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地主 正文 第三百八十五章 鄉戀

作者 ︰ 如蓮如玉

大人小孩的期盼中,193年的春節降臨到中華大地。年發展,城鄉人民生活都有了極大改善,壓抑已久的終于爆發出來。

雖然在思想領域里面還沒有徹底解放,但是人們都用屬于自己的方式來歡慶這個大年。家家戶戶的鞭炮,買的比往年都要多。

最樂呵的當然還是娃子們,不僅都混了一套新衣服,而且兜里的炮仗都鼓鼓囊囊。大人都說了,今年管夠。

一大早起來,胖子家也就忙活起來,仨丫頭都打扮得花枝招展,真跟花朵兒似的,有機玻璃的發卡,用手使勁一蹭就散發香氣,面別一個蝴蝶結,小辮都系著紅頭繩,一走起來就隨著辮子飄舞。

胖子圍著她們看了半天,猛然一拍大腿,抽出一根火柴頭,沾著胭脂紅,在她們的腦門都抹了一個大紅點。

大辮子的頭發是豎著辮子,不過是在頭盤起來,胖子琢磨半天,還是忍不住拿出一朵紅色的山杜鵑,悄悄插在大辮子的頭,果然增色不少。

就連笨笨和毛毛它們,也都裝扮一新,毛毛老哥仨都穿小花褲,笨笨和嘟嘟的腦瓜也都系蝴蝶結,一個個也都透著喜慶。

「笨笨是生。」胖子跟三個小丫頭提出抗議,也怪笨笨不懂事,戴著個蝴蝶結還臭美呢。

仨丫頭哪管這個,圍胖子,也要給系一個不可。可憐胖子長得五大三粗,卻只能狼狽而逃,領著丑丑滿囤子跑。

看到的人都吵︰「胖子啊,大過年的,就歇一天唄。」

胖子心里話︰俺是出來避難。

吃過早。太陽也出來了。就忙著貼對聯粘掛錢。小娃子們已經開始扎堆。互相比比誰地新衣服好看。交流一下兜里地吃食。然後就乒乒乓乓地放起鞭炮。

大點地像二肥子他們放大個地;像奇奇她們就放小洋鞭。動靜雖然小。但是沒危險。丫丫是個傻大膽。跟二肥子他們搶著放麻雷子。而且還有花樣。弄個鐵罐頭盒子把炮仗蓋。留著捻子在外面。點著之後。砰地一聲悶響。罐頭盒子蹦起老高得小娃子們一陣歡呼。

笨笨它們也最願意跟在小孩後面哄哄。既能玩。又能混點零食吃。就是這炮仗地動靜比較討厭毛它們聰明。知道捂著耳朵。笨笨和嘟嘟就跟著硬挺。真不容易啊。

胖子在家里擺好了各種吃喝紅花生瓜子啥地。除了凍梨之外。還有新鮮地雪梨。

武老頭也顯得格外精神。穿了自個地軍裝。各家各戶溜達。也許在他地心里。覺得這可能是自己地最後一個春節。

老吳頭也穿筆挺的風衣,陪著他游逛。這老家伙似乎也覺察到什麼近跟武老頭形影不離,打得火熱。

胖子和大辮子忙活著年夜飯,對于小兩口來說,這個春節更是非比尋常,意義深遠。

呼嚕嚕外面闖進來一幫小將,進門就給胖子磕頭。胖子連忙掏兜,一張一張五毛的票子遞過去。

「胖子叔年是不是該漲點了,還有俺們胖子嬸子那份呢。」二肥子代表這幫小娃子表達群眾的呼聲。

「你們這幫玩意」胖子笑罵一句只好每人給了一塊錢,一下子就撒出四五十塊家伙,這錢也不少啊。

「奇奇,丫丫,吳瓊,你們可要把這個幫胖叔叔賺回來啊,不然就賠了!」胖子一副痛心疾首的模樣,給仨丫頭下了死命令。

丫丫笑嘻嘻地說︰「沒問題,我們領著毛毛,我們負責收錢,毛毛負責磕頭,嘻嘻」

年夜飯異常豐盛,六六大順,六樣涼的六樣熱的,武老頭喝得最多,一口一盅,一盅接一盅,大有千杯不醉的架勢。警衛員也沒招,最後還是大辮子好說歹說,這才改喝葡萄酒。

剛到眼擦黑,小娃子們就拎著燈籠滿囤子逛,大部隊浩浩蕩蕩,足有四五十人。最後,都到學校集合,在冰燈那玩得熱火朝天。

胖子一家一邊包餃子一邊看電視,等新聞聯播結束之後,忽然屏幕開始出現193年春節聯歡晚會的字樣。

「春晚?」胖子猛然想起來,中央電視台第一屆春節晚會,就是從這一年開始的,想不到自個還能再第一時間,看到最早的春晚,實在是叫胖子一時間有些恍惚。

「春節晚會,那不是能看到很多演員!」大辮子也抑制不住內心的激動,她和那個時代的大多數姑娘一樣,也都有自己追星的方式,收集那些電影明星的劇照啥啊,有的是買來的一張張卡片,有的就是從大眾電影面剪下來的,厚厚的一大摞子呢。

胖子對第一屆春晚沒啥印象,他熟悉的是從194年春晚,馬季賣宇宙牌香煙開始的。不過還是答應了一聲︰「肯定都有,一邊包餃子一邊看。」

只見屏幕

一個舞台,背景是由彩燈組成的蓮花圖案,中間寫春」四個大字。

一陣樂曲之後,穿著中山裝的趙忠祥一下子就出現在屏幕中央,感覺有點突兀,不過在胖子看來,老趙那時候是真年輕啊,胖乎乎的,都快趕胖子了。

「還可以點播自己喜愛的歌曲呢,我點播知音!」大辮子像個小丫頭雀躍起來。

「冷靜,一定要冷靜,咱家好像還沒有電話呢。」胖子也覺得有點遺憾,這麼大事,能跟著摻和摻和多好啊,等過了年,一定把電話裝。

「馬季,姜昆!」老吳頭也忍不住叫起來,他平時最願意听相聲。

「劉曉慶!」大辮子指著四個臨時節目主持人中的那個女的叫起來,胖子一瞧,可不是嗎,劉曉慶那時候正值女人一生中最旺盛的季節,真像一朵盛開的紅牡丹。

「那個瘦子是誰啊?」武老頭指第四個主持人問。

「喜劇演王景愚啊。」胖子對這人還有印象。

主持人拜年之後,歡快的樂曲聲奏,屏幕前的眾人都一起月兌口而出︰「李谷一。」

話說那時候的谷一不得了啊,全國觀眾沒有不認識她的,一曲《拜年歌》下子就把晚會的歡樂的氣氛烘托出來。

隨後,姜昆和劉曉慶就開始桌介紹演員,舞台下面都是一張張的圓桌,大伙濟濟一堂,服裝都很樸素,男同志穿中山裝或者卡其布工作裝的比較多,有幾個穿西服的,也大多沒系領帶,那時候的人淳樸啊。

但是氣很好,人人臉的笑容都很燦爛對不是偽裝出來的,真正是發自內心。以胖子見識過後來那些春晚的眼光來看,這時候更像是純粹的聯歡人的感覺很溫暖。

「哇,還有猜燈謎呢。」奇奇她們仨小丫頭不知道什麼時候跑回來,一听說有猜燈謎,就樂得拍巴掌。而且獎品都是筆啊本子什麼的,馬季一邊介紹,一邊往自個兜里劃拉啊。

劉曉慶宣布了第一條燈謎︰「從至下,廣為團結。」看得出,還是帶有一定的政治色彩,沒辦法就是時代特色,思想領域里的大解放還沒有徹底解開,文藝也還停留在為政治服務的局限。

然後是馬季趙炎和說的相聲,一連說了三段。那時候演員少啊,所以後面姜昆和李文華這對老搭檔也一連氣說了仨在以後的春晚中還真是罕見。

歌曲、黃梅戲、京劇,魔術雜技等等也都閃亮登場,而且還有台灣女演員登台朗誦了一首《每逢佳節倍思親》,看來個就算是春晚邀請港澳台演員的先河。

王景愚的吃雞最有意思,本來準備了一只燒雞結果姜昆說他餓了,給吃了一半。馬季還是有長者風度的︰「王景愚你是著名演員,沒雞照樣演。」,怎麼看怎麼有點胖子的一貫作風。

鄭緒嵐出場,一連唱了三首歌,當時少林寺正在全國熱映,所以那首《牧羊曲》也最受歡迎。

另外點播最多的就是《大海啊故鄉》和《太陽島》,尤其是後一首,把太陽島唱得優美無比,可是當時還沒咋建設,凡是听了這歌被忽悠去了太陽島的,都說就是個大荒甸子啊。

等到李谷一再出場,那可了不得嘍,就把春晚變成個人演唱會,一連氣唱了六首,恐怕也算是春晚之最,都是觀眾點播的︰《春之歌》、《問聲祖國好》、《一根繡竿》、《年輕的朋》、、《知音》、《鄉戀》。

想想後來的春晚,六個演員唱一首歌,再看看現在,一個人唱六首,胖子心中頗多感慨。

「知音,這首最好听。」大辮子最喜歡這首歌了,平時沒人的時候也經常哼哼。就連武老頭在听到「將軍拔劍南天起」的時候,也擊掌叫好。

而最後一首《鄉戀》,則是電視系列片話說長江的插曲,也是當時點播最多的一首歌,據說當時的總導演黃一鶴也是猶豫再三,最後才決定這支歌的。

因為在此之前,鄉戀這首歌曾經被批評為靡靡之音,也正是因為這首歌,一下子就吹起了一股文藝戰線解放思想的春風,絕對是具有歷史意義的一首歌。

其實在胖子感覺,這首歌曲調柔美,內容也絲毫沒有露骨之處,之所以會挨批,還是當時那種特定的歷史時期所決定的。

人們在听膩了斗志昂揚的革命歌曲之後,听到這樣一首抒情歌曲,那種感覺,真像是感覺到一股春風拂面。

晚會結束,人們的腦海里依舊縈繞這鄉戀柔美的曲調,一首歌就拉開了春天的序曲,也不得不說是一個奇跡。

呵呵,大伙在網找找3年的春晚錄像,值得一看啊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小地主最新章節 | 小地主全文閱讀 | 小地主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