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劉琦 正文 第10章 說服魯子敬

作者 ︰ 昆昆神功

「哎,肅乃一般之才,難當大任啊!」魯肅想了片刻之後,感嘆到自己能力不足。

其實,劉琦也知道魯肅會這麼回答,這是意料之中的事。

「子敬你不可妄自菲薄,在琦看來,子敬的才能可非一般之才,乃大才」劉琦說完,不待魯肅回答。突然轉過頭,雙眼直盯魯肅道︰

「來日琦或為郡守,或為州牧,手握數萬精兵,猛將數人,子敬可願意與琦一起攜手殺敵,征戰沙場,共創一方霸業,名留青史」。

劉琦神色嚴肅、眼中帶著懇求之色看著魯肅,這句話不僅肯定了魯肅的能力,乃是大才,同時也表明了自己的最終意圖,招攬之意,等待著魯肅的最終答復。

盡管在《三國演義》中魯肅並不厲害,表現平平,但他並不像演義中的那麼窩囊,魯肅的戰略眼光和政治眼光在江東四英之中佔據首位,能提出比「隆中對」早數年的「鼎足論」,沒有相當強的戰略眼光,那是完全不行的。

赤壁之戰中,魯肅為了東吳的長遠利益,把荊州借給劉備,最後弄丟了荊州,留下了被後世批評的把柄,但這掩蓋不了魯肅的才能。

魯肅是一個絕對能撐得住場面的人,周瑜死後,江東人才有限,能總覽全局的人才更是稀少,那時的呂蒙還不出名,陸遜還只是個小幕僚,而內部又是江東四大家族的守舊派,投降派,內政還行,但抵擋一方,協調全局,恐怕也就只有魯肅能撐得住了。

魯肅既能統帥大軍,領軍作戰,也能治理國家,在軍事能力上,或許比不上周瑜這樣的全職帥才,但是比起一些二流將領,那是絕對綽綽有余的。

因此,在劉琦的長遠規劃之中,魯肅將會是替自己獨擋一面的帥才,這個時候不給他打打氣,將來怎麼統領一軍,抵擋一方。

迎著劉琦略帶懇求的眼神,魯肅並沒直接回答,而是緩緩的站起身來,背對著劉琦,盯著淡藍色的天空,此時的天空萬里無雲,讓人心曠神怡。

而此時,魯肅的心也是亂了,盡管他知道劉琦這麼不遠千里的來拜訪自己,意圖明顯不簡單,但是並沒猜到這人是來招攬自己為殿下臣的,這該如何是好啊。

通過和劉琦這些天的接觸,劉琦的種種表現大大超出了魯肅的意料。

「眼前這人不僅沒有一般世家子弟的平庸、無能,奢侈之氣!相反,這人不僅僅有真才實學,而且有著遠大的理想,抱負,有超越他父親劉荊州的跡象,假以時日,要是能給與此人一片天地,將來必有一番大的作為」,魯肅靜靜的思索著。

「是的,自己辭去袁術給與的東城長,不就是在等待著一個機會,等待著一個明主能輔佐之,以實現自己的抱負嗎?眼前不就是有個機會嗎?但是這個人真的能讓自己實現自己的理想嗎?」魯肅心中有些猶豫了。

「周公瑾的才能是毋庸置疑的,以孫伯符的能力,將來必定一統江東,為一方諸侯,盡管現在還只佔據了一郡,但是統領江東是遲早的事情,所以,潛力也是無限的,當真難以決策啊?」。

「子敬是否是在猶豫如何做出決策,是南下投奔好友周瑜一起去江東依靠孫伯符,還是跟隨琦一起前往荊州」其實見魯肅這麼久沒說話,就知道他在猶豫,按照人的一般邏輯思維,稍微想一下就能想得出來魯肅到底在猶豫什麼。

「不瞞公子,肅的確是有此想法」既然話都說到這份上了,魯肅也不隱瞞了,直接了當道。

「呵呵,敢問子敬,此次南下江東投奔孫伯符是周公瑾的個人想法,還是孫伯符的主動邀請」劉琦引誘到,這不可能是孫策的主意,肯定是周瑜的個人意見!不然,歷史上的魯肅南下了之後也不會得不到重用。

「是公瑾的個人想法,打算將肅推薦給孫伯符,肅並沒有收到孫伯符的邀請」魯肅略微慚愧到。

「呵呵,既然如此,那子敬就能保證到了江東之後會受孫伯符的信任,會得到重用」劉琦下了一劑猛藥,盡管有些貶低孫策的人品,但這不失為一個拉攏人心的辦法。

話都說到這份上了,你魯肅還不明白那就沒辦法了,人家周瑜是孫策的好友,孫策相信他,你一個外人,那怕是周瑜推薦上去的,但始終不是自己的嫡系,難保會有所猜忌。

「這!!」魯肅一下語結了,魯肅當下也明白了自身的處境,盡管自己是周公瑾推薦給孫伯符的,但畢竟也算是外人,就算能得到信任,但能不能重用,那就不得所知了。

「眼前這人就不同了,不遠千里來招攬自己,先不管以後怎麼樣,起碼這份誠意就足夠了,更何況此人將來必定有所成就,觀其語氣,恐怕這個人將來不會僅僅只滿足于荊州,不過還是得深思熟慮一番,畢竟這可不是兒戲」。

魯肅沉思了一下,開口問劉琦︰「敢問公子將來作何打算,是為一州之主,還是逐鹿于亂世之中,以天下百姓為己任!」

看來魯肅開始傾向自己這邊了,接下來就是關鍵了,想讓別人死心塌地的跟隨你,你就得有個目標,有個規劃,不然,你拿什麼打動別人。

「觀今大漢天下,朝綱敗壞,各路諸侯擁兵自重,相互攻伐,導致天下百姓流離失所,」此時,劉琦的語氣中充滿了豪氣說道︰「琦為大漢宗室之後,當以上報朝廷,下安黎民,鏟除那些奸惡小人,恢復我大漢國威為己任。

劉琦說完,魯肅眼中欣賞之色一閃而逝,他沉思了幾秒鐘,才淡淡的說道︰「呵呵,公子的想法確實讓肅感嘆自愧不如,不過,敢問公子如何實現這一目標呢」。

魯肅就是魯肅,不可能因為你劉琦幾句話和你這點王八之氣一露,然後就心悅誠服的拜在你腳下,然後高呼︰

「我主英明,以後我就跟你混了,你就收下我吧」,要是這樣,那他不就不魯肅了,劉琦也大可不必親自來這招攬了。

劉琦冷靜了下來,仔細的把自己在荊州的處境和自己的一些想法說了出來,劉琦也只提到了打算去荊南發展,擇機而起,其余的則並沒透露多少,有些事情,還不能過早的透露。

當魯肅靜靜的听完劉琦的話之後,臉色很是平和,並沒有因為劉琦的處境和想法而有任何的變化,不過心里面也確實有些感觸的。

劉琦能告訴他這些話,顯然沒帶任何的隱瞞之意,很明顯的是真心實意的在和自己結交,不然也不可能把事關自己身死的事情拿出來亂說的。

「公子的計策當真不失為一個良策,不僅能讓自己從容的離開襄陽,而且還能獲得一塊安歇之處,這對于公子目前的處境來講,不失為一個萬全之策」魯肅也是很感嘆道。

看似風光的鎮南將軍大公子,原來卻是有著這樣的一番境地,獨身處于襄陽,內無依靠,外無強援,一步走錯,將會滿盤皆輸,然而他卻能夠在這樣的處境下想出這樣的計策,當真不可小瞧啊。

「正所謂,一己之力有限,而集眾人之長方能成就大業,因此,琦懇請子敬能助我一臂之力,與琦攜手,在這亂世中,打下一方基業,也不枉活于這亂世數十載」說完,劉琦對著魯肅深深一禮,靜靜等待著魯肅的答復。

該說的也說了,自己目前的處境,自己的發展計劃,自己的野心,自己的誠意,都已經展現在了魯肅的面前,如果這還不能勸動魯肅,那自己也無能為力了,來日也就只有在戰場上見了。

當然,劉琦是不希望那樣的,畢竟周瑜加上魯肅,這個組合一發威,那可是不能小視的,所以劉琦心里面也是頗為忐忑的,要是魯肅不願意,那該如何是好。

「公子能這般的重視肅,按理肅當拜為公子的殿下臣,听從公子的調遣,但此事事關重大,還望公子能容許肅思慮一宿,明日當回復公子,還望公子能理解」魯肅歉意的說到,並沒立馬回復劉琦。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三國之劉琦最新章節 | 三國之劉琦全文閱讀 | 三國之劉琦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