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皇朝 320提親

作者 ︰ 玄黃真人

更新時間︰2012-06-21

接下來半月,王風二十萬大軍,加上改編過來的黃巾四十萬大軍,就在廣宗一帶等候朝廷聖旨。至于追出去的公孫瓚、曹操等人,斬殺張梁、張寶後,立刻率軍前往西華郡皇埔嵩哪里。經過一月對峙後,得到張角、張梁、張寶等人死去的消息的黃巾。士氣大跌一具被皇埔嵩擊敗。接著又是前去消滅宛城黃巾。至此黃巾成建制的大批力量。完全消滅,那也是兩月後的事情了。

半月後朝廷旨意立刻下達過來。說起來皇埔嵩、盧植帶領的二十萬禁軍,可是朝廷唯一能夠拿得出手的軍隊。京城現在加起來的部隊,能夠作戰的都是不超過十萬。還包括城衛軍。御林軍等等。既然最大的黃巾消滅。京城要緊。沒有多少軍隊,就是恆帝也覺得心中不踏實。一封聖旨前來,就是招王風率領部隊回京。

王風可不敢把二十萬黃巾俘虜帶過去。弄不好皇帝一聲令下,全部消滅。立刻命令王乘風帶著回歸雁門。自己帶著剩余的近二十萬大軍向著京城而去。來到京城,除了十萬禁軍入城。王風的軍隊又在城外西大營駐扎下來。接著就是等候黃巾全部消滅論功行賞了。本來王風如此大的功勞,皇帝覺得王風懂事,給了自己不少好處。都要好好賞賜一番。定下了兵部侍郎,兼征北將軍的頭餃。不過朝廷世家官員,外戚一起反對。這才沒有賞賜。至于具體的賞賜,還在醞釀之中。

王風呆在軍營也是覺得無聊。于是準備進洛陽城看看,特別是蔡邑和蔡文姬要好好看看。那千古第一才女,現在什麼模樣了。于是準備好一些東西。帶著一些親衛就想著蔡邑的府上走去。說起來收蔡文姬為徒已經八年了,自己已經收為徒弟。地球上yy的惡毒念想自然也就不行了。再說修煉以來,對于那些隨著心境的提高,都是淡薄了。唯一的執念就是看看風靡三國的女子罷了。

蔡邑眉頭緊鄒,心中委決不下。說起來也是王風惹的禍。當年可是給蔡邑說過,不能把文姬許給衛姓之人。說起來這些年隨著蔡文姬長大,美艷非凡。居然成為大儒,算是儒宗。不少人上門提親,簡直可以說是踏破門檻。不過那些都是世家子弟。不少蔡邑看不順眼。就是文姬覺得不適合。說起來蔡邑也是心疼文姬。為了給文姬找一個好丈夫。不知道得罪多少權貴。

唯一滿意一點的,還是拜在蔡邑門下的衛仲道。那小子可是長的玉樹臨風,最主要的是才學不凡。除了身體柔弱一點。恐怕沒有什麼缺點。才學不在文姬之下。這不意見文姬驚為天人。發誓非文姬不娶。說起來為了王風一句話。蔡邑已經拒絕幾次衛家的提親了。這次衛仲道居然相思而病倒。讓蔡邑不好決斷了。

看著一邊的衛文,也就是衛仲道的父親,衛家當代家主,不知道如何回答。想到王風,蔡邑一肚子抱怨。明明是儒門大宗師,偏偏要去當武夫。當武夫也就罷了。還要和宦官混在一起。就是因為自己和王風當年交好。也是引來盧植、皇埔嵩等人的譏諷。差點絕交。整的蔡邑現在都不好給王風說好話了。弄不好就是化為宦官一黨。

衛文看到蔡邑久久不語,心中擔憂起來,原先派人,側面提親好幾次。蔡邑都是以文姬年紀較小,而推月兌。要知道這年月十五六歲成親,那是最正常的事情。當然二十歲也不晚。不過蔡文姬現在已經十七歲了。算是大姑娘一個,再不定親過了二十,就算老姑娘了。于是繼續說道︰「伯喈兄,我家仲道可是對文姬死心塌地,非文姬不娶。現在相思成郁,重病在身,若是不得開解,恐怕就會白發人送黑發人了。你也不想看到我衛文無後吧!」

河東衛家可是武侯驃騎大將軍衛青之後。只是衛青死的比較早,又是正直無私,衛家當年沒有太大發展。還是皇帝和衛青的手下看不過去。不斷幫助,經過兩代經營,成為世家。現在十多代過去了。也是成為僅僅想袁家、楊家等大漢世家之後的,二流頂尖世家。說起來若不是蔡邑有太師的名頭,家世比較起來。蔡家還有不及,蔡家最多算豪強一流。

看著衛文兩眼含淚,加上文姬似乎對于衛仲道也有好感,蔡邑心中一軟就要答應下來。于是說道︰「衛兄不必如此!我•••••••」剛好說道這里一句話打斷了蔡邑的回話。「蔡兄,小弟又來看望你了,幾年不見,我那徒兒如何?什麼白發人送黑發人!我倒要听听!」話音一落,王風面帶笑容的進來了。

「王兄弟,你來了,哈哈!幾年不見一向可好!對了听說你斬殺張角,是不是真的盧中郎說,那張角可是大宗師級別的高手,難道兄弟你進入儒家大宗師的境界了。可喜可賀!」王風呵呵一笑,找了一個位置坐下,這才說道︰「蔡兄不是也是進入這個境界了嗎。只要開書立說成為亞聖也不是不可能。恭喜蔡兄了。」

兩人一番交談,基本上沒有理衛文,衛文心中苦惱,好不容易看到蔡邑松口,居然撞來這麼一個人。從話語之中就是可以看出,絕對就是那大破百萬黃巾的王風,宦官一黨,不能為伍,不過听口氣,還是儒門大宗師。大漢儒門發達。可是大宗師還沒有幾個。王風是大宗師簡直天大的笑話。心中不齒王風為人。

又是惱怒王風打攪了自己的好事,這時說道︰「還以為是誰,想來這位就是宦官鷹犬,王風王大人了,羞于為伍,蔡兄怎麼可以和這樣的奸邪為伍!」這話一出,蔡邑心中惡感大增。畢竟蔡邑是標準的書呆子一類的人物,交往就看才學。王風自己創造一種字體出來,就是儒林之中也是有一席之地。成就不在董仲舒之下。

于是臉色沉了下來,說道︰「老夫交友,還用不著衛兄指點,再說王兄弟可是堂堂正正的儒家大宗師,小女也是他的學生!就算小女要許人,還要王兄弟的承認!」這話一出,衛文就像抽自己兩個嘴巴。怎麼還沒有搞懂狀況,就是如此說話。這年月,老師可是如父母。甚至比父母還尊崇,得罪他,這親事恐怕就是黃了。

臉色一變接著露出笑容說道︰「原來是儒門大宗師,小弟糊涂,到被外邊的傳言誤導了,這就給王兄弟賠罪,算為兄不是!」這話一出,蔡邑面色好轉起來,說起來外邊對于王風巴結宦官什麼傳言都有。甚至傳言王風喜歡公公,好那一口。不過大漢喜歡男風的也是不少,甚至很多世家都有孌童。這種傳言連蔡邑都是分不出真假。

王風呵呵一笑說道︰「外邊傳言,哈哈!還不是那些世家搞鬼。不說也罷,對了蔡兄這位是誰?」蔡邑這才介紹到︰「王兄弟,這位就是河東衛家家主衛文,衛家主,這位就是護匈中郎將,不現在是中郎將王風了。」加上護匈兩字的中郎將又比中郎將差了一個等級。那是從三品,中郎將就是正三品,要高明一點,不過作用卻是差不多,可以有單獨靈兵出戰的權利。大漢對于軍權控制嚴厲。

中郎將都不是常設官職。更不要說上邊的四征、四鎮將軍,前後左右將軍。以及驃騎將軍。車騎將軍。還有掛上大將軍稱號的將軍了。武侯都是沒有多大調兵的權利。這也是八王之亂後劉秀采取的手段。一直沿用至今,平常都是校尉統兵,戰時派遣將軍,統領那些校尉的兵馬。隨機抽調,形成大軍。可以說只要這種制度實行下去,大漢就不要想出現軍閥,造反更是不成,校尉最多領兵一萬。怎麼說也是不可能。

王風淡淡一笑拱拱手說道︰「久仰久仰!」衛文只當王風是客氣的話語。也沒有放在心中,哪里知道王風是對衛仲道久仰了。「大人不必客氣!」衛文說道,接著又是向著蔡邑說道︰「蔡兄,不知道對于小兒和令愛的婚事怎麼說!」王風一愣居然遇上衛家提親,倒是來的合適,怎麼蔡文姬,王風也不會讓她嫁給衛仲道那個短命鬼!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大夏皇朝最新章節 | 大夏皇朝全文閱讀 | 大夏皇朝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