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流 第026章 烏棒

作者 ︰ 離流

王與秋收到二流送的花,格外高興,把它們養在陽台上。風雲小說網同時,去約幾個初中時候的同學,和二流一道前往高原村游玩。

二流嘴上答應得挺快,心里卻暗暗叫苦,自己家實在太寒磣。現在的二流,對錢很在意,這次他們五六個人,自家的生蛋母雞又要少兩只了。

在王與秋家學習醫術到中午,王志堅教了他呼吸吐納的道家養生之術,說多練習可以讓人心靜體實,可以增強把脈的穩定性和手感,同時給了他一本《瀕湖脈學》,讓他回去好好研究。

吃過中午飯,王與秋的同學就陸續到了,總共來了四個人。

陳雨峰,男,鎮農技站技術員,身體壯實,舉手投足之間透著豪爽勁,說話聲音很響,初中畢業讀的中專,分配到的鎮農技站;羅海,男,自由職業者,實際上就是倒騰農產品和山貨的,這兒買來那兒賣,被鎮上的人稱之為「鏟鏟」,雙眼珠子轉動起來有點像老鼠,精明,還放著光,高中畢業沒考上大學,便在家里倒騰上了,如今也算是小有成就,到醫院這邊來的時候還開著一輛亮  的摩托車;吳倩,女,鎮黨政辦公室工作人員,特別愛笑,笑起來有一對淺淺的酒窩,眼楮也笑得彎彎的,很可愛,很嫵媚,她是去年大專畢業考的公務員分配回家鄉的;劉玲,女,鎮中心校教師,一本正經的樣子,嘴巴很大,別看她跟王與秋差不多大,實際已經教了三年書了,初中畢業以後考的中等師範學校。

今天剛好是周六,陳雨峰、吳倩和劉玲才有時間去玩一趟。

好不容易爬上了三道坡,到了二流的家。

離吃晚飯還有兩個多鐘頭,陳雨峰在院壩邊瞎轉,突然看見院壩的東邊有一個小荷塘,像發現了新大陸一樣跑到廚房,問︰「二流,你那個小荷塘里喂魚沒有?」

「沒喂。」二流正在洗菜,抬起頭一看,見陳雨峰有些失望的樣子,搖搖頭,指著樓梯的位置,說︰「不過,去年到現在都一年時間沒有清塘了,應該是有一些昌子、肥砣什麼的小魚兒。那兒有兩根吊竿,想吊自己拿去。」

「太好了。」陳雨峰頓時高興起來,拿了一根吊竿和魚網,走出廚房。

劉海見了,問︰「哪兒可以吊魚?還有沒有吊竿?」

陳雨峰把頭一甩,學著二流的語氣說︰「樓梯下還有一棵吊竿,想吊自己拿去。」

二人拿了吊竿,到院壩下面的土中撬了蚯蚓,端了板凳,一個坐在院壩上,一個坐在小池塘邊,試了試水的深度,調整好浮頭,掛好蚯蚓,開始吊起魚來。

三位女生圍著吊魚的兩人,看熱鬧。

水不深,大部分地方只有兩尺,如果是二流站在水中,剛好漫到他穿四角短褲的位置。最深的地方才不過一米左右,能夠漫到二流的胯部。

池塘邊上雜草茂盛,非常適合魚類繁殖生息。特別是一些小魚兒,不需要下苗,它自個兒也會長出來,不知是什麼地方鑽到池塘里來的,或是隨著雨水沖進池塘里的魚卵孵化成長起來的。

這種小魚兒,在西南地區稱為肥砣和昌子。肥砣要胖實一點,昌子要瘦細一點。將小魚兒的腸肚摳了,裹一層面粉和鹽,在油里炸來吃,肉質細女敕,香脆爽口。

這種小魚兒是很笨很餓的,基本上是見吃的就咬,咬死了就不丟,因此非常適合垂釣。不像河里的魚,還要試探幾下,聰明的甚至可以從釣勾的後面開始吃,避免被勾著;也不像人工飼養的魚,有固定的飼養地點,平時都喂得飽飽的,不大願意吃其它食物。

陳雨峰和劉海要吊的就是這兩種魚。

池塘里吊魚與在河里吊魚的技巧不大一樣。夏天下午,那些小魚兒都要跑到濃密的水草下盛涼,同時吃一些水草上掉進水里的小蟲子之類的東西。因此,把釣線放到水草濃密的地方,釣魚成功的機率會很大。

但是,要特別注意釣線的長短。這比較考手藝,放長了,很容易勾著水草,把釣子勾斷;放短了,沉在水底的魚兒又發現不了,不容易上鉤,最好的長短就是水深的2/3。誘餌也很講究,釣草魚用草團子或菜葉子,釣鯉魚用米團子,釣這種小魚兒最好就是蚯蚓,或是竹葉、菜葉里裹著的小青蟲。其中,紅色的細長的蚯蚓對魚兒來講味道最鮮美。

陳雨峰和劉海圖方便省事,采用的誘餌就是紅蚯蚓。

放好吊線,只需注意浮頭的變化。如果浮頭是一點一點的,不沉下水,那不要心慌,這多半是魚太小了,一口吃不下去,或是還沒有找到最佳的下嘴位置。如果浮頭猛地扎進了水里,說明魚已經上鉤,只需輕輕一提吊竿,便把魚提了起來。如果浮頭扎進水里又浮起來不動了,那麼,恭喜你,魚兒已經吃掉誘餌跑了。

因此,釣魚考量的就是耐性和眼明手快。

陳雨峰和劉海垂釣技術都不錯,很快,一條一條白花花的小魚兒被吊了起來,大的有兩指長,小的一指長。不過好在量多,不一會兒,便吊了十來條,裝在魚網里也有了三四兩的重量。

三位女生見兩人吊得興起,一會兒一條一會兒一條的,也來了興趣,連哄帶嚇地把魚竿拿到手,在兩位老師的指導下,輪換著吊起魚來。

最開始,由于把握不住火候,一條也沒掉著。要麼拉得太早,有幾條魚明明已經被拉出了水面,卻最後又月兌離釣子落入水中。要麼就是拉得太晚,等拉出來的時候,釣勾上的蚯蚓已經被吃掉了,剩下一個光叉叉釣子,在陽光下閃著一絲刺眼的金屬光澤。

有難度才會有進步。三位女生也學精了,眼楮專門盯著浮頭,成功率也不斷上升,到了後來,只要前來吃蚯蚓的魚兒沒一條跑月兌的。

一個小時不到,幾人就釣了二三十條,但都是小魚,也沒出現什麼激動人心的事情,漸漸地就失去了釣魚的興趣,坐在院壩邊吹起牛來。

「那是什麼?」這時,只見原本清澈的池塘有一瀏水面突然一下變得渾濁起來,被眼尖的吳倩看到了。

「大魚!」陳雨峰和劉海激動得從小板凳上站了起來,那表情就好像豹子遇到了中意的獵物。二人雙手輕輕地揉搓著,拿起釣竿,根據自己的判斷,重新放下垂釣的絲線。可是,釣了一陣,除了又釣到兩三條小魚外,連大魚的影子都沒看見。

吳倩等得不耐煩了,對王與秋說︰「小秋兒,你去問問二流,這池塘里有大魚沒?」

很快,二流被王與秋找來了。二流一到,吳倩就將剛才看到的一幕告訴了二流。

二流平時沒留心,也不知道這池塘里到底有沒有大魚。到了池塘邊,用心感知池塘底部的水草,再通過水草,突然感知到一條足有三十多厘米長的烏七八黑的魚,正趴在水草底部的淤泥間,全身蹦緊,一動不動,好像是在尋找獵物。

二流指著水面,說︰「能夠在塘里搞出這麼大動靜的,應該是一條不小的烏棒,肉食類的,最喜歡吃小魚兒,用蚯蚓是釣不到的。我估計,這魚應該有一尺把長,兩斤來重。」

烏棒,這是山里人的叫法,它的學名叫烏鱧,長得烏黑烏黑的,像一支圓形的木棒。

眾人一听有大魚,情緒頓時被調動了起來,眼楮直勾勾地看著二流,希望二流能把這條魚釣起來。二流也不費話,從眾人釣起來的魚中選了一條肥砣,兩個大拇指的指甲卡住魚兒的肛門,使勁一撕,便把這條肥砣從中間豎著撕成兩半。然後,提起一根釣竿,將半條肥砣掛在魚釣上,再根據水的深度調整了浮頭的位置。

勾著肥砣的魚線被沉入水面,所有人都知道,激動人心的時刻就要到來了。

烏棒正在觀察著水里面游動著的獵物,突然,一道血腥味從水里傳來,把烏棒的味覺神經調動起來。順著血腥味的方向看去,一條小魚兒正向著它身處的位置靠近,再靠近。哈哈!食物居然自己送上門來了!烏棒估量著小魚兒靠近的速度,突然尾巴一擺,身體便朝前沖去,攪起一大片淤泥。

動了!只見釣線位置的水底又攪起一灘淤泥,岸上眾人心都被提到嗓子眼上,到底能不能釣到這條烏棒?

烏棒並不知道這小魚兒是引誘自己上鉤的誘餌,猛地張開了嘴巴,露出一排細長的尖尖的牙齒。如果將此時的烏棒放大一千倍,你不會認為它是一條烏棒,而可能會將它認作一條極具毀滅性的鯊魚!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二流最新章節 | 二流全文閱讀 | 二流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