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叫我威廉三世 滅日第十七章 圓滿的大餃子

作者 ︰ 天空之承

「獵豹1號,獵豹1號,我們要返航了,後面的俄國人還很多,祝你們好運!」

耳機從傳來此前一直在對自己進行空中支援的那位空軍中隊長的聲音,山德少校仰起頭,看著德國戰機爬升、編隊然後遠去。

「伙計們,再下一批空軍部隊抵達之前,我們可能要獨自作戰了!

不過不用擔心,我們有足夠的實力讓俄國人在這里吃盡苦頭!好了,抓緊時間清點一下彈藥,少于標配40的優先進行補充!」

少校下達了命令之後,各坦克、突擊炮車組重新忙碌起來,但凡符合條件的都能夠用小旗召來先遣營里的彈藥車專門搭載炮彈、子彈和油料的1924式半履帶裝甲輸送車,但是這種補給是非常有限的,通常情況下就算先遣裝甲營這樣一個加強營也只擁有5-6輛這種載重4.5噸的裝甲車,也就是說可以為裝甲營補充20多噸彈藥和油料,通常炮彈、子彈、油料的重量佔比是均衡的2︰1︰2,即大約1200發炮彈、20萬發子彈和1萬升汽油。單從數字上看這些補給似乎很多,實際上只能供這樣的裝甲營補充1個標準彈藥基數,後勤主要還是依靠團級以上的運輸部隊來維系。

德軍的戰場彈藥補給還沒來得及完成,面臨生死存亡的俄軍又一次發動進攻了。這一次他們學乖了一些,也不用騎兵和卡車打頭,而是成千上萬的步兵躬著腰、低著頭、相互之間以1、2米的間距快步向德軍陣地這邊推進,遠遠望去就像是一大群被食物引誘來的螞蟻,那情景真可以說是滿山遍野、人頭攢動。盡管開戰之初的防御戰打得有模有樣,但是到了關鍵時刻,俄國人還是忍不住使出他們的人海戰術,可惜這個時候他們不論總人口、服役的適齡人口都不及德意志帝國,僅僅德屬非洲的人口就是俄國的4倍,這還不包括人口接近9000萬地德國本土以及人口上億的德屬印度!

「2連注意了。等我們開火之後就發動所有坦克,我一下命令你們就往俄國人那邊沖,明白嗎?」

由于有空軍的援助,前一次俄軍進攻的時候山德少校甚至不需要動用那個隱藏在村莊里面的坦克連。在目前德國陸軍的編制中,一個坦克連的標準配置是iii號、iv號坦克和突擊炮總共1415輛。之所以將突擊炮編入一般的坦克連,一方面這種無炮塔地全履帶戰車作戰時完全能夠跟上坦克,而且造價要便宜許多,另一方面其強大火力對于這個時代仍以步兵為主的俄**隊有著顯著的殺傷力。

山德少校指揮的那個2連目前擁有有晰iii號坦克、4輛iv號坦克和4輛突擊炮。另有一輛iii號坦克和一輛突擊炮在之前的戰斗中受損退出戰斗。在德美戰爭結束之後的彈多時間里,德國陸軍並沒有新型號的坦克投入服役,而是將主要精力放在了對現有裝備的更新維護以及部件升級上,例如德國陸軍在役的1000余輛iii號坦克就在1925年到1926年之間全部更換了新的戴姆勒柴油發動機在體積、重量相當地情況下,柴油發動機擁有馬力大、燃料消耗率低、不易起火、啟動系統更加安全等特點,尤其是在遭到敵方步兵近距離燃燒彈攻擊地時候,使用柴油機的坦克顯然有更好的生存能力,盡管柴油機也有噪音抖動大、冒黑煙這些容易暴露目標地缺點,但準備與俄國人作戰的德軍統帥部還是下定決心更換此前的汽油發動機。

在更換發動機之後,iii號坦克除了重量略有上升之外。在速度、行程上都有改善。其公路時速提高到了37公里,越野時速接近20公里,公路行程增加到了200公里。越野行程達到150公里。

在iii號坦克之後,德軍現役的iv號坦克也在1927年初完成了柴油發動機的更換,而此後生產的iv號坦克也都采用戴姆勒公司的350馬力柴油發動機,使得這種鋼鐵戰車的性能上升了一個小小的等級。此外,德國陸軍還在自己的iii號、iv號坦克上安裝了便于柴油機冬季啟動地輔助裝置,並研發和儲備了大量適合在嚴寒條件下使用的燃料防凍劑。

盡管做好了一系列在俄國過冬的準備,但德國從上到下都希望能夠在冬季之前結束戰爭。當大批俄軍步兵再次沖到1000米左右的距離時,德國皇家戰斗集團軍裝甲軍第1先遣營的指揮官山德少校果斷的下達了開火的命令,再一次,猛烈的炮火和彈雨在瞬間爆發了。在「人海」與「金屬風暴」的較量中,金屬很快佔據了壓倒性地優勢,紛飛的彈片和穿梭的子彈無情而高效的掠奪著俄國人的性命,只在短短半分鐘之內,俄軍的傷亡人數就迅速竄升到了4位數!

山德少校只從自己的炮塔里探出小半個腦袋,右手拿著望遠鏡,左手輕輕放在喉部的通訊器位置。望遠鏡里,成片成片的俄國士兵倒下了,但在某種奇妙力量的驅使下。更多手持步槍的俄軍士兵奮力向前奔跑,步槍前端那明晃晃的步槍時不時反射著刺眼的陽光,這樣的場景在1914年到1924年不止一次的出現過,他們是野蠻還是勇敢,而作為他們的對手,強大的德**隊是先進還是殘酷?

山德已經顧不得去想這些問題了,當德軍機槍手們不得不暫停射擊去更換那過熱的槍管時,德軍陣地上的火力一下子減弱了不少,而俄軍也趁著這個不斷拉近自己與德軍陣地的距離。

「2連,出擊!」

激烈的炮火掩蓋了那些隱藏在小村莊中的德國坦克啟動的聲音,當它們推倒那里殘存的牆垣隆隆向前推進時,俄國人顯然吃驚不已,他們的前鋒部隊距離德軍陣地已經不足500米,而突然出現的德國坦克就在他們左翼100多米的地方!在這個距離上,俄軍士兵甚至能夠看清楚德國iii號坦克上那黑洞洞地機槍口和車體前部用于防步兵的突刺!

壓低炮口,不用多做瞄準,也不用停車射擊。行進在最前方的3輛iii號坦克在幾秒之內先後射出了它們的50毫米炮彈,與此同時,位于車體前部的機槍也噠噠的開火了,在如此近的距離上,它們那赤紅的火舌讓每一個俄軍士兵感到恐慌。

在突前地iii號坦克後面,一輛又一輛德國坦克從半廢墟狀態中的村莊里氣勢磅礡的開出,iv號坦克那更加龐大而猙獰的身軀與炮口顯得更具震懾力,不等它們開火。一些俄國士兵心里已經開始發毛了,在這人人都爭先逃離這里的時候,誰願意冒著那巨大的危險去爭取摧毀一輛德國坦克的千分之一機會?

漣的9輛坦克一面高速前進,一面來回轉動著裝有粗直炮管的炮塔,黑洞洞的炮口來回掃視著這些卑微地生命,機槍在更換彈帶之前一刻不停地掃射著,這些坦克給沖鋒在前的俄軍官兵所帶來的壓力遠比它們地威力還要大!

俄軍還在遲疑,然而不過一轉眼的時間,最前面的幾輛iii號坦克便已越過百米的距離沖入俄軍陣中,這下俄國士兵徹底慌了。情急之下有人拿起步槍就朝坦克射擊。可幾克重的子彈豈能對擁有厚裝甲的德國中型坦克構成威脅?還有人用手槍、軍刀、手榴彈、刺刀、工兵鏟,總之各式各樣的武器都用上了,然而德國坦克根本不吃它們的這一套。鋼鐵猛獸們也不降低速度,方向也不怎麼改,就像一筆鋒利無比的利劍一樣斜斜的刺穿了俄軍地沖鋒隊列,當履帶碾過那些活人或者死人的尸體時,慘叫與骨骼被壓碎的聲音令在場的每一個人都為之膽寒!

4輛突擊炮的裝甲雖然不厚,但對于俄軍步兵來說仍是一塊難啃的骨頭,它們緊緊跟在前面幾輛坦克後面,它們斜正面裝甲上兩排鋸齒式防步兵刺此時看起來就像是犀牛的銳角,但凡有敢于擋路者將無一例外的被開膛破肚。

在行進的過程中,兩輛iv號坦克還發現了在俄軍步兵後面有幾門還在進行射擊準備地野戰炮。那顯然是俄國人趁德軍注意力集中在沖鋒步兵們身上時所悄悄弄來的,短停射擊之後,iv號坦克的車長們還覺得不放心,接著轉過身全速朝那幾門大炮沖去。那些俄軍炮兵剛剛被突如其來的炮擊炸死炸傷多人,一抬頭又看見兩輛迷彩色的鋼鐵猛獸正迅速逼近,用炮口高昂的野戰炮來轟擊近在眼前的坦克顯然是不現實的,何況好幾門炮已經被掀翻在地,于是軍官們拔腿就跑,炮兵們也不示弱。在德國坦克上來將殘余大炮軋扁之前,這些人就早已逃之夭夭了。

趁著這段混亂,德軍機槍手們迅速更換了備用槍管,為了避免誤擊,德軍這邊20毫米以上的火炮暫時停止了射擊,也順便讓發熱的炮管歇一歇。于是在這幾分鐘的時間里,德軍陣地上只有比較單純的步槍聲,但此時勃朗寧公司及吉吉軍火的gg半自動步槍已經成為德軍步兵班里與毛瑟手動步槍平起平坐的制式武器,在增加彈藥消耗速度的同時,德軍步兵班的火力密度也得以大大提升,因而這里200余名步槍兵一齊開火的聲勢要比德法、德英、德美戰爭時相同人數的射擊浩大許多,當將一個並排彈匣的10發子彈放入這種半自動步槍之後,槍手們所要做的就是不斷扣動扳機,這要令那些仍舊裝備毛瑟1898的伙伴們羨慕不已,有的時候步兵們甚至爭著使用gg半自動步槍,但在進行一定的實戰檢驗之前,德國陸軍部為了謹慎起見還是將一線部隊半自動步槍與手動步槍的比率定為1︰2。

2連的坦克在俄軍陣中橫沖直撞了好一陣,直到丟盔棄甲的俄國步兵們撤遠了,它們才不慌不忙的開回到己方陣地上雖然炮彈沒打多少,可它們每一輛的機槍子彈卻消耗得差不多了。

接下來的1個小時里,俄軍再沒有發動攻勢,山德少校的部隊不僅趁這個機會進行了補充和休整,還盼來了整整兩個中隊的兀鷲ii,到了半下午的時候,地面後援部隊也陸續趕到。令山德有些意外的是裝甲軍的指揮官隆美爾將軍也親自趕到了這里,不過很可惜,最精彩的戰斗已經結束,在德國空軍的壓迫下,俄軍再次出現的時候竟是打著白旗、高舉武器的!

鐵壁合圍之後,駐守基希納烏及周邊防線的俄第6集團軍第3步兵軍、第26騎兵師和第4步兵軍一部在突圍無望的情況下集體向德軍投降,這場持續了兩天一夜的戰役共斃傷俄軍4萬7千多人,俘獲俄國陸軍中將瓦切薩夫以下8.5萬人,僥幸逃跑者寥寥。

同一天,從東普魯士、波希米亞和匈牙利出擊的德軍地面部隊也順利對當面之敵完成合圍,在德軍強大的空地攻勢下,俄軍解救被圍部隊的作戰行動不僅沒有取得任何成效,反而又有不少部隊被德軍殲滅或是重創,6月15日夜,以奧爾格指揮的第1集團軍、古德里安指揮的第1裝甲軍為主力的德軍北集群40余萬官兵在里加地區發動了堅決而猛烈的圍殲戰,戰斗中還得到了德國波羅的海的炮火支援,到次日凌晨戰役宣告結束,俄軍在這一區域損失了14萬多人,其中有8.9萬人被俘;6月16日,龍德斯泰德的德第2集團軍、弗萊明的德第2裝甲軍以及波蘭第1、2集團軍外加17個非洲殖民師共80多萬人發動了開戰以來最大規模的圍殲戰,被包圍在布列斯特和科韋利地區的近20萬俄軍最終放棄了抵抗;同一天,拜爾將軍的德第3裝甲軍與德國第3集團軍、波希米亞第1軍、匈牙利第2集團軍以及大批非洲殖民部隊共同對烏克蘭西南重鎮立沃夫區域的俄軍發動總共,到6月17日早晨,隨著俄第6集團軍統帥伊萬德尼瑟維奇被擊斃、其部下11萬余人繳槍投降,德軍在邊境區域的第一階段戰役宣布結束,接下來,德軍將以裝甲部隊為突擊箭頭挺進白俄羅斯、烏克蘭月復地,由于鐵路交通受到嚴重損壞,俄南方集群剩下的40多萬軍隊要麼就地死戰,要麼用自己的雙腳與德軍坦克拼速度、拼耐力,此外別無選擇!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請叫我威廉三世最新章節 | 請叫我威廉三世全文閱讀 | 請叫我威廉三世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