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幕降臨 第五十三章 祭祀同歸域

作者 ︰ 仲夏雷暴夜

更新時間︰2012-05-20

定海城關北門外,龍峰山山麓,是辛卯抗清殉難將士臣民萬余人的骨灰合葬墓,名曰「同歸大域」。據不完全統計,辛卯年九月初二,有一萬八千余同胞于在此殉難。

西元1854年十月二十三日(共和歷2695年),甲寅年九月初二上午,成仁祠神位前,供奉祭品二桌,豬羊各一副,東西各一桌,祭品共十二樣,葷素各半,兩旁放置銀錠千個,香燭四副恭祭。

成仁祠旁的同歸大域則是一副莊嚴肅穆的景象。墓丘用青石砌築,墓碑中間橫書「同歸域」三大字,兩側刻有「忠魂各遂當年志,白骨同垣萬古香」,兩邊石柱上還有一副對聯,「水火刀兵頃刻,忠孝節義千秋」。

墓丘前的空地上,排著長長的隊伍。戰士們全都身穿大紅的飛魚服、烏紗帽,身背步槍。教導連、海軍、海警站立左側,新兵營站立右側,中間留著十米寬的過道,過道兩側分別是兩列警戒的戰士,四方參加拜祭的百姓全站立在左右兩側隊伍的後面。同歸大域四周還有一排警戒的戰士。人們全都莊嚴肅穆的站著,整個場地鴉雀無聲,只有山中的松濤,和緩的風聲從人們的耳邊劃過。

黃式三等人也站在參加祭祀的百姓中間。他們昨天晚上才趕到定海,因為城門已經關閉,只得住到東門外。今早進城的時候,看到除了城門還有幾個站崗的戰士,街道上已經沒有了軍隊,只有一隊剪去辮子的捕快在街道上巡邏。

胡夤的父親曾經是定海總兵,在定海東大街有個大宅子。看護宅院的老管家告訴他們,清廷敗兵還沒來得及侵擾,大明軍隊就控制了全城。大明軍隊倒是進來過,只是查點了一下人口就走了,家里的人員財物一點兒也沒受到侵擾。

這麼快就恢復定海城的正常秩序,而且是秋毫無犯,黃式三可以說是相當佩服。

這時候,街道上響起了小銅鑼的聲音,里長扯開了嗓門,「各家各戶听好了,祭祀同歸大域,巳時準時進行,大家做好準備。」

黃式三他們看時間不早了,于是就跟隨城內的百姓,向龍峰山走去。

九點,定海宣慰使雲瀾梁冠、皂領緣青羅衣,皂領緣白紗中單,皂緣赤羅裳,赤羅蔽膝,赤白二色絹大帶,革帶,佩綬,象牙笏,一身明朝三品大員祭服。他緩步走上前去,對著話筒宣布︰「時辰已到,干部就位」。

七列干部排著整齊的隊伍,以兩秒一步的步伐,緩步進入場地中央。白寶湘走在最前邊,一身公主服飾的朱陽霓位于第二排的正中,他左邊是王鐵錘、古務生、雷念平,右邊是錢水廷、王謝堂、毛闢,兩百多身穿大明文武官員祭服的干部依次相隨。他們每一步都走得十分沉重,走得肅穆,如同怕驚擾了地下的英靈。

這里埋葬著一萬八千忠骨,這里銘刻著一個時代的悲壯,這里書寫著向死而生的堅貞與不屈。

有操練水師、鏖戰司台水寨的首輔大臣沈震荃;十年橫海一孤臣、國恨家仇郁積而亡的定西侯張名振;積薪孔廟、抱孔子木主**殉節的禮部尚書吳鐘巒;一劍橫磨近十霜、但為成仁萬事畢的兵部左侍郎張蒼水;聊歌正氣續文山、自縊盡節雪交亭的大學士張肯堂;自許孤忠遺海岸、彈盡糧絕共城亡的吏部侍郎朱永祐;堅持定海巷戰、中敵箭自刎身亡的安洋將軍劉世勛;守橫水擋蛟關、螺頭洋火海殉難的蕩北伯阮進……

小小墳塋竟是18000人的安息之所。也許「水火刀兵頃刻,忠孝節義千秋」的墓聯傳遞了生命短暫與節義永恆的關系。

「鳴禮炮21響!」

譚克操作遙控器鳴響山坡上12門電子禮炮,拉開了祭祀的序幕。

「轟~!」

「轟~!」

~~~~~~~

轟隆隆的禮炮聲氣勢磅礡,一聲接一聲的轟鳴。這麼多人站在一起,鴉雀無聲,黃式三等人本來就感覺到氣氛十分的壓抑,沉甸甸的讓人喘不過氣來。現在這轟隆隆的禮炮聲聲打在他們的心房,他們感覺全身都有些發顫。

「大明安平郡主向先烈敬獻花籃。」

低沉的哀樂響起,安平郡主朱陽霓在禮兵的陪護下,款款上前獻上花籃。全體人員一個個畢恭畢敬,三跪九叩。

「還有一個安平郡主,大明的郡主?!」胡夤低聲對一旁的黃以周說。

「這是在祭祀!」黃式三瞪起眼楮,低聲斥責。他本來鼻子酸酸的幾乎就要流淚,胡夤的這一聲把情緒搞壞了。黃式三深研《周禮》,這樣的祭祀場面,他聞所未聞,但場面確是相當莊嚴肅穆。

隨後白寶湘站在話筒前面高聲宣讀祭文︰

「大明權監國白寶湘、安平郡主、首輔錢水廷、大都督王鐵錘、吏部尚書雲瀾等,率堅持抗戰之大明將士、舟山父老,謹祭辛卯死國難之先烈及罹難同胞,其文曰︰

滄海之濤,英魂之怒;天地正氣,忠烈之心。故意氣凝于霄漢,毅魄橫摧星斗;浩浩湯湯,皆我炎漢赤心;青山郁郁,盡是華夏忠骨。

嗟乎壯烈,值天下興悲,腥雲遍布,滿街狼犬;呼天搶地,難挽兵戈天地;山哭海嘯,何阻山河破碎?甲申之歲,國運凌遲,賊虜入寇,大陸沉淪,萬里河山,生靈倒懸。歲辛卯,虜犯舟山,大明王室臣工將士民眾萬八千余人盡皆殉難。敬我先烈,矢志不屈,英勇抗戰;哀我生民,萬不存一,並赴此難。

物換星移,二百春秋。華夏悲歌,豈不效窮途之哭?嗚呼,武穆王之不作,冠軍侯之已亡。我華夏赤子,踴躍奮起,屢敗屢戰,未有匡復,以致東虜肆虐,貽害今日。

今寶湘等海外來歸,發命東海,總率義師,以期奉漢威靈,折沖宇宙,以誅除韃虜,恢復中華,必不負先烈之望。」

白寶湘說得很慢,聲音似乎有些發抖。雲瀾听著白寶湘的誦讀,他鼻子有些發酸。一萬八千多人啊,一萬八千人啊,這里竟然埋葬著一萬八千多人,他們都是反清復明的先輩。

白寶湘念完了祭文,主持祭祀的雲瀾還站在原位沒有動彈,他的嘴角還在微微發抖,半響從喉嚨深處發出悲滄的聲音,「殊死拼戰定海城下,血染紅我們的旗幟。」

雲瀾的聲音不大,但很清晰,聲聲打在所有干部,以及戰士們的心里,他們慢慢跟著後面唱了起來,「孤軍奮斗明興島上,

繼承了先烈的殊勛。

千百次抗爭,風雪饑寒;

千萬里轉戰,汪洋野營。

獲得豐富的戰爭經驗,

鍛煉艱苦的犧牲精神,

為了驅除韃虜,

為了光復中華,

一貫堅持我們的斗爭!

中華健兒匯成一道抗戰的鐵流,

中華健兒匯成一道抗戰的鐵流。

前進,前進!我們是鐵的興明軍!

前進,前進!我們是鐵的興明軍!

前進,前進!我們是鐵的興明軍!」

眾人的聲音越來越大,越來越響,一連唱了三遍,近乎聲嘶力竭。

隨後全體士兵鳴槍三次,海面上汽笛長鳴,頓時驚天動地,氣壯山河。

是時,定海全城鳴鐘擊鼓;街道上,家家戶戶擺出滿桌的葷素祭品,點燃香燭和銀錠;城內外所有廟宇內的和尚道士齊聲高誦經文。

白寶湘口誦祭文的時候,在場的這幾個文人暗自連連搖頭,不以為然。黃式三心想,這祭文雖有文采,但天馬行空,不合格調。難道真是草莽之士,偽托魯王舊部後代?不過看這些人衣章華美,與舊書中記載的大明祭祀服飾相仿佛,這也不像是草莽雖為。等听到《興明軍軍歌》,他從歌聲中感覺到慷慨激昂之氣,頓時為之一振,暗思這些人在海外兩百年,雖然行事有些不合禮數,但忠烈之氣猶存,我倒要與他們會上一會。

在回城的路上,黃式三講述了自己的想法。他的話語當即遭到胡夤的反對。

「老師,你不能與他們相見。這關系到名節,走了這一步,想回頭就難了。」胡夤連聲勸說,「還是讓我先去探探虛實。要不,讓元同師兄和我一起去也行。」

黃以周,本名元同,後改以周,以元同為字,號儆季。

「名節?!」黃式三笑笑,「我已經65歲了,半截身子進了黃土。」

北城月城的門洞里,兩個衛兵精神飽滿,荷槍實彈,像桿子一樣筆直站立。黃式三在護城河前停下腳步,他對著四子黃以周和弟子胡夤正色的說︰「我道光年間赴鄉試,因母病逝,遂罷考回歸,從此也不再應試。這一半是因為孝,一半是因為對這個朝廷已經失望,不想出仕于異族。」

胡夤勸說道︰「再怎麼說他們也是草莽之輩。老師,你看他們搞的這個祭祀儀式,不倫不類的,不合禮數。」

「你不覺得今天這個祭拜儀式很是莊重!你不覺得祭拜的時候,他們全都顯現出赤誠之心!」黃式三瞅了一眼胡夤。「你啊,讀書讀迂了。禮是一種國家規範,每朝每代都各有自己的禮儀。子曰‘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形式很重要,誠心更加重要。」

「沒錯,父親。說到草莽,大明太祖皇帝就是起于草莽之間。」黃以周表示贊同,但他話音一轉,「不過說到去拜訪他們,我們最好三思而後行。畢竟腳邁過去,就收不回了。最後讓我和胡夤先去看看。」

「是的,老師你是浙東名士,要顧及身份,還是慎重為妙。」胡夤苦勸。

這時一支隊伍從龍峰山山麓走了下來,一邊走還一邊喊著口號,「一、二、三、四!」

大路上行走的百姓頓時都向兩旁閃開,黃式三等人也讓到一邊。

帶隊的指揮官是陳勝,他看見兩邊人群都在駐足觀看,心中十分的得意,立即指揮隊伍唱起了《三大`紀律八項注意》。

「大明軍人個個要牢記,三大`紀律八項要注意。

第一一切行動听指揮,步調一致才能得勝利。

第二不拿百姓一針線,百姓對我擁護又喜歡。

第三一切繳獲要歸公,努力減輕人民的負擔。

~~~~~~~~~~~~~~~~~~~~~~~~~~~~~~~~~~

胡夤的父親胡得耀以前是定海鎮的右營游擊,胡夤時常看到綠營兵勇操練,大清國的軍隊他見多了,可從沒見過這麼有氣勢的武裝。他看著這支隊伍雄赳赳氣昂昂的,一路吼著歌曲進了城門。等隊伍走遠,胡夤一回頭見黃式三神情有些恍惚,「老師,老師,怎麼了,我們也進城去。」

「一切行動听指揮,步調一致才能得勝利,不拿百姓一針線,百姓對我擁護又喜歡~~」黃式三反復咀嚼,最後感嘆道︰「好啊,為政以德,為軍以德。如此行事,安得不取天下。」

黃以周,「人少了些,再多一點,可算是王者之師。」

胡夤表示同意,「大清朝沒一支軍隊比他們強。」

黃式三看著自己的兒子黃以周,黃以周微微點頭;他再看自己的弟子胡夤,胡夤也微微點頭。老頭子手杖戳了三下橋邊的青石板,「走,我們一起去總兵府。」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鐵幕降臨最新章節 | 鐵幕降臨全文閱讀 | 鐵幕降臨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