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失在星空 第五十二章 虎頭蛇尾的試驗

作者 ︰ 純牌老狼

納米科技研究院在能源方面的一項有意思的成果就是和理論物理研究院聯合研制的新型儲氫金屬,納米合金氣瓶的技術比較成熟,但民眾不怎麼敢用,主要是因為氫氣的易燃性和威力。浪客中文網

氫氣的能量密度約40KWH/KG,柴油和汽油約12KWH/KG,,但氫氣的密度遠低于汽柴油。曾有大型納米合金氣瓶測試視頻在網上公布,爆炸的威力如同重磅炸彈,液化儲氫罐連實驗室內部人員都有些害怕。

納米科技研究院無奈之下除繼續提高納米氣瓶的強度外,就是研究新型儲氫金屬。理論物理研究院曾經用超高壓和超強磁場制造了一些特殊金屬用于研究,他們得到的特殊金屬被納米科技研究院拿了一些做納米化試驗,發現有一種代號叫Ni6MS3的金屬經過納米化處理能成為納米金屬,對氫氣具有很強的吸附能力,超過儲氫效率最高的稀土合金的5倍,儲氫質量達到自身質量的25~30%。

興沖沖跑到理論物理研究院報喜的項目組組長,被那邊潑了一瓢冷水,這種金屬的制備不易,代價高昂,目前僅用于研究。

克里斯托弗看過項目組組長的報告後,分析了數據,發現理論體系上沒有任何問題,這條路可以走。公司在超高壓和超強磁場領域的研究水平一直保持上升態勢,連納米科技研究院也在強磁領域獲得多項成果。

李莊的策略是跟著對手走,只要是高利潤的行業,公司就不會忘了過去湊熱鬧。有句話說,「一流企業賣標準,二流企業賣品牌,三流企業賣產品」。聯合技術公司有自己的一套體系,十來個品牌,數百個系列的產品。

周奇森當初問李莊,「我們算幾流的企業?」

李莊回答,「我們是超一流的企業,不要拿那些傳統分類來套。」

能源和動力領域是公司扎得最深的地方,公司的技術和產品從高端一直覆蓋到低端,生產設備、制成品和專利授權一應俱全。

拿電池來說,燃料電池、太陽能電池、鋰電池、超級電容電池、飛輪電池等常規產品公司的水平都很高。核電池方面的研究稍落後,但自雙威市正式成立,和堪培拉達成了協議,這方面進步神速,連快中子增殖反應堆方面的研究都被堪培拉方面默許。

納米科技研究院的新型儲氫金屬很有前途,也許這方面的理論可以用在其他方面。李莊把資料遞給周奇森,讓他這個專家分析一下,自己卻琢磨NASA突然宣布超光速試驗的時間問題。

花旗國東部時間二十三點,雙威市是明天12點左右,德法應該是明天凌晨五六點,不知道天氣將會怎樣,不過相信各大勢力應該來得及將遠洋測量船開到合適位置。陸基觀測方面,新威市的時間不太理想,不知道這個時間是特意安排的還是按照慣例。如果是特意安排的,就值得警惕,說明NASA已經對聯合技術公司在航天領域的野心很忌憚。

這一年多來,澳洲與花旗國上到高科技下到農產品,都形成了直接競爭的關系,聯合技術公司大力培養澳洲本土勢力,將英美的在澳洲的勢力逐步擠壓出去,除了一些合作穩定的大原燃料供應商,花旗國在澳洲過得並不好。澳元的地位一直在上升,聯合技術公司采用了黃金、充足的貨物供應和金融防御三種手段反擊華爾街的貪婪胃口。

首批模塊化設計的雙威級萬噸驅逐艦正在試航中,從目前反饋的情況看,遠超過海軍的期望值,大量熟練的工程師在設計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武器裝備都考慮到了升級的可能,使用的是軍工研究院和人工智能研究院聯合研制的雙WAI505N1作戰專家系統,正在修正BUG。

地球上的核彈很多,除了花旗國二戰時用過兩次,其他的投放到別國領土上的核轟炸從未發生過。這玩意是個兩難選擇,平常只能用來恐嚇人,真的想發動核打擊沒有多少人敢下命令。

以前很霸道的花旗國海軍現在有所收斂,澳洲國力增強後,海軍實力飆升。WLMS為海軍專門開發了一套綜合防空系統,取代沿用很久的花旗國方面的裝備。這套系統是澳洲海軍專有,裝備在三條大型防空驅逐艦上,以應付越來越智能化的導彈和無人機。軍方研究機構與公司的合作很愉快,這幾年不斷有新裝備上艦。

花旗國海軍的偵察艦曾到拉格蘭奇附近海面溜達過,但海邊基本上都是民用設施,軍用的家伙都藏著,他們找不到有價值的目標。

九月份,公司在新威航天中心發射衛星成功後,花旗**方在雙威市附近的小動作就少了很多,改為商業方面的競爭。

不得不說,花旗國現在的日子不是太好過,但也不是太難過,這一年來國內管理方面調整了很多次,可能跟世界整個層面發生變化有關系。聯合技術公司缺人,所以大面積使用機器人和自動化設備,但花旗國人口已四億出頭,這麼多人需要吃飯,自動化設備的應用就受到限制,不像公司這邊可以肆無忌憚的使用各種各樣的專用設備。公司不但自己用,還滿世界的出口,讓花旗國工農業方面的失業人數劇增,日本人和德國人一起來湊熱鬧,連花旗國本國的供應商們也不落後。

在金子面前,道義都靠邊站。

人多,有好處,但在智能化時代,腦子有些問題的人成為社會的負擔。這部分人事情不會做,鬧事不含糊,花旗國上到聯邦政府下到州縣市各級政府的公務員們從開年到現在都沒有停止過忙活,都是失業問題。

聯合技術公司有求于花旗國的不多,連芯片都自己做,雙方主要是競爭關系。花旗國對公司這個不知道深淺、比較賺錢的東西都喜歡插一腳的機構很不喜歡,派過來的間諜在各大勢力中最多。內務部與CIA的交鋒不是一次兩次,好在是主場作戰,勉強撐住。

「我覺得這個理論方向有前途,可以讓三個研究院組成聯合項目組研究,看能不能找到一種超級充電電池,」周奇森的聲音突然響起,把李莊嚇了一跳。

「你想什麼呢?」

「沒啥事,就是覺得花旗國那邊麻煩很多,恐怕不容易把他們打趴下,」李莊說。

周奇森一樂,道︰「我從來沒指望過能在短期內擊敗一個稱霸世界數十年的超級大國,慢慢熬唄,我們的發展情況不錯,花旗國的日子在各方夾擊下不會比我們看到的好。」

兩人離開納米科技研究院前往新威航天中心,安德列夫現在有些威望,這主要來自于NWR-122火箭的順利升空,正位院長不久。當然按照聯合技術公司的體制,他就是個主持會議和聯席會議解決不了最後上報或者丟骰子的。即使院長的工資比高級核心員工高不了多少,麻煩不少,權力不大,但來源復雜的研究員們考慮到的卻是民族尊嚴,這點讓公司高層頭疼了很長時間。

測控中心副主任威茲曼博士出身NASA,雖然已經離開三年多,但還是比較熟悉NASA的習慣,畢竟在那工作了十年。

「老板,我看了所有監測儀器拍攝到的NASA太空組裝廠的照片,發現他們可能會改計劃,便提前把測量船派出,澳洲本土的測控站有缺陷。」

威茲曼是個小胡子中年男人,個子不高,做事做人跟他的姓一樣,不是普通人能比的,凡事想得很周到。

「那就好,你覺得NASA會玩什麼?」李莊問。

「我很期待超光速試驗,相信NASA會測試一下引擎,但恐怕跑不了多遠,核裂變火箭應該是主要的測試目標,」威茲曼說。

李莊讓威茲曼盯著,自己和安德列夫到會議室說話。他基本上每個月都會過來看看,和這里上上下下都熟,管得比周奇森還多。

安德列夫跟他匯報了前兩個月研究院內部的運作情況,並建議加強內部培養人才,宇航科技領域,不能老是指望挖人。

李莊考慮的時間不短,很能理解安德列夫的想法,雖然宇航科技研究院熟手大把,調進來的也多是其他領域的高手,學起來很快,但想要達到公司的目標,還是頗為吃力。

「最起碼要能在地球、月球和火星之間自由穿梭,無論如何,月球基地肯定是要建的,」李莊覺得自己的目標可以在短期內實現。

第二天中午,NASA按照預定時間進行了飛船試驗。先用化學火箭推離地球附近空域,然後核裂變火箭點火,還好,比較順利,在強大的核火箭推動下飛船的速度越來越快。火箭月兌離後,主引擎發動,飛船好像蒙上了一層東西,隨即閃了閃,似乎突然移動了一段距離,只是從測量船上看,這個幾乎可以忽略不計,飛船的速度本身就極高。

「成功沒?」李莊問。

「不知道,反正不管成功不成功,這個試驗飛船跑不遠的,」威茲曼說。

與此同時,NASA內部也是反復判讀照片和錄像。

「也許成功了,也許沒成功,關鍵是怎麼把飛船弄回來。引擎設計似乎有些問題,能源儲備被消耗一空,而不是設計中的會保留返回的能源。」

判讀員的話讓主管頗為郁悶,不過讓他很高興的是,核裂變火箭終于成功了,雖然每次把它弄上天都很麻煩。

ESA方面卻監測到飛船引擎發動後的一些變化,但不敢肯定,因為不清楚花旗國方面是怎樣設計的。

NASA沒錢去把飛船拖回來,只能任由那艘造價不菲的飛船滑向太空深處。NASA自己的試驗數據都已經到手,便對外宣稱超光速試驗已經成功,但是能源問題無法解決,一切都成空。空軍太空司令部的口徑相同,不敢不同。

「到底成功沒?」每個人都想知道真相,但太空試驗不是電影,沒法在一張屏幕上顯現。

NASA模稜兩可的答復讓花旗國民眾不滿意,群情洶涌之下NASA就出示了幾張照片和小段視頻,讓公眾自己判斷。

非專業的普通人自然搞不清楚到底是怎麼回事,馬上就要過元旦,該舌忝傷口的舌忝傷口,該度假的度假,該加班的加班,有興趣的打算等放假回來再噴口水。

「明天都放假,不要再工作了,」李莊抓住正要走的安德列夫,再三叮囑。宇航科技研究院是工作狂集中的地方,上上下下都想早點分出勝負,因為四個副院長目前只是代理。

「人莫名其妙的情緒真是多,怎麼天天想著壓倒別人,」李莊回去時跟周奇森抱怨道,後者指了指計算機專家。

李莊有些尷尬,隨口說說居然把自己給繞了進去,他每天研究的目的就是壓倒對手。人嘛,都這樣,除非遠離紅塵。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迷失在星空最新章節 | 迷失在星空全文閱讀 | 迷失在星空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