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義夫妻 第七十五章 黃山之戀(1)

作者 ︰ 青雲觀主

顧達明最近這段時間有些心神不定。林原和感覺到了,但他沒有開口問小顧。他感覺小顧的問題不是因為工作上的原因,所以忍住了要關心一下的想法。小顧只比他小了三歲,林原和不認為在家庭生活上他有能力替小顧排憂解難。

這天在車上,小顧突然問林原和道︰「林縣長,接下來戶籍政策是不是有大的變化?」

「你指的是哪一方面?」林原和有些奇怪,小顧怎麼一下子提起了這事。戶籍政策可不簡單。如果要寫書的話,寫上幾十萬字毫無問題。

「以後出生的孩子是不是可以隨父報戶口?不必非跟母親?」小顧問道。

「有的地方早已經實施了。全省性的政策前兩年一直在討論,基本方案都已經定了。就看省政府什麼時候下文件。快的話,最近文件就會下來。慢一點,最遲明年會下文。」林原和道。這個事情,林原和還真比較清楚。在政研室的時候,他看到過有關的草案文本。不過省里的效率一貫不怎麼樣。尤其牽涉到這麼大的政策變化的時候,省里通常不會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那我就放心了。」小顧似乎松了一口氣。

「怎麼了?這對你很重要嗎?」林原和問道。這種政策的變化,如果不是牽涉到自己的切身利益,很少有人象小顧那樣關心的。

「我的女朋友是外地戶口。就因為這個,家里一直有些不同意見。但如果將來孩子可以隨父的話,家里就不會再有什麼不滿意。」小顧解釋道,「我爸媽還是農業戶口。他們說了,如果我女朋友是農村戶口的話,轉到我們當地村里就行。可她偏偏是圍安的城鎮戶口,這就沒法轉了。將來孩子在這里上學,要交上一大筆借讀費、贊助款。」

「噢,不用擔心。你就是現在馬上結婚,等你有了孩子,省里的文件早下了。」林原和笑著道。

听了林原和的話,小齊先笑了起來。

霍海本地的政策有時候挺有意思。象小顧這樣的情況,父母一方在霍海的,小孩戶籍不在霍海,那上學的贊助款和借讀費一分不能少。如果父母、小孩戶籍都不在霍海,祖父母或者外祖父母在霍海的話,上學只需交借讀費。借讀費只有3000,而贊助款最少要1萬5,多的要3萬。這種政策以前是怎麼出台的,林原和不清楚。但他相信,享受只交借讀費不交贊助款這樣政策的人,肯定不多。

「小顧,你女朋友到底是哪方神仙?怎麼一直沒見過?你也該領來給領導看看。」小齊難得插了句話。

「她在新區幼兒園工作,是個幼兒老師。」小顧答道。

「幼兒老師,可以想辦法搞調動麼。」林原和道。幼兒園不歸教育局管,幼兒教師也不是教育局引進對象。但象小顧這樣的,幫自己的妻子辦個調動也不是很難的事情。畢竟,霍海只是一個小縣城,不是舟城這樣的大城市。

「她是自費上的幼師,不包分配,不是事業編制。」小顧解釋道。

林原和點了點頭。沒有編制,那調動就無從談起。

「以後可以購房入戶。」林原和想了一想道。購房入戶政策有些地方已經開始實施,霍海雖然還沒正式開展,但早晚也會實施的。前幾年縣里出售農轉非的戶籍指標,收了幾千萬資金。有點錢的農村人,早把戶口轉到了城里。但是農轉非以後,對他們經濟上未必有什麼好處——可能吃虧更多一點。現在,不少人還叫著要非轉農呢。至于房子,在農村,家家都起了三層或者四層的小樓,城里的商品房根本就沒什麼吸引力。所以,目前購房入戶的需求基本沒有。要等到外地在這里打工、做生意的人有購房入戶的需求,那還得等好幾年。

「孩子隨父的政策前兩年就听說了。我有個朋友,也象小顧這樣的情況,孩子都兩周歲了,還沒報戶口,就是等著政策解禁。」小齊又道。

曾幾何時,戶籍一直是戀愛男女雙方的一條高壓線。大學里面,畢業就分手的,大都就是因為這個原因。張永和跟廖曉青,也是因為這個原因,在大學里就一直沒能成功。

省里的文件下得比林原和估計的要快得多。還沒過六月,文件就下來了。小顧也特意帶著女朋友跟林原和、小齊見了一面。女孩子名叫金淑敏,長得挺清秀,歌唱得很好。她跟小顧還曾去滬海自費灌了一張唱片。這個時候,少批量的cd灌制還比較貴,他倆就錄了一些磁帶,送給親戚朋友,林原和也收到了一份。林原和听了一下,歌確實唱得不錯,可惜都是翻唱歌曲,沒有一首是原唱的。想到原唱歌曲,林原和的頭又大了起來。

張永和為廖曉青的事情,跟家里鬧了些意見,但最終父母還是同意了張永和的選擇。張永和一高興,就給林原和下了個任務——寫一首歌,將來在婚禮上作為主題曲使用。林原和當時也是腦袋一熱,就答應了下來。但回過神來,才發現這個任務有點艱難。

當年在學校的時候,他們幾個也創作過幾首歌曲。可也就是自己唱唱,連校園里都沒能流行起來。這麼多年過後,他還能寫得出歌曲嗎?

那天晚上,趙涵回到家,看到林原和在客廳里擺了個電子琴,不知道在彈些什麼。嘴上還叼了支鉛筆,時不時地在曲譜上記錄著。

「你在作曲?」趙涵很驚訝地問道。彈彈曲子,會點樂器,這不算什麼。可作曲?這個要求就不低了。

「都是熊貓這個家伙,要讓我給他寫什麼婚禮上的主題曲。算了,不寫了,一時半會也寫不出什麼東西。」林原和道。他顯然有些厭煩。今天寫了幾個樂句,可老感覺有點似曾相識,好像受其它歌曲的影響很大。

趙涵看了一下涂得亂七八糟的曲譜,樂句很難分辨,歌詞倒很清楚。

「你在前面輕輕漫步

只留下那一層淺淺足跡

我帶著夢想在苦苦追尋

追尋那夢中的青衣

細細的小雨伴隨著我們的蹤影

春日茫茫是個浪漫的天氣

雨過的天空分外美麗

而我卻失去了你的蹤跡

……」

歌曲的題目就叫《青衣》

趙涵仔細讀了幾遍歌詞,突然道︰「從歌詞的節奏上說,好像三拍子更合適一點。」

林原和試著彈了一會,然後道︰「好像是三拍子比較好安排,不過旋律到現在還有很大的問題。」

「為什麼是‘青衣’?有什麼典故?」趙涵問道。

「當年廖曉青一進校就穿了一套青色的衣服。春秋天這身衣服她穿了好幾年。其實照我的意思,就該直接寫‘青蛙’,弟兄們的反應肯定更強烈。」林原和不無惡意道。

「你們就這這樣作賤女生?挺好的女孩子取這麼個外號?」趙涵笑道。

「‘青蛙’就不錯了。擱北方,得叫‘蛤蟆’;就這一帶,那叫‘田雞’。青蛙這個詞已經是最好的了。」林原和道。

林原和顯然偷換了概念。趙涵皺了一下眉頭,不再說了。不料,林原和卻唱起了四川民歌「數蛤蟆」。

「一只蛤蟆一張嘴,兩只眼楮四條腿……」

趙涵抬眼望了望林原和,卻發現林原和唱得很認真。趙涵噗哧一聲笑出了聲。

林原和也笑了,歌也不唱了,對趙涵道︰「你在大學的時候有什麼外號?」

「你們男生就會作賤人!」趙涵有點悻悻道。

林原和笑了,很明顯,趙涵在學校的外號恐怕也不那麼好听。

「當年也有人給計雅君取了個外號叫‘潘金蓮’,不過沒能流行開來。」林原和道。給計雅君取外號「潘金蓮」是受他影響,誰讓他當年演了「西門大官人」?

趙涵很意外,林原和不是一直避免主動提計雅君的嗎?今天怎麼那麼反常?

林原和卻似乎對趙涵的反應沒什麼察覺,繼續說著計雅君的事︰「計雅君唱歌有點五音不全,到現在為止就只能唱一首‘我只在乎你’,其它的唱哪個都會跑調。所以大家認為她是天上的仙子——不食人間煙火,連歌都不會唱。」

趙涵沒有想到,這「仙子」的稱呼居然也帶著貶義。看來男生給女生取的外號真不是什麼好玩藝。

自從楊曉琳做通了林原和的思想工作,林原和就徹底放下了包袱。接到計雅君的電話,也不再象以前那麼反感。對計雅君在電話里稱呼他為「原和」,也能有點能接受。雖然不那麼坦然,但這對他,已經是一個很大的進步了。

歌既然寫不下去,那就不要硬撐著寫了。林原和拉著趙涵的手坐到了沙發上。

「你不是不願意提計雅君嗎?」趙涵問道。

「我突然頓悟,現在已經徹底把她放下。想想也好笑,過去心里老感覺有根刺。真有點莫名其妙!其實說起計雅君,我們倆其實誰也不欠誰的。感情問題,應該是雙方的。有付出,才有得到。過去,我有些著相了。」林原和解釋道。

趙涵點了點頭。她忽然想起了自己過去的男友,自己的心里一直對他耿耿于懷。是愛?是恨?愛也許早已過去。恨呢?那麼多年,也早該放下了。可是自己的心里為什麼也一直有根刺?林原和放下了計雅君。她呢?能放下嗎?

趙涵想不明白。她只能輕輕地靠上了林原和。

「暑假到了。你們局里有沒有暑假?」林原和問趙涵道。

「局機關沒有。教研室、教師培訓中心會有。不過我不忙,休幾天假應該沒有問題。你有什麼想法?」趙涵道。

「咱們出去旅游一趟。照我的想法,最好是去國外。不過黨政干部出國旅游,管得還比較緊。我們還是去一趟黃山,時間寬裕一點的話,有個四、五天也就夠了。」林原和道。

「好啊!我還沒去過黃山。」趙涵很高興。以前只參加過學校組織的旅游。單獨跟一個男人,還從沒去玩過。

七月初,亞洲金融危機從泰國開始爆發,很快席卷了東南亞。但林原和沒怎麼關心——他只是一個小縣長,還帶了副字,經濟大勢不是他所能參與的。香港剛剛回歸,市里、縣里的慶典活動也結束了。他找了個周末,又順帶休了幾天假,跟趙涵一起,去了黃山。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名義夫妻最新章節 | 名義夫妻全文閱讀 | 名義夫妻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