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裂山河 正文 第二十六章 人非有別,勢也!

作者 ︰ 淄博臨渠

帝辛無奈嘆道︰「並非有人性的分別,都是九州地理形勢及我商地在其他地域之中的人心中的印象使然。于是成王敗寇!」

「說得好!成王敗寇!」嬴政衣袖狂揮,拳分五指,氣勢威重沉厚,眼神凝晰道︰「是仁君還是暴君?!天下之人論成王敗寇,但卻不分析究竟為何成王敗寇,只知道遵從法則,可謂自作踐不可活也!」

嬴政看向李巍,笑道︰「老實說,我很欣賞你,但是你逃避地越久你心中積累的戾氣越加多。你總是能在危機絕望的時候置之死地而後生!這是你的性格使然,但是我相信好劍之所以好,是在于殺的人多!而你想不畢露鋒芒,那是不可能的!西域胡人又一種風俗,不惜殘害自己的**以藏寶物!而如冰壺者,外潤而冰心!不過,你置之死地而後生的生存能力恐怕這天下少有人敵!」

李巍眼神一震,嘿然笑道︰「以下是花是自己!帝辛你在商是仁君,在周謂暴君,古來獨一人享受兩個稱號。耐人尋味之極!」

帝辛哈哈笑道︰「何為仁君,何為暴君?時無英雄,豎子稱雄!何為英雄?讀書人知之,上位者知之,而天下百姓大多不知!若人不尋味,便不知味美;若人不尋味,英雄即英雄,莫知愚民自愚!」

嬴政笑道︰「公平和平只能是簡單言語,哪有時政不亂。如此多的人,又不是奴隸,又不是傻子,舍本逐末居多,唯有時間才是真理!」

帝辛也點頭道︰「設想英雄近暮日,不往溫柔往何鄉?我什麼也沒做,他們那只是嫉妒而已。若我東山再起,他們想不死也難!」帝辛微微一笑︰「江山?亂世帝王做小兵,誰輸誰贏?」

嬴政看向李巍︰「你的身體,靈魂和記憶都是你的,沒有人可以拿走!至于其他外物,想得到光憑記憶就能重新得到。我和帝辛最大的優點和你一樣,就是連自已也不相信!我們弄不清楚對與錯,但我們卻能輕易察覺危機。而且我們也能輕易知道別人的弱點!至于我們的弱點,根本就沒有人能描述得出來!」

帝辛笑道︰「這個世間的人最大的弱點就是相信自己和冷漠他人,而我們的弱點則是所有人都有的弱點,那就是群起而攻之我們就必死無疑。」

「但是,在大多數情況下,沒有人會對我們群起而攻之!所以,我們擁有時間!百足之蟲死而不僵,我們可以在它存在的時刻將它摧毀!」嬴政嘿然一笑︰「昔日我質子于趙,我與趙國高層的接觸太多。所謂上位者,無非就是昔日的敵人在你的監視之下,多個王朝或者名人後世子弟你可以隨時找到他們。神龍見首不見尾,這句話該琢磨得透味道不比尋常!所以,不鳴則已,一鳴驚人!沒有人第一印象對你就好,就算好也必定印象不深刻,以奇制勝才是真招!」

帝辛笑道︰「他山之石,可以為厝。但‘厝’也可以是‘錯’!只有危難兄弟,哪得盛世真心?只有利用別人的弱點幫助別人才能讓他依附,甚至離不開你;只有混亂之中的出奇制勝才能得到任用和信任!以孝治天下本是以老人為重!」帝辛看向嬴政。

嬴政會心一笑,接過話道︰「商鞅變法興秦國,第一步是得老人心!老人經歷世事之多,自然是非明辨過深!所謂孝即是孝順老人。老人德高望重,一呼百應!女人依附強者,大多孝順父母。如此!男子受制,幼子受教,天下少亂。至于如何讓老人服從!」嬴政神秘一笑,道︰「老人曾年輕過,自然後悔的次數自責的次數很多,只有尊重能勉強得到一定認同。但他絕不會認可你!于是,身份地位成了最重要的作用!」說幾此處,嬴政不由得笑了起來,道︰「那劉邦受到過雙鳩老人的救命之恩,每逢正旦之日就會放雙鳩,作鳩杖贈予老人。相比項羽而言,劉邦經歷的事情無法瞞住屬下之人,于是這尊敬老人成了他迫不得已的一招妙棋!」

「只可惜,商鞅死在權貴之手的人沒有父母給他們讓他們孝順!」嬴政苦笑道︰「這天下告老還鄉之人何其少?其子佷在朝為官者多少?所以,政治政治,沒有關系,沒有他們的父母在上面讓他們孝敬,除非這個官員愛國忠心,有良好的道德修養,否則他當官可得而知!」

李巍眼神一轉,哈哈笑道︰「所以有些人的升官之道,其實是在考察這個人的品性。怪不得,怪不得!」

「只可惜後人將這一層道理忘掉了。都是在抄襲別人的做法,卻不明其理!心術不正者不可用,用之誤國!就算其能力再大,加速國家滅亡而已!我寧願他來把我滅了,也不願意他篡我祖宗基業!我寧願做個末世君主!」帝辛嘆道。

李巍搖頭道︰「篡位者何其多,但大多殘暴不仁!如王莽篡位,呂氏專政,果真寧願他人把我滅了,也不願意我被他人篡位!若他滅我,則必然顧忌天下,抄襲別人稱王的道路,否則做錯一件事,自毀矣!如此稱王,制衡罷了,倒像個處處受制的傀儡皇帝!」

「所以我佩服嬴政!他走的道路完全自成一派!為了強大而強大!」帝辛贊嘆道。

李巍也不禁佩服起嬴政了,試說西漢十二帝,尊儒以孝治天下,東漢也差不多,後世皇帝,皆是處在這種怪圈之中。嬴政倒是無人可超越了。

嬴政擺了擺手道︰「自晉朝之後及南北朝倒是有幾個人走過我的道路,但是他們沒有佔了天時地利!就如那南朝梁劉勰所說‘才非長短,理自難易’,我只不過是利用一些已經成為事實的不會變動的東西制勝而已,這以靜制動,相比那六國以動天下動我之群起而攻之好得太多!而你李巍~」嬴政看向李巍,笑道︰「你倒是逃避,總是被動攻擊。但在近乎絕望之中置之死地而後生,比之六國難以放抗好得多!」

李巍笑道︰「人心難測,但九州地理形勢只是微微變動。人口雖然流失,但跑得了和尚豈跑得了廟,如此以‘靜’制動,的確夠奇特!」

嬴政笑道︰「只可惜天下知道這層道理的人很少,少得可憐。讀書讀書,這讀書一事必不可少!讀史書一事必不可少,我利用的就是人們常常不願意固守陳規,急功近利的特點。那六國君主大多死在這上面,那六國將領大多也是死在這上面。試問天下將領,除了與異族征戰之將軍誰堪重任?我最大的敵人無非有長城的燕趙,以北方席卷而下,齊魯自然不在話下。至于韓,迫不得已而為之,至于魏,和韓在一起就必定能給我帶來大量金錢。你們都知道,和楚打戰,沒錢沒糧不行。當然,錢是最重要的!畢竟戰爭時期米貴。而齊呢?昔日魯國為禮樂之地,至于為何放在最後,是怕這老實人發火你攔不住啊~當然,你不惹人家,人家對你也不會有多大概念。自滿自足的人最謙虛也最驕傲。泰山隔著,最懂得做生意的河南人又在我的手中,齊國自然眼楮蒙蔽。秦長城不毀自斃!」

帝辛也哈哈笑道︰「這老實人嘛~自然是要照顧的嘛~既然是禮樂之地,那麼觀念很難改變。好比你三秦之地,觀念唯你獨尊!無論哪個朝代,奴隸或者封建,上下不通都是常見的問題。政治清明,這上下不通的現象不明顯。但亂世,就尤為突出!自然,你秦國野心,和齊魯一樣之人,消息驚天動地,又有長城外之人的騷擾,想不消息靈通都不行!」

嬴政笑道︰「這就要感謝你商朝移民喜歡來三秦,否則這消息不就喪于河南之手了嗎?」

帝辛笑道︰「這聲音嘛~寧願在群山之間回音不覺,那會在平原之地一時震撼!」

嬴政搖頭一嘆︰「長城不可毀,邊關不可亂!寧願窩里亂,不願邊關破!墨子魯班縱有機關術,陸戰之道不可廢!東山再起那也要有東山!以靜制動,靜物不變,規律仍在。試圖人力改天,可笑至極!」

「時勢造英雄,英雄何地出?若無英雄事,再強口舌利!」帝辛眼神一黯。

試問,何謂勢?天地人合一?時間匆匆流過,只能珍惜。;時機也只能把握而已,但山川大地,山在那里,水在那里。不是不變,而是變得很慢。沒有時間快,沒有人心轉得急!

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古人模山範水,道理多出于山川。道家老子之句,天地人合一。其為不爭,什麼東西不爭?靜,何謂靜?那山在那兒,那水在那兒。你問它,它依舊那樣。

擅于觀察的人觀察什麼?觀察所需要的時間有多少?若不重復遇到相類似的人,你如何了解這類人的特點?生幫硬套別人的老套,你不明白,就是奴隸。所謂思想,就是因為你的靈魂中有靈性,不是狡黠,而是徹底的明白!

李巍走下坐地,步于舞地中央,一一向嬴政和帝辛二人拜倒︰「多謝二位指點!」

帝辛笑道︰「怒出于不怒,為出于不為。遠古部落以太陽為神!就是因為它有它的規律。人們信仰它,就在于它不會變,一直遵循著它的規律!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人非有別,人非好壞,勢也!這勢是不會變的,山有山的稜,水有水的紋,但他依舊是山,依舊是水。」

嬴政接著道︰「舍本逐末者多也,江山本是水和山。人無分別,神不比天地大!字本象形,不可不知其根源。飲水思源,不可忘恩。這儒家訓詁,雖說道路可以,但卻是心計。道家之感悟,必觀于山川草木,蟲魚,莊子言魚之樂,惠子貶之。但為文之道,非心術心計,而是這山川大地。若明悟此道,不棄本源,訓詁之道。必定是如虎添翼。我華夏子孫象形之字,圖騰等等之類皆不可忘。如贏宗趙氏大 象形黑龍,其為五爪黑龍。你啻宗李氏信仰樹神及青龍。也是此理。象形象形,不可不知本!」

李巍點了點頭,欣喜莫名!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指裂山河最新章節 | 指裂山河全文閱讀 | 指裂山河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