕容延釗一怔,道︰「不指大帥所指是哪一人?」

「當今聖上。」

慕容延釗恍惚,若論當世之人,武略第一者,確實當屬周主,繼位之初以數千之眾高平大破北漢,後又取南唐之江北十四州,取蜀國之鳳、秦諸州,不久之前又御駕親征,取燕雲十六州,最難能可貴的是,周主歷經之戰,倒有一半是在軍事實力不及敵人的情況下獲勝,如此而言,實為當世第一名將。

周主雖然神武,但畢竟是貴為天子,慕容延釗方才只從眾將當中評論,故而才漏掉了周主,此時經李靈一點方才省悟,便點頭說道︰「大帥所言不錯,陛下神武雄略,用兵如神,當世之中,無人能及,是我一時疏忽了。」

李靈接著說道︰「你方才也講了,為將之首,識人便是最重要的一項才能,陛下武略過人,自然是慧眼識人,他既然把那個劉光義派來,自然是看中了他水戰的才能,對于陛下欽點的人選,你我還有什麼不放心的呢?」

「這……」慕容延釗語塞,沉吟半晌,道︰「大帥所言極是,是屬下過慮了。」

終于能有一次把他說得心悅臣服,李靈感覺像打了個大勝仗一般舒服,忽然想到了什麼,又道︰「慕容將軍,我記得南征之前,陛下其實是有意先滅北漢,只因糧草的問題,所以才不得不退而求其次,轉攻荊湖,如今既然荊湖已下,卻又突然改變了初衷,發兵滅蜀,陛下這其中用意,我確是有些不解,慕容將軍可否辨明一二?」

提及此時,那慕容延釗似胸有成竹,也不多想,便道︰「據屬下所知,可能是遼國那邊發生了變化。」

「變化,什麼變化?」

「听說,遼國突然冒出來一個神醫,幫著遼主將國內的馬瘟之患給撲滅了,雖然損失了不少戰馬,但若是全國調動,仍能組織起來近二十萬的鐵騎。我想陛下可能是擔心,如若出兵征伐北漢,短時間無法滅之,遼國趁機南下,或攻燕雲,或援北漢,恐于我軍不利。與其戰而不利,不如借著燕雲大捷的士氣,一舉滅除南方弱小諸國,取其糧草子女,然後再轉而北向,當屬萬全之策。」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生化大宋最新章節 | 生化大宋全文閱讀 | 生化大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