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石器時代 第八十九章 外安內忙

作者 ︰ 射天虎

回到村之後,石路把安排新來的人的事兒都交給長老們去處理,他休息了一天。

夢陪著他去溫泉,算是度假。這次她跟著石路去北方,顯得很興奮。雖然石路幾乎每天都要折騰她到半夜,卻依然充滿活力。

桑、葉和雲都在忙碌,只有她繼續的陪石路。她非常喜歡這樣的安排,能夠多和這男人待一塊兒。

石路也習慣了她的照顧,每天睡前都會幫他捏捏身子,甚至洗澡時也要陪在一邊。也許是桑教給她的,夢每天都會仔細的洗石路的那東西,半夜也經常自己翻身上馬。

有時候石路早上醒來都腰酸背痛的,夢就壓著自己。他知道晚上的春夢那是真的,這女人就和桑一樣。

「要不要弄點兒補藥呢?可那玩意兒上哪兒找去?算了,讓陸果去宰幾頭公鹿,炖了鞭喝湯得了。」石路抱著夢對她說。

「那東西是藥?陸果估計得心疼啊,那麼多鹿,公的少,他舍不得的。」夢把溫泉水澆在石路光頭上,對他說。

猛沒有跟著回來,被他師傅陸蔥留下來幫忙。這次他的表現還可以,見識也增加不少。本來想帶著回來的,結果被陸蔥抓了去照顧黑炭。

臨走時,猛哭喪的對石路說︰「族長,回去告訴巫一聲,給我準備點藥。」

這些小插曲讓石路心情更加舒暢,經過將近五個月的奔波,外圍安全體系建立起來了!

南邊的雲部落已經把消息傳到蓮部落,他們找到蓮湖了,並且安頓了下來。華村的長老們也安排了一支運輸隊,把部分陶器和鹽運到蓮部落。

蘇慕派人到那里取,估計冬天前能運完,畢竟南方比華谷暖和,這邊下雪了那邊還有綠草。

來自東邊的部落,因為要追逐南遷的動物,已經撤離了。周邊的部族幾乎在夏天被一掃而空,這給雲部落足夠的時間站穩腳跟。

蓮部落也已經安定下來,他們用華部落教的手段捕獲了不少的魚,還學會了弓箭的技能。華島成了他們的安全島,西部的平原也安排了崗哨。

雲夢湖也被探測的差不多。竹排的使用讓蓮部落更適應打漁和航行的日子。

由于蓮部落本就是靠水生活的部族,因此對于他們來說更善于尋找各種東西。貢獻給華部落的物品中,就有從湖里撈出來的淡水珍珠。

北邊的聯盟初步完成,只要他們一兩年後定居下來,就能夠成為華谷的重要屏障。

或許未來華部落能夠向外擴張,但依然不到時候。經過三四年人口的急速擴充,部族的整合還未完成。

最早的一批族人就是遷徙途中以及接下來的一兩年了集中起來的。這包括老羚族、鹿族、牛族和後族。這些人學習石路帶來的新東西較早,耕種、建造、工匠和養殖中出色的組長隊長大都出自他們。

這批人在新型的管理模式下,更能適應華谷的生產。對部落的忠誠度也最高。這是因為在分發房屋和個人物品時佔了優勢,他們負責的勞作任務,也是得到的工分最多的。

其次就是頭幾批被交換來的人,他們的待遇也不錯,也忠于華部落。信仰上和那批老族人一樣堅定,認同華部落的圖騰旗子。

只是這批人學習的努力程度不夠,繁忙的勞作讓他們只能被動的接受指揮。陸果幾次想找負責的人,去管理某項工程或者勞作,都以失敗告終。

接下來就是最近一批剛剛成為族人的那一部分。他們學會了華部落的語言,生活習慣,也敬畏華部落的神靈。只要華部落保證他們的衣食無憂,就不會出亂子。

不過他們存在的問題依然是听從新的指揮的能力差。和就不敢招這部分人進入自己的隊伍,因為不論怎麼練,都無法讓他們分辨左右。

各小組上報的情況也差不多,他們雖然經過了一年的集中勞作,但用起來很難。他們依然習慣于過去那種配合方式,一群人在一塊兒干活兒,就特別不習慣。

伐木的隊長就報告說︰「如果沒有人盯著,砍下來的木材長短不一。本來要砍來做柱子的圓木,可能會被弄成幾段,他們還不會用尺子。」

日常習慣也如此,違反一些規矩的比比皆是。就在石路去大荒原的期間,桑和桃就幾乎天天都有小案件要處理。

石路通過這些總結出來,盡管族人擴充到一萬多人,短期內能夠自如的調用的人並不多。如果把能用的人集中起來對外,那麼族里的生產就瓦解了。

外出的成本也很大。不算拿出去交易的部分,去南方的探險隊和往北方的隊伍,消耗了大量物資,幾乎把去年的結余全用光。

如果不是夏季有收獲,族里到不秋收就得斷糧。至于鹽、陶器和魚干這類交易的主要物品,大都是這幾年積累的。

推算之後,石路發現要擴張的話,至少需要儲備兩年的物資。不過目前行不通,幾乎每年人口都在增長,上一年的豐收到下一年就不夠了。

一開始農耕的那兩年,族里根本吃不上糧食,都是依靠采集和狩獵度日。這導致華谷里幾乎失去了猛獸的蹤跡。

石路可不想再回到那種日子,忙著建設的時候突然斷糧,是很糟糕的事情。

開發一片新土地,需要的是足夠的熟手和工具,需要安排管理者和防御系統。顯然現在石路還不具備這條件,他只能先在華谷發展。

在發展中,南北的聯盟就給自己提供了一個極好的防御環境。危險迫近時,石路不用因抽調人手和物資而耽誤建設。

外部的環境在短期內就安定下來,哪怕局部的動亂,也不會影響華部的物品輸出。

回想起來,石路感到慶幸,幸虧沒有一開始就大量交換,急速擴充族人。不然可能就和短命的熊部落一樣。

外交成果豐厚,內部事務卻依然繁忙。

秋天的收割和播種已經完成,但是道路建設還在繼續。

陸果也沒有多少時間呆在村里,幾乎天天到處跑。田間的道路、水壩需要修繕,水車也要修理。神馬谷里由于要擴充鹽井,他得親自指揮。

葉也忙碌不堪。據點的增多,人口的增長,物資調用就更復雜。族人的增加,使得計算工分和分配物資的活兒也加重。

桑忙著給新增的一些小組尋找合適的管理人員,石路不在村里時大小事還得全過問。她把審判的活兒全丟給桃,一股腦扎進事情里忙活。

桃這個新的長老也許是最忙碌的人。審判的活兒現在以她為主導,不但要處理村里的大小糾紛,還得監督各據點的事兒。

那邊果林和竹林的事情更多,采收保存果子、修枝打叉等佔據了她很多時間。其他長老們也不再有抵觸情緒,誰都忙得要命,沒空琢磨那些事兒。

巫已經三十多歲了,按照這時空的標準,他已經是中年。身為華部落以及聯盟的雙重大祭司,他比以往更忙。

新來的族人需要消毒和檢查疾病,勞作中受傷的也多,讓他不得休息。附近的草藥和種植的藥物遠遠不夠,他必須組織人四處尋找。

祭祀活動也是不斷。收割了,新建設開始了都得舉行一些拜神的儀式。更何況身邊還跟了一群學習的祭司,他不得不抽出時間指導人家。

族里不時地還有一些婚喪的事情,只要巫在村里他就得組織神廟忙活。這期間,他的女人生孩子,他只呆了一上午,等母子平安就跑出去采藥了。

村里的活兒依然很多。最重要的工程,城牆還在緊張的施工。陸果希望在下雪前多完成一些。

城牆的進度不快,這是因為熟練的人被調去其他據點造成的。幾個月下來,八里長的城牆連地基都才砌完三分之一。好多時候,是因為材料不夠造成的。在耕種季節,人手也不會調走。

這個進度是石路預料中的事情。族人們運輸石塊,都是幾輛獨輪車拼在一起,或者用滾木慢慢的挪。放進地基里的時候,角度也不好掌握,經常需要重來。

房屋的建設一刻都未停止,規劃好的地方每天都有人施工。陸果把築城牆的熟手都調過來使用。他不得不這麼做,畢竟新來的族人不能一直住在草棚里。

至于薛,幾乎吃住在自己的作坊里。每天他都是在各個作坊穿梭。磚瓦的燒制,陶器的制作、銅器的鑄造還是要一一把關。這些技術活兒剛剛開始一兩年,熟手太少。

水鹿盡管是最年長的人,但到了華部落後精力很旺盛。他找了一個女人,不久前巫才給他們辦了婚禮。那女子是他的助手,來自林姓的。

這個四十歲的女人學習能力很強,桑就把她安排給水鹿做副手。這可以說也算破天荒了,過去進入四十歲的人都是老人了,不會安排太重的活兒。

夫妻倆一直忙活著教育培訓的事兒。孩子現在已經很多,族里的加上俘虜的孩子,總共兩千多。生活都要他們兩口子照料。

鑒于今年的經驗,長老們一致同意加強對現在的游民的培訓,免得等他們正式升級為族人時依然出錯。

水鹿就更忙了,帶著妻子每天的規劃新的教學用地,尋找培訓人員。忙得昏天暗地的兩口子,連女人懷孕了都不知道。後來還是微來華部落學習祭祀的時候,偶然發現的。

石路休息了一天,一看都這麼忙,似乎只有自己倒最清閑。于是他決定找些事情做做。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回到石器時代最新章節 | 回到石器時代全文閱讀 | 回到石器時代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