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劉琦 正文 第32章 甘寧的去向

作者 ︰ 昆昆神功

劉琦望著遠處江面上那些捕魚的漁夫,頗有感觸的說道︰「如果全天下的百姓都能過上如此安定的生活,「日升而起,日落而息」那該多好啊!可惜啊,現如今的天下,各地軍閥擁兵自重,相互攻伐,受苦受難的,卻是這些窮苦的百姓啊!流離失所,妻離子散,何其悲涼啊」。

甘寧同劉琦一樣,望著江面上的那些漁夫,感嘆道︰「是啊,現如今的天下,到處一片戰亂,各地百姓紛紛流離失所,為了生存,不得不拖家帶口,背井離鄉,好不淒涼啊!」。

劉琦則似笑非笑的說道︰「興霸有沒有想過,有朝一日,領兵征戰,在你的有生之年,結束這天下紛爭,看著這些百姓過上安定的生活呢?」。

甘寧听了劉琦的話後,微微沉思了一下道︰「呵呵,就算我願意征戰沙場,可卻是沒有這樣的機會,空有一腔熱血,也只得想想罷了!」。

劉琦听了之後,爽朗一笑說道︰「大丈夫身逢亂世,當以拯救天下蒼生為己任,與其苟活于亂世,為何不化熱血為動力,建功立業,既然有著一腔熱血,又何必因為時間的流逝,而淺淡了自己的最初想法呢!如果真是如此,恐怕也將會遺憾終生啊!」。

劉琦說著這話時,語氣中充滿著豪氣,甘寧听了後,一股熱血在心中升起,自己從千里之外的益州來到荊州,憑借自己的能力,本以為會等到重用。

那知道,到頭來確只是做了一個有名無實的軍侯,隨著時間的流逝,自己心中曾經有著的那股熱血已經慢慢的變得平淡起來,如此下去,恐怕將會一事無成啊。

劉琦轉過身去,問甘寧道︰「興霸今後有何打算,可否說來听听,琦也可參謀一二」。

甘寧听了劉琦的話後,變得有些遲疑起來,因為自己的那些想法的確不好當面說出來。

一是因為劉琦的身份,怕劉琦產生誤會,二來嘛,自己的這個想法有些不入流,說出來難免讓人笑話,不過經過短時間的接觸,甘寧也發現劉琦不是那種陰險小人,就算是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他也應該能理解的。

劉琦見甘寧一時沉默,大致也在猜測甘寧是在猶豫該不該把自己的想法告訴自己,因此也沒打擾甘寧,靜靜的等著甘寧回答。

甘寧沉思了一下之後,緩緩的說道︰「在下打算不久後辭去官職,向東投奔江夏黃太守,希望能在他手下謀得個一官半職,還望大公子能理解在下的苦衷,不要有所誤會」。

劉琦听出了甘寧話中的意思,甘寧是怕劉琦听到他將從劉表手下離去,東投黃祖有所誤會,畢竟自己是劉表的長子,要听到自己父親手下的官員辭官而投奔他人,一定會有所不滿,盡管黃祖名義上是屬于劉表管轄,實際上是不听調,不听宣的,儼然一方諸侯。

劉琦听了甘寧的話後,笑道︰「興霸無須有所疑慮,其實,琦也為興霸目前的官職而有所不平,但奈何琦無權無勢,不能為興霸在荊州謀得更高的職位,實在有些慚愧啊」。

甘寧听了劉琦的話後,心中的擔憂頓時化解,其實甘寧也知道,就算劉琦想幫忙,也幫不上,畢竟荊州的重要官職都被蔡瑁和蒯越的宗族勢力所佔據,盡管劉琦的身份是荊州牧的大公子,但是要想撼動這兩大家族的宗族勢力,那是很難辦到的。

甘寧不由得說道︰「大公子無須自責,如以後,大公子能用得著在下的話,只要大公子開口,在下一定唯命是從」。

盡管甘寧的這句話有些客套,不過听在劉琦的耳中,卻又是另一種意思了,不管你甘寧說的是不是客套話,我劉琦反正是當真了,你甘寧是沒辦法反悔了。

劉琦不由得認真的問甘寧道︰「興霸此話當真」。

甘寧見劉琦突然變得認真起來,自己剛才說的那句話只是隨便說說罷了,那知道劉琦卻當真了,這該如何是好,如果真跟了他的話,或許會得到重用,但是這始終是個未知數啊,不由得有些尷尬起來,一時不知道如何回答劉琦。

劉琦見甘寧這個表情,就知道甘寧在為說了剛才那句話而感到不知所措,因此,劉琦也沒過分的追尋甘寧的答案,轉而問甘寧道︰

「不知興霸前往江夏後,如何讓黃太守接納你呢?」。

甘寧見劉琦轉換了話題,不由得松了一口氣,說道︰「在下听聞洞庭湖里的水賊時常劫掠四周的百姓,得到了不少的金銀珠寶,而在下又听聞江夏黃太守喜愛金銀,因此,在下打算率眾前往洞庭湖剿滅數支水賊,等收集到一定的金銀珠寶後,在前往江夏,獻于黃太守,好謀個一官半職」。

劉琦听了甘寧的話後,也不由得有些吃驚了,看來,甘寧的確是下定了決心去江夏了,而且甘寧的這個計劃是冒有很大的風險的,先不說別的,洞庭湖里面的那些水賊可不是一般的角色。

在劉琦的記憶里,劉表統領荊州後,為了蕩平州內的那些山澤流寇,曾派蔡瑁率領數千水軍前往洞庭湖剿滅盤踞在那些島上的水賊,結果,蔡瑁非但沒把這些水賊給剿滅掉,反而自己手下的水軍卻被殺得損兵折將。

後劉表多次派蔡瑁前去剿滅,結果都是收效甚微,劉表見不能剿滅,到後來也就不了了之,任由其發展。

由此可見,洞庭湖的水賊非一般的水賊,應該是很強悍的,甘寧想帶領著他手下的這幾百名士卒前往洞庭湖和水賊開戰,無疑是凶多吉少,到頭來恐怕會得不償失,看來甘寧的確是有些心急了。

另外一個就是,以黃祖貪婪的本性,就算是甘寧把他所得來的金銀珠寶全數送給黃祖,到頭來恐怕也不一定會得到重用。

因此,劉琦開口說道︰「興霸,金錢能換來的官職、爵位,但始終不是正途,你能保證,黃祖收了你的那些金銀珠寶後就能重用你嗎?素問洞庭湖水賊異常凶悍,興霸你願意拿你手下兄弟的性命去換取那些金銀珠寶嗎?」。

甘寧听了劉琦的話後,也變得沉默起來,是的,他這麼做也的確是無奈之舉,如果能有好的辦法,他也不願意拿跟隨自己數年的這些兄弟們的性命去換取金銀珠寶了。

甘寧嘆了一口氣,一臉苦笑的說道︰「哎!在下這麼做,也實屬無奈啊!如果不這樣做,我還能有好的辦法嗎?」。

劉琦則笑著對甘寧說道︰「辦法是有,不過,興霸可否听琦一句呢!」。

甘寧听劉琦這麼一說,略帶疑惑的問道︰「大公子請講,在下洗耳恭听!」。

劉琦听了甘寧的話後,正色的說道︰「興霸要辭官東去,琦既不支持也不反對,但是,興霸你要知道,用金錢買來的官職始終不是正途,或許能買到一個好听的名位,卻不一定會得到黃大守的重用,听聞此人身邊皆是讒臣,而他本人更是無識人之能,就算興霸投奔而去,也一定會郁郁不得志,這和呆在此處又有何區別呢!」。

劉琦相信,甘寧去黃祖那里,是肯定等不到重用的,到最後,就會像歷史上的那樣,最後投奔東吳而去,這是劉琦最不願意看到的。

甘寧听了劉琦的話後,無奈的說道︰「在下也是無奈之舉,在益州,沒有在下的容身之處,在荊州,大人手下人才濟濟,我等受不到重用,北上投奔曹孟德,奈何路途遙遠,這樣看來,唯有去江夏,看是否能謀個一官半職啊!」。

看來,甘寧也是做了一番充分的思考,才打算前去投奔黃祖的。

劉琦則微笑道︰「假以時日,琦統領一地,手握數萬兵馬,到時,琦在派人前來邀請興霸,興霸可否願意隨琦一道征戰沙場,建功立業,結束這亂世紛爭,讓老百姓都能過上安定的生活呢?」。

看似劉琦這是一句玩笑話,其實也是劉琦的真實意圖,這就看甘寧怎麼去想了。

甘寧認真的思索了一下劉琦的話,他這句話也不是不無道理,以劉琦現在的身份,完全可以接掌荊州牧這個位置的,到時候,他的手下何止數萬兵馬,數十萬也是有的,不過,既然如此,他又何必出走襄陽,獨身前往我這個小小的漁港呢?莫非另有隱情?」。

甘寧沉思了一下說道︰「如果真是那樣,在下當願意听從公子的調遣,不過,在下還有一事不明,以公子目前的身份地位,完全可以穩坐州牧之位,為何要獨身一人,千里迢迢的來到山陽呢?當然,這只是在下的一些好奇罷了,公子如有難言之隱,當可不告知在下」。

甘寧就是甘寧,一眼就看穿了劉琦的目的,不過為何劉琦要獨身從襄陽來到這個山陽港,目前還不適合告訴甘寧,只有等甘寧正式為己所用後,才能告訴他的。

劉琦回答道︰「興霸無須疑惑,我此次從襄陽來到山陽港,的確是為了能與興霸相交一番,而至于其他的原因,不是琦不信任興霸,而是琦的確有難言之隱啊,待時機成熟,一定會告知興霸,還望興霸勿怪啊!」。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三國之劉琦最新章節 | 三國之劉琦全文閱讀 | 三國之劉琦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