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養成日記 正文 第十七章 起色

作者 ︰ 廁所里的水

陸伯顏有些郁悶,因為自己自從接受了皇帝章哲的命令後,就一直不太順暢。

先是自己在禁軍挑了1000刀盾兵,1000槍兵,800弓箭手,200騎兵組成部隊。而一旁的司徒勇看著陸伯顏把自己麾下的騎兵選走,差點當場暴走,這年頭吳國戰馬稀少,騎兵訓練出來極為不易,哪知道陸伯顏上來就把自己管轄的3000騎兵分去一部分,陸伯顏考慮到騎兵的作用,仍然堅持己見,司徒勇只得作罷。

哪知道連續二天的訓練,這些兵卒表現出來的卻是大不如意,這些兵丁絲毫不買自己的帳,要麼就懶散疏于操練,要麼就陽奉陰違,陸伯顏第一次發現這和書本上的教導天差地別。可是自己深受皇恩,怎麼能就此放棄。而且皇上不是說過自己是個將才嗎?

他仔細思索解決的辦法,終于發現,唯一解決的辦法就是軍令!而他最大的自信來源于章哲的詔令,那道詔令上讓自己「便宜行事」,呵呵,看來自家的主公早料到自己武藝不足以服眾,所以特地給了自己這個護身符。

于是從第三日起,他開始嚴明軍紀,但凡膽敢違抗軍令、不服管束者,斬立決!

剛下完令就有幾個兵痞開始煽風點火,打算鬧事,讓自己下不來台,他發現得早,請出章哲的詔令,以違抗軍令之罪立馬把這幾個兵痞當場斬首示眾。其余士兵見狀,唯恐再拿自己開刀,便不敢再生怨言。陸伯顏心中大定,只要能讓士卒听自己的,那麼自己一定可以訓練出一支強軍。隨著陸伯顏的指揮訓練,很快士卒們就發現自己的戰斗力上升很快,以往有些不服的情緒很快便消散殆盡。

陸伯顏的領軍很有一套,他曾經告訴士卒,無論進攻、防御,靠一個人的能力是絕對不行的,只有發揮出整體的戰力,才能克敵制勝。麾下的士卒逐漸佩服起陸伯顏了,因為他的戰術新穎,講解簡單易懂。刀盾兵如何抵擋防御,槍兵如何進行長距離戳刺,騎兵如何偵查敵情,如何快速擾亂敵軍陣勢。

而感受最明顯的則是弓箭手,在陸伯顏的指揮下,他們似乎開始學習真正的齊射、散射,加上陸伯顏總能講解的極為細致,並且在弓箭手的訓練上,加入了射擊角度的方法,這讓弓箭手們統一了規範,使得弓箭手的訓練成效大增。隨著訓練的開展,那800個弓箭手每次統一射箭時,射出去的箭矢猶如密集的群蜂,能覆蓋極大的範圍,而下落時箭矢打在地上的聲音猶如雨打芭蕉,極具氣勢。連在一邊訓練的槍兵及刀盾兵都看得連連咋舌,這一波箭雨下去,要是沒盾牌,恐怕估計死傷慘重啊。

章哲來軍營看過一次,對他的訓練並未干預,只是留下兩個年輕人作為陸伯顏的副手,並悄悄告訴他這二人的優缺點,然後和陸伯顏聊了聊天,便離開了。

這二人一個叫程武,一個叫樊奎,均是吳郡婁縣人,頗有勇力,最重要的是陸伯顏通過對二人的考察,發現這二人在統兵上的造詣也只是略遜于自己而已。陸伯顏大喜,分別命二人為帳前軍校,一人負責統領刀盾兵,一人負責統領槍兵。這三人加在一塊,訓練起來更是得心應手。十來日之後,這支三千人的小部隊居然有一種改頭換面的氣勢。

而此時,章哲也將建安郡內盜匪的出沒位置大概的告訴了陸伯顏。陸伯顏于營中祭酒拜天之後,便率領著程武、樊奎和那三千士卒出發剿匪了。

————————————分割線————————————

這十來天,章哲也沒閑著,隨著「但使將星閃爍,不叫明珠蒙塵」的言論在吳國境內慢慢散開的同時,他突然發現以往絡繹不絕的應征者居然大幅減少了。起先他大為震驚,以為自己是否存在不當之處,哪知道後來命人到酒館、客棧等地調查後才知道,其實大部分普通人听說了這個言論後,紛紛舉手稱慶,可是也正因為如此,前來應征的人總會自我反思下,自己到底算不算「明珠」。如此一來,應征人數大為減少,以前章哲那招賢館門口近千人報名,而現在最多的時候也不超二十個人。但是,章哲卻發現,前來應征的人素質要比以往好得多,雖說不一定都能錄用,但最起碼他審閱的速度比以往快很多。其中,最大的收獲便是招募到一名商人出生的賢才李少文。

姓名︰李少文性別︰男年齡︰25歲身份︰平民(吳國)

統帥31︰指揮3,進攻3,防御3,行軍4,戰法2,布陣3,徽兵3,訓練2,體能2,紀律6

政治71︰商業8+2,農業8+2,技術5,治安8,築城3,治水6,民生6,計算9+1,指導6,人才7

智力62;天文6,地理7,交涉5,分析7,謀劃6,機智10,洞察7,戰略6,情報5,戰術3

武力22兵器︰無坐騎︰無

魅力72性格︰冷靜

品德82︰忠9,孝10,仁7,義6,禮8,智10,信10,廉9,恥7,勇6

體力︰110/110身體狀況︰健康

忠誠︰無關系︰0名聲︰12

官職︰無階級︰無

兵種適性︰步兵D,槍兵D,弓兵D,騎兵D,水軍D,攻城D

特技︰商才,耕作,算術

寶物︰無

職業(經驗)︰商人(4)

潛力︰統帥(D/普通),政治(A/維持),智力(C/普通),武力(D/普通),魅力(B/維持)

章哲大喜過望,直接任命他為都內令,掌管錢財收支,登記造冊。但章哲心中其實最想的,就是把他派到地方上去作為縣令甚至郡守,那樣才更能發揮出他的長處。

另外章哲招募到武力70左右,統帥65左右的武將四人,分別是程武、樊奎、石全和謝宏。章哲帶著這四人分別前往陸伯顏和秦公明的軍營,將這幾人交予二人作為副手,並把幾人的特點、兵種擅長細細的告知于陸伯顏和秦公明,以二人的才能,定然能將這四名小校的能力發揮至極。

當然,他也順便看了看這二名校尉的訓練情況,這二人均是以紀律為先。陸伯顏剔除兵痞,震懾全軍,擅長指揮部隊配合作戰。而秦公明更是強悍,士卒稍有違規便是處罰,整個軍營紀律之嚴,恐怕為吳國之最,在士卒的訓練上,秦公明則是親自上陣,教導其攻防要領,再加上他獨特的武藝訓練,這支部隊的素質簡直暴漲。

章哲也不干預二人訓練,免得自己能力較差,外行指導內行,誤了大事。

另一方面,賈文若的成效卻是讓章哲大喜過望,如今建安郡的賑災工作有條不紊,災民興建房屋、伐木燒炭進行得熱火朝天,百姓紛紛拍手稱贊,使得賈文若名聲大噪,如今賈文若的賢名早已在吳國境內傳了開來,而章哲也因為任用賢良、施行仁政獲得2000多的名聲。如今賈文若騎馬趕赴廬陵郡,指揮那邊的賑災事宜。

至于錢糧統計的任務,在各地郡守的上報下,最終完成了,結果很糟糕,全國的糧倉里總共只有145萬石左右的糧草。章哲自然知道這些糧食絕對熬不過明年夏天,看來自己只有另想辦法解決糧食問題了。

就在此時,一名教書先生卻出現在了招賢館外。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皇帝養成日記最新章節 | 皇帝養成日記全文閱讀 | 皇帝養成日記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