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的軍閥 正文 第一章:路有不平撥刀起

作者 ︰ 河佰嶺

(神座)()陳濤:男,25歲.北京大學.學歷碩士.

原中華人民共和國一個基層公務員.

------------------------------------------------------------------------------

公元183年.光和6年5月,陳濤來到這個東漢末年已有兩個月了.

至于穿越的過程--不詳.原因--不詳.總之陳濤穿了.

生活的時代變了,地點變了,身份變了.唯一沒變的是姓名.他還叫陳濤.字守義.

其父陳歷原為汝南郡富平縣軍中的一個屯長,也叫百人將,都佰,相當于現代的一個連長吧.

只是去年因病去世了,東漢年間可沒有五險一金神馬的.大漢政府可不管你病不病的.陳老爺子這一病吧,家里砸鍋賣鐵.人沒治好,一個小康之家也算是沒落了.

前後不過數月,陳母抑郁成疾,又駕鶴西去了.陳濤只好賣了?屋安葬老娘了.這大事辦完,陳濤已身無分文----(唉,同樣是穿越男,陳濤有一些點背了.)

好在老爺子在世時,家中還算殷實之家,陳濤倒也讀過幾年書.又打小隨老爺子學的一身武藝,尋常五六個壯漢倒也能對付.

這些天,北軍在富平招良家子從軍,就憑自己這一身力氣,又是軍官之後,混個大頭兵總是可以有口吃的吧.

再說這北軍好壞都算是中央軍吧.想一想明年就是光和7年,中平元年了,黃巾之亂就要來了吧.想一想明年的汝南,哪可是十室九空,就算呆在家中,能不能活下來還是兩說呢,倒不如投到軍中.憑自己一身武功,說不得還能混到幾分軍功.

這年頭,好男不當兵,軍人的地位不高,族中長輩並不支持陳濤去當兵,最反對的就是自己的大伯父陳正.陳正不但是自己的大伯父,還是族長,同是又是陳家村的里正(相當現在的村長).作為一穿越人士的陳濤有點不以為然,但想一想大伯父對自己一家的關照.最主要的問題是自己這次想參軍還有一個想法是要把堂弟陳軍帶走.這事有點糾結呀.

這個陳軍從小一身蠻力,更重要的是一桿長槍使得如臂使指,

陳軍小陳濤兩歲,打小跟在陳濤後面轉,一同上學,一同跟隨陳濤的老爸一起習武,可以說是鐵磁兒的死黨,陳濤穿越過來後不但繼承了東漢陳濤的記憶.也繼承了他的情感.

兩人商量來,商量去,最後決定以外出游歷為名,總之出去再說,

陳正見二人鐵了心的想要出去,又是游歷做由頭,知道這兩家伙人大了,心也大了,便也無可奈何,只是不的不又是一通教導,好好做人,光宗耀祖之類.

-----------------------------

幾身換洗衣服,一串銅錢,一把樸刀,都用一個包袱背著,這就是陳濤全部的家當,陳軍也差不多,兩人可以說是一窮二白呀.

不過對于尋夢的年青人來說,身上有多少東西不重要,特別是陳軍.如同入水的魚兒,歸林的鳥兒,此時好比剛月兌了牢籠,只覺的海闊天空.

陳家村到富平縣城五十里,當年陳歷在富平軍中當值時,陳濤去過多次,兩個時辰足夠了,如果兩人走快一點,說不定就可以趕上中午招兵.

登上前面的小山坡,下坡就是去縣城的官道,沿官道到縣城不過二十多里路.

兩人剛到小山坡上,只看到官道上一個頭領模樣的人,正指揮著十多名大漢,在圍攻一輛馬車,馬車前雖有四五名護院打扮的人正在拼死守護,卻眼看要支持不了不久.

陳濤很是驚訝,不是還沒到黃巾之亂嗎,不是明年才開始天下大亂嗎?

其實是陳濤有點想當然了,明年就要爆發上百萬人的黃巾之亂,現在的大漢天下,盜賊橫行,太平教眾又是蠢蠢欲動.哪里又有太平的世道.

‘大哥,你看,哪邊盜賊有個頭,不如我去擒拿下哪個頭兒.‘陳軍二話不說,提槍便往盜賊頭兒殺去.

一招長蛇吐信,徑取對方上三路,不想這小頭領也頗為了得,抽刀上撩,蕩開長槍,又是360度轉身,不退反進,刀隨人轉,一個斜劈反守為攻,

陳軍槍勢已走老,卻並不著急,往旁邊斜踏一步,避開刀鋒,也不將槍勢收回,反而就勢用槍尾向敵胸月復撞去.二人你來我往斗了個旗鼓相當.

說來話長,不過二人相斗卻只是數息之間,陳濤但觀戰場形勢,陳軍與盜賊頭領是一時難分勝負,十多名盜賊卻只是以多打少,蠶食不多的四五名護院,看這些盜賊不過是一群青壯而已,即無武力,又無陣勢,不過一群烏合之眾.

陳濤提刀便向馬車殺去.如虎入羊群,一刀砍倒一人,眾盜賊便分出三人向陳濤圍攻而來,陳濤卻不與糾纏,轉身向正與護院相斗的一人背後又是一刀,

陳濤不與眾人糾纏,聲東擊西,左沖右突,不過幾個來回,便有六七名盜賊喪身刀下,眾護院如見天人,一時間士氣大增,又見原本敵眾我寡的局面不再,便奮身向前,反守為攻.

盜賊頭領卻與陳軍斗過不分仲伯,眼見大好形勢急轉直下,知道今天討不了好去,就一聲呼嘯,帶頭便走.

陳軍如何便肯放過,提槍去追.卻听到陳濤在喊‘窮蔻莫追‘也只的意猶末盡的回來.

盜賊散去.只見馬車簾門掀起,一個管家模樣的中年人先下了馬車,接著一對年約六旬的老夫老妻走下車來,

老頭一身錦衣,頭戴績巾,雖然身體略顯佝僂,但不失一種威嚴,這是一種長年養尊處優,自然而然的威嚴,

老頭拱手為禮‘兩位壯士,仗義相助.難得如此身手,更有一付俠義心腸,老夫感激不盡‘

‘老丈,別太在意,路見不平,拔刀相助,不過舉手之勞,我相信換作他人見到這種事情,也一樣不會置之不理.‘陳濤連忙拱手還禮,

‘听兩位口音,當是我富平縣人氏,有知兩位是要去縣城嗎?‘老頭問道

‘不瞞老丈,我兄弟二人听說北軍在富平招兵,想投身軍中,憑一身武藝取一份功名,不說光宗耀祖,只求安身立命.只是不想路上遇到這等不平之事,而今盜賊已去,我兄弟二人要趕去縣城投軍,就此別過.‘

陳濤原想著今天中午趕到縣城,不想多做耽擱,拱拱手便想走人,

卻不想老頭卻說‘兩位于我有救命之恩,前方十里就是老夫的家,李家莊,兩位若是就此而去,這讓老夫情何以堪,至于兩位參軍一事,不過是些許小事,此事老夫定不讓兩位失望就是,‘

陳濤一听,敢情這老頭是打算給自己幫忙一二,好報這個救命之恩了.看這個老頭的隨從派頭,不象尋常人家,又說自己家在李家莊,莫非此人竟是縣尉李義的老爸,

縣尉並不是很大的官,俸二百擔而已,東漢末年的縣中的編制里,大縣設一縣令,俸千擔,小縣設長,俸四百擔或三百擔,

大縣設縣尉二名,小縣設縣尉一名,主管治安,兵曹事(相當現在的公安局長,兼武裝部長)俸二百擔,縣丞二百擔.

陳濤老爸當年雖然是富平軍中的屯長,俸百擔,卻無法同人家比,論地位,論收入(灰色收入)根本不是一個級別的.一時間心中難有定議.

李老頭老而成精,見陳濤頗有猶豫,便哈哈一笑,走過一手換了陳濤,一手拉起陳軍,

‘走,走,走,今日得見兩位俠義勇士,就讓我們幾人同謀一醉.‘

想不到如此一個老頭,居然有如此豪爽的一面.陳濤便干脆恭敬不如從命了.

一行人行不過十里地,只見一座佔地長寬各半里地的大莊園,矗立的在道路的旁邊,一人半高的圍牆,將整個莊園圍成一個正方形,牆寬下寬上窄,牆上足可以四人並排行走,設有箭?`,如同城牆一樣,最多只是沒有縣城哪麼高,哪麼大罷了,

正面便是一座門樓,門寬兩丈,兩輛馬車可以並排通行.等入到莊來,只見堡樓,糧倉,水井,一應俱全,直看的陳濤兩兄弟咋舌不已.

李老頭見二人模樣,哈哈一笑說‘先祖曾有人官至郡太守,才有這座莊園,又加上各代都有幾個杰出之人,多年不斷完善,才有今日這等模樣,只是老夫這一代,無人出仕,好在犬子在南陽郡做了功曹從事,小犬亦在富平做了個小小縣尉,才算有了一點起色呀‘

陳濤不無震驚,自己只知他有一個兒子是縣尉,卻不知還有一個南陽郡的功曹從事的兒子,這功曹從事主管政績評議,官吏任免升遷,最是權重,相當于後世的地市級的組織部長,想不到富平還有這樣的望族.

新書上傳,求各種模,求推薦,收藏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小小的軍閥最新章節 | 小小的軍閥全文閱讀 | 小小的軍閥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