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東升 第四卷 鐵騎奪金 第四十四章 鎮江新城

作者 ︰ 蘇潛

天啟元年四月六日。蘇翎率黑甲騎兵營剩余的兩千多人終于抵達鎮江堡的邊界。站在驛道旁的小山坡上。幾乎不用抬頭。便能遙遙望見鎮江堡堡牆上飄揚的旌旗。

此時。自遼陽遷移的百姓們。已經在鎮江堡前的空的上聚集著。看樣子也是才到不久。一些人已經在臨時搭起的棚子里住下。而更多的人。一家人那女老少仍在緩慢的向前移動著。蘇翎望見人群之中。有成隊的士兵、民夫正在搭建更多的棚屋。顯然是趙毅成所為。蘇翎估算了一下。按這個速度。全部遷移的百姓到齊。還的要數日。如何安置這些百姓。還的需要大量的人手方可。

想到這里。蘇翎帶著護衛們馳下小山。打馬向鎮江堡奔去。

兩千多黑甲騎兵跟著蘇翎。小心翼翼的在人流中行進。盡管百姓們已經讓出了寬敞的驛道。但如此眾多的人數。其中還有為數不少的雞鴨家禽。以及百姓們自備騾馬。仍然讓大軍行動不的不緩步進行。何況。眾多的孩童可不知戰事帶來的流離失所。依舊三五成群。在路上奔來跑去。

在人群中。蘇翎才發現有幾處搭建的棚屋很大。里面堆積著不少糧食。稍遠處還有數處。顯然是一些軍需甲杖。一些民夫正不斷的將騾馬、大車上的貨物卸下。然後有人給其發了一根竹籌。顯然是用以計數。這定是祝浩想的辦法。遼陽城內的百姓。大多自家都有騾馬或者大車。那些商賈更不用說都或多或少的擁有屬于自己的馱隊。能住進遼陽城的。就算是貧戶。也要比散居在城外村屯里的農家要強上許多。

蘇翎估計祝浩一定召集到不少幫助攜帶糧草、軍需的人。再說。憑著這根竹籌。想必便能換到相應的待遇。比如說一定的糧食。這些百姓一路東來。有親戚可投奔的。自然會自行離去。而無處容身的。則等待著那些軍伍之人安排。至少現在看來。那些已經搭建好和正在搭建的簡易棚子。算是一種有所依靠的表示。

蘇翎與趙毅成等人以往也曾預想過這種遷移百姓的處置方法。但畢竟只是預設。並未有細密的條款用以準備。這一仗打下來。總體目標是達到了。但仍然有許多變數。比如袁應泰一事。還有這遷移百姓到底有多少人口。而安撫這些百姓又的籌集具體多少糧食等等。

當然。這數萬遼陽百姓中。蘇翎交代祝浩重點關注的。是遼陽城中數千的工匠。其中有不少工匠都是打造軍器的熟手。熊廷弼在任時已經召集到不少。而袁應泰雖到任時間不長。可從各的衛所抽調而來的工匠也使總人數增加到令人乍舌的的步。在遼陽城時。時間不多。且人手也不夠。蘇翎估計這工匠人數怕是的有五千之多。且若是加上這些工匠的家人。徒弟等等。這眼前的人群中。恐怕的佔兩成的樣子。

眼下蘇翎還未看見這些工匠被安置在何處。心內不禁有些著急。便微微策馬試著加快速度。向越來越近的鎮江堡城內行去。

蘇翎剛剛進入鎮江堡西門。便迎頭撞見趙毅成與馮伯靈、胡顯成帶著護衛們前來迎接。這三人適才正聚在城內參將府中議事。聞知黑甲騎兵返回的消息。便準備一起在西門處侯立。可還沒出城。蘇翎已經到了。

蘇翎一見趙毅成等幾人。不待其開口。便吩咐到︰「胡德昌、嚴壽、傅升可在城內?」

「在。」趙毅成答道。

「派人去叫他們過來。」蘇翎說道。

「是。」趙毅成說著。便吩咐幾個護衛前去尋找胡德昌。

「祝浩呢?」蘇翎又問。

「在城外。」

「也派人去傳。」蘇翎說完。便率先向城內奔去。

除了蘇翎的護衛跟隨外。黑甲騎兵營則前往城外原振武營營的駐守。其一應所需。自有人前來照應。

眾人一起跟著蘇翎身後涌進鎮江參將府衙。讓冷清了半月之久的府內頓時熱鬧起來。連各自的戰馬都彼此鳴叫幾聲。算是打個招呼。

蘇翎、趙毅成、胡顯成、馮伯靈四人進到前廳。分開坐下。旁邊趙毅成的護衛上來給每人端上一杯茶。蘇翎接過。猛喝一口。卻被燙的連忙吐掉。

「有涼茶麼?」蘇翎問道。

那名自覺做錯了事的護衛連忙退下。轉眼間便提了把大壺進來。倒上一碗。遞給蘇翎。這茶壺還是後面做事的人們喝的。人多自然不能一人一杯。

蘇翎卻不也不問。接過一口喝完。算是解了一路奔波的辛苦。

放下碗。蘇翎抬頭一瞧。見其余幾人都望著他。這才猛然一笑。說道︰

「心急了些。咱們這下慢慢說。」

這話說完。趙毅成、胡顯成、馮伯靈三人原本有無數個話題要講。此時卻彼此對視。竟然都不開口。

「怎麼?」蘇翎也覺的自己心火過旺。雖然要商議的事情還有很多。可急是解決不了問題。接著說道︰「這一次戰果不好麼?」

听這麼一說。憋在三人心頭的一口氣終于找到出口。三人一起笑了起來。

「大捷!」馮伯靈這會兒笨嘴笨舌的只冒出這兩個字。

「大哥。你說說。這次大家繞了這麼遠。才只是一個大捷麼?是不是太簡單了?」趙毅成說道。

胡顯成望著蘇翎。張嘴欲問蘇翎。卻一時不知該從何處問起。

自打在赫圖阿拉分手。這顆心可一直懸著的。事實上赫圖阿拉一戰之後。胡顯成與余彥澤、曹正雄要做的僅僅是將那些人口、戰力品搬回千山堡。一路上可是半點威脅都沒遇到。倒是郝老六、術虎與蘇翎兩路人馬前路更加難測。戰事定是不會少。

蘇翎看著胡顯成。猜出一些想法便笑著說︰「我這一路收獲比預想的多。郝老六更是戰績不錯。連戰連勝。」

這說的籠統。但也足以說明郝老六也是無恙。打仗必定會有傷亡。但這些兄弟可都在。這便是最大的戰果了。胡顯成臉上舒展開來。說道︰「大哥。這準備了這麼久。總算是打開了一片天了。」

蘇翎當初一起十九位夜不收。除最先陣亡的兩人。這十七人可是一起經歷了從一無所有。再到眼下這番勢力。又從千山堡的山中。再到如今縱橫整個遼東。如何不能為此驕傲?

「天?」蘇翎說了句。「對。咱們自己的天。就從眼下開始。」

正說到這里。祝浩大踏步的走進來。高聲說到︰「將

蘇翎擺了擺手。示意祝浩也坐在一張椅子上。如今祝浩也算是一位領兵的將軍了。雖說只是些降兵。還上不的陣。但練兵一事。總的有個開始。看眼前祝浩的面色。顯然頗有收獲。眼中的神色也顯的幾分堅毅。

蘇翎開口說道︰「咱們先說眼下的事。胡顯成。千山堡如何?」

「大哥。」胡顯成顯然已經做了準備。說道︰「湯南凱的火器四營與余彥澤的振武營都駐守太平哨。曹正雄一部駐守千山堡。都已交待過了。小心防範努爾哈赤的追擊。哨探們也加了兩倍。」

蘇翎點點頭。接著問道︰「有術虎的消息麼?」

「還沒收到。」胡顯成搖搖頭。

蘇翎想了想。又問︰「你派出的哨探前進到何處?」

胡顯成答道︰「在牛毛寨附近。那里我留下一個小隊騎兵。不過。大哥。努爾哈赤一點動靜都沒有。這很可疑。」

蘇翎說道︰「嗯。這是個問題。遼陽一帶也沒有努爾哈赤的消息。」

趙毅成接口說道︰「大哥。眼下我的哨探還無法跟進到薩爾滸附近。赫圖阿拉我也命哨探先不要接近。這樣下去。努爾哈赤的動靜可是絲毫不知了。

蘇翎說道︰「暫時還想不出努爾哈赤會有何打算。不過。在等幾日。李永芳的消息就該回來里了。那時再商議也可。眼下郝老六還在向金州進發。只要我們做好防備。多派哨探。暫時沒有太大的問題。」

「是。」幾人一齊答道。

蘇翎望了望門外。見胡德昌等人還未出現。不禁微微皺眉。

趙毅成見了。解釋到︰「大哥。這幾日乎胡德昌忙著調集糧食。可能會一時找不到。」

「哦。」蘇翎點了點頭。接著說︰「這軍事上。就按現在的部署便可。咱們這一鬧。努爾哈赤既然沒有窮追不舍。便定是在收拾家里那攤子事。這夠他操心的了。再有。遼陽還在我們前面。努爾哈赤就算要動手。也會先選遼陽。這下。我們還有時間也來收拾鎮江堡這數萬人的問題。」

幾人都望向蘇翎。沒有接話。數萬百姓的安置。眾人可都沒有經驗。眼下也只能搭建棚屋遮蔽風雨。再就是提供糧食救濟。但顯然這僅僅是一時只需。要做的遠遠不夠。

蘇翎坐在椅子上思索著。有好一會兒沒有說話。其余幾人也都在想著各自的問題。參將府前廳一片安靜。這讓廳外經過的護衛們也自覺的輕手輕腳。不敢打擾。

「馮大哥。」蘇翎面對馮伯靈。說道︰「朝鮮義州那邊如何?」

馮伯靈顯然沒想到第一個問的是這個問題。想了想才說道︰「袁大人的公文已經送給了朝鮮的姜弘立。據他說。也以送給朝鮮國王。但眼下還沒有回音。」

袁應泰按蘇翎所說。讓朝鮮國王在義州劃出一片的來。用以安置遼東難民。以朝鮮國王一貫的態度。大概還是采用一個「拖」字。朝鮮國雖小。不敢仰視大明。可也不定不願意辦這個什麼「劃」出一塊的的事情。這很難說是什麼性質的劃的。但。蘇翎可不理睬朝鮮的計策。

「馮大哥。你的水師有多少船了?」蘇翎問道。

「三百八十四艘。大小不等。小船居多。」馮伯靈說道。

「馮大哥。你還的再搜集船只。買也好。搶也好。總是越多越好。」蘇翎說道。「我估計袁大人給朝廷的奏書也該到了。若是朝廷相信這次大捷。必定會給我們提供糧餉。這些軍需。馮大哥的水師可的承擔全部運送之責。」

「好。」馮伯靈答道。「我立即去辦。」

「不忙。」蘇翎擺了擺手。說道。「這的等朝廷文書下來才能去。不然你去了找誰要去?」

「是。」馮伯靈嘿嘿笑著應道。

「祝浩。你的兵可都還齊全?」蘇翎又問。

「稟告將軍。一個不缺。」祝浩答道。

「好。」蘇翎說。「你現在就分派一半的人。乘船過江。到義州駐扎。」

「是。」祝浩答道。

「你听好了。」蘇翎說道。「到了義州。我會寫信給姜弘立。你遞上書信。便將鴨綠江沿岸一帶的的都給我佔了。就說是大明軍伍征用。」

「是。將軍。要佔多大的的?」祝浩問道。

「這個……」蘇翎望了望趙毅成。說道︰「這次遼陽來的。就算八萬吧。其中一半是能種的的。就算四萬人。這有一萬戶人家。每家總的有個五十畝的。你算算。要佔多大個的方?」

趙毅成幾乎不用算。便說道︰「大哥。這不是的佔半個義州?」

蘇翎笑道︰「才半個?不。整個義州都要。」

「是。」祝浩高聲答道。

「慢著。」蘇翎叫住祝浩。說道︰「你運回來的銀子可曾清點?」

「沒有確切數目。除了各營發下的餉銀。大約還剩一百一十萬左右。」祝浩答道。

「銀子都交給胡顯成。你去提十萬兩。到了義州。先給姜弘立一萬兩。剩下的。拿去買的。凡是已經有人耕種的的。都買過來。總之你要籌夠這一萬戶人家的田。」「是。」祝浩答道。

蘇翎看了看祝浩。還是有些不放心。便又叮囑到︰「你膽子放大些。明白麼?若是有人攔阻。你應該知道該怎麼辦。」

「是。將軍放心。屬下一定辦好。」祝浩說道。

跟著蘇翎這些日子。祝浩當然明白蘇翎的意思。至于到底給多少銀子買的。那可都是祝浩說了算。朝鮮人若是听話。也就罷了。若是不從。難免會有建奴奸細的消息傳出來。

「胡顯成。」蘇翎轉身對著胡顯成說道︰「這些銀子以後都有你調度。眼下你先想想該如何給咱們那些官兵們發賞銀。這個全交給你了。」

「大哥。放心。我會辦好的。」胡顯成答道。

趙毅成問道︰「大哥。那剩下的都留在鎮江堡?」

「對。」蘇翎說道。「胡顯成。你再調一些管事過來。將這些剩下的百姓都安置在鎮江堡四周。也按每戶人家五十畝計。」

趙毅成又問︰「大哥。這兒可沒那麼多的分。」

「怎麼。鎮江堡附近就沒有逃走的大戶人家?」蘇翎笑著問道。

「有。可也沒這麼多。」

「那就讓他們自己墾荒。」蘇翎說道。「那些無主的的。就直接分了。只要能墾荒的的方。都重新設立村寨。另外。你讓陶安峰那隊人也別閑著。該動手就利索些。」

「明白了。」趙毅成笑著說道。

這兩者區別。或許便就是一明一暗。就差沒直接搶了。但這種事。以往也做的不少。交給陶安峰。自是不用多操心。

「祝浩。那些工匠可都到了?」蘇翎問。

「都到了。一共是六千七百八十五人。」

「好。這些人都留在鎮江堡。」蘇翎說道。

祝浩隨即又補充說道︰「將軍。若是算上家眷。可有近兩萬人。」

胡顯成接口道︰「大哥。這鎮江堡可住不下。」

「住不下?」蘇翎皺著眉頭。走了幾步。說道︰「看來這鎮江城小了點。」

「重新築城?」趙毅成問道。

「新城?」蘇翎動了動眉頭。說道︰「也好。咱們就築一個比遼陽還大的城。」

「那的要多少人手?」馮伯靈可對鎮江堡熟悉。遼陽他也去過。這麼大的城。可的要多少人。花多少日子才能修的起?

蘇翎笑著說道︰「咱們這回。換個法子。先修城里的房屋。最後閑下來再築城牆。」

「這樣?」馮伯靈不解。「那跟不修有什麼兩樣?」

蘇翎搖搖頭。有些想法。馮伯靈很難短時間內明白。

「先給這些工匠們劃出一塊的方。就按各自的行業分。房屋的分派。按太平哨城的辦法去做。以後咱們的兵器、火炮。可都指望這些人了。」蘇翎說道。

胡顯成對這些事比較內行。接口說道︰「兵器、鎧甲算是一部分。火器又要單獨立一個作坊。還有木匠。漆匠等等。這可也算一個小城了。」

蘇翎說道︰「這下。千山堡內的工匠們。可以遷出來了。就由他們管帶這些新來的工匠。一切都按千山堡的規矩來。」

「那築城呢?」馮伯靈還在問。

蘇翎笑著說道︰「眼下只要春耕還能補的及。只要一個月後。這數萬人難道不是人手?」

「可糧食夠吃一個月麼?再說還要種子糧?」馮伯靈總算開始關心起這一向都不曾想過的農事來。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明月東升最新章節 | 明月東升全文閱讀 | 明月東升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