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漢 一二四章 霸王

作者 ︰ 夢東園

次日清晨,劉邦一早就起身梳洗,他在項羽旁邊又哪里能睡得實沉,尋思著項羽新婚,這會兒肯定高臥未起,趁此時悄悄去會會張良也好。我與趙姬伺侯著他束冠更衣完畢,心里忽然想起一事,便找個由頭將趙姬打發了出去準備早飯,低聲問道︰「夫君,這次楚王親自派人送妹妹和虞姑娘來咸陽,那帶軍之人可曾說了什麼?」

「嗯。」劉邦的手頓了頓,道︰「倒也沒說什麼,那位將軍只含糊地說了句彭城之約,大王仍記在心里,請沛公放心。」他微嘆了一聲,道︰「其實我也知道楚王的意思,彭城之約就是當初所定的先入關中為王之約,只是如今……」

「如今項羽勢大,夫君一切還要順著他才是。」我垂眉替他整了整衣角,淡淡地道。

劉邦皺眉道︰「是啊,只是項將軍不比以前了,他的心思我有點模不透,所以想著去看看張先生,問問他的意思。」

我知道自己已經不宜再多問下去,便道︰「張先生如今與項將軍手下的謀士住在一處,夫君這麼貿然去,只怕有所不便,不若讓蕭尚悄悄去知會一聲,與張先生約個僻靜的地方相見。蕭尚功夫了得,來去如風,大約不致于驚動其他人。」

「也好,你讓蕭尚去辦吧。」劉邦點頭道,「剛好我趁這會兒吃點東西。」

正說著,趙姬已經端著早餐進來,劉邦自去用餐,我則出二門之外找到了審食其和蕭尚,讓蕭尚悄悄去尋張良。不多時,蕭尚便轉了回來,稟道已和張先生約好了僻靜之處,劉邦大喜,丟下碗箸,匆匆便向外走去。我忙對蕭尚道︰「你也跟著一起去,沛公與張先生說話,你留意周圍的動靜,千萬別讓人撞見他們。」蕭尚喏了一聲,跟在劉邦身後也走了出去。

男人們走後,我和趙姬才坐下來安安靜靜地吃早飯。我有些食不知味,想著楚王那話的意思,熊心是說他還記著先入關中為王之約,就算項羽恃強不認,他也會力挺劉邦。這句話大約是熊心私下里讓那將士帶給劉邦的,听起來還有幾分孩子氣,若是陳平,必然不會說這些,而只會明面上虛與委蛇,暗地里加緊準備。

只是如今項羽的強大是遠在彭城的陳平一時還不能完全感受到的。他所見過的項羽還只是那個高傲的貴族青年,並不是現在這個冷酷霸氣強勢的諸侯上將軍,即使有陳平相助,熊心所擁有的力量也不足以改變這歷史的必然,最多,也只是能保得熊心的一條小命罷了。

當年我將陳平引薦至熊心身邊,便曾明言希望他能幫熊心逃月兌那一場殺身之禍,到咸陽後又數次送密信至陳平處,暗示他如今的情勢,並提點他當日我所說的話,以陳平的智慧,想必應早做準備了,我雖不知道他除了召募五萬衛卒之外還有何行動,卻希望他至少能讓熊心免于一死。即使不再做大王,隱名埋姓做一個平頭百姓也好。

我始終還記得熊心在趕赴盱台那一路上的沉默,這孩子,原本就沒有太多的野心,回歸鄉野才是他心之所願。像一株自由的小草在山野中搖曳,雖不醒目,卻有著自己的快樂和滿足。

---------------------------------

蕭尚沒過多久便轉了回來,我有些詫異,卻听得他回稟道︰「回夫人,沛公和張先生沒說得幾句話,听得升帳鼓響,便匆匆往主殿去了,小人不便跟隨。」

升帳鼓響?我怔了一下,回想到適才似乎是听到了鼓聲,只是當時一徑在想著關于熊心的事,竟沒注意。升帳鼓響,該是項羽聚將了,他昨夜方才新婚今天這麼早就起身聚將議事?我搖搖頭,覺得這個項羽與我心目中那個多情的戰神相距太遠,想當年劉邦與我成親之時還賴著房里幾乎三天都沒出房門呢,而這個項羽居然一大早就丟下了溫香軟帳起身議起國家大事了。

心里暗算盤算著歷史上鴻門宴後究竟還發生了什麼事情。關于項羽成親之事,正史未載,可能是我橫插一手促成的,再然後,便該是大封諸侯了吧。

以前我一直非常奇怪項羽為何不自立為帝而是大封諸侯,直到身在這個時代,也漸漸有些體悟。一個人的思想、行為其實與他幼年所承受的教育關系很大,項家世代為楚將,項羽所受到的教育也是為「臣」之道。對于項家人來說,戰國之時七分天下是天經地義的,始皇帝強以武力加以統一則是逆天而為,既然秦始皇是錯的,那麼到了項羽掌權的時候,自然要將它糾正過來。

只不過當項梁死後,沒有人再以「臣」道來要求提點項羽,隨著他手中的權力越大,他「不臣」的野心也開始漸漸生長。對于建立了滅秦大功的項羽來說,僅僅為一個臣已經不能讓他滿足了,他不僅稱王一方,而且是諸侯王上王。

再有就是,雖然項羽如今是諸侯上將軍,佔據了秦都咸陽,但關外相當多的土地還是被掌握在不同的諸侯手里,這些諸侯同樣是入關的功臣,並且急欲在勝利的大蛋糕上分割一塊,即使割得不多,至少那些六國後人也要得回原本的六國土地。如果項羽此時稱帝,那麼他必然會與諸侯們的利益起強烈的沖突。雖然他手握精兵,但若諸侯聯合起來反他,卻也是夠頭痛了,若因義軍內亂而被關中殘余秦國勢力趁亂反撲,那麼,這滅秦之業難免功虧一匱,反讓秦人佔了便宜。

所以,項羽最終選擇了分封諸侯這條道路。

------------------------------------

我急切地想知道項羽此次擊鼓升帳究竟說了些什麼,但這里畢竟不是劉邦的軍營,周圍全是項羽的人,想探听一點消息實在是難得很。等了很久,才見劉邦自外面進來,一路微垂著頭,似乎若有所思。

「夫君,」我忙迎上去,道︰「項將軍擊鼓升帳,不會是……要為難你吧。」

劉邦看了我一眼,在案幾前默然坐下,過了片刻,方道︰「今日升帳先是議項將軍尊號一事。」他唇角微動,似是淡笑細看卻又不似︰「如今項將軍覆滅大秦,軍鎮關中,立了這般大功,王侯之位已不在話下,自然是要上一個尊號才是。」

「西楚霸王」,我腦海中閃過這四個字,卻閉著唇沒有說出來,靜靜坐到劉邦身側,听他繼續往下說,「眾人之議皆不被項將軍所喜,範增便請張良先生為項將軍上尊號。張先生推托不過,只得道,自古有三皇五帝,三王五霸,三王是夏、商、周,五霸是秦桓、宋襄、秦穆、晉文、楚莊,厚德好生,威武強大,項將軍可自擇皇、帝、王、霸之號。」

「項羽笑道,贏政妄稱皇帝,其嗣二世而斬,看來這皇帝二字很是晦氣,我不喜歡。張先生說到三王五霸,倒是甚合我的心意,以我今日之功自當得一方王侯,以我今日之勢雖不欲稱霸天下,卻也當得這個霸字了。吾意已決,便為霸王二字。項氏久居楚西,可呼為西楚霸王,不錯,不錯,好得很。」劉邦模仿著項羽的口氣說出這段話,卻半點笑意也沒有。

他停了停,才又緩緩道︰「範增便勸項羽莫以此為封號,自古大霸不過五,小霸不過三,王字可稱,霸字不吉。項羽卻道,史既有之,有何不吉,便令布告天下,自號為西楚霸王。」

「西楚霸王,嘿嘿,」劉邦冷笑兩聲,「他倒是將楚王置于何地?」

我默然無語,知道劉邦雖是在替楚王熊心不憤,其實自己心中更恨,項羽入關中上尊號,便是將他首入關中的功績給一筆抹煞了。劉邦可能自己也不曾敢相信能入關中為王,但隱約中未嘗便沒有過這樣的期望,可項羽今日所為終于使他徹底明白,關中,不可能屬于他了。

「後來呢?」我輕聲問道。

「後來?後來就是大伙兒商議分封各王,劃分地盤的事。去之前,張先生曾囑我多听少言,所以我就站在那兒一直沒吭聲,倒是要看看項羽打算把我分到哪里去。」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呂漢最新章節 | 呂漢全文閱讀 | 呂漢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