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天歌 118 罪己詔

作者 ︰ 喝壺好茶嘎山糊

收費章節(12點)

自古江南乃魚米之鄉,素有天下糧倉之說。如今,猛一遭此大劫,不光是江南不穩當了,可謂是牽一發而動全身了。

雍和帝大急,連夜召集臣工,商議如何救災了。李鼎李嵎等也敢進了皇宮。人心惶惶中,並沒有人注意,一直沒當差的大爺李棣,也沒留在府中,更沒人知曉他的去向。

這一商量,就整整一個通宵,連天色大白時,都沒能得出定案,只是,互相拆台互相推諉的,大有人在。

雍和帝氣得腦門子青脹,偏這些吵鬧,都有理有據,讓他無法發火。只是,這事等不得,所以早朝上接茬吵,還是吵不出個名堂來。

只是,不管是天子還是臣工,都是人身,雖然可以抗得瞌睡,卻架不住不吃不喝以及五谷輪回。不得以,只得暫時放人回去,下午接茬來。

李鼎等出了宮就是被下人架上馬車的,回來以後還唬了家人一大跳,忙忙的上下左右服侍著,李鼎讓各人都回去休息,只留著大孫李棣在身前伺候著。

如此往復了三天,終于定下了應策的章程,只是在派去江南賑災的人手上,大家又有了爭執。一邊說,該派能吏,如吏部某某,江南如今大災,又幾處的官員都殉難了,該派在這上頭有經驗的,把當地的架子個搭起來,沒有這個架子,該怎麼組織賑災?又有一邊說,確實該派能吏,但得是戶部某某,這賑災,是跟銀兩錢財大交道,得派個熟手。

這一下,吵得比以前更凶了。這兩邊的推薦還在其次,可戶部吏部的人明顯在推委,吏部的人說戶部經驗不可缺,該是戶部的,而戶部的人說吏部履歷不可少,因該吏部才好,這吵著吵著,又到了禮部頭上,接著六部九卿無一幸免。

原本,賑災是個肥差,是因該互相爭搶的。可再肥,也得有命拿,這地龍翻身,可不比水災旱災。那可沒個準數,誰知道會在什麼時候,又在哪里再次有地動余震?

這樣爭吵著,安國公李鼎使了個眼色,就又有人說,這次,得派個有威望的皇親才是,以示陛下的看重,最能安撫民心。民心穩,則無大礙矣。

這話一出,剛剛吵翻天的朝堂上,忽然靜默了一下,然後,就嗡嗡的,一致夸贊這個提議好,相當好,請聖上明鑒雲雲。然後,好多人的眼神,就在這十三王爺世襲罔替恭親王身上打轉。意思再明顯不過了。

聖上見此,心中重重地打了個突。他這個十三弟,為自己能等大寶出了大氣力,可以說,若沒有這個弟弟,自己也坐不上這個位置。而且,現在自己開始清洗朝堂,十三弟也是自己的左臂右膀,自己怎麼可以讓他去如此的險境,那不等于是自己自斷臂膀嗎?

可,朝堂上眾臣一致推薦,不太好反駁啊,再說,其實這個主意還真不錯。

就在這個猶豫當口,一直在朝堂上作影子裝背景的理親王上前一步,躬身行禮後,道︰「萬歲,臣下這許多年,領朝廷的俸祿,受陛下的關愛,心中感激,難以言述。幸好,臣下乃先帝爺的龍孫,是陛下的佷子,身上流著皇家的血脈,如今,江南如此,臣下雖無重望,但卻想為陛下分憂。因而,臣下自請,請陛下準許臣下前往江南。」

理親王這話一出,朝堂上一陣靜默,然後又是更大的嗡嗡聲。有說好的,有說不好的。說好的,當然不會說理親王乃先帝爺的嫡孫血脈正統,只說連皇上也親口稱理親王仁厚,當得起這個差事。而說不好的,只挑著說理親王畢竟年輕,也不說他平時啥都不作,只說他往日比較清貴,不沾俗務,忙忙得推薦恭親王。

雍和帝現在心里真像是一鍋開說,不斷地翻騰著。要說,這理親王去,有好的,也有不好的。現如今,那里是個險地,若理親王去了,正好被余震所害,那麼,多年的包袱就解決了。但,江南畢竟是那個廢太子哥哥勢力聚集的地方,當初先帝爺竟然害怕那個太子哥哥沒錢花,默許他在江南培植勢力收斂錢財,現在讓這個佷子去,是不是冒險了?再說了,安撫民心,可民心看到的是這個理親王親涉險地,自己好好在這龍庭坐著,離得遠著呢,還要寫罪己詔,到最後,誰知道這小佷子怎麼安撫的民心,又為誰安撫的民心?

雍和帝真是頭大啊,可是還真是左右為難得很。正吵吵得凶的時候,忽然老臣安國公李鼎出列,啟奏道︰「陛下,在老臣看來,這恭親王殿下和理親王殿下,俱是上佳的人選。各位同僚這樣爭執,一時也分不出左右。想來,陛下一時上頭,也難以抉擇。依老臣看來,不如先放一放,讓各部先按先頭的章程操辦起來,等那些瑣碎事操辦的了,想來陛下這兒也有了決斷了。」

這話,真說到了雍和帝心里了,這樣子,不但讓他有了時間考慮,也有時間跟人商量了。只是,什麼時候,這個李鼎這樣向著自己了?難道說,他們這一批老臣,其實並不想理親王涉險?

雍和帝心里雖轉著心思,面上卻反應不慢,忙夸獎了老臣李鼎,而後,就著各部行事了。原本雍和帝打算散朝了,自己去找十三弟以及各心月復好好商量一下子,就見禮部的人忽然又跳了出來了,這禮部的人說話里唆,兜兜轉轉,可听到最後,就讓人听明白了一個意思,萬歲爺,您的罪己詔呢?

要說,古代皇帝這點上是滿身先士卒的,天下有個七病八災的,他就要往自己身上抗,總歸是他沒做好,上天才下了懲罰,所以,要公開檢討,這個,就是罪己詔。當然,除了這些厲害的災難,什麼天狗吃日啦,血月啦,這叫做天有不祥異兆,是上天對他這個天子的警示,他也得檢討。

雍和帝歪了歪嘴,心里咒罵了一聲,才想著這攤子事情,這事情就跳出來了,還真一點都不讓自己喘息啊。

只是臣子已經提出了,而且這個自我檢討,躲得了一時,躲不了一世,早晚要做的,就算雍和帝現在心里憋屈的要死,還是連連點頭,還要違心地夸獎那個禮部臣子。不過,心里卻死死的記住了,老小子,等著瞧!

雍和帝這一點頭,滿堂朝臣就又馬/屁如山,一連聲地說聖上英明,聖上仁厚,聖上為了天下安泰,不惜自我檢討,等等等等。不過,這些馬/屁,還是讓雍和帝心里舒服了點兒,哎,朕的委屈,是為天下百姓,值了!

這邊雍和帝少有的暈乎了一下,就又有人不識相地跳了出來。雍和帝一看,氣樂了,這回,改成是九卿的人了,好,好,朕的臣子中,還真有不少事兒媽呢!

此人的啟奏,就有點兒意思了。說是,天上發怒,降下了大災,還是在鼎要緊的糧倉之地,既然萬歲爺要下罪己詔,那就要好好思忖思忖了,到底,哪里有什麼不對。或者說,陛下自登基來,在哪里有什麼疏忽了

這話一出,讓雍和帝想得更多了,陳年的往事,嗖的就涌現在了雍和帝的腦中,那件事,連十三王爺也不知道,當年成事的那幾個,都被雍和帝慢慢收拾掉了,那麼,這個人是什麼意思?是知道,還是不知道?雍和帝是累昏頭了,多年前的往事,就算這臣子知道,也不會在眼前這樣的情況下提及的。

雍和帝眯著眼楮,眼神如同一把銳劍,直刺那個臣子,像是要把那人身上瞪出個窟窿來,又或者是想把這人看穿,讓他明白,這人到底是知不知道。

雍和帝這樣盯著人看,那人不明所以,只覺得皇帝的眼神像把利刀子,看得他心驚膽戰,背上冷汗直流,只後悔怎麼會偷听到別人的說話,自以為得計,想要拍拍萬歲爺龍/屁,弄了這一出,來出這個風頭。

卻不想,雍和帝的這一舉動,讓李鼎看在眼里,頓時,意味深長起來。

那個人雖然頂不住雍和帝的刀子眼神,可既然已經出來了,不說完回班,那就更糟,所以磕磕巴巴的,總算把事情給說完了。原來,他的意思是,陛下自登基來,一直忙于朝政,勤政愛民,也就沒擠出時間,親自去泰山祭天。是不是,就這個上頭疏忽了?

雍和帝听了這話,不自覺地呼了口氣,整個人都柔和下來,還對這那個臣子笑了笑,又讓那人從驚嚇變成了驚喜。

看著萬歲爺溫和起來,這欽天監的人也跳了出來,說是,請陛下三思,親自去泰山祭天,而後在泰山上宣讀罪己詔,告詔天下,再當場焚燒了,以告上蒼,那是最為穩妥的了。

接著又有幾個人附和著。看著皇帝意動的樣子,朝堂上附和的人越來越多,簡直又要一直贊同了。

李鼎仔細看著雍和帝的樣子,知道,這些事情,成了!(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手機網(qidian.cn)訂閱,打賞,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長天歌最新章節 | 長天歌全文閱讀 | 長天歌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