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失在星空 第三十一章 IBM的笑話

作者 ︰ 純牌老狼

明天就是元旦,威森科技從籌備算起,馬上就要到四周年,尚沒有嚴重的意外發生。偶爾有的小麻煩在公司領導層、內務部和喇叭家族的操作下,都消弭于無形之中,科技的進步足以改變保密的方式。

花旗國新年元旦的時候,出了一件大事。在這一天,IBM宣布自己已經研發出全球第一款基于人工神經網絡結構的智能電腦。

由于時差問題,世界各國得到消息的時間有先有後,只經過兩天時間,這件令人震驚的大事就已經讓整個世界都轟動起來,一時間通往IBM公司總部紐約的航班爆滿。威森科技計算機項目組也派人過去參加,不過李莊沒去,和公司核心員工一起看現場直播。

整個世界的目光都集中在電視上,事後媒體機構統計收視率遠超過了任何熱門電視劇,除了某些國家還是繼續傳統節目外,所有的節目都停播,連一些比較窮的國家對電腦方面有些概念的人都盯著,想看看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出現的智能生命。

IBM的智能機正式發布名稱叫DREAMER,意思是夢想家,這是他們慣用的代號,跟李莊取名字一樣沒創意,似乎工程師取名字都很一般。根據資料介紹用了一百萬個人工神經元模塊。IBM這次沒敢用自己並不怎麼穩定的 光芯片,還是使用了漏洞很少的RISC處理器作並行計算單元。

IBM智能機項目組組長現場演示了夢想家的聰明程度,確實遠非傳統計算機可比。李莊估計了一下它的性能,比大小喇叭要好一點,比小小喇叭還是差一些,但節能水平遠不如喇叭家族。這可能跟IBM財大氣粗和習慣了大型機的能耗有關系,並沒有李莊研制大喇叭的時候考慮的那麼多。

熱烈的演示現場持續了五個小時,所有人都如痴如醉。夢想家的智能程度,已經達到人類兒童的水平,可以理解自己知識範圍內的一些暗示。IBM研發已久的語音輸入輸出系統這次派上了用場,智能化的對答讓人震驚,絕對沒有傳統模式那麼死板,夢想家偶爾還會開些玩笑。

大家都很興奮,所以演示時間被拖得比較長,遲遲不能結束,然後讓IBM這個品質優良產品和服務提供商無比尷尬的一幕出現,夢想家抽風了,神經錯亂。文不對題不說,還亂說髒話,讓IBM在世界面前丟盡了臉。智能混亂的結果,就是思考模塊電路過載,起火燃燒,連帶著輔助模塊一起被焚毀小半。

IBM總裁眼睜睜的看著公司這個花了上十億美元,前前後後研發了五六年的得意之作化為灰燼,加上周圍其他機構的代表們冷嘲熱諷,一時腦溢血,昏倒在地,被急救車送往了醫院。項目組組長受不了打擊,步夢想家後塵變成了精神病,在現場胡言亂語。項目組成員看著自己的心血被廢,都癱軟在地。

電視前的眾人看著都哈哈大笑,IBM這個臉可丟得不是一般的大。

李莊則考慮得更多,受了一些啟發。他研制大喇叭之前,軟硬件都有極深的基礎,除了短暫的輕松時間,其他時候的目標都是大喇叭。VAI語言的集成和發明、專家系統的創造、A007這個嘔心瀝血之作、永逸電腦安全軟件的易用性和簡潔,讓他一步步提升了自己的技術水準。

逐一作了對比,李莊在心里做了總結。

硬件方面,雙方設計思想都差不多,自從第一個神經元結構出現,大部分的研究人員都放在神經元結構的集成度和互相連接上。

架構方面,喇叭級應該比不會比夢想家差,他這方面有些自負。自從十年前他自我升級完成,在國內就從沒有看到對底層硬件的理解能超過他的人,他的問題,在長三角就沒有高手能解答,這說明他們的研究不過如此。相對于復雜的軟件系統,他更擅長硬件。

硬件制造工藝上,他所用的核心元器件都是頂級品,喇叭級所用的元器件均一性都仔細測試過,梁燦更是檢測方面的高手。工程師做出來的東西,不會差得太遠,就算IBM再牛叉,也不能將所有的高手都收入囊中。團隊配合組裝而成的人工神經元,就算反復檢測也無法達到一個頂級工程師單獨組裝的水平。

軟件方面,因為組成的人工神經單元模塊都是他親手制造的,每個細節都了解得很清楚,只有少數人在軟件和硬件方面都很精通。一隊軟硬件都精通的科學家和工程師隊伍,順利完成沒什麼大缺陷的智能電腦的可能性比更高檔次的只精通一方面的隊伍配合要大得多。

軟件和硬件工程師配合的最大麻煩,就是互相理解對方的思路,偏偏人工神經網絡又沒有固定模式,一個完美的軟件編寫起來很困難。他當初也是差點栽在這個上面,大喇叭的系統軟件前後考慮的時間長達六七年,即使如此,完成前短短的一個月時間,他已經瀕臨崩潰,耗費的精神比前面加起來還多。

大自然數千年來的進化宏大而精密,具體的規則即使是專門的研究的學者,也沒有統一的認識,任何理論都能找到漏洞。放到人工神經網絡電腦上,卻有可能會成為致命的地方,容易讓軟件出現意外的死循環,非線性模式有很大的跳躍性。

李莊突然想起一個問題,夢想家的系統使用了什麼計算機語言?莫非這東西才是抽風的最重要的原因。C++應該不會用吧,這種語言漏洞很多。算法和數據結構又是怎樣的,莫非使用了發展後的標準人工神經網絡算法?

「想什麼呢?幫我們說說IBM這次的玄機?你可是公司里電腦方面最厲害的專家。」梁燦拍了拍他肩膀,食堂里的人都看著他。

「呵呵,吃完飯後再說,如果你們都想知道,我到行政樓的大會議室開講座。」李莊不急。

慢悠悠地吃完早餐,跟往常一樣準備散步,剛出門口,李莊就被大批的實驗室研究員給圍住。

「李總,給我們講講吧,你怎麼一點都不急?」眾人七嘴八舌,把李莊的耳朵弄得嗡嗡響。他現在開始懷念張凱當初的提議,「菜市場」確實讓人很煩惱。

「我回去組織一下思路,你們如果有興趣可以到行政樓大會議室等著,半個小時之內我肯定會到場。」無奈的李總只好這麼說。

沒有什麼好組織的,這塊他熟得不能再熟,近二十年的時間都泡在電工電子和計算機上,自動化只是他的愛好和賺錢的工具。

悠哉游哉地散完步,李莊走進大會議室時,眼前黑壓壓的人群把他嚇了一跳,巨大的會議室里擠滿了人,都在盯著牆上的投影,因為CCAV正在采訪中科院某院士。

李莊在從會議室旁邊的小房間里搬出一只漏網的小凳子,蜷著腳坐在角落里,邊上的人讓他哭笑不得,是公司食堂的大廚。

「你能听得懂?」李莊試探著問道。

「唉,李總,就算听不懂,也可以看看,以後不至于被人鄙視,這叫與時俱進。」胖大哥搬出不知道多少年前的宣傳標語。

主持人︰「歡迎陳院士的光臨。IBM剛剛發布了智能機,沒有成功,陳院士您覺得這種智能機能成功嗎?」

陳院士︰「IBM這次只是軟件問題,應該是出現了死循環。所謂死循環,指程序反復執行某段代碼不能自行停止,就像我們人想問題時鑽進某個怪圈出不來。智能機的成功性已經被提到最高,相信下一步會有很多的機構和國家開展同類的研究。」

主持人︰「您能幫我我們介紹一下智能機的歷史嗎?什麼叫人工神經網絡電腦?」

陳院士︰「智能機研究的歷史比較長,曾經在八十年代大熱過。人工神經網絡的定義,大家可以上網看看。其實四年前,就有人推出過一百個大神經元模塊的簡單智腦,運行正常,只是因為只有一兩歲嬰兒的水準,沒法投入實用,但已經顯得很智能化。」

••••••

李莊沒听陳院士講的故事,要說四年前的人工神經網絡電腦的故事,是陳年話題。現在覺得無所謂,當年可著實把他嚇了一跳,後來發現不過是個強化式考試型的電腦,便鄙視了一頓,繼續悶頭做自己的研究。這事知道的人不多,外界沒有什麼反響,科技界卻熱炒了一陣。推出電腦的科學家叫阿蘭德,被眾大牛冷嘲熱諷了一頓,便赧然隱退,不敢再吹牛。

IBM壞在壞在太財大氣粗,除了智能機組長和負責不同模塊設計的副組長是精通軟硬件外,其他的要麼是頂級的硬件工程師,要麼是頂級的軟件工程師。

李莊有些遺憾,IBM智能機項目組受了這麼大的打擊,恐怕短期內無法做出實用的智腦。要想真正進入實用狀態,還得多花好多年的時間,畢竟外圍模塊不是那麼好做的。他的喇叭家族,都做過偏重設計,不是簡單的人工智能。他設計時的初衷,就是為了能更好地管理制造專家系統,實驗專家系統並非所長。當然說得更直白一點,就是為了偷懶,他很懶,但沒人知道。

人工神經網絡的設計思路不一樣,用的元器件不一樣,系統軟件都得重編,還沒法通用。這是該類機型設計讓人最煩惱的地方,所以很多科學家一直在研究其他的實現人工智能的方法。

現在智能機研究空前高漲,不少科學家都意識到只有實現真正的人工智能才能大幅度提高現有自動化生產的效率,讓柔性制造系統真正成為柔性制造系統,而不是一個簡單的易更換性。據他所知,起碼有幾十家公司和政府機構都在進行相關的研究,很多已經接近成功,只是他們很明白復雜的程度,沒有采用那麼多的神經元模塊。IBM太想佔有這個第一的名頭,所以測試時間不夠長,這是驚天動地的大事,遠非以前的革新性元器件發明可比。

「李總過來了。」眾人紛紛起身。

李莊攤開雙手,「听完了?我要講的跟這位陳院士差不多,你們能理解的就這麼多。」

大家一呆,沒想到李莊會這麼說,不過沒錯。

「趕快回去上班,我們不要吃飯啊?!」張凱在邊上大吼,將這群湊熱鬧的家伙統統趕走。

眾人作鳥獸散。

「阿莊,你說智能機能成功不?你弄這麼多元器件不會想做智能機吧?」梁燦問。

「師父,智能機肯定能成功,只是遲早的事,我估計很快市面上就要出現簡單的人工神經網絡電腦了。我整這些元器件,就是想做智能機,你說得很對。」李莊半坦白,他這句話無可挑剔。

梁燦不是學計算機的,只是有些好奇,「祝你早日成功,對了,去年收入頗豐,今年獎金應該不少吧?」

李莊有點暈,「師父,這個您得問人事部和財務部,我不懂,不過應該不少的,公司去年盈利近七十億,按照薪酬制度和您的等級,不會比台灣差的。」

「好心有好報啊,當年教了你這個徒弟,讓我找到了一個養老的好地方。」梁燦在那呵呵直笑。

「師父您還不老,今年才五十出頭,要不再發揮一下余熱?」

「滾,你這個資本家,忙你的事情去吧,我得去工廠了。」梁燦說罷揚長而去。

李莊哈哈大笑,轉頭回了辦公室,沒呆多久就跑到十六樓看大喇叭裝配喇叭級的放大版,三百萬人工神經元模塊的超級大喇叭,這是他的一個試驗方案。

超級大喇叭是原子彈思路的升級版,使用足夠的裝藥,將喇叭級的設計方案放大到極限,這是理論推導的結果。

結果會怎樣?李莊拭目以待,相信春節後就可以完成。;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迷失在星空最新章節 | 迷失在星空全文閱讀 | 迷失在星空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