貼身殺手 07 暗潮涌動

作者 ︰ 大俠別跑

「這個老狐狸,」市政府的蔡市長滿臉堆上了笑容,前不久他接了一個電話,一看來點顯示的那些號碼,頓時嚇了一跳,是某師司令部的座機。

對于駐扎在郊區的這個某野戰軍師部,幾乎很少與市政府有來往,突然接到穆司令的電話,蔡紹華還以為發生了什麼大事,誰知道確實為了一件雞毛蒜皮的小事。

這次棉麻廠改制本市政府是正管,但市委張書記橫插一杠,已經讓雙方劍拔弩張了。在蔡韶華看來,你張書記管好帽子,抓好大局就行了,我老蔡主管經濟建設,一直中規中矩,出了政績也有你一份,平時就少對我的工作指手畫腳,領導太過攬權會讓下邊人的人很反感,權利這個東西誰不想要?

雖然沒有在市委常委會議上當面和一把手頂牛,但是老蔡心里豈能沒有怨言。不過怨言歸怨言,但是常委會議決定了,還是要執行的。

可是問題又來了,本來棉麻廠改制還處于準備階段,一切都在規劃中,國資委也正在研究改制會產生的一系列問題,時機還不成熟。但是你市委書記的秘書一個電話打到棉麻廠去,當天晚上就出了下崗名單,直接跳過了市政府,太過僭越了吧。

雖然是秘術打的電話,可要不是你張書記大人授意,一個秘術敢這麼做嗎?你張書記的手伸的也太長了吧。

蔡韶華一肚子怨氣,正沒地方發呢,正巧接到穆司令的電話,而穆海反應的情況他也心知肚明,只是這件事一把手都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他想管那就太不著調了,公然和一把手對著干,先別管誰對誰錯,到了哪,都是他蔡韶華不懂規矩。

但是有穆司令這個電話,正好給了蔡韶華一個十分充足的理由。我老蔡可是給你張書記的親戚辦事,就是你不滿,也得咽下這口怨氣。大多數城市的一把手和二把手向來不怎麼合拍,蔡韶華和張書記也是一樣。一般情況,蔡韶華都是采取隱忍手段,但是這次,他決定主動出擊了。

蔡韶華也是老油條了,改制已經木已成舟,就不好那這件事做文章,那麼也只有拿補償金和安家費這件事惡心惡習一把手了。你張書記親自主持的大局,竟然連下崗職工的補償問題都「遺漏」了,可見您老人家平日工作實在太忙,不適合分管更多的工作了嘛。

如此一來不但會讓蔡韶華狠狠出一口惡氣,同樣市委書記的威望恐怕也要大大折扣。

按照規矩,市政府這些年做出不少成績,很少有失誤,張書記本來就不亂插手,不過你張書記伸手了,只要事情辦得漂亮,讓人抓不住把柄,那別人也不好說什麼。可是你市委書記也太著相了吧,市里邊的頭頭腦腦誰不知道海德集團是你當市長時,大力扶植的企業,海德集團是什麼性質,順德市誰不知道?

就算沒人敢說市委書記濫用職權,以權謀私,但是這個念頭恐怕是少不了。盡管這樣的事大家都干過,可是你市委書記也太明目張膽了吧。

其實以蔡韶華對市一把手的了解,張書記未必真的得了什麼好處,張書記是中央空降下來的,完全是按照中央-地方-中央的晉升路線。這樣的同志大多都是背景硬扎的紅三代,或是**,以後將逐步走向更高的層次,所以這類下來鍍金的同志看重的應該是仕途。

張書記今年才四十多歲,不僅手腕了得,背景也硬扎,以後成為一方封疆大吏,甚至問鼎決策層也是有可能的,是不會如此鼠目寸光,貪圖黃白之物的。

所以說,蔡韶華也就是打算讓張書記惡心一把,至于借題發揮想讓張書記傷筋動骨,獲取更大的利益恐怕就沒那麼簡單了,到了他們這個層次的博弈,那是不掌握了一錘定音的底牌,是不會輕舉妄動的,要不然打蛇不成反被咬上一口,那就鬧笑話了。

要說蔡韶華辦事還是比較老道的,他先是給市委書記打了個電話,把情況匯報了一下,重點強調了穆司令對此事的關注,態度十分明確,我老蔡可是受人之托,而且這為還是你張書記的親戚。

當然,蔡韶華同樣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張書記,這件事要是處理不好,會影響我們干部在群眾心中的形象,這段時間各地都有官商暗箱操作被曝光的報道,群眾反映十分強烈,影響極其惡劣,這次棉麻廠改制市政府已經決定成立專門的調查小組,督辦此次的改制,希望張書記能夠支持市政府的工作。」

「市政府的工作我是會大力支持的,不過韶華同志,國有制改制你還是要和國資委的王主任多溝通嘛,畢竟他才是行家。」張雲鵬一個太極手,直接把問題推到市政府內部去了。

不過張書記心里那個膩味就不用提了,他也是剛接到秘書匯報,說棉麻廠出了一些情況,他正焦頭爛額呢,這個時候蔡韶華又來添亂,理由很正當,我幫你親戚辦事呢,實際上就是準備落井下石,存心惡心人。

蔡韶華心里冷哼一聲,「市國資委雖然是市政府的部門,可是那個王主任可是你張書記的親信啊,對我這個市長可不怎麼感冒。」

蔡韶華當然不會這麼輕易被張書記給頂回去,而是鄭重的說道︰「張書記你平時工作比較忙,可能對一些具體情況不了解,這次棉麻廠改制事件國資委辦事很不力啊,社會影響非常嚴重,很多群眾都對我們干部失去了信任,這讓我們市政府工作十分被動。」

「這個情況我會考慮的,韶華同志你提議的調查小組我覺得有必要在會議上討論一下,多听听大家的意見還是好的。」當著他張書記的面說國資委辦事不力,雖然是否定的是市政府的工作部分,可是國資委的王主任可是他張書記的人,這擺明是抽他臉嘛。

蔡韶華掛了電話,覺得這口惡氣出的太爽了,直接又接連撥出幾個電話,半個多小時候,專案調查小組的架子就搭建起來了,而且以第一時間趕往棉麻廠了解情況去了。至于張書記說的上會討論,蔡韶華自然不會當真,他沒說追求王主任的責任,就已經很給張書記面子了,這一把手也不能太不著調不是?

棉麻廠改制調查小組蔡韶華親自掛帥,其中還包括了兩名副組長,都是老蔡的親信,一名是市政府辦公廳主任胡耀庭,另一名是紀委副書記蔣彤。這二人帶著工作小組的人馬一殺到棉麻廠,頓時讓廠長劉洋嚇出滿頭大汗。

「歡迎胡主任和蔣書記蒞臨棉麻廠指導工作。」見到兩位市里邊的領導,劉洋疾步上前,滿臉堆笑,遠遠的就把雙手伸的老長,緊緊的與兩位市里邊領導握手,左搖右晃,那一個熱情啊。至于其他的同志,劉洋只是輕輕握了握手。

棉麻廠改制前是市里邊的單位,正處級的骨架,廠里一把手倒也和胡耀蔣彤平級,不過企事業單位和政府部門的職權那是不可同日而語。而且耀蔣彤此行的目的,劉洋早就通過一些關系得到了風聲,那接待兩位領導的姿態放得就更低了。

胡耀四十出頭,臉上掛著幾分笑意,只是劉洋從胡主任的笑里邊看不出絲毫親近的姿態,不由得心里暗叫一聲糟糕,胡耀這只笑面虎在市里邊也是出了名的,他笑的越高興,那就代表著不一定誰要倒霉呢,顯然,今天胡耀就是沖著他劉洋來的。

劉洋趕緊偷偷打量了一下蔣彤,只見這位紀委副書記臉色鐵青,不苟言笑,一副公事公辦的樣子。

「劉處長,廠里邊的情況蔡市長很惱怒,我們這次來就是要了解一些情況。」胡耀直接開門見山的說道。

「這……」劉洋雖然知道這兩位要來,還真不知道是市長屬意的,他原本以為是廠里職工不滿鬧上訪呢,可沒想到事情竟然會變得如此嚴重。

「這次我們可是帶著很大決心來的,有問題就要處理,不管牽扯到誰。」蔣彤點了一句,我是奉命借人頭來的。

劉洋頓時一個激靈,不過紀委這句話倒也讓他安心不少,如果真要查出他老劉的問題,那麼紀委早就請他去談話了,也不會親自跑到廠里和他扯皮,看來這次蔡市長不是沖著他劉洋來的。

不得不說,劉洋這個自作聰明的想法還真讓整個事情都省了不少麻煩。由于對組織程序的了解,劉洋認定這次放出去幾條小魚小蝦就能完事,自己頂多被一個管理不善,之類的領導責任。所以非常配合兩位領導的調查。

「有群眾反應,廠里補償金和安家費的發放很不及時啊,有沒有這回事?」在了解大致情況後,胡耀突然問道。

劉洋心中咯 一下,知道肉戲來了,不疾不徐的說道︰「這個情況確實屬實。不過兩位領導,棉麻廠雖然改制了,倒是還有一些程序要走,這些天我們正和海德集團商量一些細節問題,其中就包括下崗職工的補償金和安家費問題。」

「是這樣啊,市里邊的領導可是很關注這次改制引發的問題,不能含糊啊。」胡耀再次點了一下劉洋,別拿這樣的借口和我們扯皮,我們興師動眾的來一趟,肯定是要問你借幾顆重量級人頭開開刀的。

劉洋頓時流出一身冷汗,忙著說道︰「這次造成這麼大的影響,主要還是下邊有些人辦事不成熟,事情還沒有正式敲定之前,就有風聲傳到職工耳朵里,讓我們的工作也很被動啊,當然我也負有很大的領導責任,我檢討。「

看到胡耀滿意的點點頭,劉洋暗暗喘了一口氣,「周富康同志年輕有沖勁,但畢竟經驗不足,難免要犯一些錯誤嘛。「

要說于廠長不厚道,直接把自己的得力干將周富康推了出去。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貼身殺手最新章節 | 貼身殺手全文閱讀 | 貼身殺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