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叫我威廉三世 第七章 英倫寒冬

作者 ︰ 天空之承

新書正在沖榜,大家幫忙投推薦票啊!!!萬分感謝!!!

***********************

英格蘭的冬天,要比亞平寧半島寒冷許多。

當陽光灑向大地的時候,那座曾經金壁輝煌的城市卻以殘檐斷壁展現在世人面前。在剛剛過去的那個令人永難忘懷的不眠之夜,倫敦的天空被大火印得通紅,泰晤士河一夜之間變成了黑色。

「十四、十五……」

在白金漢宮的廢墟里,一個軍服泥污不堪的士兵手持望遠鏡觀察著不遠處的河面,嘴里默默念叨著一系列的數字。德國人在倫敦的母親河上架設了數十座浮橋,此時一輛輛坦克正從上面隆隆駛過,無數頭戴m15和m16鋼盔的士兵們一路小跑的奔向河這邊。

河面上空不時有一架架藍灰色的飛機呼嘯而過,當一架雙翼飛機飛過的時候,那個英國偵察兵不得不將身體緊緊貼在濕冷的泥土上。

不遠處忽然響起一陣機槍聲,偵察兵艱難的抬起頭,看到那架德國飛機左右搖擺著躲過地面火力的攻擊,但它似乎並不打算立即離開,而是一遍遍在半空中盤旋。

僅僅幾分鐘過後,河對岸響起戰鼓般的咚咚聲,接著是物體高速劃過空氣尖銳刺耳的噓鳴聲,偵察兵不得不再次低下頭,全身心的體會那地動山搖般的震動。

一陣劈頭蓋臉的炮彈過後,這片市區徹底平靜下來。

偵察兵再次抬起頭的時候已是滿身碎石和塵土,胸口還在隱隱作痛。

繼續低空盤旋好一會兒之後,那架德國飛機才心滿意足的離去。

隆隆的金屬摩擦聲由遠及近,一輛全身黯淡無光甚至有些丑陋的家伙大搖大擺的從威斯敏斯特教堂那邊拐上白金漢宮前方的這條街道。

緊接著是第二、第三輛……

忽然間,英軍偵察兵的視線中出現一個黃色的身影,那個人猛地從路邊躍起,然後有些趔趄的沖向正在駛近的德國坦克,手里似乎還抱著一個**包。

一陣急促的機槍聲響起,無情的子彈徹底粉碎了英國士兵英勇而無力的抵抗。面對強大的德**團,奄奄一息的倫敦守軍絕望了。

或許從海軍主力被德國艦隊擊潰開始,英國人就已經絕望了。

趁著德國坦克還未靠近,偵察兵貓著腰悄然離開,當他再度回首的時候,德軍步兵的身影也出現在那條街道上。

此時在這座城市更靠北的地方,殘余的倫敦守軍正在加緊構築由廢墟組成的最後一道街壘。

在一個防空洞口,衣冠不整的加里將軍正苦悶的抽著煙,這位剛剛由準將晉升為少將的英國將軍今年才38歲,算是英國陸軍中少有的年輕將領了,但加里心中卻沒有絲毫的驕傲和自豪。漢密爾頓將軍和他的本土防衛司令部已在德軍對倫敦形成合圍之前撤退,這里的爛攤子一下子全都丟在了可憐的加里身上,而在這之前,加里僅僅是倫敦戰區的一個步兵師長。

加里視線中的英軍士兵也同樣無精打采,在德軍的猛烈炮擊和空襲中,能夠活下來的人已經在精神和**上經歷了巨大的摧殘,這里幾乎找不到一個軍服完整的士兵或軍官,有些人甚至衣衫襤褸的如同乞丐一般。加里的師早已被打散,現在聚集在這條破爛防線上的就只有近千名來自各個部隊的士兵,這也是倫敦最後的防衛力量了。

恍惚間,加里依稀看到了那個金壁輝煌的倫敦,整潔的街道、高大的建築、碧綠的泰晤士河,那一座座大橋上車輛行人如流,不時還有艦船從橋下穿過,大英帝國的聖喬治旗幟在城市上高高飄揚。接著,加里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副官和參謀,看到了成排成列的士兵,看到了整齊威武的軍容,看到了一張張自信的面孔。

意大利停戰的消息很快傳遍世界,隨後也傳到了英格蘭,加里也從防衛司令部的最後一份電報中得知了這個消息。對此加里倍感羨慕,至少在地中海那座溫暖的半島上,凶狠而野蠻的戰爭猛獸終于停下了腳步。

然而,屬于英國的和平何時才會降臨?

當隆隆的聲音漸漸逼近時,加里整了整自己那滿是灰塵的軍帽,對于他和他的士兵來說,為帝國盡忠的時候到了。

1915年1月12日,倫敦宣告失陷。

在南安普頓通往英格蘭北部的一條條公路上,泥濘的道路,沉重的步伐,還有兩周以來與德軍鏖戰留下的身心傷痕,這一切都讓數十萬英軍、英屬殖民地軍團以及英聯邦國家的士兵毫無士氣可言。他們一個個低著腦默默行進,失去戰友者心里已然沒有多少悲傷,人們更多的關心自己的命運。

面色蒼白的將軍騎著馬緩緩走在隊伍旁邊,與普通的士兵一樣,他此時都是滿身難聞的汗臭味,頭發凌亂,軍服上也是沾滿泥污,要知道換作平時,他們在意自己的軍容勝過生命。

當天邊傳來令人既心煩又恐懼的嗡嗡聲時,將軍的動作忽然變得敏捷起來,他翻身下馬然後一骨碌鑽進路旁的溝渠或者草叢里。士兵們則根本不用軍官叫喚,他們全都非常本能的離開公路迅速分散到周圍的田野里。

從這一幕來看,他們完全可以稱得上反應靈敏、訓練有素。

實際上,那僅僅是兩架德國偵察機,盤旋幾周之後,它們頭也不回的離去了。

等到德國飛機完全不見蹤影,英軍士兵們這才在軍官的叱喝下重新整隊,這個時候他們的動作卻像老人家一樣緩慢。軍服更加髒亂的將軍木納的整了整自己的衣領,然後站在馬路旁邊等待自己的副官將受驚的戰馬尋回。

這是一批從多切斯特南安普頓一線撤離的英軍部隊,在1914年12月27日以來的戰斗中,前後共有大約140萬英軍被派往那條戰線並對已經登陸的德國第8集團軍發動進攻,然而隨著興登堡集團軍在多弗爾登陸,整個英格蘭的局勢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興登堡的軍隊一面對倫敦發動進攻,一面在向英格蘭內陸推進,這樣下去他們完全有可能夠切斷英格蘭西南部與其他區域的聯系,還能進逼英國的臨時首都伯明翰。基于對這些因素的考慮,英軍新任本土防衛司令漢密爾頓將軍果斷向前線各部下達命令,所有部隊開始向英格蘭北部和蘇格蘭收縮,企圖在那里構建新的防線。

活著從多切斯特南安普頓戰線離開的英軍及其隨從**隊已經不足百萬,數十萬人在一遍遍重復而毫無結果的進攻中失去了生命,德軍防線上的一切勝過死神的鐮刀。直到戰爭結束後,許多退役的英軍士兵在听到類似機槍的咯咯聲時仍會心有余悸的回憶起那些痛苦的場面。

在德軍總參謀部看來,如果能一刀截斷英軍主力的退路,英倫戰事很快就會結束,英國人一旦把軍隊撤退到不利于裝甲部隊作戰的蘇格蘭高地,徹底擊敗英國就要花上更多的時間,但是興登堡集團軍再強也只有不到30萬人,面對人數超過百萬的英**隊,冒然在綿延近200公里的倫敦-格洛斯特實施截斷式阻擊實在過于冒險,一個不慎就有可能全線崩潰進而被迫退回多弗爾,整個英倫戰局甚至會就此逆轉。

因此,德皇、德國陸軍總參謀部和興登堡都選擇了較為妥善的方式︰先立足、後進攻。

于是在新年之後的一個多星期里,從多弗爾登陸的德軍並未像英國人擔心的那樣以裝甲部隊為先鋒迅速向伯明翰或者格洛斯特(那里是距離多弗爾最近的英格蘭西海岸)突進,而是穩固擴大登陸場以接應後續部隊和裝備,同時以8個師約10萬人包圍整個倫敦,並于1915年1月10日對倫敦守軍的泰晤士河防線發動進攻。向內陸進攻的1個裝甲師和3個步兵師沿著泰晤士河向上游推進了大約100公里之後便停住腳步沿河修築防御工事和臨時機場。

直到得到黑林根集團軍的加強之後,德軍才再度向英格蘭內陸挺進並于1月中旬徹底截斷英格蘭北部與南部的聯系,而在這之前,大批英軍得以繞過德軍防線退往英格蘭北部,被困在南部和西南部的只是一些後衛部隊和當地守軍。

當倫敦戰役接近尾聲之時,克盧克的第1集團軍及其裝備已在博內茅斯完成登陸,黑林根的第7集團軍開始在多弗爾上岸,在這些部隊全部登岸之後,運輸船隊將分為數量相近的兩部分,一部分為西集團軍群(第7和8集團軍)進行後勤補給,其余的為東集團軍群(第1和第5集團軍)運送物資。

辰天登基之後名義上仍是第8集團軍的指揮官,但實際指揮權已經交給了副指揮官弗朗索瓦將軍以及霍夫曼的集團軍參謀部。隨著英軍主力北撤,第8集團軍兵分三路,一路在弗朗索瓦將軍的指揮下向東進攻南安普頓,一路在古德里安的帶領下尾隨撤退的英軍北上,還有一路則由第2裝甲師的弗萊明上校和第2機械師的馬拉斯上校共同指揮,他們的目標是英格蘭西南部包括普利茅斯在內的眾多港口及城市,英軍主力雖然已經離開,但那些地方還有數量可觀的守軍,普利茅斯的港灣里更是停留著英國海軍最後幾艘大型戰艦。

在大部完成登陸之後,克盧克將軍率領主力加入到清掃英格蘭西南部的行動中。

興登堡所部攻陷倫敦之時,西集團軍群的1個裝甲師和7個步兵師已經將普利茅斯團團包圍,這支部隊由第1集團軍的戈諾將軍負責指揮,只待攻城重炮和彈藥就緒,他們就將與普利茅斯港外的舍爾艦隊一道發動進攻,以佔領英國人在英格蘭南部的最後一個大型軍港和潛艇基地。

實際上這個時候,普利茅斯的港灣里只剩下兩艘受損嚴重的裝甲戰列艦、2艘巡洋艦和20來艘輕型艦只,僅有的3艘潛艇中甚至沒有1艘能夠正常出航。

1月11日凌晨,普利茅斯的英國守軍迎來了第一批德國「客人」12架「海鷹ii」攻擊機,由于普利茅斯距離法國海岸較遠,這也是德**用飛機第一次光臨這座港口,之前拜訪過這里的只有海軍的一些齊柏林飛艇。

作為英國最重要的海軍基地之一,普利茅斯港的防空力量在帕斯卡弗洛空襲之後大為加強,等到英法艦隊主力駐扎在這里的時候,整個港口一共部署了40多門40毫米以上口徑的防空炮以及上百挺改裝後的防空機關炮和機槍,港內的大小艦只上也裝備了不少防空武器。然而隨著主力艦隊一去不復返,這里的防空武器陸續被抽調到各海灘防線以及重點城市,結果現在偌大的港口里只剩下11門小口徑防空炮以及不到30挺防空機器,幸而在海軍部的一再堅持下,那些戰艦上的防空炮和防空機槍才得以保留。

沐浴著陽光來到普利茅斯的德國海軍艦載機是從「超級鴨媽媽」號上起飛的,這也是此次與舍爾艦隊同行的唯一一艘航空母艦,「麗莎」號被調往海德里希艦隊執行護航和攻擊任務,「親王」號這艘新服役的航空母艦在博內茅斯登陸戰役期間出現了一些技術問題,登陸戰役一結束便返回威廉港進行維修和改進。

沉寂許久的普利茅斯港終于隨著德國機群的到來而重新喧鬧起來,盡管看不到勝利的希望,英軍守備部隊的士兵還有艦隊的水兵們仍舊非常積極的投入到戰斗中,略顯單薄的防空炮拼命吼叫著,防空機槍似乎不計彈藥的向空中傾斜子彈,那些雙翼的德國戰機只能盡力躲避,第一波炸彈攻擊的效果也很受影響,最終英國人只損失了一座油料倉庫和一艘小型巡邏艇,他們的防空火力還擊落了一架「海鷹ii」,隨後還俘虜了跳傘逃生的德國飛行員。

從1月11日中午起,舍爾艦隊的掃雷艇和驅逐艦開始著手清掃普利茅斯港外的近兩千枚水雷,這里面約1/3是由德國海軍在登陸戰役前為阻止英國艦隊離港而布設的,其余則是英國人為了防止德國戰艦和潛艇突襲而部署的。

在11日下午和12日上午,英國人兩次派出驅逐艦企圖干擾德軍的掃雷行動,雙方在普利茅斯港外發生了小規模炮戰,戰斗中1艘德國驅逐艦、1艘大型掃雷艇受創,英國人也有1艘驅逐艦中彈起火,這兩場海戰最後都隨著德國重巡洋艦「布呂歇爾」號的出現而告終,英國人一看到「布呂歇爾」號那高高的桅桿便倉惶撤入港口要塞的保護圈,而在水雷被清除之前,舍爾艦隊並沒有與英國要塞交火的打算,實際上最保險的辦法就是讓強大的陸軍解決那兩座要塞和十余座炮台。

接下來的幾天里,只要天氣允許,舍爾的艦載機每天都會飛臨港口進行偵察和轟炸。由于庫存彈藥有限以及德軍的包圍,英國人的抵抗逐漸減弱,雖然損失了一些飛機和飛行員,但德軍航空部隊的戰果也在增加,英國裝甲戰列艦「維克」號吃了2枚炸彈之後徹底失去行動能力,另一艘受損的裝甲戰列艦「珊瑚」號則干脆坐沉淺底作為炮台使用。

截至1月14日,舍爾艦隊的掃雷行動仍在繼續,大約百分之二十五的水雷已經被清理。當天中午12點,包圍普利茅斯的德國陸軍部隊第一次炮擊了這座港口城市的外圍工事。隨後,從新建的博內茅斯戰地機場起飛的攻擊機和轟炸機頭一次飛臨港口進行空襲,普利茅斯就像是風浪中一艘顛簸得厲害的小船,仿佛隨時都有被掀翻的危險。

次日,攻城部隊的裝備終于全部運抵普利茅斯城外,擁有6門280毫米重型榴彈炮、21門150毫米重型榴彈炮、400余門105毫米口徑榴彈炮和76.2毫米加農炮以及充足的彈藥,加上35輛坦克、140輛裝甲車以及11萬士兵,戈諾將軍有理由徹底砸碎面前這條由8千名士兵、220多門大炮和110挺機槍組成的英軍防線。一旦失去這條防線,英國人停泊在港灣里的那些戰艦將成為德國陸軍重炮最好的標靶,那時除了投降之外,英軍就只有死路一條了。

1月16日,東集團軍群的先頭部隊進抵格洛斯特,「帝國之鷹」計劃的第一階段勝利完成,4個集團軍的德國士兵成功突破英吉利海峽登陸英國並站穩腳跟。在英倫之戰的第二階段,擅長陸戰的帝**隊對陣數量、裝備、士氣、經驗以及海空軍均處于劣勢的英**隊,這將是德國陸軍將領們展現自己實力的最佳時機,帝國空軍尤其是空降部隊也將為這場戰爭的尾聲添上絢麗而精彩的一筆。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請叫我威廉三世最新章節 | 請叫我威廉三世全文閱讀 | 請叫我威廉三世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