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養成日記 正文 第八章 流言

作者 ︰ 廁所里的水

如今吳、楚二國境內,都流傳著這麼一句話︰「吳主知項達而不知熊遠。」不少坊間茶肆之間都在盛傳此事,而更多的,便是談及章哲居然誤以為項達就是楚國的君主。

按理說,章哲所說的話無非就是「被項達嚇破了膽。」哪知道這謠言到了楚國,便開始變了味兒。一開始,有人說,項達身為大將軍,威名遠播,不戰而屈人之兵,這是天大的好事,因為吳人既然恐懼項達,那麼今年吳楚之戰很有可能以勝利為終結。

後來,這說法搖身一變,就成了「要是項達當楚國的皇帝,吳國恐怕就會士氣大跌,吳主章哲甚至會舉國投降也說不定。可如今是昏庸的熊遠當皇帝,吳主自然高枕無憂。」再後來,流言便成為「將軍項達能力出眾,有王霸之氣。可他如今卻屈居人下,飽受熊遠的猜忌,一旦讓他尋到機會,他肯定會魚龍變化。」不少酒肆、茶樓之間,更是把此事說得言之鑿鑿︰「若是他領兵攻打吳國,那麼吳國在投降之後,他很可能會劃地稱雄,成為新的皇帝。」

這種謠言一傳十,十傳百,在一支看不見的大手下,居然很快傳遍楚國全境。

楚國首都郢都。

「章哲小兒欺人太甚!」朝堂之上,熊遠拍案而起。

堂下跪坐的群臣卻是鴉雀無聲。這時,只見其中一名年約60上下,面容嚴肅、頭發花白的老者出列,對居中高坐的熊遠行了一禮,然後開口說道︰「皇上不必如此,此定是吳國故意行那離間之計。」說完,他淡淡的看了一眼左側端坐的第一人。

那是一名年約40的將軍,頭發露出了一絲花白,一張國字臉面色平靜,不怒自威。他端坐在那,雖然沒有言語,但一眼看過去,那個將軍卻是所有人中最令人不敢忽視的人物。

「吳主章哲故意如此言語,無非是想離間皇上同項將軍的關系,更欲借此使得我楚軍上下離心。其心可誅,皇上切勿以此為意。」堂上的熊遠听完老者的話,看了一眼旁邊不動聲色的男子,深深地吸了幾口氣,方才慢慢地說道︰「史愛卿,朕自然知道這是吳國故意施行的奸計。朕只是有些擔心這廝在楚國境內一直造謠生事,大有一發不可收拾的趨勢。萬一此事愈演愈烈,人言可畏啊!朕擔心的也是軍心、士氣動搖」說罷,又瞟了一眼那端坐的男子,方才停口不說。

那名姓史的丞相卻是思索了一會兒,繼續說道︰「此事倒是易解。出此計者無非是想讓皇上與項將軍滋生間隙。皇上無需理會,只需讓項將軍繼續領兵,負責今年攻伐吳國的事宜,那麼謠言便不攻自破。」

熊遠皺了皺眉頭,看了眼旁邊那名將軍,張了張嘴,但一個字也沒說了出來。良久,他才緩緩開口︰「此事事關重大,須得細細商議。」姓史的丞相眉頭一皺,正要再勸,哪知道楚君熊遠卻是開口說了句︰「朕乏了,今天就到這吧。」然後他一言不發,起身緩步離開了朝堂。

旁邊那位將軍放在雙膝上的手掌微微的握了一下膝蓋,卻把眼楮看向朝堂之上端坐的另一名老者。那老者年過70,雖說已是風燭殘年,頭發雪白,但卻坐得筆直,雙瞼下垂,面無表情,似乎是在假寐,可當他听了熊遠的話後,便干脆把眼楮閉上。那位將軍眼見如此,身子微微沉了沉,然後繼續保持沉默。

下了朝,那名年過七旬的老者便在家丁的陪伴下,回到了自己的府邸。進了府門,老者嘆了口氣,看了看干淨的庭院,便向自己的書房走去,邊走邊向身邊的管家說道︰「老陳啊,去把門關上吧,今天難得布兒不在,家中清淨,我想好好的靜一靜。若是有人來訪,就告訴他們,老夫不想見客。誰都不見。」

那名管家剛想開口,卻見老者不快不慢的朝書房走去,只得躬身行禮,便指揮下人閉門離開了。才進書房,老者便見二個年輕人正在竊竊私語,其中一人,年約二十,面貌和他相似。另外一人,卻是更為年輕,濃眉大眼,一雙眼楮炯炯有神,面貌剛正。

看見老者進來,當先一人臉上露出不好意思的神色,小聲的喊了一聲「爺爺!」另外那名年輕人卻是恭恭敬敬,起身行了一禮。那老者對行禮的年輕人點了點頭,又轉過頭來,看了看和自己相貌相似的年輕人,嘆了口氣,說道︰「布兒啊,我說難怪今天家中如此安靜,原來你不在院子里練槍,卻跑到我這里來會友了!不知道這位小友是?」那年輕人吐了吐舌頭,連忙說︰「對不起,爺爺,佔了您的書房。這是我新交的好友,名叫馬良。我們馬上就走。」正要拉著那個叫馬良的年輕人出去,哪知道那老者听見他朋友的名字,眼中精光一閃,卻是開口道︰「不必了,爺爺我也好奇,你們在聊些什麼?」

「呵呵,還不是最近風頭正火的那件事。要我說,皇上猜忌之心雖重」那老者卻突然轉過頭來,對自己的孫子喝道︰「慎言!為人臣子自當盡心盡力,鞠躬盡瘁,豈有在人背後議論長短的。如此不智之舉,爺爺我是怎麼教你的!」說到後面,語氣愈發凌厲。

那年輕人被鎮住了,便不敢言語。旁邊名叫馬良的年輕人卻是嘆了一口氣,以輕微卻足以讓三人听見的聲音,低聲說道︰「掩耳盜鈴!」老者面上一怒之色閃過,面對這孫兒的朋友,剛要張口,卻楞是半個字都沒吐出來,良久,老者嘆了一口氣,揮了揮手,說道︰「你們走吧,切勿在人前說此等大逆不道的話,否則唉!」說罷,便轉身望向窗外。

兩人出了書房,站在院里,那名叫馬良的年輕人拉住另外那個年輕人,正色說道︰「鄧布,沒想到你爺爺居然變化至斯。想當年,我父親曾說過,他此生最佩服的人就是你爺爺,‘正直敢言、以民為先,唯鄧進也’。沒想到現如今,謠言紛飛,你爺爺居然面現消極,恐怕是打算置身事外,明哲保身吧?」

那個名叫鄧布的年輕人卻是不服氣,說道︰「也許咱們不理解他老人家的苦衷呢?雖說馬良兄你聰慧過人,可也許咱們只是井底之蛙,智謀淺短罷了,又怎能以己之心度人之月復呢?」

那個名叫馬良的年輕人卻臉現憂色,說道︰「如今楚國雖然明為如日中天,其實危機四伏。將相不和已是國之大弊,更何況君臣離心。楚國的百姓都知道,大將軍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長久以來,他一直是楚軍士卒爭相效仿的楷模。家族世代深受皇恩的他,雖然出身顯赫,但一直以才能著稱,更是在我皇奪嫡之爭中,起到了不可磨滅的作用,當他豎旗之後,大部分軍中將領很快便站在了我皇的麾下。我皇登基之後,申、薛、吳、越四國皆想趁機進犯,更是他親自率軍,一一征討。但凡交戰,罕有敗績,可謂是戰功卓著,而他更是憑借武藝高強、身先士卒、勇往直前的作戰風格在軍隊中樹立了極高的威信。可他從未有不臣之心啊!」

他說到這里,頓了一頓,繼續說道︰「唉,功高震主啊!我皇又不是那心胸開闊之輩,如今他手握兵權,我皇定然心中忌憚非常,如今謠言一出,二人定然互相猜忌。要是一個處理不當,我皇定然和項將軍君臣離心,更將阻擋萬千有志報國之人的腳步啊。若我所料不差,你爺爺失寵于皇上多年,恐怕只會明哲保身,而那史丞相與項將軍面和心不和,恐怕也會作壁上觀。如此一來,恐怕我楚國禍不遠矣」

整個院子里極為安靜,所以這二人的說話聲卻是清清晰晰傳到了書房里,那老者坐在椅子上,雙目出神,嘴里卻是低聲呢喃道︰「老夫又豈會不知,可是萬一我勸了,皇上恐怕更會反其道而行啊,唉」

————————————分割線————————————

坐在御書園內,章哲有些頭大,因為章哲曾下過詔令,每年3月和9月將在建安城內舉辦「科舉」,分科考試,參加者不計身份、地位,如能憑真才實學在科考中名列前茅者,章哲將招納為官,共治國土。

章哲開著招賢館,一直取賢納士,原想恐怕科舉之時無人參加,哪知道真正進入三月份後,便有大批的外地學者、士子、工匠甚至游俠紛紛聚集至建安城,弄得建安城內人聲鼎沸,客棧爆滿。茶樓酒肆之間都在議論即將進行的「科舉」之事,不少文人墨客更是吟詩作對,彰顯才華。

章哲不禁有些納悶,為什麼這些人不平時來,自己不是一直開著招賢館的嘛?後來,還是司馬仲德笑著向章哲解釋道︰「皇上,您當時所發詔令是這麼寫的︰建安城內將設‘招賢館’以招納賢能,無論身份、老幼,但凡有一技之長、能造福于社稷者,朕將親自錄用,望與賢能共治國。另外,每年3月及9月,朕將在建安城內舉辦‘科舉’,分科考試,參加者不計身份、地位,如能憑真才實學在科考中名列前茅者,招納為官!」章哲仔細一想,是有這麼回事!

司馬仲德笑著說︰「皇上招賢館內錄用之人,並不是人人得以為官的,不少人甚至是當了侍衛之類不入流的官職,而今科舉卻不一樣,一旦名列前茅,便能夠直接任命為官,治理地方。這些人心中定然在想︰與其進招賢館,泯然于眾人,還不如暫且忍耐一時,以求為官?」章哲恍然大悟,原來如此,都怪自己詔令不明,看來以後,這詔令還真得下得咬文嚼字一些。

秦雲羽笑著對章哲說道︰「哈哈,皇上,不知道您這‘科舉’打算如何進行呢?」

章哲思索了一會兒,便狡黠的對二人笑道︰「那就先進行‘海選’吧。」

對面二人卻是面面相覷︰「海選?」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皇帝養成日記最新章節 | 皇帝養成日記全文閱讀 | 皇帝養成日記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