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漢 第七三章 賊寇

作者 ︰ 夢東園

第七三章賊寇

造紙計劃令我興奮了很久,幾乎想親自去碭郡操作一番。但回過神再想,造紙的程序雖然不很復雜,但周期長,單那泡料的數月就不是我能等得了的,也只得罷了。暗自盤算了一下,即便是在很順利的情況下,第一張真正意義上的紙也需得大半年時間才能出現,到那時,劉邦只怕都已經兵進咸陽了。然而始終又放心不下,最後只得咬牙將一直不離我左右的審食其派往碭郡,令他親自監督籌建造紙作坊的事。

兩日後,劉邦兵發成武。因為事先已經知道成武守備空虛,所以我對這場仗並沒有怎麼太擔心,倒是令葉小七時刻留心著安陽宋義與項羽的動靜,要求每一點小消息都要報到我這里。

在劉邦出兵的那一天,身為北征軍末將的範增終于帶著他的糧秣輜重大隊到達了安陽。據說範增到上將軍府交割了糧草後,轉身便進了次將項羽所住的府邸。範增是項梁的謀士,這在楚國幾乎人盡皆知,為此,宋義出發前特地任他為末將,專司糧秣後勤之事,與打先鋒的項羽一前一後,遠遠的隔了開來。可如今既然全軍皆停于安陽,也就擋不住兩人的見面了。

到盱台後,我再沒見過範增。他是項梁相當看重的謀士之一,因為提議立楚懷王為帝而聲名雀起,但也正因為這件事,因為範增與懷王之間舊有的那種關系,武信君項梁在其後的一段日子里有意無意的疏遠了他,甚至出征之時都沒有將他帶在身邊。當然這也使得範增逃過了定陶一劫。

項梁亡後,大楚朝中項氏的氣勢頓時弱了下去,項家族人雖很多,直系一脈人丁卻並不興旺,能出面撐場面的便只有項羽,一個在老將們眼里毛還沒長齊的孩子。這種局勢之下,隨著熊心的強勢崛起,許多依附于項氏的人物都紛紛他投,一時竟有人走茶涼之感。

雖然範增與項羽之間真正的淵源我並沒有打听出來,但我常常猜測,在項氏樹倒猢猻散的情況下,範增卻不顧項梁曾經對他的那點猜忌,還立場鮮明的站在項氏這邊,這可能才是項羽認可範增的真正原因。因為,只有在危難之中才能看得出人與人之間真正的情誼。

連續二十多日,沛公一路向東進軍,連克成武、毫南、成陽三郡,前兩城都輕松攻下,唯有成陽,因為尚有少量北方軍隊,所以打得較為艱苦。此戰過後,為了不讓秦軍有喘息之機,軍隊並不稍歇,便直向東南轉正南攻打昌邑。

自安陽出兵以來,劉邦便將我安置在後軍之中,隨糧秣車同行。一則前軍時遇戰事更加凶險,他心思都在戰陣之上,也顧及不到我,覺得倒是後軍更加安全。二則是因為軍中竟莫名有了流言。其實也就是有幾個巡邏的軍卒無意中好幾次看到他清晨從我的營帳里走出來,私底下一傳,竟成了一個有關男色的故事,真是讓人哭笑不得。不過也難怪,我終究是女子,再怎麼男裝也還是比一般的男人秀氣漂亮一些。難怪這些人會胡思亂想。

劉邦弄了輛簡易輕便的馬車給我,倒也好。若是累了,可以鑽進車里休息,順便看看最新送來的情報,若是厭倦了,就出來騎馬隨隊而行。糧秣車的押運一直是由曹參負責,他自是知道我的身份,言語之間始終恭恭敬敬,其余的低級將領見他如此,便也都對我客客氣氣,敬而遠之。至于私底下怎麼想,那又是一回事了。

從成陽往昌邑的路程較遠,因連打了三仗,隊伍之中的傷卒也增加了不少,他們一時無力跟大部隊,便也統一聚在了隊尾,擠在幾十輛大車上,隨糧秣車同行。畢竟劉邦如今兵員緊缺,這些上過戰場的老兵都像眼珠子般的珍貴,只要能恢復,便都留了下來,實在是斷胳膊斷腿沒有用的,才放上幾貫大錢,讓他們回家。

昌邑位于定陶以東,荷水南岸,從定陶向西,溯濟、渮而上,可達秦晉;順濟水東北而下,可達齊國臨淄;順渮水而東,可達吳楚。北方的犬馬牲畜,南方的羽毛齒革丹青,東方的魚、鹽、海產品和絲織物,西方皮革紋旄之尾,都可以在定陶或者昌邑買到,在當時算是少有的富庶地區。所以攻打定陶和昌邑一直是楚國念念不忘的事,因為只要得到了這里,便可以此為基將勢力幅射至濟、荷水系的大部分地區,同時還可以得到大筆的金錢以資軍費。

因為定陶、昌邑不僅富庶,而且水網交織,地形多變,所以此地歷來多賊寇,據說最盛之時,僅昌邑附近的巨野澤中便有三十六支大小不同的盜匪團伙。

我沒有想到的是,昌邑盜匪居然如此膽大,其中的一支竟然盯上了我們的糧草車。

當時正是下午,換算到現在的時間該是下午兩、三點左右,正是人一天中除夜晚之外最為困倦的時候。我坐在馬車里,讀著剛送來的一份安陽情報,漸漸的便有些昏昏欲睡,手中捏的竹簡正在似掉非掉的時候,猛的車外傳來一陣急促的呼喝之聲,緊接著,原來有規律的糧車壓力之聲突然混亂了起來,  轆轆的亂響,一下子把我吵醒了過來。

我睜開眼,這才發現馬車不知什麼時候已經停了,忙伸手揭開了車簾,問站在車外的葉小七道︰「七夜,出什麼事了?」

葉小七正伸著脖子緊張地東張西望,听見我問話,道︰「回公子,前面似乎是遇上了匪徒,曹將軍正令軍士們拆下糧車的木板,和糧包一起做圍擋。」我一凜,忙鑽出馬車。一眼望去,果然,所有的糧草車都停了下來,曹參站在圈子的中間,在他的來回指揮之下,兵卒們正緊張將糧草車推到一處,圍成了足有數層厚的同心圈。

「曹將軍,有多少賊人?」我急步走到曹參身邊,問道。

「大概有一、兩千人。」曹參頭上微微滲出了汗珠,道︰「听斥侯回報,上午前軍過時,他們一直隱伏不動,似乎是專來打我們這支運糧隊的。」看了看我,又道︰「呂公子不必擔心,我已經派人快馬通知三哥,只要撐過一兩個時辰,援軍必會到來。」

正說著,一名低級將領飛奔過來,到曹參的面前跪倒回報道︰「回將軍,賊人離我軍已不足兩里路,分為兩隊,從左右包抄而來。」

曹參點了點頭,道︰「知道了,令所有士卒弓上弦,劍出鞘,備好長矛,準備迎戰。」

「是。」那名將領喏了一聲,領命轉身而去。

「呂公子,這里危險,你還是先回車上去吧。」曹參轉過頭,道,「我已令人在馬車外加了一層木板,只要賊人闖不進這個圈子,車上就比較安全。」

「曹將軍不用擔心我,」我雖也有些緊張,但畢竟已不是第一次經歷戰陣,道︰「既是隨軍謀士,豈有不經歷戰陣的……」話還未說完,耳邊猛的爆出一陣巨大的吶喊聲︰「殺啊……」趕忙抬頭看去,只見從路兩邊的樹林之中突然殺出了無數衣著各異,一手持劍,一手持盾的盜匪來。

「令!上弦!射!」曹參手按佩劍站在糧車圈的中央,厲聲喝道。隨著這聲令下,將身體掩在木板之後的護糧丁箭羽如飛,射向了那群盜匪。殺聲一頓,立時有慘呼之聲傳出。戰場上的攻防比一般為5︰1,就形式而言,只欲嚴防以待援軍的護糧丁並非全處于下風,弓箭的巨大傷害值,使得盜匪的每一步前進都要付出血的代價。

但顯然指揮盜匪的人並不笨,樹林之中很快傳出幾聲尖銳的哨聲,盜匪們腳步一頓,用盾牌護住身體,向一處聚攏過來,組成一個劍盾陣,向糧車圈逼了過來。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呂漢最新章節 | 呂漢全文閱讀 | 呂漢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