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義夫妻 第九十章 趙涵不在身邊的日子(3)

作者 ︰ 青雲觀主

第九十章趙涵不在身邊的日子(3)

星期天晚上,在父母家吃完飯後返回霍海的路上,林原和接到了張永和的電話——讓他去山前度假村一趟。拉牛牛林原和心中有些狐疑,這段時間張永和正處于蜜罐之中,很少來騷擾他,今天怎麼又來找他了?

他讓小齊直接把車開到了山前度假村。到了之後,沒讓小齊離開。今天晚上,他還想回霍海。趙涵雖然沒在家,可這個家依然對他有很強的吸引力。

一進19號樓的門,就見張永和跟李立和兩人坐在沙發上,張永和手舞足蹈地說著什麼。旁邊還有林原和認識的四個小姑娘,陳鈺、梁詩河、何小璐、何寧。

「又出了什麼事?廖曉青把你蹬了?」林原和問道。

「還是讓熊貓自己說吧!」李立和在旁道。

「我跟廖曉青去登記了。」張永和道。

「前幾天你不是跟我說過了嗎?不就登個記麼,至于樂成這樣?登記了還可以繼續去登記——那是離婚。」林原和一點也不客氣道。

幾個女孩子捂著嘴,有點想笑不敢笑。或許她們覺得林原和這潑冷水的話很對她們的胃口。

張永和傻笑了一會,才道︰「今天丹丹管我叫爸爸了。「

「叫爸爸那不是很正常的事?有什麼可樂的?你們一結婚,孩子不得管你叫爸爸?」林原和道。

旁邊人都大笑起來,只有張永和一本正經道︰「你們不懂!這一聲爸爸,幾乎把我的骨頭都叫酥了!」

說完,咧著嘴笑了。

林原和仔細看了看張永和,似乎不像是在說假話。心里說道,不就當個現成爸爸麼,至于樂成這樣?我要樂意,去孤兒院領一個,不也可以馬上當爸爸了?

林原和不準備再打擊張永和,就問道︰「那你們的婚期準備在什麼時候?」

「聖誕到元旦的時候。」張永和道。

林原和很奇怪,就道︰「為什麼選那個時候?那時候天很冷,你讓廖曉青怎麼穿婚紗?你想凍死她?」

「那段時間我們倆都有點空。她做外貿,那時候業務不多;我呢,那個時候貨也最少。至于婚紗,在酒店里穿著,怎麼會冷?」張永和解釋道。

「那迎親呢?拍錄像呢?你們總不能一直在酒店里呆著吧?」林原和道。

「我們準備下個月去拍婚紗照。婚禮麼,沒必要那麼麻煩。先帶她去結婚旅游,回來再舉辦婚禮。」張永和還是笑著道。

林原和沒再多說了,婚禮的事情還是要他們自己決定。

「今天叫我來,有什麼重要的事情?」林原和問道。

「沒什麼事!丹丹叫了熊貓一聲‘爸爸’,熊貓樂壞了,要慶賀一下。」李立和搶著道。

看張永和那幸福樣,林原和更覺奇怪。這一聲「爸爸」,有那麼大的魔力?

「那就去吧。今天是星期天,酒吧人不多。現在都快八點了,早去早回。」林原和道。

「好啊!」幾個小姑娘先叫了起來。

走著去酒吧的路上,林原和給小齊打了個電話,讓小齊自己安排,12點來接他。手機和入網費下調的結果,讓小齊也配上了手機。現在聯系更方便了。有四個小時的時間,小齊說不定還可以去會一下女朋友。

在酒吧的時候,趁著張永和跟幾個女孩子在唱歌,林原和問李立和道︰「你們公司這次有沒有在東南亞金融危機中佔點便宜?」

「佔大了。」李立和悄聲道,「在香港的幾個操盤手,估計幾個人今年的獎金會到幾百萬、上千萬。東南亞這次狂掃一筆,公司至少賺進幾個億。」

他想了想後,又道︰「博科在東南亞也有投資。他們這次有些損失,但他們很機靈,套期後把損失補了回來。」

「那下一步你看會怎麼樣?」林原和問道。

「東南亞用不了幾天還會再掃一筆。世行會議將在香港召開,但金融寡頭們不會給世行面子。東南亞後,我估計接下來矛頭會轉向香港、台灣、韓國、日本。詳細情況我不清楚,我只是根據公司目前在香港的情況判斷的。你可別說是我給你的消息。」李立和道。

林原和點了點頭,道︰「明白了。你有沒有想過去做操盤手?」

李立和搖了搖頭,道︰「這個工作壓力極大,競爭很激烈。可以一天就上天堂,也可以一夜就下地獄,不是普通人能干的。我還想好好生活呢,沒必要!」

林原和把申屠冰他們7月份在泰國大賺一票的事情說了一下。

李立和听了後道︰「他們是正常貿易,賺的是這次機會的錢。動用了近4000萬美元,才多賺了1000萬。再說了,橡膠進口需要批文。一般人根本就做不了。」

林原和也明白李立和說的是實話。申屠冰他們這次賺錢,純屬瞎貓踫上死耗子。畢竟他們的錢,絕大部份是憑著批文從銀行貸的。貿易上有盈虧問題不大,但拿去炒匯肯定不行。

樂隊上班後,林原和先到外面找了個僻靜點的地方給趙涵打了個電話,聊了半小時。然後又給申屠冰打了個電話,把從李立和那里得來的消息告訴了她。

「你確定對東南亞還會再來一波?」申屠冰問他道。

「消息是立和給我的,但是立和不讓我透露出去。」林原和道。

「好!謝謝你跟立和了。」申屠冰道。

「姐,你們炒匯,動用銀行資金的話,很危險!」林原和有些擔心。

「怎麼會用銀行的資金?放心吧,我們就用這次賺來的錢,拿300萬。虧了,就當是沒賺這300萬了。」申屠冰笑著道。

掛了電話,林原和搖了搖頭。拿300萬美元去賭一把,申屠冰也夠大氣的!印象中申屠冰沒那麼大的手筆啊!可能是錢多了,有點燒。但申屠冰是他的姐姐,他也不能再多說什麼。

晚上12點不到,林原和就提出要回霍海。張永和仔細盯著他看了好一會,好像不認識他了。

「怎麼要回去了?你家趙涵不是出差了嗎?這幾個小姑娘,可是特意為你叫的。你不是喜歡什麼節目嗎?」張永和道。

「我明天早上還有事。再說了,我現在跟這些小女孩,有代溝。」林原和道。

「讓你玩玩,沒讓你跟她們談戀愛,代溝算什麼?」張永和道。

「那你怎麼不跟她們玩?」林原和道。

「他現在眼中只有青蛙,別人,看不上眼了!」李立和笑著道。

林原和笑了一會,道︰「那我把機會讓給你了,立和。」

「他現在正在追小譚,不敢在外面瞎來。」這回,是張永和揭了李立和的老底。

「哦,進展怎麼樣了?」林原和來了興趣。

「她剛來報到不久,才接觸沒幾次。」李立和有些不好意思。

「我告訴你,立和,追女朋友,就要厚著臉皮,死纏爛打。女人是樹,男人是藤。世上哪有樹纏藤?只有藤纏樹。好了,我先走了。」說完,林原和就離開了酒吧。

林原和走後,李立和想了一會,對張永和道︰「當年跟計仙子在一起的時候,沒見原和有什麼死纏爛打的。他後來談女朋友,是這個樣嗎?」

「跟趙涵我不知道。反正我知道的那幾個,他對她們都很拽,二五八萬的。沒見他死纏爛打。」張永和道。

「那他只是對我嘴上說說?能管用嗎?會不會讓女孩子反感?」李立和有些猶豫道。

「我不知道。反正有什麼事,你問他。好歹,他是這方面的專家。」張永和笑著道。

回到家的林原和,松了口氣——還是家的感覺最好!

周一上午,新的縣政府大門,第一次被人堵住了。

鄭新民初步了解了一下情況,听說是房產糾紛,放下了心,把事情委托給林原和處理。

林原和只能找了幾個當事人代表,讓其他人先散了。了解了一下情況後,才初步明白是怎麼回事。

新區邊緣的北苑小區,是當地北苑村和臨湖的九龍房產公司合作開發的。按照協議,北苑村負責一部份資金和本地各項批文手續,九龍負責大部份資金、基建和銷售。第一批開發的9棟房子共280套中,北苑村可以拿到100套房,以略低的價格賣給自己村里的居民,剩下的180套房歸九龍對外銷售。北苑小區已經在新區的邊緣,所以價格比一般新區的房子還要便宜一點,開盤價才980,比新區一般的房子便宜了200,銷售也比較好。到八月底造好的時候,已經全部售罄。然而,兩家單位超售了——九龍賣出了253套,北苑賣出了88套。有一批房子一套賣了兩個業主,成了一女嫁二夫。九月初開始交房後,事情就暴露出來。幾家協商未果,鬧了起來。業主們就跑到縣政府門口,堵了大門。

「怎麼會超售的?」林原和問道。初步了解情況後,他把九龍和北苑的負責人叫了來。

「林縣長,剛開始的時候,他們北苑村讓村里人訂購,村里沒人訂。他們怕房子賣不出去,就委托我們賣。等我們賣差不多了,他們村里人又要了。他們村里還收了村民的房款。」九龍的項目負責人解釋道。而北苑村的支書、村長都低下了頭。

「預售合同呢?村里人購房有沒有簽合同?」林原和問道。

「沒簽合同,村里只是開了個收據。但現在是本地村民不讓業主入住,才讓事情鬧了起來。」九龍的負責人有點氣憤道。

「那你們準備怎麼解決?」林原和問道。雖然事情比較明朗,但是非非他不想多管,能妥善解決就行。

「我們本想給村里人退錢,但村里人不答應。」村長道。

「我看了你們的第一期計劃,總共要造十四棟的,現在才造了九棟,還有五棟要造,房子不缺,村民就不能等下一批房?」林原和道。

「新房子的價格會漲。這批畢竟是兩年前開始造的。」村支書解釋道。

「現在建材的價格在跌,比去年要便宜。房子造價不會高,土地你們早拿到了。你們的成本能比以前高多少?房價漲不漲是另一碼事,你們先得解決好現在的問題。」林原和道。

看他們不說話,林原和也不想馬上下結論,就道︰「你們兩家先回去商量個辦法,星期三上午給我個答復。」

林原和下了逐客令。

事情並不復雜,林原和相信他們能找到解決方法。他坐在辦公室里,卻對九龍房產充滿了好奇。如今的商品房並不好賣,新區的好多房子都賣不出去呢!他們怎麼有能力一下子賣出那麼多房?總共280套房,賣出253套——九成的房子賣出去了。看這個小區的架勢,似乎並不愁賣。僅僅是價格的原因?

林原和搖了搖頭。980只是起步價,均價都在1100以上,比新區其它房子便宜有限。

他叫上了小顧,去了北苑小區看了一下。小區的環境很一般,圍牆還在修建中,房子內部的結構也沒什麼特別。除了這第一期的十四棟,旁邊還有很大一塊空地,開發商早買了下來。如果全部開發的話,至少還可以造20棟樓。

跟其它小區不一樣,這個小區的房子中,超過100平米的大套不多,大部份是80到90一套。這種情況在舟城很普遍,畢竟房價高。但在小縣城,房價低,大部份人喜歡比較大一點的商品房。很多人有自建房,習慣了寬敞的房間。單位分房子,有標準,一般不大。享受過分房的人想買商品房的時候就希望能買大一點。這就造成了縣里的商品房110到130的比較走俏。就是拆遷安置房,也是按這個標準在造。

是因為房子大小的原因嗎?也許是。

林原和琢磨了半天,還是沒什麼可靠結論。

他意識到,自己就是一個行政小官僚。要做生意的話,還真不行!他很慶幸,當年的下海熱潮中,他沒有腦子發熱。那些下海經商的同學中,有賺了大錢的,也有混得不成樣的。他,混得不好不壞。典型的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既然當了官,經濟上就不用指望發大財了。但就這麼混著,似乎人生又少了點追求。

對了,就是追求!可在仕途上要有追求,到底是干事?還是升官?理想的狀態是干事升官兩不誤。可這,太難了。像金海華這樣的,看得比他透徹。絕了上進的念頭,一門心思就想干事,真不容易!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名義夫妻最新章節 | 名義夫妻全文閱讀 | 名義夫妻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