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養成日記 正文 第二十四章 加點

作者 ︰ 廁所里的水

天空中下起了小雪,建安城內顯得格外安靜,一眼望去只有散發著炊煙的房屋和早已掉光葉子的樹木,街上行人稀少。

章哲坐在招賢館里烤著炭火,心情很不錯,因為賈文若的工作的確做得不錯,如今建安城內的災民因為準備充分,所以沒有多少是凍死或者餓死在街頭的,不少落難之人用他們辛勤的雙手,搭建了房屋院落,準備了過冬御寒的物資。所以,當建安的第一場雪落下時,城里的歌功頌德聲絡繹不絕。

至于招賢上,這人才的收獲也還可以。雖說謀士一類的人物估計仍然抱著不看好吳國情勢的態度,一個都沒有招攬到,但是治理國家的人才倒是收獲不少。政治在80以上的已經很久沒有找到了,不過70多的賢人倒還是有不少,章哲按照司馬仲德的方法,狂拋橄欖枝,並將這些人任命為各縣的縣丞。至于隸屬中央的官員,章哲則是抱著寧缺毋濫的原則,不到自己滿意,堅決不予錄用。

至于武將,就有些讓章哲郁悶了。吳國之內武藝出眾,達到60以上的壯士不少,但是論起統兵為將,有這種才能的就堪稱稀少了,目前只招到一個名叫劉岱的,不過也只和程武、樊奎他們一樣,統帥62,武藝73。

「唉,估計今天怕是沒什麼人才上門了!」章哲微微嘆了口氣,以現在自己的將領、謀士來看,就算是章哲這種半吊子,都知道取勝恐怕是很渺茫了。

謀士的話,司馬仲德、陸伯顏倒是能夠擔當一部分,不過章哲沒在大型的戰役中親眼見證他們的謀略實力,也不知道他們能不能帶給自己勝利。

統兵作戰的話,秦公明、郭援算的上是一流猛將。陸伯顏雖然武力不足,但是統兵作戰能力頗強。而程武、樊奎、石全、謝宏、劉岱這些人也只能作為低級將領領兵作戰。至于司徒勇,雖說他是自己的老臣子,可是真要打起仗來,估計能力夠嗆。至于地方上的將領,章哲打算趁著正月里全國評定的時候,召回建安由自己仔細審查,但願能發掘出一些有能力的人才吧。

如今兩個多月過去,章哲積攢下來的經驗值,已經有19430點,雖說看上去很多,可實際也就是只能加19點而已。

說到加點,章哲統帥24,政治66,智力49,武力22,魅力82,單項投入的話,政治是最容易產生效果的,絕對可以超過85的大關,向著90沖刺。可是現在自己加政治的話,國家都滅亡了,加得再高又有什麼用。至于統帥,倒是有很多強力的特技,可是章哲仔細盤算了一下,要選出那些特技,靠這些點數根本不夠。

武力?想都別想,自己的武力就算沖到41還不夠自己身邊的侍衛一刀的。

魅力?魅力系的特技大多詩詞歌賦、琴棋書畫一類的,現在這些經驗得來不易,不能浪費。

「看來如今自己要不亡國,恐怕只有選擇智力了。」

反正現階段也沒有出色的謀士投靠,不如好好盤算下。這智力關乎謀略,萬一要是自己選擇得對的話,或許還有一線生機。如今自己的智力為49︰其中天文5,地理6,交涉5,分析6,謀劃2,機智7,洞察5,戰略8,情報0,戰術5。

自己的謀士有「妙計」和「深謀」特技,那麼自己應該在分析、洞察上想想辦法。章哲一直糾結了很久,如今終于下定決心︰計略系種類繁多,無法速成,那麼自己就在分析、洞察上下功夫,只要自己能夠看破對手的策略,那麼再讓司馬仲德、陸伯顏實施對應的計謀,如此一來,獲勝的幾率也許會大很多。

分析、洞察系特技︰

1.「虛實」︰低級,基本條件︰分析、洞察至少為8。擴展條件︰機智至少為8,情報至少為5。特技效果︰您在分析和洞察上較為出色,對敵方情勢的判斷較為準確,可以利用智謀迷惑敵方的判斷。

2.「看破」︰中級,基本條件︰已學會虛實。擴展條件︰機智至少為9,情報至少為6。特技效果︰您在分析和洞察上更加出色,對敵方情勢的判斷更加準確,可以更好的利用智謀迷惑敵方的判斷,可以看穿對方的計略。特技「虛實」升級為「看破」,洞察和分析屬性無視上限,額外+1點。

3.「明鏡」︰高級,基本條件︰已學會看破。擴展條件︰擴展條件︰機智、洞察、分析至少為10,情報至少為8。特技效果︰1.您在分析和洞察上極為出色,對敵方情勢的判斷了如指掌,敵方的判斷可以被您誤導,可以看穿對方的計略。特技「看破」升級為「明鏡」,洞察和分析屬性無視上限,額外+2點。

那麼自己的第一個目標就是特技︰「虛實」!章哲顫巍巍將第一點點數點在了「分析」上,霎那之間章哲的腦海中似乎接收到了許多前所未有的知識,而所有這些知識都是用來分析事情好壞用的,唯一不同的,就是這些知識並不是過眼就忘,而是深深的印在自己的腦海當中,這一過程很快就結束了,然後「叮」一聲,系統提示自己加點成功,目前分析為7!章哲心情大好,跟著又在分析上點了1點,這一次,整個腦海中充斥著大量的信息,所有信息都是在教導自己如何進行分析的,所用方法已經開始顯現出一些哲學的概念。章哲扶著腦門,忍住那頭痛的感覺,不停吸收那些自己並不熟悉的知識。就在這一過程完畢的時候,章哲長嘆一聲,渾身上下早已被汗水淋濕了。

章哲連忙起駕回宮,更衣洗澡,要不然這麼冷的天,自己病了可就麻煩了。而且這加點似乎頗耗體力,自己的體力居然一下子就見底了。

「唉,等以後點數多了,怎麼也得把武力加起來,否則自己活動起來,太受限制了!」

招賢館門外有兩個高大壯碩的漢子呵著熱氣,看著章哲剛剛離開的背影,微微有些皺眉。其中年輕的一人有些擔心的對著另外一人說道︰「大哥,小皇帝離開了,怎麼辦?」年輕人口中的大哥卻是說道︰「別急,明天吧,听說這小皇帝每天都會到招賢館內招攬賢士,想必明天也是一樣!走吧!」于是二人不再留戀,四處張望了下,向著不遠處的客棧走去。

————————————分割線————————————

丁承霖不理會周圍不斷吸冷氣的越國百官,只是淡淡的看著高台之上的越國國君士匡,只見他眼中露出貪婪的神色,雙拳緊握,眼楮一眨不眨的看著自己手中捧著的侍女雕塑。

丁承霖心下冷笑,顏面上卻是古井不波,開口說道︰「此次我奉吳國國君之命,出使貴國商談購糧、通商、互援之事,還望貴國能夠看在我吳越二國多年交好的份上,予以應允。而我手中這件千年難得一見的至寶‘侍女翡翠雕’則是我主的誠意之一。」

那越國國君士匡似乎根本沒有注意听丁承霖說了些什麼,只是拿眼楮盯著手中的侍女翡翠,其他官吏似乎也是神魂恍惚。倒是越國的朝堂之中站出一人,大聲開口說道︰「皇上,不可啊!」

整個越國的朝堂似乎被這一聲給驚醒了!丁承霖微微皺了皺眉,心想︰「這廝可別壞我的好事啊!」越國國君有些不悅的看著那台下之人,開口說道︰「黃書元,如今吳國與我國通商、購糧、結盟御敵,此乃良策,為何不可?」

那名叫黃書元的官吏朗聲說道︰「如今楚國勢大,兵強馬壯,早有吞吳之意。而吳國兵微將寡,自身難保,若說結盟,哼!恐怕他們是打的禍水南引的意思吧。萬一激怒楚國,那麼他們不攻吳、反攻越,我等豈不是受此無妄之災。另外,啟稟皇上,若是我越國同意吳國購糧、通商,那我國現存糧草勢必銳減,到時候我越國以什麼招募兵馬、抵抗強楚!由此可見,這吳國可沒打什麼好主意!」

這番話說得句句有理,越過上下似乎開始思索吳國建交的利弊起來,連台上的士匡都現出猶豫的神色。

丁承霖心中咯 一下,面上卻不慌不忙,哂笑一聲,也不言語,只是微微搖了搖頭。那越國國君听得黃書元的分析,又看了看丁承霖,心中有些拿捏不定。

丁承霖毫不猶豫,轉身看著那黃書元,開口說道︰「螻蟻之光也敢同日月爭輝?依你之見,那豈不是我吳國故意消耗人力、物力前來欺詐于貴國?」

那黃書元剛要開口,丁承霖卻是不慌不忙,搖了搖頭,打斷了他︰「庸才啊,庸才!如此之人也能站于朝堂之上!各位且听我一言再做定論!」

越國國君點了點頭,丁承霖整了整衣服,環顧一圈,緩緩說道︰「如今長江以南,湘江以東,只有楚、吳、越三家為政,而自古以來,楚國獨大,我吳、越一直以來,結秦晉之好,共抗強敵!」

丁承霖越說越激動︰「如今我主獨抗強敵不說,內振朝綱,外御盜匪,而如今為了安民賑災,前來貴國商討購糧、通商,試問諸位越國大賢,此舉是否合情合理?」越國的朝堂之上,議論紛紛,不少人倒是點頭稱是,畢竟吳國缺糧,越國境內也是有所耳聞的。

「再者,我吳主仁慈,一來需力抗強敵,二來恐禍水南引,所以不敢奢望同貴國結盟抗敵,只是希望我二國之間互不相攻,所以我等只言‘互援’,未及‘同盟’!難道說,這是我吳主居心叵測?」

整個越國朝堂之上鴉雀無聲,畢竟丁承霖所言「有理」,而且經他這麼一說,反而顯得自家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月復。

丁承霖卻是得理不饒人,面向黃書元,怒斥道︰「似汝等昏聵之輩,破壞吳越交好,是為不義;固步自封,只知屯糧招兵,卻不知以糧換銀,修整武器、軍械,是為不智;不懂通商互市、救濟百姓,是為不仁!你這不仁、不義、短智之輩,以何面目敢站于朝堂之上大放厥詞!」

這通怒罵使得黃書元面色通紅,顯然是怒極攻心。丁承霖卻轉身對著天平已經傾斜向吳國的越國國君士匡,哽咽說道︰「可憐我等不辭辛苦、身攜至寶、千里迢迢而來,身負百姓眾望,勞累士卒遠行,哪知道卻得到如此評價。難道我等所言之事,對于貴國來說真的那麼居心叵測、遙不可及?」

頓了一頓,丁承霖臉現憤怒之色,朗聲說道︰「既然貴國無心建交,以此無知小吏羞辱于我,那我等無話可說,告辭!」說完,丁承霖捧著侍女翡翠,轉身就走。

這下越國國君慌了,連忙挽留下丁承霖,卻把那黃書元責罵一通,驅逐出朝會。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皇帝養成日記最新章節 | 皇帝養成日記全文閱讀 | 皇帝養成日記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