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叫我秦三世 正文 第二章 大秦的激情早朝

作者 ︰ 可汗

中午開始的朝會在誅殺叛逆之後,就在秦三世子嬰的沉思中陷入了漫長的冷場中。眾多的大臣在提心吊膽的看著這個剛登基的皇帝,或者是大王,紛紛在心里算計著,怎麼能跟半天前還風光無限的權臣趙高劃清界限。

皇帝越是沉默,那之後的暴風雨就越是猛烈。

而此時替身秦三世子嬰登台的裴徵卻陷入了苦思之中︰根據自己掌握的情況,現在是秦二世三年的臘月,也是大秦帝國建立的第十五年。歷史上的現在,劉邦正和項羽比賽誰能先攻陷函谷關,眼下恐怕劉邦正領著張良、蕭何、陳平、韓信、樊噲、周勃這幾個赫赫有名的漢初功臣盤算著怎麼攻克函谷關吧。

關外的邯鄲一線,章邯正領著原本為秦始皇修築陵墓的二十萬苦力組成的大軍與項羽苦戰,只是不知道「項小強」現在有沒有使出那招流傳千古的破釜沉舟來與秦軍決戰。

此時的北方長城一線,還有大將蒙毅的五十萬大軍按兵不動,南方還有趙佗屯駐越南的三十萬大軍。此外,函谷關有六萬最後的秦軍戰士。這就是「當今」世界第一大國僅余的最後資本了,這還不要算趙佗那三十萬實際上已經月兌離了控制,自立為王的軍隊。

何況現在裴徵出了函谷關外,就什麼都管不了!而眼前的帝國朝廷上下,內有趙高余孽尚未清除,他甚至不知道出去這個殿門自己還能活著走幾步路。而函谷關的守將根據自己的記憶,是趙高找了個屠夫去做的,到最後收了劉邦幾箱子珠寶,就把大秦帝國最後一道屏障給賣了!對,先料理了這個家伙!

「驍騎將軍李信听旨!」裴徵剛想到函谷關會失陷,渾身一個激靈,自己剛死了才一個小時,復活了才半個小時,不要這麼快就再次死翹翹吧?趙高余孽還好說,近衛軍一向是嬴姓宗親來掌管,換人沒多大問題,而函谷關問題就到了。

「臣在!」渾身是血的李信再次出班跪倒在大殿的正中間。

「咸陽城中可用之兵還有多少?」

「回陛下,咸陽城尚且有城衛一萬七千人,禁衛軍八千!城衛軍中多被趙高余黨把持,而禁衛軍統軍剛被臣斬殺,脅從者也已經逃散,剩下的軍隊是陛下的親兵!」從這位年近四十的中年將軍身上,裴徵依然可以清晰看到其孫大破匈奴時的凜凜威風!

「好,司儀太監何在?為朕起草聖旨!」其實裴徵這個朕喊的很勉強,趙高已經發布公告,把他從皇帝貶成了王侯,可裴徵怎麼可能甘心做個王侯?他期待做皇帝已經期待了三十年!何況憑借自己的歷史常識,用不了一個半月,如果不改變現狀,恐怕自己就只有把傳國玉璽掛到脖子上奉獻給劉邦了。當然,這也是和氏璧第一被當作「傳國信物」來使用。

很快,執筆太監已經擺好了朱筆和黃帛。

「任命驍騎將軍李信為前將軍,節制函谷關內全部兵馬,即刻率咸陽城衛全部兵馬馳援函谷關!」裴徵沒有理會滿朝臣子驚異的眼神,繼續道︰「大軍立刻出征,在行軍途中,將所有奸賊趙高的余黨全部絞殺,寧可錯殺,不可漏網!抵達函谷關後,持此詔書當場格殺函谷關守將,布置關防,待朕親率援軍,破賊于函谷關下!」

「臣領旨!」李信大聲應諾,其實作為一員虎將,他早就被趙高弄權害的苦不堪言,前線戰事屢屢失利,又讓他痛心疾首。今天鏟除趙高,又被皇帝委以重任,心里卻沒有絲毫的歡喜。

「陛下,函谷關固然重要,但若不能行其他兩策,縱然此次擊退賊兵,仍無法扭轉頹勢,望陛下明鑒!」

「前將軍語意何指?」裴徵有些不明白了,眼前除了防守函谷關,還能做什麼?

「陛下,我大秦帶甲百萬,安南(越南的古稱)趙佗已生反意,其兵又多為老弱羸兵,並不可用。而長城以北蒙毅將軍部眾五十萬,得之足以扭轉乾坤。而蒙毅將軍勇武有余謀略不足,大將軍安義侯王賁智勇雙全,是足以擔當大任!」李信說到這里,有些擔心的抬頭看了秦三世一眼,要知道王賁被罷官可是他老爹秦二世定下的。見到裴徵雙眼中露出喜色,又繼續道︰

「右將軍章邯前日已經圍困趙王歇。前日來報,正與叛匪楚國項氏對峙于黃河兩岸,依臣看,不過旬日之後,兩軍即將決戰于此,望陛下犒賞三軍,以增我軍士氣!」

「什麼,你說章邯還沒敗?」裴徵聞言大驚,拍案而起,質問李信。不料他這一問,卻把很多大臣問了個滿頭黑線︰右將軍章邯,從關中轉戰中原,相繼擊敗周文、吳廣諸部,鎮壓了陳勝起義軍。次年六月,引兵北進,將反秦舊貴族魏王咎圍于臨濟(今河南陳留西北),大敗齊、楚援軍,攻克臨濟。九月,再敗楚軍主力于定陶(今屬山東),殺楚將項梁。繼又北攻舊趙地,大敗趙軍,圍趙王歇于巨鹿城(今河北平鄉西南)。從來不曾一敗,怎麼皇帝的問題這麼奇怪呢?

「太好了,太好了,項羽現在應該還沒掌握楚軍的大權,而楚軍眼下應該還在那個文人手里,奪權之後第三天他就破釜沉舟了,不行,得抓緊!」想到這里,又接著讓執筆太監起草另外一份聖旨︰

「右將軍章邯︰聞將軍屢次破賊,朕賜將軍為……嗯,鎮國公(公侯伯子男,人家已經是伯爵了,再封怎麼也得是公爵吧?)!特賜黃金百兩(等會去趙高家抄家,我可沒錢)。珠寶百槲(還是去抄趙高)以賞賜有功士兵,免除所有士兵奴役身份,賜黔首!有立功者,將軍可酌情封賞!朕聞楚軍軍心不穩,項梁之佷項羽奪權,此人驍勇善戰,但其軍糧不足,軍心不穩(當時項羽的實情),將軍可派少量精銳牽制趙王歇于邯鄲,而後將主力軍隊分布駐防,清蒼壁野,不可留一栗以資賊兵。而後設大軍分步阻擊,切不可與賊兵正面決戰,緊要之時,放其與趙王歇匯合也無妨,切忌切斷賊兵歸路,無比使其不得補給糧草士卒,又不得與我軍決戰,待朕親率大軍前來,全殲賊兵!此令若有不尊,抄斬九族!」

下面一眾文武大臣听的是目瞪口呆︰秦三世以他們看來,絕非什麼明君聖主,可是他怎麼就知道楚軍要換將領,而且還軍心不穩,又缺乏糧草呢?既然賊兵不穩,又沒有補給,為什麼還不能決戰呢?其實他們哪里知道,後世婦孺皆知的猛將呂布在項羽面前,也算不算小強。

聖旨是擬完了,可是最多還有四天,項羽就要進攻了,這信該怎麼才能傳到章邯手里?發電報?打電話?傳真?qq?還是?又或者?天啊,你怎麼不直接把我劈死算了啊~裴徵在心里無奈的哭嚎!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請叫我秦三世最新章節 | 請叫我秦三世全文閱讀 | 請叫我秦三世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