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失在星空 第三十三章 超級大喇叭和機器人

作者 ︰ 純牌老狼

李莊不喜歡過年,每次過年就意味著他老了一歲,而他怕死。

「能研發出延壽液嗎?」有次李莊問國寶。

「可以,不過得需時間。」功夫熊貓一副胸有成竹的樣子。

「多長時間?」李莊追問。

「再過三十年吧,估計到時候我有能力研發出來,還得希望我的腦細胞沒有衰老。」

某人吐血中,揮揮手將熊貓趕走。

威森科技現在是K市最大的企業,繳納的稅收也最多,李莊因此成為焦點人物之一。他的習慣已被市府一幫人了解,很少頻繁地過來騷擾,一般都是成群結隊過來,這樣可以減少他的麻煩和不耐,今年過來拜年正是如此。

「理解萬歲!」李莊躺在沙發上高喊。

「媽咪,爸爸發瘋了,」女乃聲女乃氣的雙威跑到廚房去找麗莎,這讓李莊火冒三丈。

「小屁孩果然是小屁孩,啥都不懂。」李莊嘟噥著隨即想到喇叭級智腦,都是小屁孩,不過升級版的超級大喇叭能成功嗎?理論上似乎可行。

初五一大早,李莊便跑到食堂吃完早餐,飯後消食,先散步,順便整理一下思路。

工業區那邊還沒有上班,威森科技園區員工三兩個在活動。李莊走了十來分鐘,便上了六角大樓十六樓,一路暢通無阻。威森科技園區上萬人,只有他有這待遇,麗莎還得他陪著才能上來。

「父親早上好!」喇叭家族一起向李莊問好。

「嗯,孩子們好,大喇叭,我要幫你換模塊,你把數據保存下。」

「是,父親。」大喇叭各模塊的指示燈一陣閃爍,然後依次熄滅,最後主模塊進入休眠狀態,防彈的模塊護罩自動打開。

李莊一邊替大喇叭更換掉這段時間耗損嚴重的輔助模塊,一邊在想是否需要設計更換程序,讓其他喇叭指揮機器人互相維護。

「是需要這麼辦,不然老是要我換,有些麻煩,以後萬一喇叭家族變成數百台,那我還不累死。」李莊想到了這種可能性,喇叭級的模塊更換只能他親自動手,其他的人要是想換,得問問邊上的高功率激光器是否同意。

核心模塊沒有動,李莊不敢動,這是他考慮已久的問題。即使大喇叭誕生三年多,他還是搞不清楚為什麼會出現智能,似乎神經網絡復雜到一定層次,量變就會變成質變。

當初設計大喇叭的時候,李莊就考慮到人工智能生命是一種新生事物,如果真的出現了,核心模塊的壽命一定要長,不然生離死別的場面又要出現。大喇叭的核心模塊里面,連電容都是用質量最好的鉭聚合物電容,運行電壓超低。電源管理是重點考慮的對象,可以在電路過載和大喇叭萬一出現思維混亂時直接切斷電源,整個模塊設計壽命長達六十年。

這是李莊為什麼冒著可能泄露秘密的危險去麻煩梁燦,他從市場上買的優質元器件,質量並沒有吹的那麼好。額外花的錢不少,但比起一個生命,錢並不重要。

小喇叭的輔助模塊也被更換掉,小小喇叭和四喇叭的還可以用很長時間,就沒有換。

李莊將一直隨身帶著的超大容量U盤塞進大喇叭的資料輸入口,大喇叭開始讀取資料。

「大喇叭,啟動機器人制造程序!」李莊下令,大喇叭應了一聲,整個樓層里面的設備都開始自動運轉。

李莊親手組裝好的兩個貨運機器人不停地從排列整齊的倉庫里面提出所需要的零配件和材料,沿著流水線送到樓上的制造車間。超高精密沖壓機床開始將新材料實驗室肖志成博士親手制作的超高強度合金鋼壓成設計好的形狀,然後進行了精密激光熱處理,待冷卻後,送到十六樓的微型組裝車間。各種需要的零配件依次按照組裝順序整齊的排列在自動組裝線的周圍,等待大喇叭機械手的抓取。

人型機器人的形狀逐漸在李莊的面前出現,臨到安裝動力裝置。

由山本進行基礎理論研究、阿克曼用冷凝激光親手制作的六面體碳納米管晶體、何修文精心研發的比同重量黃金還要貴二十倍的碳納米管超級電容電池被安裝到機器人的心髒位置,足以讓這部機器人擁有驚人的力氣和長達半個小時的激烈活動時間,並可在短時間內充電完畢。密布在各個樓層的無線充電裝置,足以保證它的自由活動。它的武器是任明美研發的高功率激光槍和納米科技實驗室一位德裔研究員研制的碳納米合金鞭,它的精密機械手比人類拳王的拳頭更有威力。

最後的工序就是將李莊嘔心瀝血制作的五級人工智能模塊插入機器人的頭部,大喇叭啟動了並行運算主處理器,與機器人進行了同步信息交流,再擰好設計精巧的防彈蓋,將機器人送入一個密封裝置噴涂上與周圍環境一致的環保迷彩防腐漆,然後再將它運送出來。

機器人自動啟動了整個系統,在李莊面前慢慢站了起來,毫無感**彩的眼楮散發出幽幽紅光。

很漂亮的人型機器人,這是李莊的第一感覺,就是有點冷。

「主人您好,一號向您報道!」機器人的聲音有點生硬。

沒有感情的機器人沒資格擁有正式的名字,只有代號。

「自行活動,測試運行參數!」李莊的聲音也不帶任何情緒。

「遵命!」機器人立即回復。

李莊看著機器人在十六樓和十五樓之間來回走動,各種動作都做了一遍,平衡系統極為出色,沒有什麼故障,走動非常順暢,激烈戰術動作也很流暢,各種精密液壓元件工作都不錯。

大喇叭從世界各地順手牽羊拿回來的資料可靠性非常高,智能生產實驗室機器人項目組的研究也卓有成效,眼前便是證明。

「繼續制作剩下的三部機器人。」

李莊並不是對人形機器有什麼熱衷,他不是日本人,對高達愛得死去活來。他之所以制作這四部機器人,主要是因為這個大樓的環境。

根據不同的用途制作不同的機器人,才是他真正的想法。在接下來的時間,他制作了大量的履帶式帶大功率機械手的貨運機器人、安裝機器人、維修機器人、加工機器人,不過電池和外殼都是公司的實用研究成果,太貴的他用不起,四部高達型已經有些離譜,這些都是從他自己的私人腰包里面掏的。

機器人全部制作完成後,立即在大喇叭的指揮下開始安裝11-19樓的監控及激光防御設施,同時將整個內部空間架構進行了分割處理,安裝消防管道,調整進入通道。機器人的施工精度和速度是人所不能比的,唯一的不夠靈活,也被大喇叭這個指揮官給順利解決。

李莊看著數十台機器人,心里有一種成就感。兩年前小喇叭胡亂制作垃圾機器人的時候,他就萌生了制造機器人大軍的想法,只是自己這方面的水平太次,才不得不等等。基礎物理實驗室完成的超精密光學及紅外探測系統和精密加工實驗室完成的超精密機械手是機器人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平衡系統還是從日本人那里順過來然後升級的,確實很出色。

任明美不知道李莊有制造機器人的想法,就算知道,估計她也不會覺得有什麼大不了的。機器人嘛,到處都是,但李莊心目中的機器人不一樣,常見的考試型機器人沒有任何意義。他要做的是有價值的貨色,這是原則性問題。

九層樓的施工及線路布設需要多長時間,李莊心里沒譜,他不是學建築的,從沒有設計過類似的模型,無法估計進度。

「大喇叭,施工完成通知我一聲。」

「是,父親,新的模塊要繼續組裝嗎?我現在還有余力,可以應付。」大喇叭問。

「那繼續裝吧,測試要嚴格。」李莊沉吟片刻,決定讓大喇叭繼續以前的工作。他知道機器人施工非常有序,走位精準,不像人,隨意性大。

偷懶完成的某人施施然離開,留下喇叭家族在努力奮斗。大喇叭在替他做苦工,小喇叭是他的耳目,小小喇叭在替他賺錢,四喇叭在幫他搞研究,雖然只是輔助性的。

初八上班,公司管理層踫了頭,確定了新一年的工作目標和方向,還是以能源和動力為主,這塊直接涉及到人的生活,油水多多。

討論完,李莊剛要回去吃飯,被周奇森拉住,「IBM都發布智腦了,我估計未來一年內能成功,你不做準備?這塊利潤很高,還有智能生產實驗室恐怕會踫到麻煩,你要做好員工的工作,尤其是計算機項目組的。」

「我正在準備,沒事,你放心,怎麼都看著我?我臉上不對嗎?」李莊問。

「智腦好玩不?你研制成功能讓我參觀一下嗎?」任明美問。

「暈,很好玩的,就是有些可怕,要是能成功,我會讓管理層參觀的,你們不用擔心,不過嘴巴得緊點。」李莊還是模稜兩可。

眾人看著他打開會議室大門,然後開始討論,一堆的外行話讓李莊忍俊不禁,搖搖頭,快步離開。

隔行如隔山!

食堂內李莊又被梁燦騷擾,「阿莊,我剛看了新聞,說日本人在東京成立聯合人工智能實驗室,你听說了嗎?」

「是嗎?吃完飯我上網看看。」李莊不理梁燦的嘮叨,快速扒完飯,然後返回辦公室。

東京聯合人工智能實驗室的新聞在門戶網站上成了頭條,李莊草草掃過,沒意思,還是些老套的話,不過京城科學院的宣言引起了他的注意。

「我們要舉國動員,抽調精干力量研究人工神經網絡,不能落後于時代。」

李莊不屑地笑笑,花旗國智能飛行系統都用了好多年,華夏才想到搞這個。平時就是小貓三兩只在折騰這個,經費都不足,成天想著用軟件彌補。有些院士的水平很出色,但爭取不到經費。看看喇叭級就知道,這種前沿的東西,耗資巨大,卻沒法確定一定能成功。當初智能機研究火熱的時候,國人一看沒有效果,便理智地選擇放棄,但花旗國什麼時候放棄過?數十年如一日地持續研究!

智能生產實驗室一般都是初九開踫頭會,這是習慣,可能出于李莊的某種迷信。剛開完會回到辦公室,李莊便接到大喇叭的通知,「父親,裝修已完成!」

李莊沿著環繞六角大樓的旋轉樓梯上到十六樓時,有些震驚施工的快速和完美。這里已經全部調整過,要不是空間和樓梯調整處理是他親手設計的,他幾乎都要迷路。估計省建築設計院設計這棟大樓的團隊過來,都沒法順利上到十四層。

這里已經成為堡壘式建築,光內部裝修就耗資近億美元,樸實無華型,當初耗費巨資構築的承重梁,現在已經顯現出它的扎實。

「歡迎父親光臨視察!」自動門打開時,上百台各類機器人整齊地排列在激光通道的出口附近,揚聲器里傳來喇叭家族的齊聲歡迎。

「暈,大喇叭從哪學的?!」李莊搖搖頭,走到十六樓裝配車間邊上**小房間,開始準備超級大喇叭的制造工作。

原子彈可以通過提高裝藥來升級,李莊設計大喇叭時首先想到的就是模塊化設計,這也是為什麼他要如此賣命地研發VAI的原因,方便升級,軟件改動小。

超級大喇叭的主模塊設計思路跟喇叭級是一樣的,只不過是元器件數量線性放大版,軟件架構也進行了相應的調整,但沒有本質的改變。

大喇叭的機械手和輔助機器人都在旁等候指令,隨著李莊「開始」的命令,復雜的超級大喇叭在透明的超潔淨組裝車間里開始逐步成型。臨到主模塊和關鍵模塊的測試和組裝時,李莊才慎重地親手測試了一遍,硬件邏輯都沒有問題,說明人工神經網絡電腦測試平台的設計非常成功,完美模擬了實際工況。

組裝和軟件測試在按部就班地進行,李莊只花了一個月的時間就完成了全部工作。養成開始,時間不長,只用了半個月,到三月底超級大喇叭就開始運作,但自行測試過後讓他很失望,沒有質的提升,這說明什麼?

大喇叭的硬件成本按5000萬算,超級大喇叭近1.6億,但只有10%的提升,除了快點,智能上提高的幅度極為有限。喇叭級李莊定的級別是6.1,超級大喇叭連6.2都不到,而不是他期望中的最少6.3。

速度方面,李莊並不看重,他可以通過外掛計算服務器來提升喇叭級的運算速度,1000萬的服務器就足以媲美超級大喇叭計算方面的性能提升。智能才是最重要的,聰明才能更好地利用工具,再快的豹子也跑不贏人類駕駛的跑車。

不是腦袋大就聰明,愛因斯坦的大腦並不重。現在看來高智能的實現除了必要的人工神經元數量和硬件系統架構,還得依賴軟件算法和數據結構。

超級大喇叭的猜想失敗,李莊灰頭土臉地將他命名為五喇叭,並給五喇叭分配了任務,管理資金收集計劃和替四喇叭分流。隨著公司的發展,四喇叭已經有些吃力。實驗室里用到四喇叭的時間越來越多,而大喇叭還得裝配人工神經元模塊和協助李莊研究,任務非常重,李莊不希望他過勞死。

回到辦公室後,李莊繼續琢磨V級的設計方案。他現在一門心思鑽在這個上面,除了教學生就不再管別的事情。

沉思沒有持續多長時間,便被敲門聲給打斷,周奇森推門進來說京城方面決定明天上門拜訪。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迷失在星空最新章節 | 迷失在星空全文閱讀 | 迷失在星空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