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漢 一三零章 入蜀

作者 ︰ 夢東園

陳平離去後,我沉思良久,決定還是將此事告知劉邦。

我不可能一輩子將陳平藏在帳下,義帝之事遲早也要暴露,真到那一刻反而不好解釋陳平為什麼會在我這里,倒不如此時坦然告之,也省得劉邦心中暗自猜疑。

不出所料,劉邦在听到此事後,驚得目瞪口呆,只是連聲道︰「好一個陳平……」過了半晌,才反應過來,忙又問道︰「那,義帝如今身在何處?」

「陳大人並未明說。」我緩緩搖頭道︰「妾身想此事關系重大,當是越少人知道越好,故而也沒多問。若陳大人願意告知,自會尋個適當的時機說出來,若陳大人不願,咱們就算迫他說出來,握了這麼個天大的秘密在手里,未必是件好事。」

劉邦深深看了我一眼,道︰「夫人說得是,既然真正的義帝已經棄位而走,那咱們也別指望他能替咱們說話撐腰,以後,怕是更艱難了。」

我微笑了一下,道︰「就算義帝還在,夫君此時也不宜與其私下聯系。如今情勢,夫君自然也明白,義帝不過是個名義而已,若事事順從,項羽還能留他一時,若稍作違逆,只怕這世上很快就沒有義帝這個人了。陳大人想必也看出這點,所以才游說義帝離開彭城的。」

劉邦目光閃動了一下,道︰「你是說,項羽有可能向義帝下手?」

「倒也不是全無可能。」我微嘆了一聲,道︰「項羽已經不是當年的項羽,他如今是西楚霸王。」

劉邦沉吟了片刻,道︰「陳平確是個人才,只是近些日子不宜拋頭露面,嗯,只能暫時隱名在我帳下做個謀士吧,待入得蜀中之後再重用他。」

我微笑道︰「妾身正要恭喜夫君,雖然張先生暫時不在身邊,但又得到一個陳大人。陳大人的本能可不在張先生之下呢。」

「哦?」劉邦瞟了我一眼,道︰「你如此看重此人?」

「夫君和陳大人有過交往,自然知道他的本事,」我垂下眼簾,淡淡地道︰「不用妾身提醒,夫君也心中自有定奪。」

劉邦沒有再說話,他默然注視著案子幾上的油燈,出神了很久。

陳平之事雖然在我與劉邦心中掀起了一陣驚濤駭浪,但我們俱知此時要嚴守這個重大秘密,所以他的出現就像是一個微小的浪花般尚未引人注意就消失了。劉邦最終還是決定在離開咸陽之前讓他依舊混在軍卒之中,待入蜀之後,再為其正名。陳平知道後只微然一笑,然後依舊粘起胡須,戴上頭盔,轉身混進了軍中。

劉邦自然也知道義帝之事必然還有後文,甚至這後文還可能影響天下的局勢,但暫時他還顧不上這些,目前漢軍中壓倒一切的事情是入蜀,迅速的入蜀。

但是他麾下的軍卒們卻並不這麼想。劉邦的漢軍中,其中一半是關東之軍,隨他一路西征而來,還有一半是關中之軍,這其中包括收容的秦朝敗兵和新募的關中新兵。入蜀對于這些關東、關中子弟來說,意味著將要背井離鄉,永世不得回到故土。

于是,當入蜀的消息在軍中傳開後,當天夜里,軍營中便出現了上千的逃兵。

劉邦知道此事後,半晌無語,好久才對蕭何道︰「傳令三軍,願意走的劉季絕不留攔,發放路費任其離營。若此時不走,日後再逃,一律軍法從事。」蕭何搖頭嘆了口氣,喏了一聲出去了。

此令一出,軍中頓時一片嘩然,有立刻就卷包袱要走人的,也有覺得漢王夠仗義不好意思這就走的,吵吵鬧鬧亂成一片,但仍能看得到大批士卒在軍需官那里領了路費,陸陸續續,三三兩兩地離開了軍營,到得晚間用飯之時清點人數,十萬大軍竟走得只剩下了六萬多人,損員高達四成。

劉邦沉著臉在軍營中走著,看著那些因為人數突然減少而顯得有些稀落的篝火,突然頓住腳步,咬牙道︰「不過蜀中二字,就去了老子四萬人馬,真是……夠本事!」眾人跟在他身後,不知道他話中究竟說的是誰,但知道劉邦此刻心情極差,都不敢隨便插話。

也難怪劉邦心疼,想當初他自沛縣初次起兵時,連三千兵馬也湊不齊,最後還是向項梁借了五千人才反攻奪回了豐邑,這些年辛辛苦苦順帶走運,終于有了十萬家底,豈知一日之間就走了四萬。四萬啊,這其中至少有一半是老兵,想訓出這樣經過戰陣的老兵可不像吃豆子那麼容易。

但他也知道,這四萬人早無入蜀之志,與其讓他們在軍中抱怨發牢騷不合作,搞得十萬人都怨聲載道,還不如讓他們現在就離開,至少,可以保證留下的六萬人是誠心誠意願意跟著他劉邦干的。這六萬人才是他真正的班底。

劉邦和蕭何將余下的六萬人進行了重新整編,這才發現當初從蟯關招降來的五萬秦卒居然還剩下三萬未走,而且大部分都是騎兵,這一喜非同小可。一個騎兵可抵十個步卒,留下了這萬余騎兵,劉邦入蜀後便可更加輕松的以此為基礎組建自己的騎兵部隊。

只有騎兵可破騎兵,這是戰場上流傳的一句名言。以步卒破項氏鐵騎,那近乎于作夢,就算真能抵擋一時,也必然要付出巨大的代價,想擊敗項羽的鐵騎,唯有自己也組建一只強橫的騎兵隊伍。項羽的鐵騎到目前為止仍然全部由江東項氏子弟組成,如果他不願打破項氏鐵騎的純潔性,吸收普通的騎兵補充進去,他的鐵騎只會越打越少,越打越弱。如果八千對八千,劉邦必敗無疑,如果一萬八千對八千,劉邦就有勝利的希望,如果數萬對八千,那麼就算項羽再銳不可擋,也唯有敗亡一途。

劉邦大概從這一萬多騎兵的身上看到了一絲希望,憤懣的心情終于稍有好轉,待全軍整編完畢之後,便立即下令兵進蜀中。

---------------------------------

入蜀,是一場艱辛的旅程。

蜀道艱險,世有所聞。從關中向西南進發,不過四五日,就已經走完了關中平原,眼前已是連綿的大山。乍看見那些上半截都掩在濃霧中的群山,看見那些半山腰仿如細線般的棧道,所有人都忍不住倒抽了一口冷氣。他們是關東、關中人士,一輩子幾曾見過這般險峻的山峰,僅是抬頭看看,就能讓頭盔都掉落在地上。

劉邦呆了半晌,轉頭問蕭何道︰「老蕭,沒走錯吧,真要從這兒過?」

蕭何面色沉重的點點頭,道︰「不錯,蜀中四面環山,需得翻過這片山峰才算得是剛剛入蜀。」

劉邦抬頭又看了半天,咽了咽唾沫,道︰「這……這和咱沛縣那里的山也差得太遠了,就算是鳥也飛不過去啊。」

蕭何指了指山間棧道,「蜀人為與中原相通,在山間修築的棧道,順著棧道走,看著雖險,卻也能過去。」

劉邦盯著那棧道看了好半天,道︰「老蕭,你說那蜀人出入棧道,身上都背多重的東西,我看這架式也就能過一人一馬,咱們營中那些糧草輜重車有點夠嗆。」他這話一說,蕭何也怔了一下,忙找來軍中斥侯,令其前去探看棧道的承重。就他所知,走完全部棧道至少需要七、八天的時間,若糧草不能隨軍,那這六萬人可就要餓死在路上了。

他兩人在這里商量,軍中一些將領也都慢慢圍了上來,你一言我一語的議論著,說話的人多,鬧哄哄的反听不清都在說什麼,但看他們臉色便可知人人都有些緊張焦躁。

我挑開車簾,下了馬車,站在路邊深深吸了一口氣。蜀中多樹,這山雖險峻,但從上到下都是翠綠的,看著心里就舒服,空氣也格外的新鮮。

不多時,派出的斥侯便回來了,細問情況,那棧道的情況果然令人擔憂。這棧道還是當年秦軍入蜀時修建的,其後數十年再沒修過,很多地方木質早已腐朽,已不堪重負。當年或可行走輜重糧草,但如今就算一人一馬也需得小心謹慎,否則一腳踏空,便是萬丈懸崖,連尸骨都不可能找得到。就算是蜀人,也只有那些實在貧無所依之人才會冒著巨大的風險往來于棧道之上買賣貨物,稍有點活路的都不會干這行。

听得斥侯這話,所有人一時都默然了,幾十雙眼楮都落在了劉邦的身上。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呂漢最新章節 | 呂漢全文閱讀 | 呂漢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