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叫我威廉三世 屠美 第二十一章 追擊邱吉爾(下)

作者 ︰ 天空之承
.

位于大西洋東中部的亞速爾由一群火山島嶼和岩礁組成,此地距離歐洲1600公里,距離北美3200公里,是大西洋航線的重要補給點。自從15世紀被葡萄牙航海家發現以來,這里就成了兵家必爭之地,英國、西班牙、葡萄牙海軍曾在這里進行過多次海戰,鮮血幾度染紅這里的海面。

最初在亞速爾群島上建立居民點的是葡萄牙人,但到了16紀末,崛起的西班牙人佔據了這里,直到17世紀中葉才又被葡萄牙人奪回。現在亞速爾群島歸葡萄牙政府所有,人口12萬,劃分為三個區,德爾加達、英雄和奧爾塔三大港口為各自的區首府。葡萄牙海軍在聖格米爾島、特塞拉島和法阿爾島上均修有小型要塞,並在德爾加得港駐扎了一支巡邏艦隊。在1914年爆發的戰爭中,葡萄牙恪守中立,亞速爾群島周邊也一直是相對平靜的非交戰區。根據中立法,葡萄牙當局允許交戰和非交戰國的商船、郵輪、軍艦在短時間內入港避風、維修和補充燃料以及其他非軍用物資。

到了戰爭中後期,英德的海上形式已經發生逆轉,德國商船和貨輪重新活躍在大西洋航線上,因此英德船只同時進入亞速爾群島各港進行補給和避風的情況時常發生。雙方船員彼此之間的仇視與嘲諷從未停止,但在亞速爾群島還是會短暫的和睦相處。漸漸的,協約國一方的船只習慣在法阿爾島的奧爾塔港停泊,同盟國的船只則在特拉賽島的英雄港停泊,在另一個主要港口德爾加達停泊的則主要是美國船,各國艦船在戰爭期間還算相安無事。

不過到了戰爭後期,葡萄牙政府又開始面臨另一個大難題,那就是德國政府對亞速爾群島的租借要求。作為大西洋中部的重要補給點,德國人很清楚在這里建立海軍和空軍基地地意義所在,它不僅可以為德國商船提供保護。更重要的是能夠在戰時輕易扼殺敵對國在大西洋上的赫,運活動。為此,德國政府不斷在各種場合對葡萄牙人軟硬兼施,若不是葡萄牙政府嚴格的中立政策沒有給對方留下把柄,加上美國政府的強力干涉,亞速爾群島恐怕早已成為德國人在大西洋的重要據點。(二戰中希特勒也希望佔領這個群島,德國海軍還曾與盟國艦隊在附近大戰一場,最終英國人成功拉攏了葡萄牙政府,並在島上派駐軍隊和建立海空軍基地)

雖然亞速爾群島之爭暫時還只是停留在外交口舌層面。但各國對這個戰略要沖還是非常重視,這個總面積不過2000多平方公里的群島成為各國諜報人員明爭暗斗的場所,英、美、德等國先後在此建立秘密聯絡監視站和諜報點,只要對方艦船一入港,這些諜報人員就會在第一時間將情報傳回國內。據說僅在德國船習慣停泊地英雄港就潛伏著多達百人的英、美、德等國諜報人員,神秘的無線電報更是頻繁從島上的某些地方發出。對于這種情況,葡萄牙政府誰也不好得罪,島上的警察和警備部隊也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當然,在奧爾塔港和德爾加達港情況也是非常的相似。

4月20日黃昏,英雄港的葡萄牙港務部門接到一支德國船隊的入港要求。看看港外一副暴風雨欲來的景象——當局很快同意了對方的請求。

這是一支由12艘大型貨輪和3艘防護巡洋艦組成地德國遠洋船隊,船隊編號g516。貨輪上滿載機床零部件、無縫鋼管、鋼板之類地重貨,這延續了德國這個工業大國一貫的進出口風格——進口原材料、出口工業產成品。

通過戰爭獲得大量殖民地之後。非洲各殖民地的生產恢復和擴大使得德國工業能夠遠遠不斷地獲得優質、廉價的原料,所以戰後德國的對外貿易順差保持著良好的增長勢頭,並已順利取代英國成為歐洲最大的原料進口國和貿易出口國。

僅僅1個小時之後,德國g516船隊進入英雄港的消息就傳到了正在向亞速爾群島行駛的英國巡洋艦「丘吉爾」號上。

「將軍,我們還按原定計劃進入奧爾塔避風嗎?」

最初的時候,副艦長瑟茨上校就不是很贊成前往亞速爾群島避風,因為那極有可能會讓德國人發現自己的蹤跡。然而,這艘新艦在設備上顯然還不夠完善,它在風浪中顛簸了沒多久就出現輕微的漏水現象,雖然這不會嚴重影響到它繼續航行。但瑟茨上校也只好同意將船開到亞速爾群島避風,並借機將船上地漏洞修理好。

在這一方面,艦長福克斯的信心顯得很足,「不用擔心,暴風雨中德國人沒有辦法行動!等補充新鮮食品和淡水之後,雨勢稍微小一點我們就離開,保準德國人對我們無蹤可循!再說了,我們在亞速爾群島附近發現適合獵物的機會將大大提高,只要擊沉那麼兩三艘德國船。保準那些船主們听到我們的名頭就牙齒打架!」

「一定要讓我們的間諜死死盯住英雄港里的那三艘德國巡洋艦,以一敵三我們可撈不到任何便宜!」瑟茨說著將目光挪向前甲板的那兩個主炮塔,此前水兵們已經給艦炮的炮管蒙上了防水帆布,那此時那兩座炮塔連同上面的6門152毫米炮正接受風浪地挑戰。

到了晚上8時,英雄港的葡萄牙港務部門再次接到一支德國船隊的入港請求,這時暴風雨已經開始在海面肆虐,因此,盡管對方表明了自己的軍艦身份和數量,港口當局還是允許對方全體進入港內避風,並派出引航船前去接應對方入港,隨後還向本土匯報了這一情況。

就這樣,「渾身」**的「得弗林格」號一行駛入英雄港並在北側碼頭停靠。

與此同時,在風浪中左搖右擺的「丘吉爾」號也來到距離奧爾塔港50海里的地方。大西洋上的風暴確實讓船員們吃盡了苦頭,船艙搖晃得像是放在秋千上的大罐頭盒子,沒有固定好的東西在地板上來回滑動,新水手早已將午飯吐干了,可是廚房沒有辦法生火做晚飯,晚上只能讓大家吃冷罐頭。現在。從上到下每個人都希望早早進入避風港,不牽被派去底艙抽水的人更是叫苦連天。

暴風雨既影響了船只正常航行,也讓島上的間諜們稍稍放松了警惕。為英國流亡政府效力地諜報人員要麼蒙頭大睡,要麼流連港口附近的酒吧打探消息,只可惜船員們帶來的都是一些無聊的笑話和早已過時的消息。直到當地港務部門的引航員來到酒吧找樂子的時候,一名葡萄牙籍的英國情報員才非常偶然地從他嘴里得到有一支德國艦隊入港的消息。為了打探消息,他很熱情的邀請這位引航員一同喝酒。

一口威士忌下肚之後,葡萄牙人眯著眼楮說道︰

「哇。我向上帝保證,那是我見過最大的軍艦了!它至少有300米長、10幾米高!我估計了一下,它的排水量很可能有4、5萬噸!」

就算這其中有夸張的成份,英國情報員也知道對方來頭不小了。

「我們的船在航道中搖擺得厲害,那艘德國船卻像一座大山似的平穩行駛!光線雖然不是很好,但我看到了他們甲板上的大炮,有這麼這麼粗呢!」葡萄牙人站起來,手臂在空中劃了一個巨大的圈。

「德國人地船就是好!這沒得說!」情報員一面贊口不絕一面示意服務生給這位老兄續酒。

「那你看清它地船號了嗎?」

「這還用問,它進港當然要報船名啦!」葡萄牙人毫不客氣的將剛剛續上的酒一口干掉,「它叫得……得……」

「得弗林格?我地上帝啊!」

听到這艘戰艦的名字。福克斯頓時驚出一身冷汗。自己的船距離奧爾塔只有10海里不到了,船員們都已疲憊不堪,可是情報部門這個時候才發來電報告訴自己德國海軍的「得弗林格」號和幾艘巡洋艦不久前進入英雄港避風!

「和得弗林格號對抗。我們完全沒有勝算,哪怕百分之一也沒有!」副艦長瑟茨惶恐不安的說道,「我們在航速上恐怕也沒有什麼優勢!如果它搭載了水上飛機,我們的情況就更加糟糕了?」

「一團糟!」福克斯準將也是郁悶不已,自己這艘新戰艦試航的時候就出現過漏水現象,可是還沒有徹底檢修,海軍部就迫不及待的讓它出航執行任務,說是「整個國家都需要一場大勝來鼓舞士氣」。結果在暴風雨中行駛了3個小時,底艙已經進了好幾噸水,以至于船員們不得不輪班在那里抽水。可是屋漏偏逢連日雨。1個小時之前艦上又壞了一台抽水機,抽水的速度居然漸漸趕不上進水的速度了。

「為今之計,只能是悄悄入港並盡快修復漏水地底艙,不管暴風雨停不停,我們一修好船就走!」

瑟茨點點頭,「也只有如此了!」

晚上11點,「丘吉爾」號降下英國國旗、升起美國國旗,然後以美**艦「達拉斯」號的假身份要求進入奧爾塔港避風。在猛烈的暴風雨中,葡萄牙當局來不及仔細核對來者身份便允許對方入港。這一看似不經意的疏讓「丘吉爾」號贏得了寶貴的時間。

靠上港內的碼頭之後,福克斯下令加緊檢修,同時嚴令船員不得私自下船,並在當地英國情報人員的協助下緊急補充了300噸重油和一批淡水、新鮮蔬菜。

直到次日凌晨4點,潛伏在奧爾塔港的德國間諜才發現了這艘不正常的「美**艦」,當他們還在揣測這艘軍艦地身份時,檢修完畢的「丘吉爾」號卻在神不知鬼不覺的情況下悄悄溜出港口。

天亮之後,暴風雨停止了,烏雲很快消散,海鷗又開始在附近的海面上飛翔。

在得知「丘吉爾」號趁著暴風雨進入奧爾塔港並在天亮之前溜走之後,澤柏準將大罵英國人狡猾之余,立即派出「魯娜」號的水上飛機對周圍水域進行搜索,同時率領「得弗林格」號和3艘輕巡洋艦出港追擊。

盡管「丘吉爾」號出港之後便以最高航速向西北方向行駛,但船速再快也比不上飛機。上午9點17分,他們在距離奧爾塔120海里的地方被「魯娜」號派出的4號水上偵察機發現。在用艦上的防空炮將對方趕走之後,福克斯準將下令戰艦轉向北偏東10度航行,以躲避德國人的追蹤。然而在3個小時之後的12點25分。「丘吉爾」號還是被編隊飛來的6架德國「飛魚dv」水上飛機發現,這些德國飛機隨後對「丘吉爾」號發動了空襲,盡管航空炸彈沒有給這艘7500噸地巡洋艦帶來什麼損失,但為了躲避空襲,「丘吉爾」號不得不一次次告訴轉向,額外的燃料消耗讓福克斯感到憂慮,而且從這一刻起,艦上每個人都開始向上帝祈禱。

21日下午2點。奉命從墨西哥灣方向出發的德國第1特遣分隊抵達巴哈馬群島以東150海里處,並利用所轄的2艘輕巡洋艦、2艘驅逐艦和大西洋第3潛艇支隊趕來支援的5艘潛艇組成60海里寬的攔截線,以堵住「丘吉爾」號西逃的路線。

隨後,9架「飛魚dv」對逃竄的「丘吉爾」號發動了第二波空襲,這次運氣偏向了德國人一方,一枚25kg地航空炸彈命中英國巡洋艦的後甲板,炸壞2門75毫米副炮的同時也讓它的2號煙囪受損,半個小時之後,「丘吉爾」號的航速減到23節,遠遠低于德國戰列巡洋艦「德弗林格」號的28節。

此外。2門副炮的損失也讓「丘吉爾」號防空火力大減。趕在黃昏之前。德國水上飛機又對這艘英國巡洋艦發動了第三波空襲,1枚炸彈再次命中它的後部,這次將它的3號炮塔受損並耗費了極其珍貴的燃料。

第三波空襲結束之後。德國艦隊與「丘吉爾」號地距離縮短到50海里。

夜幕降臨之後,福克斯準將指揮著「丘吉爾」號連續兩次轉向,此後「丘吉爾」號朝著北偏西20度航行。然而,預料到「丘吉爾」號打算逃回加拿大地澤柏準將帶領「得弗林格」號和「布姆」號以最高航速走直線橫切「丘吉爾」號的歸航路線,「羅維茨」號、「里諾」號和水上飛機航母「魯娜」號作為堵截艦隊隨後西進。

22日,晴。德國水上偵察機于上午11時在距離艦隊90海里的地方撥尋到「丘吉爾」號地蹤跡,2個小時之後,「得弗林格」號的炮彈第一次找到了「丘吉爾」號。

「丘吉爾」號無心戀戰,隨後超西南方逃竄,企圖進入英屬巴馬哈群島躲避攻擊。在遭到u317和u329的魚雷攻擊之後。艦長福克斯和艦上官兵變得風聲鶴唳。

事實上,緊隨「丘吉爾」號而來的澤柏艦隊一面追擊,一面將「丘吉爾」號的位置通過電報發送給負責阻截的第,持遣分隊和大西洋第3潛艇支隊。下午5時,「呂佐夫」號的炮彈也找到了「丘吉爾」號,慌不擇路的英國巡洋艦轉向美國東海岸。

入夜之後,英國人終于稍稍松了一口氣。福克斯向基地發去電報,首次要求政府同美國人協商,好讓「丘吉爾」號進入美國港口避難。

當晚,美國人給出答復︰同意「丘吉爾」號根據中立法進入美國港口避難。但是全艦官兵必須解除武裝,而且「丘吉爾」號必須由美國政府扣留直到戰爭結束。

權衡再三之後,為了避免更大的損失,福克斯準將決定率領「丘吉爾」號進入美國的查爾斯頓港。

23日上午6時,德國戰列巡洋艦「呂佐夫」號和「德弗林格」號在查爾斯頓港外會合,兩支特遣分艦隊隨後聯合封鎖了這個美國港口。

下午,從諾福克趕來地美國艦隊與德國艦隊在港外對峙,雙方艦隊劍拔弩張、互不相讓,雙方政府則在談判桌上措詞激烈、針鋒相對。德國要求美國人按照中立法在24小時之後遣送「丘吉爾」號出港,而美國人則堅持按照中立法扣留「丘吉爾」號。

在接收僑民的工作結束之後,德國戰列艦「凱瑟林」號、「奧斯特弗里斯蘭」號也從墨西哥灣趕到查爾斯頓港,德國艦隊的實力頓時對港外的美國艦隊形成壓倒性優勢。

最終,德美雙方在談判桌上不歡而散,美國人終究以中立法為借口扣留了「丘吉爾」號,並將艦上396名官兵和12名傷員遣送回國,因醫治無效身亡的10名水兵則以美國海軍士官的規格在當地下葬。

此事雖然沒有釀成德美兩國之間的武力沖突,但在墨西哥僑民事件和「丘吉爾」號事件之後,德美兩國之間的裂痕越來越大。6個月之後,德國艦隊首次炮擊了位于北美大陸的加拿大港口,這導致美國宣布加入由加拿大發起、墨西哥、洪都拉斯、尼加拉瓜等北美國家組成地北美共同防御組織,北美大陸與歐洲大陸之間從此進入了一個互相制裁、相互抵制的時期,並為此後的戰爭埋下了導火線。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請叫我威廉三世最新章節 | 請叫我威廉三世全文閱讀 | 請叫我威廉三世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