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流 第143章 來年計劃

作者 ︰ 離流

通取笑過後,眾人又坐到了一起,開始討論起來年的

「大年過後,春筍也該出來了,估計春筍的收購量在1萬斤左右,加上明年過年以前的冬筍收購量1萬斤,紅薯已經實現多季種植,紅薯的銷售量應該在1萬斤以上,加上春、夏、秋三季菜的銷售量應該在200萬斤。風雲小說網現在我們能夠預計的銷售量在1萬斤,任務很重,壓力很大。但是,利益也極大,如果一切順利,營利可能超過1c00萬。」

二流提出的這個目標,讓眾人噓唏不已,大家紛紛發表自己的見解。

劉越深、吳剛瞪大了眼楮,1萬的營利,他們就分別可以分到1萬,明年一過,他們就可以成為百萬富翁了。兩人眼里充滿了熱切的光芒,恨不得這年快點過去。

吳雅詩眼里充滿了激情,營銷,對她來說,既是挑戰,更是人生價值的實現。

劉海則陷入了深思,他在思考著他的幾個店開業以後,能夠銷售多少紅薯。

王與秋第一次參加這種會議,總覺得有點不習慣,只是認真地听著。她听到協會的營利在000萬時,嚇了一大跳,她根本沒想到,小小的一個農村協會一年竟然能夠賺這麼多錢?如果一年賺1萬,那二流一年能賺多少錢?難道說自己將要嫁的人是一個百萬富翁?

想到此處,王與秋看向二流的眼神不一樣了,原來自己將來的男人這麼能干。

二流感受到了王與秋的目光,對著她微笑地點了點頭,然後說道︰「但是,困難也是不小的。干冬筍以及春筍的銷售就是第一道難題,修路是第二道難題,這麼大量地紅薯銷售是第三道難題。看看大家有什麼好辦法沒有?」

眾人又開始冥思苦想起來,然後又紛紛發言,辦法想了很多,最後,二流總結道︰「明年我們要做好三件事情,第一件,把網上開店銷售搞起來,這個我想讓王與秋試一下,怎麼樣?」說到此處,二流頓了一頓,看著王與秋。

王與秋性子比較靜。這時听到二流點到自己地名。想到下學期是實習。上網賣東西還是比較熟悉地。能夠幫二流做點事也很好。便答應了下來。

二流接著道︰「第二件事。等公路修通以後。要把加工廠辦起來。上一次。大家對辦加工廠提出了異議。這一次。大家有什麼異議沒有?」

大家紛紛說出了自己對于加工廠地想法。都表示可以辦加工廠。但是必須在公路修通以後。二流也同意這個意見。這件事情就算訂下來了。

「第三件事。就是高原紅果蔬地宣傳問題。我們要抓住一切機會宣傳。等我們地公司開業以後。爭取把商標地事情落實了。當前。我們要把開業地各項工作準備好。等年過了以後。劉海地新店子也要開張了。我們公司地開張和劉海地一起辦。在縣城舉行開業典禮。所有地籌備工作由劉越能負責。這個。吳雅詩協助。」

劉越深一听二流這個安排。眯著眼看了一眼劉越能和吳雅詩兩人。頓時把二人地臉看得通紅。

開完總結會。吃了一頓年豬湯。情人節在熱鬧之中過去。

第二日離開地時候,王與秋很不舍,二流安慰她︰「還有三天時間就過年了,我大年初一就到你們家去拜年,到時候就可以在一起了。」王與秋只得不舍地跟著父母下山去了。

回家以後,王與秋便打開電腦,認真地學習起網上開店的知識來。網上開店的設備很簡單,一台電腦,已經具備了,一個攝像頭,這個電腦上也有,但是,她家里的攝像頭照出來的效果可能不好,但重新配一個好一點的攝像頭,或是購買一個數碼相機。要怎麼樣提高人氣,王與秋看起了相關地文章,動起了腦筋。

很快,王與秋便完成了一個較詳細地營銷方案,打在了電腦里,隔一會兒又去修改一下,以求方案制定得最好,等過年的時候把方案拿給二流看。

眼看著,年的腳步聲越來越近。

前一個月以來,高原村請二流吃年豬湯的就很多,去了才讓村民們覺得看得起他,不去並不是客氣,反而讓村民們的心隔得遠了一些。因此,二流能參加則參加。其中,有兩處吃年豬湯值得一記。

一處是在有明堂家,有明堂說了一句話︰「我這豬兒還是二流回來以後喂的。」這句話讓二流很感動。一處是劉越清家,劉越清端起一杯裝

地酒杯,說︰「去年一年,我們家里都不大太平,撞地過來了,他一定要以水代酒,敬二流一杯,沒有二流,他這個家的頂粱柱就跨了。」二流二話沒說,把酒倒入嘴里,一口咽下。

「  叭叭。」鞭炮在過年的子夜響起,新的一年就這樣到來了。

一大早,他母高興地很早就起了床,煮了一頓湯圓,還包了角子(硬幣),看誰的運氣最好。二流一家人還沒吃湯圓,劉緩緩就跑進了二流家地門,不停地說道︰「新年快樂,恭喜發財。」

二流一樂,拿出包著一百二十塊錢的紅包,塞給劉緩緩。劉緩緩樂得合不攏嘴。

二流留她在家里吃湯圓,她更是高興,一桌四人一人一方,端起一個碗吃了起來。結果,角子被劉緩緩吃到了,他母又拿出十二塊錢獎勵劉緩緩。

吃過湯圓,二流和他爺他母便帶著火炮,牽著劉緩緩一起到劉越清家去。劉越清、劉越干、劉越能和二流是一個祖祖發下來地,屬于隔得不遠的堂兄弟,又住在一個村,每年大年初一都在一起給墳山里地老輩子放火炮。

這已經形成了規矩,雷打不動的規矩。

劉越清今天地精神很不錯,穿得厚實厚實的,站在院壩邊招呼著眾人。很快,人都到齊了,劉越清走到二流他爺面前,說︰「叔,我們這房人發下來的,現在就只剩下你這個惟一的長輩了,今年拜祖墳還得你來主持。」

「行。」二流他爺適應著,帶領著二流這一輩出發了。

慶嫂子挺著個大肚子,看樣子快生了。听吳齊說,慶嫂子的預產期在5月份。

走了二十來分鐘,就到了祖祖的墳頭。二流他爺把墳前的一片雜草拔掉,劉越清幾兄弟姊妹便開始把錢紙撕散,鋪在墳頭上。等錢紙鋪完,二流他爺便虔誠地點起了香燭錢紙,放了些糖果在墳前,說道︰「公,過年了,你的後輩們來看你了。你要多保佑我們這一房人平平安安,早些發達起來,給你老人家長長臉。」說完,他爺認認真真地磕了個頭。

接著,按照長幼順序,挨著磕起頭來。磕完了頭,劉越深點燃了火炮,火炮聲結束以後,這就算完成了一處儀式。

拜完祖先,二流幾家人又各自分開,去給各自的公輩墳山燒錢紙。

過年燒錢紙,這不知是多少年傳承下來的習俗,表達了自已對至親的哀思。二流對此也鄭重無比,生怕出了一點紕漏,畢竟這是對老人最大的敬意,一年只有兩次,一次是過年,一次是清明節。

等這一切都做完,二流一家人又準備下山到王與秋家作客。

這可是二流父母第一次到王與秋家,隆重無比。他母特意捉了一只雞、一只鴨,包了二十個雞蛋,五十斤米。

看到他爺他母這麼辛苦地準備,二流說︰「到時候給他們送兩瓶好酒,再送點錢表示一下不就行了嗎?何必整這麼麻煩。」

他爺皺了皺眉頭,說︰「你不懂。送酒送錢是你的事情,農村人走人戶就要有農村人的特色,我這些東西雖然不管錢,但情義卻比你的酒和錢深厚得多。」

二流不再發言反對,這一份東西雖然管不了多少錢,但畢竟是兩位老人的心意。

一行人收拾妥當,便下了山路,準備去拜會王與秋的父母。

到了鎮上,二流找了一個商店買了兩瓶商店里最貴的酒「百年老窖」,每瓶賣268,又包了一個六百元的大紅包,帶著他爺和他母朝王與秋家走去。

剛走到醫院門口,二流便看見王與春出門而去。

王與春看到二流,高興得不得了,趕緊叫住他,說︰「二流,不對,現在應該叫劉哥了。這兩位是姻伯吧。我出去買包鹽巴,呆會兒我們好好聚聚。」阿南鎮的習俗,不管是姐夫還是妹夫,都叫某哥,而某哥的父母則叫姻伯。

二流與王與春告別以後,又帶著他爺他母繼續前行。看到醫院里的穿著考究的醫生,二流他爺不禁有點忐忑不安,說︰「我們鄉巴佬,王與秋家人會不會瞧不起。

二流一笑,說︰「爺,你擔心得太多了,王志堅老院長你不是沒見過,挺隨和一個人,你就不用擔心了。王與秋她媽脾氣雖然古怪一點,但絕對沒有瞧不起人的意思。你就放一百個心吧。」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二流最新章節 | 二流全文閱讀 | 二流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