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溟步光 第三章 京西密地(12-13)

作者 ︰ 凌 覽

(12)

陸江津回到自己屋,把門虛掩上,支著耳朵,躲在門縫里觀瞧著外面的動靜。李雙出門的時候要從他門口經過。過了一會,外面響起一陣腳步聲。他通過虛掩的門縫,見趙棲梧和李雙兩人過來了。只見兩人都緊繃著臉,看都沒看他的房間一眼,就目不斜視地過去了。陸江津拿不定主意,不知該不該出去和她道別。見她的神色,似乎氣還沒有消,擔心出去再惹她生氣,要在院子里吵吵起來,他臉往哪兒放?她注視著李雙和趙棲梧越走越遠,出了院子。陸江津心中好一陣惆悵。

傍晚的時候,趙棲梧來敲門,將剩下的半個瓜還給江津,她帶著譴責的語氣說︰李雙一口沒吃,人家氣都氣飽了。我嘗了幾口,算給你點面子。嗯,你這西瓜不錯,腦瓜卻差點勁!

陸江津接在手中,茫然的問︰「趙姐,她去哪出差你知道麼?」

趙棲梧搖頭說︰「她怎麼能對我說?她們九室的人做事最神秘,恨不得放個屁都得標上‘機密’。我只知道她是去配合總參執行緊急任務。」她又遞給他一封信,「她留給你的。」

陸江津惴惴地接了過來。

趙棲梧見他樣子,忍不住笑道︰「看你把自己弄得魂不守舍的!算了算了,我也不好意思再咋唬你了,姐姐不能不疼她,又不能不疼你,哎,算我自己倒霉。她走的時候氣已經消差不多了。不過你小子記住,待她好點,否則我和她一起收拾你,我可不象她那樣有委屈只往自己肚子里咽,在撒氣這一點上,我可是外向型的!記住沒?」

趙棲梧走後,陸江津惴惴不安地打開信封。信沒封,可能李雙走得太匆忙了。他抽出里面僅有的一頁紙,只見第一行寫著「我給你留下了一封信」,再換行起便是一首唐詩︰

鋤禾日當午,汗滴山下土;

誰之盤中餐,粒粒街辛苦;

二月賣新絲,五月糶新谷。

陸江津一陣失望,又感到莫名其妙,這不就是昨天他們在面館討論的那首詩嗎?心想,難道她忙亂之中把信紙裝錯了?這倒有可能,信都沒來得及封裝不說,字也寫得那叫一個潦草,他一眼就看出了詩中的兩個錯別字︰「知」錯寫成了「之」,「皆」錯寫成了「街」。倒象是別人信手涂鴉的東西。可仔細端詳,信又的確出自李雙的親筆。陸江津一頭霧水。突然,他一拍腦門,才恍然大悟,自己被李雙耍了!李雙留下的這首詩是地地道道的「藏頭詩」,她真正要給自己看的不是這首詩的內容,而是這首詩的標題,這首詩的名字叫《憫農》她在譏諷我象個農民呢!憫農可憐的農民!

陸江津哭笑不得地把信扔到了一邊。

(13)

當晚回到宿舍,陸江津很晚睡不著。李雙去了哪里呢?不知為什麼,他特別地想念李雙,後悔昨天對她說的那些刻薄的話。陸江津又漫無目的的拿過李雙的信,翻來覆去的看,仿佛信里隱含著什麼秘密。這封平平無奇的信,此時在他的眼里突然變得有些奇特起來。陸江津忍不住想,李雙留下這封信究竟是什麼意思呢?他的直覺告訴他,似乎並不是存心譏笑他,李雙的動機一向不是這麼簡單。

陸江津越是這麼想,越是覺得這不是封普通的信。他越是猜不透,一種奇異的力量越是吸引著他,甚至熄了燈還躺在床上絞盡腦汁地想。想了一會,忽然想起昨天李雙最後說,這首詩里隱藏著一個地址!

地址?

陸江津從床上一躍而起,由于拉燈時過于用力,把拉線盒的線都扯斷了,成了長明燈。陸江津想,當時以為李雙是逗他玩的呢……對,詩里一定有個隱藏著的地址!

陸江津迫不及待地取過信,逐字逐句地看了起來。這次,除了最後兩句的「之」「街」兩個錯別字,他還發現第二句有一個錯別字︰禾!原詩里的這句應該是「汗滴禾下土」,李雙改成「汗滴山下土」了。昨天他們還為這個「禾」字究竟是不是指稻子爭論了半天。這和昨天他們的爭論有關系麼?江津瞪著這首詩,眼楮都快瞪出血來。李雙故意把「禾」字寫成「山」字,絕對是故意寫錯的,如果真有什麼秘密的話,那這種東西很有可能就是線索。

就在這時,陸江津腦海里突然靈光一閃,他發現,第一句「鋤禾日當午」中,「禾」和「日」兩個字緊挨在一起,和左右兩邊都有較大的間距,挨在一起?是有意的麼?對了,如果把「日」放到「禾」的下面組合起來,就是「香」,與第二句的錯別字「山」正好組成了一個地名「香山」!

陸江津心里一陣狂跳,繼續看下去。第三句的錯別字是「之」,他翻來覆去地念著「誰之盤中餐,誰之盤中餐……」念了幾遍,知道了,這句里藏著「之畔」,連起來就是「香山之畔」。

陸江津激動得咕咚咕咚地牛飲了一大杯涼水,將目光投向後面一句,以期挖掘出深藏的線索。

不料,這一句卻犯了難。他盯著那個錯別字「街」字,知道應該是一條什麼街,可什麼街呢?香山之畔都有什麼街呢?他站起身來靠近牆上的北京市政圖。那可多了︰蓮石街,上莊街,八寶山街,玉泉街,魯谷街,閔莊街,杏石口街,西二旗街……要說數個一二十條出來也不是什麼難事,但找不到任何一條叫「粒粒街」或與之諧音或近音的街。陸江津的眉頭緊鎖。但越是困難,他越是不肯罷休,這是他從小就養成的習慣,是他骨子里的性格,為此大學同學還給他起了個綽號叫「 筋」正好和他的名字「江津」諧音。

陸江津突然又想起,李雙說這首詩隱藏著一個地址,但必須承認「粒粒」是指大米。這句話當時自己沒往心里去,還以為她不過要爭個面子罷了。難道,這句話竟暗藏玄機?「粒粒」是大米又會怎麼樣呢?粒粒是大米的話……大米……陸江津苦苦思索起來。大米?田?稻谷?對,應該是稻谷,米,就是露出谷,就是露谷,諧音是魯谷不錯,正是魯谷街!

陸江津興奮得一宿沒睡,第二天一早就找了本《唐詩選編》,騎車直奔石景山魯谷街。李雙信里的線索到「香山之畔魯谷街」就終止了,他知道,剩下的線索必定從詩里的其它部分找尋。所以,《憫農》一詩,江津早已爛熟于心︰

憫農

唐•李紳

父耕原上田,子削山下荒;

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倉。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二月賣新絲,五月糶新谷;

醫得眼前瘡,剜卻心頭肉。

我願君王心,化作光明燭;

不照綺羅筵,只照逃亡屋。

陸江津不肯放過這首詩里的任何一個細節,連該詩的作者也進行了一番查詢。唐朝詩人李紳(772-846),字公垂,無錫人,元和進士,是中唐時期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和實踐者之一,與詩人白居易、元稹等交往甚密。元稹那句著名的話「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就是評價李紳的。

魯谷街雖是一條小街,但歷史源遠流長。李雙曾給陸江津介紹過,魯谷街的原名叫「魯郭里」又叫「魯郭」,始稱于遼代,附近多古跡,現存有清代崇興庵、剛毅墓、隆科多墓等遺址。

第一個線索陸江津推斷是魯谷街25號,找到25號,卻失望了,25號是魯谷郵政局。陸江津還來給老家大哥寄過錢,也從這里收取過包裹。

陸江津又將2、5兩個數字顛倒過來,成了52號,便直奔52號去。一看卻傻眼了︰52號這個地址根本就不存在,魯谷街到51號就結束了。這個位置是一條馬路,通往石景山教導大隊。陸江津茫然地站在街頭,向遠處的教導大隊眺望。和李雙在保密室一起工作的記憶浮上了他的心頭,想起來竟倍覺甜蜜溫馨。想著想著,陸江津的心一動,這個地方理應是「52號」,可這兒是條馬路,但這不是條普通的馬路,是通往教導大隊的馬路!陸江津的心一跳,沒錯,一定是教導大隊!

教導大隊盡管已經解散,但仍由國防部五院管理。陸江津出示了出入證後得以順利通行。他根據詩里的「醫得眼前瘡」、「綺羅筵」、「逃亡屋」、「光明燭」分別推斷出了醫務室、食堂、保密室、舞廳四個地方,這也是他們倆曾經共同經常出入的地方,他知道,必定會是其中的一個。李雙會指引他去做什麼呢?陸江津心頭忽然一陣狂跳,難道李雙根本沒有出遠門,而是有特殊任務又秘密回到了教導大隊嗎?她是指引他來這里相會嗎?越到了謎底快要揭開的時候,他卻越是緊張起來!

然而,陸江津失望了。醫務室、食堂、保密室和舞廳四處地方均大門緊鎖,已經撤得干干淨淨,沒有一個人影。門鎖上已經積累了一層薄薄的灰塵,教導大隊的那場往事,似乎已經離得好遠,好遠。

陸江津又看詩的前面部分,甚至把李紳的其它詩看了一遍,卻一點線索也找不到了,毫無頭緒。返回到大門處,他索要了出入登記簿來看,他發現最近十天內只有自己一個人來過,而李雙從沒來過!

陸江津知道,線索徹底中斷了。要麼,自己找尋的是一條錯誤線索;要麼,的確是正確的線索,李雙只是想引領他回到這里,重走一遍過去他們走過的路,回憶他們一起共度的那短短的兩個月的難忘時光。她將他引領去的,是一次浪漫多情的記憶之旅,心靈之旅。

如此而已。但,又不僅如此。

陸江津的心中雖然惆悵,但並不失望,經過此行,他完全明白了李雙的用心。那是種看似簡單詼諧,實則飽含深情的用心,于他們倆之間才能懂。她所考驗的,不是他的智商,而是他們之間的默契。對于一對青年男女來說,還有什麼比心有靈犀的默契更令人怦然心動呢?他突然覺得李雙這一次走了好久,好久。他從未如此急切地盼望著她回來。他希望她立馬出現在他的身邊,那時,他一定不再矜持,不再猶疑,他會勇敢地乞求她的原諒,如果她不強烈反對的話,他一定會緊緊擁抱她,親吻她,對她說︰「李雙,我愛你!」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滄溟步光最新章節 | 滄溟步光全文閱讀 | 滄溟步光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