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劉琦 正文 第29章 伊機伯到訪

作者 ︰ 昆昆神功

蔡瑁略微沉思了一下道︰「我們是不是該換個角度來看這件事,一直以來,我們都把他當成直接威脅,而忽略了主公這一關,就算我們在怎麼針對他本人,但是如果說服不了主公,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白費,就算是能把二字琮扶上那個位置,但是我們卻失去了禮法上的聲勢,這對于你我的名聲恐怕不利啊!」。

蒯越听了蔡瑁的話後,沉思了起來︰是的,我們上次所做的那件事的確有些極端,這不僅沒能成功,反而讓他獲得了一些不大不小的益處,到頭來,我們反而是一無所獲。

與其這樣,我們還不如從側面入手,敗壞他的名聲,讓主公對他產生厭惡感,這樣一來,就算我們不直接參與,也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蒯越嘆了一口氣說道︰「你為什麼非要支持二子琮呢?就因為他娶了你家女兒?其實長子琦也不差的,為人忠厚,其實,扶持他上位,或許更利于你我掌控荊州的」。

蔡瑁听了蒯越的話後,有些疑惑的問道︰「怎麼,你現在動搖了?沒錯,長子琦的確也是個不錯的人選,為人比較忠厚,但是,我已把女兒嫁給了二字琮,這已經是無法改變的事實,自從上次那見事情後,你現在不是也沒有退路了麼!」。

蔡瑁以為蒯越對于自己一直支持劉琮上位,而開始產生了動搖心里,因此,話語中帶有一些威脅之意。

蒯越何許人也,豈能听不出蔡瑁的話中含義,不過,他也只是一笑了之,說道︰

「過了的事情就不要去計較了,還是想想我們該如何進行下一步計劃吧!既然硬的不行,那我們就來軟的,從他身邊的那些人入手,你說呢?」。

蔡瑁見蒯越並沒有提出什麼反對意見,一顆心也算是定了下來,如果蔡瑁一心想把劉琮扶上位的話,得不到蒯越的支持,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蔡瑁听了蒯越的話後,略帶陰沉的說道︰

「這也是個好辦法,既然我們上次的行動失敗了,在看他最近的一些舉措,顯然是有所防範了,既然我們沒辦法對付他本人,那我們就從他身邊的那些人入手,只要想辦法打擊他身邊的那些人,相信他不會置之不理的,到時候,在找上種種借口,在主公面前詆毀他,相信到時候,主公自然就會對他產生一種疏遠心里」。

蒯越听了後,眼里凌厲之色一閃而逝,說道︰「恩,不過此事要從長計議,一定要確保萬無一失,到時候才能夠起到致命的效果」。

蔡瑁听了蒯越的回答之後,眼里閃過一絲陰狠之色,說道︰「恩,不過目前還是不要有所動作,畢竟那件事情還沒結束,為了不引起他們的懷疑,先過段時間在動手吧。

蒯越則點頭表示同意,隨後兩人繼續聊了一會後,蔡瑁就起身離開了。

兩日後,劉琦給劉表的那個提議,一經州牧府以文書命令的方式下達給各個州郡後,這則消息就在襄陽城,乃至整個荊州傳開了。

「嘿!你有听說嗎?上次大公子在豫州遇刺,是山賊所為啊!這些山賊真是可惡啊,既劫財,又傷人,以後出門在外,我們可得小心點啊!丟了財物是小,丟了小命那可就不值得了啊」一個路人說道。

「是啊,我還听說啊,正因為大公子在豫州遇刺,身受重傷,因此,大公子回來後,州牧大人就發布了文書到各個郡縣,讓他們全力剿滅各自轄區內的山賊流寇,連軍隊都調動起來了,看來啊,荊州境內的山澤流寇,沒好日子過了哦,我們老百姓啊!也能過上太平日子了啊」另一個路人說道。

「我听說啊,這是因為上次大公子自身遭遇山賊襲擊後,他為了不讓州內百姓免受山賊流寇的危害,才向州牧大人提議,責令各個州郡全力剿滅山賊流寇的啊!」一個路人道。

「原來是大公子提議州牧大人這麼做的啊!哎呀,大公子真是好人啊,因一己之危,而心系全州百姓的安危,猶如州牧大人一樣,愛惜百姓,是仁義之主啊!」一個路人感嘆到。

「……!」。

「……!」。

自從劉表發布了令全州各個郡縣竭力清剿山賊流寇的公文命令後,又在荊州境內引起了不小的轟動,而順帶的,劉琦的名聲也小小的傳開了,不過,這些對于劉琦來說並不重要,他這麼做也只是為了讓自己以後統領荊州打下一個小基礎而已。

當劉表把文書發給劉磐,劉磐看了之後,二話沒說,立馬找來王威,讓他從他所轄的軍營中挑選最好的,最彪悍的士卒給劉琦送了過去。

而劉磐之所以找王威,那是因為,他信任王威,給劉琦挑選的護衛必須是忠心不二的人,所以,王威手下的這些人是很合適的。

王威對此也沒什麼異議,盡管訓練士卒需要花上不少時間,但是十幾名士卒對整個軍隊來說也沒什麼大的影響,立馬挑了營中最好的士卒給劉琦送了過去。

而這些士卒一听是給劉琦充當護衛的,也沒有產生什麼抵觸心理,盡管跟著劉琦或許沒了上戰場殺敵立功的機會。

但是,在劉琦身邊的機會總比做小兵強,如果表現好的話,劉琦一高興,下放到地方,那也是一個不大不小的官,因此,這些士卒也很樂意的。

當劉琦看到面前這些彪悍的士卒時,心下也是很感激劉磐的,因為這些士卒要是放在戰場上,也是很威猛的,結果被拿來當自身的護衛了,有些可惜,很顯然,在這件事情上,劉磐當真是用心了。

隨後,劉琦將這些護衛交給劉大虎和王光亮分成了兩隊,每人統領十人,剩下的至于訓練什麼的,就交給他們二人完成了,這些事,劉琦沒心思過問。

幾日之後,關于劉琦的那些傳聞也慢慢的淡了下去,這倒對于劉琦來說也是件好事。

畢竟,誰也不想听到大街上無時不刻的議論著自己,說不準,兩個蹲茅坑的人,一邊露出舒服的神態,一邊談論自己,想起來,就不舒服。

自從劉琦回襄陽後,劉琦也好些時日沒去見魯肅了,不過,劉琦倒也沒什麼要緊的事和他商量,因此,見不見倒也不重要。

這一日,劉琦正在書房里看著《左傳》,門外面傳來了護衛的聲音︰

「大公子,從事王粲大人求見」。

劉琦一听是王粲這個大才子來了,心中思慮了一下,自從自己離開荊州去揚州,在從揚州返回荊州後,直到現在,已經快兩月沒見到這個人了,自己前些時日太忙,沒來得及去會會王粲,反而他自己主動找上門來了,一定得見。

劉琦站起身來,整理了一下衣服,盡管和王粲很熟悉,但是在這個時代,禮節是很重要的,衣冠不整的去見一個人,恐怕會被別人誤解為自己不尊敬他,因此,在這方面,劉琦還是得注意一下的,待整理妥當後,劉琦吩咐門外的護衛讓他們進來。

不一會兒,王粲出現在劉琦的視線之中,王粲還是老樣子,什麼都沒變,不過他身後卻跟了一個人,倒是令劉琦疑惑了,怎麼王粲還帶了個人來,難不成,自己把王粲拉攏到自己的陣營,王粲還拉攏了另外一個人過來,難不成這買一還帶贈一的?

要知道,在外人眼中,他劉琦的地位的確很高,但是在他們這是州府幕僚的眼中,都是很明白的知道,劉琦是比不過劉琮的,因此,大家都很少和劉琦打交道的,估計除了王粲之外,在這些幕僚之中,還真沒人和劉琦熟悉的了。

就在劉琦發愣的時候,王粲和他身後的那名年青男子紛紛向劉琦行禮道︰

「州府從事王粲見過大公子」。

「從事書佐伊籍見過大公子」。

劉琦听到這個男子自報姓名後,就差點跳了起來。

伊籍啊,人才啊,三國時期什麼最重要,人才啊,這個人無論如何都要拉攏過來。

這個人在劉表手下沒什麼表現,到了劉備手下,官做的也不小,地位也只僅次于簡雍、孫乾。

後來與諸葛亮等人一道編制《蜀科》,能被諸葛孔明看中的人,起碼也是有真才是學的啊,盡管,諸葛亮有看走眼的時候,但不能說諸葛亮就無識人之舉了,要不然,那來的後來那位撐了蜀國幾十年的姜維了。

劉琦也一一的回禮,劉琦對著王粲說道︰「仲宣,你我之間就不必這麼見外了吧」。

王粲則微微一笑,也沒說什麼。

劉琦來到伊籍面前,對著伊籍道︰「機伯不用如此多禮,你我既無從屬關系,一切當以平輩相交,敢問機伯祖籍可否是兗州山陽郡也」。

伊籍一听,心下有些疑惑了,沒想到劉琦居然連自己祖籍都知道,盡管他和劉琦的父親劉表是同鄉,但是自己並不受劉表器重,劉表是不可能將這些告訴劉琦的,他是怎麼知道的呢?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三國之劉琦最新章節 | 三國之劉琦全文閱讀 | 三國之劉琦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