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殤 第二卷 向南!向北! 第二十九章陰人無極限之二

作者 ︰ 雪峰

夜已深,原本沉寂如水的滄州軍大營開始了動作。三千精壯之士浩浩蕩蕩的向北軍大營模了過去。這三千滄州軍,卻是軍中之精銳,非是那些新兵可比。身上都穿戴了輕皮鎧甲,左手托了一面直徑一米左右的青銅圓盾,右手握了一桿三米長短的長矛,腰間還橫跨了一口環首戰刀。就他們這幅裝扮,倒不像是宋朝的軍隊,仿佛是西方羅馬帝國的士兵。

秦風並不是一個固執的人,他不會因為羅馬是野蠻的西方國家,就摒棄他們的優點。在希波戰爭中,斯巴達人以三百重裝步兵對抗數十萬波斯大軍的戰例堪稱經典。

他關注的並不是那場戰爭中,希臘人所采用的戰術——那樣的戰術,在東方並不罕見,甚至可以用普遍來形容。他注意的是,是那場戰爭中的斯巴達勇士,是斯巴達勇士采用的步兵方陣。

武松陰沉著臉,帶著兩名原淮西軍降將,小心翼翼的向北軍大營模了過去。對面的大營中靜悄悄的,只有一兩聲混亂的鼓聲。在漆黑的夜晚中,顯得分外的詭異。

武松眉頭皺了起來,心中暗自盤算︰喬道清是個精于兵法之人。但凡精通兵法,能征慣戰之輩,未有不注重軍紀的。便是那些縱兵搶掠的勇將,在安營扎寨的時候,對手下要求也是極盡嚴格。蓋因征戰一道,凶險萬分,稍有不慎。便有全軍覆沒之虞。所以再馬虎粗心地將領,在征戰之時。只要稍微懂一點點的用兵之道,都不會對夜晚掉以輕心。

可如今喬道清地舉動太古怪了點,武松的眉頭一下子皺得緊緊的。輕輕的撫模著手上的寶刀,遲疑了片刻,還是咬著牙,親自帶著百十號人馬小心翼翼的爬了過去。待到得近前。自有弓箭手彎弓搭箭,將箭樓上放哨地士兵射將下來。

武松也是膽大包天,領著人,拔開鹿角,放倒柵欄,飛也似的沖到鼓旁,卻見幾只羊被綁在了上面,堅硬的羊蹄子不停的踢打著鼓面。

想武二郎也不是新兵了。大大小小的戰斗,也經歷了二十余場。雖不敢經驗豐富,但絕對稱得上久經沙場。可他還是第一次見到這般古怪的情景。他右手提著寶刀,左手模著腦袋。盤算了半點,過了好一會,才搖了搖頭,下定了決心︰「把孩兒們都都叫過來,這大營應該沒有其他人了。」

其中一個小將吃了一驚,低聲勸道︰「將軍,萬一是詭計……」

武松陰沉著臉,對手下的遲疑很不滿。他指著從建樓上落下的尸體道︰「去看看,那肯定是個假人。這是座空營。若非如此。他何必把羊綁在這里。如果真有什麼奸計,那凌亂地鼓聲。反倒暴露了他的意圖。」

那小將听了,不敢再遲疑。滄州軍等級分明,在戰場上,任何一個遲誤,都有可能背上延誤軍機地罪名,那可是要殺頭的。他可不想為了莫須有的罪名丟了性命。不一時,三千滄州兵馬已經擺成了陣勢,小心翼翼地移動著,眾多兵將每三十人一個方陣,用巨大的盾牌互相遮掩著身體,每個方陣之間,有著巨大的間隔。就他們這個大陣,如果想要包圍他們的話,沒有十倍的兵力,根本辦不到。

果然不出武松所料,前營空無一人,只余下一頂頂的帳篷。不過從這整齊劃一的營地來看,北軍撤退的時候,端的是有條不紊。

武松見前營無人,也不在意,領兵直入中軍,正行間,忽听前面一聲響,卻見前方二百余名將士落入陷坑之中。他心中一驚,還未說出話來,便听得四外喊殺聲大起,黑暗之中,只見得密密麻麻地人頭洶涌而來,也不知道有多少北軍圍了上來。

武松終究是滄州軍地將領,長年的戰斗讓他養成了一種本能。他如同一頭受驚地野獸,將手中的寶刀握得緊緊的,手望背後一抓,將背在身後的盾牌抄在了手中,口中則大喊道︰「全軍,結陣,圓陣!」

他沒有喊「敵襲」。在這個時候喊敵襲,純粹是浪費時間。就是白痴也看得明白,敵人來了。他的聲音真的很大,就如同一頭暴怒的老虎一般,滄州兵立刻聚集到一處,三十人為一隊,就像是齒輪,又像是鎖鏈,緊密的結合到一處。隨著帶隊的隊正喊出「刺——」的命令,所有的人將盾牌輕輕的向左一挪,手中的長槍,向左側狠狠的刺出。

這一刺,未必會見功,但上千只長槍同時刺出,起碼也收走了上百條人命。夜戰是最讓人頭疼的,雙方根本看不清對方的招數,只能憑借本能,憑借經驗。滄州軍顯然佔了一個不大不小的便宜。

北軍的兵器大多數都落空了,兵器砍到青銅打造的盾牌上,發出了刺耳的響聲,盾牌上多了一道明顯的劃痕,兵器也卷刃了。只有少數兵器建功,可他們也被隨之而來的長槍刺倒。

宋軍飛快的變動著陣勢,受傷的士兵被人帶到了圓陣中央,露出的空缺立刻被替補上來的士兵填補上。整個圓陣,就如同一面盾牌,將北軍的攻擊牢牢的擋住。

北軍連續沖擊了三次,損失了數百名士兵,戰果僅僅讓宋軍陣亡三十余人,傷二十余人。損失和戰果差距太大了,最讓人頭疼的是,宋軍的大陣沒有受到一丁點的干擾,依然扎在中軍大營。

北軍的步卒迅速退了下去,他們剛退出十幾步,便听得「嗡」的一聲,帶著顫音的聲音響起。

武松面色又是一變,立刻喊道︰「防御——防御——」

用不著武松喊第二聲,滄州軍的陣營又是一變,三十人一隊的宋軍聚到一處,用盾牌將自己遮蔽得嚴嚴實實,地面上在一瞬間多了近百座金色的沙丘。羽箭叮叮咚咚的射到了盾牌上,卻沒有射透青銅打造兵器。除了動手晚的士兵折損了幾十個人以外,宋軍竟然沒有什麼損失。

北軍並不知道自己的羽箭取得了多大的戰果,他們用最短的時間,射出了三波羽箭,弓箭手隨即收起了兵器,步兵又一次開始了沖鋒。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宋殤最新章節 | 宋殤全文閱讀 | 宋殤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