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之我佐劉備 正文 第八章 楊雷見劉備 對答夸海口

作者 ︰ 傻傻的丫頭

轉眼之間,一個多月過去了,時間已經翻到公元194年的初冬時分,徐州的天氣還是比較寒冷的。[]小沛的軍營也在楊雷的力主之下由帳篷變成了棚屋,雖說趕不上所謂的青磚瓦房,但卻是比帳篷保暖了許多。當然,這一切都是軍士們共同努力地結果,誰叫他們門前不遠處就是九里山呢。不過,防火也是個大問題,楊雷為此可是三令五申。當然了,軍營本來就是防火的重地。

楊雷的騎術也進步了許多,恩,就是在沒有馬鐙的情況下也能策馬飛奔了,當然,要是馬上交戰的話估計一個回合就會被掃下馬。至于射箭,也許有射擊的基礎,還有使用小型鋼弩的基礎,所以進步比較快,也就十箭中有八箭能中靶子,至于是不是紅心,額,還有待于繼續練習。進步最大的還是他的識字水準了,好歹簡體字也是繁體字改編的,雖然三國時代的繁體字更加繁,但畢竟有基礎,一個多月下去,他已經能認識一千多個了,恩,基本上擺月兌了文盲的範圍了,要精進的話,還不知要花費多少工夫。至于毛筆字,額,一個詞語來形容,慘不忍睹。楊雷還是喜歡硬筆,恩,就是所謂的鵝毛筆,不過看簡雍那不屑的眼神就明白了。雖說簡雍也能看出來這樣的好處,但是,處在一個士人的角度,還是維護著毛筆的正統地位,當然,也不反對軍士們用這樣的所謂硬筆練習寫字,甚至還隱隱有著鼓勵的意思,畢竟,能有錢買得起筆墨紙帛的人亦是少數。

小沛軍營內的一切,簡雍都會寫上一封信,把這些事情詳細的述說,並加上自己的觀點分析,然後叫信使送到徐州城劉備手上。從一開始跑步到九里山,砍伐樹木,一根根抗回來,恩,是那種放在兩個肩膀上的,參照的是後世的訓練方法。當然,一開始是小木頭,後來就逐漸地加粗,至于楊雷,一開始便是弄粗的。不間斷的練習之下,軍營中的棚屋就逐漸蓋起來了。而士兵們的耐力,平衡協調能力也是在很明顯的增加著。最讓軍士們高興地是,前幾天拗不過張山林峰的哀求,楊雷把軍體拳的第二套也教下去了。這個時代的軍人真能吃苦,楊雷暗暗地想,身體素質也是不一般的好。當然,為了自己的生活習慣和營養考慮,一日兩餐變成了一日三餐。至于多余的給養怎麼來,門口看著九里山呢。那句話說的好,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何況眼前還有一條泗水河。要說還是這個時代好,沒有什麼污染,也沒有什麼大的環境破壞,山里的飛禽走獸,河里的魚蝦都成了好的補給,何況這個軍營里總共不過二百余人而已。每天都有專門的人去打獵,或者下河捕魚,當然,是輪換著的。而晚上的識字班是最熱鬧的,教授的場地也從校場搬進了棚屋,那是第一個蓋成的,也是最大的。恩,不會被風吹的打哆嗦了。這是簡雍的第一個想法。

小沛軍營在悄然變化著,徐州城的局勢也一天比一天安穩。劉關張已經掌握了軍權,並且獲得了當地大族的支持,文有糜竺、陳登、孫乾、簡雍,武有關羽、張飛、關平,還有在小沛練軍的楊雷,亦有徐州舊將曹豹許耽。這一日,簡雍書信到,劉備打開書信,見其上寫著︰「使君大人︰今徐州雖穩,然君之命令,可達幾郡?北有曹操,南鄰江東,西有袁術,此時,非有軍而不能震懾屬下諸郡,非精銳之軍不能保徐州。現楊軍侯小沛練軍,成效卓著,使君大人何不親自延請,使其操練諸軍,以得精銳。待得軍成,下可安諸郡百姓,中可保徐州安寧,上可護佑大漢討伐叛逆。使君何不急至?雍拜上。」劉備讀完書信,遍示諸人。張飛性急,開口便道︰「楊雷不過一小卒,憲和為何如此推崇,待俺去將他抓來便是,何勞大哥親往。」關羽不語,卻亦是微微睜開丹鳳眼,他雖知楊雷有才,但若是讓劉備親自前往,亦是不願,何況楊雷現在只不過是他手底下一個小小的軍侯。此時,陳登說道︰「使君大人,登以為發一軍令,召其來此便可,無須使君親自前往。」劉備一愣,遂問道︰「元龍為何如此說?」陳登一笑道︰「從簡憲和書信來看,可知楊雷此人乃忠心之士,且此人現為主公屬下,理當應軍令相召。若是其他在野大賢,主公當親往請之。」劉備听聞,見諸人臉上皆有贊同之色,遂點頭應允,叫關平發一公文,命楊雷前來徐州。早有軍士領命去了。

關平見是大伯命令,急忙簽發軍文往小沛,調楊雷來徐州。軍士接了文,便上馬直往小沛去了。來到小沛,卻不往軍營,但直往簡雍,無他,一是這小沛本就是簡雍最大,二是這軍士本就是簡雍派出去的,理當回復簡雍。簡雍見了軍令,看看卻是調楊雷來徐州,眉頭卻是一皺。暗自嘆道︰楊雷雖說為人處事一片赤誠,然吾觀之其孤傲不下于二將軍。主公不親自來請,卻以軍文招之,雖合理卻少了情意。暗自嘆了口氣,看看時間,便往軍營去了。

楊雷看著手里的這封軍令,又听了簡雍對此事的分析,心里有些興奮。恩,自己以前最多管理二十幾個人,現在手底下已經二百余人了。听簡雍的分析,似乎自己將要成為劉備軍的練兵主官,那手底下不是成千上萬人,放在自己那個時代,至少也是個大校級別的吧。看來自己要好好表現咯。簡雍在觀察楊雷,看到楊雷臉上的興奮之色,心里松了口氣,恩,這說明楊雷還是心向劉備的。想著,自己也開朗起來。

徐州城外軍營里,關平見到楊雷,顯得十分高興,二人寒暄了兩句,關平便帶著楊雷直往城里,準備晉見劉備。來至府衙前,直進門,走進庭院,來至廳堂前,關平示意楊雷暫且等候,自己便進了大堂,卻見簡雍亦在此處,卻是簡雍今日與楊雷一同來此,簡雍先進城,而楊雷則要先進軍營,故楊雷晚到,簡雍先至了。劉備正與諸人談笑,見關平進來,便問道︰「平兒,楊雷是否到了?」關平不敢怠慢,急忙回道︰「回稟使君。楊雷正在門外侯著。」劉備一听,精神一振,忙道︰「快快有請。」關平略微詫異瞥了這個大伯一眼,不提防正看到關羽卻眯縫著眼看著他,心里一慌,急忙退下。來到廳堂門外,便叫楊雷道︰「宇霆,主公要見你。」楊雷心里一陣激動,不由整了整衣衫,雖說其實沒啥整頭,畢竟這軍服實在沒什麼型。然後跟在關平後面進入廳堂。

來到廳堂之上,見有一人端坐上方,面如冠玉,唇若涂脂,額,耳朵還有些寬大,好像是招風耳。身旁侍立兩人,一人身長八尺,豹頭環眼,燕頷虎須,一看便知是一員猛將。另一人身長九尺,髯長二尺;面如重棗,唇若涂脂;丹鳳眼,臥蠶眉,相貌堂堂,威風凜凜。下面又陪坐著四人,其中一人是簡雍。楊雷見狀,急忙單膝跪地,行個軍禮道︰「屬下楊雷見過使君及諸位大人。」劉備忙說︰「快快請起。」楊雷聞言起身。劉備注目觀看,只見此人發不過寸,身長八尺有余,比張飛略高,比關羽略矮,劍眉星目,天庭飽滿,雖是武將打扮,卻有種溫文儒雅的感覺。不禁心中喜愛,遂笑道︰「楊雷,吾聞憲和說爾有大才,平兒亦說爾有練兵之才。今日一見,卻不知有何教我?」

楊雷聞言,心中暗自給自己鼓勁兒,恩,看來第一印象不錯,下面就是要考自己的本事了。略微想了想,便反問道︰「不知使君大人志在何方?」劉備一听,喲,開口便是反問,口氣還蠻大,想來不是狂妄無知之輩,便是身懷大才之人。此時,眾人亦是緊緊盯著劉備,看劉備如何回答。而各人心中也是驚異,若是只有統兵之才的一武夫,也不會這麼反問,看來是個文武雙全之人,只不過簡憲和先前書信說他跟著士卒一起識字,看來並不是很精通文墨啊。這邊劉備依然思索好,便答道︰「吾之所志。一願百姓安居樂業,二願大漢江山永固,三願國富民強,永無外族入侵。卻不知宇霆你有何所學啊?」言罷,眾人齊齊稱善,眼光也看向了楊雷,看他如何回答。楊雷聞得劉備的志向,雖然對其中的家天下的觀念有些嗤之以鼻,但是也知道這個時代就這樣,見眾人目光看向他,遂答道︰「使君愛民,百姓之福。雷之所學,一言以蔽之。文可提筆安天下,武可上馬定乾坤爾。」言出,眾人臉色巨變。這也忒能夸口了吧,不過一小小軍侯而已。簡雍亦是愕然,前幾天還跟自己學識字的人突然說出這樣一段話,任誰也受不了。關羽睜開丹鳳眼,張飛已是怒容滿面,只有劉備神色不變,眼中卻有一絲淡淡失望。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三國演義之我佐劉備最新章節 | 三國演義之我佐劉備全文閱讀 | 三國演義之我佐劉備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