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皇朝 260余波

作者 ︰ 玄黃真人

更新時間︰2012-06-06

那邊扎木耳和劉陽一行,倒是在海無量的襲擊下。浪客中文網緩緩撤回匈奴。不過剛過一天,部落就是傳來消息。勢力不亞于自己的海南木率領部落聯盟,大舉進攻自己的部落所在。頓時大驚失色。留下一部分人抵擋海無量的部隊。其他人就是財物也是僅僅拿著能夠隨身攜帶的。快速向著自己的部落而去。多余的也就不要了。

他們這樣的行動,自然逃不過海無量的眼楮。于是海無量立刻一舉擊潰面前的,斷後的五千人馬。收拾好他們散落的錢財,就是回返。等著那些匈奴部落自相殘殺。這些都是和海無量無關了。這是王風的命令。一月後才從部落中人哪里知道。海南木和扎木耳大戰半月,最終海南木獲取勝利,扎木耳、劉陽兵敗,率領一千余人,逃走了。這樣一來海南木的名氣大增。

不過心中也是不好受,說起來吞並十多個部落,不過元氣大傷,戰死的部落勇士就是幾萬人馬。吞並那些部落後,也只是持平,本身實力沒有增長。不過有一個好處就是,部落佔據的草原,地盤擴大兩倍。成為靠近雁門關一帶最大的部落聯盟。也算不小收獲。同時王風處理好事情後和海南木等雁門關附近的草原部落開始互市。讓這一帶的草原部落飛速發展。逐漸富裕起來。

那邊王風手下殲滅所有的匈奴殘兵已經是三天以後,留下王護風率領五千人馬守衛雲陽關。這才回到雁門關,同時第二封報捷文書,一份投向刺史府,一份投向京城。京城里面,那王風第一封報捷文書,來到張讓的手中。這次王風又是送來不少財物。大概談論了一下自己的打算。就是想把雲陽郡掌握在手中。

有這樣的功績。張讓喜出望外。不過對于王風,他卻感到奇怪無比,不要刺史之位,反而吞並雲陽郡。這是怎麼回事。不管了,反正就是一個四品小官,爭取一下,張讓認為成功的可能性極大。于是第二天這文書就是擺放在恆帝的面前。宦官可是沒有直接上奏的權利。不管張讓有了後手。一夜之間,張讓已經派遣人手確認此事。只要不是假的,這樣才好辦。

對于什麼雁門關,大劫,恆帝一點興趣都是沒有。只要皇室老祖宗存在。大劫不起,就是匈奴人打到洛陽。大漢依舊是大漢。皇帝依舊是皇帝。不過王風送來的兩千金。恆帝還是滿意無比。說起來那兩千金,可是匈奴人搶、劫來的。擊殺匈奴人,王風收到的錢糧超過萬金。

早朝上,各位大臣一件事情,一件事情的稟報。恆帝一個呵欠,一個呵欠的打著。最後總算沒有人說話了,這時張讓一個眼色。那邊兵部侍郎立刻大聲說道︰「陛下,臣有奏報!雁門關捷報!匈奴人入侵,雁門郡守,召集民壯,擊殺五萬余人,守住雁門關,奪回雲陽關!」這話就像投入水中的石子,一時間激起千重浪。

下邊的大臣議論紛紛,要知道這樣的消息,他們可是一點都是不知道。接著那侍郎把奏折遞給恆帝。恆帝收了下來。說起來恆帝今天上朝最主要的事情,就是這一件。解決了,也好散朝。就在這時一邊的袁槐說話了︰「侍郎黃大人,怎麼我們都是不知道,不知道皇普大人知道嗎!」皇普大人就是並不尚書,這樣的事情出了武侯,最應該知道的就是他。武侯已經很久沒有管事,上朝了,當然應該他知道。

可惜那奏折直接是張讓給黃大人的。皇普哪里知道。不過那黃侍郎可是宦官一黨,就是袁槐想要拿下都是不容易,何況那皇普,雖然心中氣憤,不過皇普可不想上袁槐的當,于是說道︰「兵部那麼多事情,老夫昨天有事不知道也正常!」

同時黃侍郎說道︰「這樣大的功勛,只比當年衛霍兩位大人,下官以為該重賞。」恆帝不置可否,問道︰「諸位愛卿以為如何?」袁槐這時說道︰「陛下,消息是否確實了。不然弄個小花出來。那就太丟臉面了。

一個郡守撐死了就是一萬人,怎麼可能取得這樣的功績?」這話一出,大家都是覺得有理。就是恆帝也是覺得在功績有點夸張。面對張讓詢問一下,張讓點點頭,這才說道︰「這消息,咱家確認過。雲陽郡守戰死。雲陽郡現在被王太守奪回了。並且消滅五萬匈奴只多不少。」

恆帝這才對著袁槐說道︰「袁愛卿,听到了吧,確認過的。」就在同時黃侍郎大聲說道︰「這樣攻擊百年未有,理當受封,臣請陛下降旨,封雁門太守王風為並州刺史,以當匈奴。那樣一來,並州無憂。」話音一落,就有十多個官員跪下說道︰「臣等附議!」

整個大漢才十三州,附議的又都是宦官一黨,袁槐怎麼可能讓宦官掌握一州之地。于是說道︰「黃大人此言差異,就是這樣一戰就要封為刺史。若是戰勝幾次,當封什麼。陛下萬萬不可。再說那王風不過商人出身,能夠有這樣的提拔,也是皇恩好當。臣以為給個鄉侯的名號也就夠了。」

一邊的國舅,現在的驃騎將軍何進忍不住了,畢竟現在世家勢大,宦官,外戚那都是聯手的。于是說道︰「陛下,臣認為太傅袁大人所言不妥。這樣大的功勞都是不賞賜,簡直就是寒了將士之心。」一邊的太尉楊彪這時說道︰「刺史不妥,那樣看來王風大將之才,若是多勝幾次,就是賞無可賞了。這樣的爭論持續許久,直到第二封戰報報來。

確認無誤後又是爭論半天。最後結果還是世家獲勝。不過王風卻也是得到實在的好處。那就是雁門郡守官職沒變。另外加封護匈中郎將,負責雁門關,雲陽關的防守,可以擁兵三萬。自己招募,錢糧都是自己出。至于雲陽郡守,倒是落入楊彪,楊家之手。畢竟袁家,楊家都是四世三公算大漢最大的世家之一。現在朝堂上世家官員達到三分之二。這樣一來,張讓。恆帝都是有所不滿。畢竟對于恆帝來說沒有辦成事情收了錢,還是有點不好意思。生意人不是講究信譽嗎。

于是傳旨的時候,給那小太監講了一個明白,過段時間才想辦法把雲陽郡守給王風。同時把上報衛全。邊長勾結匈奴人一事,直接批示。王風處理。那邊王風回到雁門關就是出手直接滅掉衛全的手下。接著命令鄭波為郡丞。衛全,邊長等著聖旨來臨再處置。

同時召集所有縣令前來,開始了王風的發展計劃,依舊是全民皆兵,種植土豆那一套。並且減免賦稅。鼓勵農商。同時邊關互市。當然偷偷來。不過恆帝張讓都是饞了股份。那樣一來王風就是高枕無憂了。對于听話的,王風就讓他繼續在位置上,不听話的就是拿下。

短短幾個月,就有一位縣令,雞鳴縣令龍騰拿下。免除衛家懷疑。加上三位縣尉拿下。同時接到聖旨後,王風命令王護風為雲陽校尉,領兵五千駐扎雲陽郡。海無量為雁門校尉鎮守雁門郡。其他馬匪全部編為郡兵,或者邊軍,當然各有封賞,就是呂布也是撈了一個校尉的官職。張遼、高順年紀太小。不過還是掛了一個隨軍參議的名頭,開始學習兵法,開始練兵。

同時王風發出榜文,唯才是舉,大舉招收天下人才。有命令自己的商鋪宣傳出去。這消息兩三月內散布整個大漢,朝堂上引起軒然大波。不過恆帝有所虧欠,這件事情還是不了了之。要知道唯才是舉。那可是打斷了世家,壟斷官員的秩序。要知道那樣一來,世家今後就沒有那麼美妙了。這樣的條文必須抹殺。

不然今後各地照搬,哪里還有世家,說什麼就是什麼的余地。好在恆帝罩著。加上大劫將近,王風幾個月也是沒有招到什麼大才,這才不了了之。從此後,王風雁門郡進入快速發展的境界。人口,糧食等等都是快速增長。同時那些被俘獲的匈奴人也有一部分被王風吸收加入軍隊。他們的家屬也被王風搭救出來。一視同仁。這樣一來,匈奴人知道後,又有一些小部落前來投靠。王風勢力初具規模。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大夏皇朝最新章節 | 大夏皇朝全文閱讀 | 大夏皇朝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