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殤 第一卷 巍巍大宋 第三十八章風卷雲起走蛟龍

作者 ︰ 雪峰

寒風吹過,在大地上卷起了幾縷煙塵。秦風的戰袍也隨著寒風獵獵舞動。輕輕的擦拭了一下手上的長槍,手一松,一抹白色的方巾落到了地上,上面已經多了一絲宛如寒梅綻放的紅。

不知道真是天氣的緣故,還是心中畏懼,眾將領在一瞬間,竟然感到一絲絲的冰寒,寒徹肌膚,直刺入心肺。秦風的動作太隨意了,彈指間便收走了三條人命,他卻像什麼事情都沒有發生過一樣。這種對生命的漠視,讓在場眾人的心徹底寒了。

徽宗看著秦風,沉吟良久,問身邊的趙鳳︰「依你之見,此人本事如何?」

趙鳳身子微微一顫,低下頭,向徽宗稟報道︰「陛下,此人槍法,已然通神。便稱其為槍神,也不為過。我方才看他出手,盡是一招斃敵,而且都從對方鎧甲甲葉的縫隙中刺入。如此最省氣力。方才他所殺之人,有一個應該是青城弟子。可那人連他一招都接不得——秦風的槍法,太厲害了些。」

徽宗眉頭微微一皺,反問道︰「如你所言,你若下場和他比較一番,誰能勝,誰會敗?」

趙鳳遲疑了片刻,搖頭道︰「老奴不敢妄言。方才秦風只出了兩槍,揮了一劍,老奴看不出他本事的虛實。不過老奴料想,若是馬上功夫,老奴只有死路一條。萬軍之中,老奴也不是他的對手。可若是一對一,沒有什麼限制,老奴可以將他斬殺。」

徽宗輕輕的點了點頭,眼中帶著淡淡的冷漠。只要這個人還在掌握之中,那自己就沒有什麼可怕的。他當即下令︰梁山眾頭領本領高強,可入宮面聖。

秦風等人听得皇帝的命令,也不遲疑,都收拾了兵器衣甲。跟著御林軍馬回宮去了。至于殿帥府那幫人馬,卻是出了口長氣。銀甲殺神走了,他們也不用在高俅的逼迫下和這些人拼命了。

徽宗回宮,擺駕文德殿。眾官齊聚。梁山眾頭領也在。都居于武將班列之末。文官一系,以蔡京為首。武將一系。以楊恩成為首,童貫、高俅等人,居于其後。秦風微微思量,心中不樂。你道為何,蓋因這武將之首的楊恩成官職,不過是個虛餃罷了,如何能同文官相比?

徽宗天子不知秦風心思,他看向童貫、高俅道︰「樞密院。殿帥府可曾拿出梁山眾人地官職。」

童貫急上前道︰「陛下,樞密院已商議定。欲以梁山眾人駐守滄州,歸橫海軍節度。秦風驍勇善戰,本領高強,可保守邊關,當賜餃壯武將軍。使其知滄州事。梁山其余人等。林沖、魯智深、楊志、史進、晁蓋、朱武六人,驍勇善戰。可進餃為振武校尉,駐守滄州,守護邊關。又有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公孫勝、劉唐、吳用五人,本領高強,雖略遜于林、楊等人,卻遠高于其他頭領,可進餃振武副尉。其余王霸、牛剛、雄天德、曹正、陳達、楊春、杜遷、宋萬、朱貴等人,都為致果校尉,一同駐守邊關。」

蔡京听了童貫這番話,心中微微一驚,知道童貫為了梁山這伙人是下了大力氣的。滄州雖歸橫海軍節度,但橫海軍節度使不過是賜予京官的一個虛餃罷了,哪里管得到滄州。那壯武將軍餃,乃是正四品餃,滄州知府也不過正四品餃罷了。而童貫並未曾保舉秦風為知府,只使其為知州。知州五品,遜于知府,明顯是武餃地位高于文官餃。自開朝以來,這是頭一回的事情。至于其余人等,雖然都是些從六品,或是從六品以下地虛職,但對于一個剛被招安地人來說,也是了不得的官職了。

高俅听得童貫這般言語,氣得幾欲昏了過去。梁山賊人有多大地功勛,值得如此賞賜?他急出班奏道︰「陛下,臣以為童樞密所言不妥。」

徽宗看了高俅一眼,心中暗暗思量。童貫當日雖未曾報說給梁山眾人什麼官職,卻一力主張將梁山眾人派到滄州。那滄州雖然疆域廣大,遠超臨近的幾個州府,可將梁山眾人安置到那里,有兩個好處。一來滄州足夠大,顯得朝廷重視他們,以安其心,又可為天下之表率。二來滄州比鄰清州、河府、永靜軍、德州、棣州、濱州六地。梁山賊人若有反復,則六州兵馬齊出,梁山眾人便有反心,又如何抵擋?

他對這番安置頗為滿意。雖然童貫方才所言眾人的官職未免高了點,但對于安撫地方,也未嘗沒有作用。可高俅突然跳了出來,這讓他心中多少有些不快。他看了一眼高俅,平淡的道︰「童貫所言怎地不妥了?」

高俅心中打了個突,以他對徽宗的了解,自然知道皇帝不高興了。他咬著牙,壯著膽子道︰「陛下,臣以為,梁山眾人朱武、吳用兩人官職不妥。他二人本是書生,若任武職,卻有些不妥。臣以為,可使二人為承直郎。」

徽宗見高俅如此說,微微點頭。他自然知道高俅口不對心,但高俅畢竟是他的寵臣,總不能因為一點小事就見責罷!

徽宗看向秦風,笑吟吟的道︰「秦愛卿,你不日便要赴那邊關駐守,你有什麼要求,只管說出來罷!」

眾大臣听了,都露出了羨慕的神色。知道秦風這伙人聖眷正隆。一些人甚至動了心思,琢磨是不是和梁山這伙人結個親家。

秦風見徽宗詢問,急出班道︰「陛下,臣既為朝廷地臣子,自然為陛下之命是從。陛下但有所命,便是刀山火海,臣也不皺一皺眉頭。」

徽宗微微點頭,面上多了絲欣慰之意,秦風見了,微一思索,接著道︰「陛下,臣此去總理滄州軍政之事,一則手下兒郎多有家眷,需要在滄州安置,二則梁山人馬五千人之眾,兵甲多有不全者,三則眾多兵馬,若到濟州,所需糧餉……」

徽宗听得秦風如此說,微微點頭道︰「你既為滄州知州,又總理滄州軍事,這些事情,你自己處理便是。至于糧餉兵甲,若有缺失,自有樞密院、殿帥府支應。此事你不需掛記于

秦風點頭稱是。卻又道︰「陛下,臣等初為官,乍得陛下寵信,都有些手足無措之感。臣請陛下設置監軍,以示榮寵。臣等感激涕零。」

朱武見秦風如此說,當下引著梁山眾人一同出班,都跪倒道︰「懇請陛下設置監軍,臣等感激涕零。」

徽宗听了這話,不禁一愣,隨即便醒悟過來,嘴角不禁帶了一絲笑意。他對秦風很滿意,像他這樣知趣的人,在朝堂中並不多。將滄州交給梁山賊人,雖然有了童貫地保證,但自己還是放心不下。如果設置一個監軍,事情就好辦了許多。他無意間忽略了一點,有一個監軍的存在,對秦風整合滄州原有兵馬,也是一件好事。他看了一眼左右,點頭笑道︰「童貫,你可有好的人選?」

童貫立刻道︰「陛下,臣弟童貰當日也曾跟隨宿太尉一道上梁山招安,對秦大人頗為熟悉,臣以為,他為監軍,再合適不過。」

高俅听了這話,急出班道︰「陛下,臣屬下虞侯陸謙,也曾隨宿太尉招安,他可為副監軍,同駐滄州。」

徽宗心中微微一動,他看了一眼兩個大臣,默默盤算了一番,輕輕點頭道︰「此言不錯,就著童貰、陸謙二人為正副監軍,督促滄州兵馬罷。」

說罷,他又看向秦風,溫言道︰「秦風,那滄州乃是我大宋要地。滄州若失,則河東東路、京東西路兩地必然局勢糜爛,你駐扎此處,切要小心謹慎,不可有失,勿負朕心!」

秦風頓首道︰「陛下但有所命,秦風敢不竭盡全力。雖肝腦涂地,在所不惜。」

徽宗見秦風答應,心中甚喜,當即設宴,犒賞眾官。

秦風當夜自歸大營。第二日,少不得去拜見朝中的幾位大佬。他親自押送當日所劫的生辰綱,又加了好些財寶,暗暗送到蔡京府上。蔡府地官家進去稟報,收了那遠遠超過十萬貫地生辰綱,反過來交給秦風二十萬貫的交子。

秦風如何敢要,那管家只說了一句︰「太師有訓,好聲練兵。」秦風不敢怠慢,連聲答應,這才規規矩矩地退了下去。

至于童貫,則少不得一番訓示。秦風陪著小心,一一答應。又倒出一番苦水來,連稱手下兵甲不全,高俅那邊又想方設法的拖延。童貫也有注意,當即入宮面聖,稱梁山人馬能戰之士五千之眾,在城外扎營,不成體統。可速發鎧甲,使其開望邊關。

徽宗也知高俅的心思,當即派梁師成去提點高俅,其中細情不必細表。高俅知道秦風有童貫做靠山,自己便是在盔甲上使點貓膩,怕也瞞不過對方。若是鬧到官家那里,梁山眾人固然不懂規矩,可他也少不得見責。當下也不在這等事情上計較,依著梁山人馬揀選兵器。

秦風也不客氣,當即揀選鐵盔五千頂,大刀三千把,步人甲八百副,周身鐵甲兩千副,犀皮甲冑三千副。馬甲三百副,弓弩羽箭不計其數。他上面有童貫照應,早就稟報給徽宗天子,又有兩個監軍駐扎軍中,自然無事。他整點齊備,當下開拔,向滄州進發。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宋殤最新章節 | 宋殤全文閱讀 | 宋殤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