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義夫妻 第二十章 新任公安局長

作者 ︰ 青雲觀主

趙在得到趙涵私下的鼓舞後,決定辭去公職,自己創業。听了趙涵轉述的林原和的意見,他決定把公司辦到滬海,生產基地放在臨湖。資金問題,林原和給他介紹了自己的同學張永和;他自己也籌了點,數量不多,但是足夠啟動了。趙的這番舉動也讓方為民感到欣慰。兩人以前是朋友,後來因為工作而產生矛盾。如今矛盾煙消雲滅,兩人的關系又可以恢復。他對趙說了很多鼓勵的話,甚至鼓勵趙把一些訂單放到廠里加工,大家互惠互利。趙也就雄心滿懷地開始了新的事業。

趙涵也忙著引進人才的事情。最近一段時間,還經常出差。林原和則是有條不紊地忙著企業改制的事情。很多企業去出台了新的方案。這一次的方案明顯比較專業,顯然是請專家來幫助操作了。吳氏兄弟的鵬程也遞交了初步方案,可行性還比較強。即使這樣,這些改制企業的完成至少需要半年到一年的時間。慢慢搞吧!能動起來就好。至于東曙和源利,除非能找到資金入股。否則,銀行就不會同意——這兩家欠銀行的錢多了點。

就在林原和過著緊張有序的生活時,新任公安局長的到來打破了縣里的平靜。

今年年底,市里又安排了各縣公安局長輪調。從東塘市調來的公安局長王凡上任不到十天。今天是第一天到林原和的辦公室來。之前他們總共見過兩次——見面會和縣委常委會。要論級別,王凡不比林原和低——他掛著縣委常委和政法委書記的頭餃。

「林縣長,今天第一次向你匯報工作,還請你多多指示。」王凡道。

「指示不敢。有什麼事情可以商量著辦。」林原和邊說邊仔細看著王凡。

王凡今天穿了一身雙排扣的西裝。和國內一般干部不一樣,他把唯一的那個扣子扣著。人很精神。但怎麼看都不像是個警察——白白淨淨;個子不高,看上去有點瘦弱;戴一副金絲邊眼鏡,像個大學教授。可他的履歷表明從警已經十二年。如果算上公安專科學校的學習時間,那就更長了。三十多歲的公安局長,在公安系統算是非常年輕了。

王凡談的第一件事就是要錢。年底了,給干警的年終獎還有點缺口,希望縣財政能支援一點。

「你們準備發多少?」林原和問道。

「編制內6000,編制外1500。」王凡道。這倒是不高。縣里財政最低保障是5800。至于編制外,那就無所謂了。

「差額多大?」林原和問道。公安局有罰沒收入,財政有返還。還有一些收費項目。平時日子過得還可以。比上不足,比下總有余。照理,公安局的年終獎需要自己解決。財政只開口子,不給錢。財政補貼的都是那些實在沒有多少創收的單位。但事情總有例外。

「50萬。」王凡有點不好意思。這個數字真不大。公安局內部努力挖一下潛,也就湊出來了。可他剛上任,怎麼也得給大家帶點希望不是?如今的一把手如果弄不來點錢,那就有損于自己在局里的威信。

「你們打個報告。」林原和也很干脆。既然不是獅子大開口,那新局長的工作總要支持的。

第二件事就是前段時間傳得沸沸揚揚的「竊案金佛」事件。

「這個事情你應該跟金書記、楊書記、衛書記他們匯報。」林原和一听王凡要談金佛的事情,連听的興趣都沒有。我只是臨時主持縣政府工作的副縣長。這種事情該縣委書記、副書記、紀委書記去管。林原和暗忖。

「我跟金書記匯報過,他指示這事也要跟你匯報一下。」王凡道。

真是個滑頭!林原和有些鄙視金海華,太沒有擔當了。

「目前的證據看,曹瓊夫婦很可能參與了黃金走私……」黃金走私?是刑事案子?不是貪腐案?林原和很意外。但他不想知道具體的案情,趕緊打斷了王凡的話。

「刑事案子,證據充分了,該辦就辦。偵查過程中發現有其它違紀違規情況的,該交紀委就交紀委。」林原和道。他看王凡對他的話有點意外,便笑了笑,用輕松的口吻說道︰「王局長你來才這麼幾天,案子就那麼清楚了。不簡單啊!」

王凡也笑了笑,道︰「其實是個巧合。東塘公安局一直在跟蹤這伙黃金走私團伙。」

怪不得!我還以為你是神人呢,林原和暗道。

「還有一件事,是關于馬前山的……」又是一件麻煩事,林原和心道。如果沒有計雅君,那馬前山只是眾多工作中的一件。麻煩?干工作哪有不麻煩的,林原和不是個怕麻煩的人。但是有了計雅君,林原和真不想去踫。

幾年前,馬前山管委會成立的時候,主要是因為縣里財政拿不出錢來,市里決定由市里來投資。馬前山管委會就直接歸市里。當然還有個次要原因︰是馬前山地處霍海、霍寧、成揚三縣交界處。不過,霍寧、成揚兩地根本不在乎——風景區的整個核心都在霍海境內,他們根本就不想爭。然而,市里的人事變動外加銀根緊縮,造成馬前山景區的資金一直沒有很好到位,景區的建設一直拖著後腿。用游客的話來說,就是「美麗的風景,落後的設施」。林原和去馬前山看過,管委會只是在幾個入口設了幾個門崗——收費!一人30元。當地村民有的是辦法。結果就出現了村民組成的專業「導游」隊——其實就是逃票︰村民帶路避開門崗。村民收費便宜,一個人只要10元。這項生意如今越來越紅火,管委會和當地村民的矛盾也就越來越大。這兩年縣里的財政好了起來,要求自己開發的呼聲就高了。對于管委會和當地村民的矛盾,縣里不縱容就算好的了。至于主動解決——那不太可能。

「……景區內的治安歸景區派出所管,景區外的治安歸馬前鎮派出所管。兩個派出所互不隸屬。出了事情互相推諉,誰也不肯擔當。」

豈止是互不隸屬!景區派出所歸市局園林文物風景區治安分局,馬前鎮派出所歸縣局管。兩家的關系實在有些遠。

「……市局的意思是兩家派出所合並,成立新的馬前鎮派出所。直接歸縣局管,市里不插手了。」王凡說完,看了看林原和。發現林原和有點心不在焉。

「市局想撒手了。經費呢?馬前山管委會可是歸市里的,景區派出所的經費也是由管委會負責。兩個派出所合並之後,管委會還負責經費嗎?負責多少?」林原和不客氣地問道。

我就知道是這樣!牽涉到錢,再慷慨的縣長也會成為鐵公雞。王凡心里說道。

「你們跟管委會商量。如果他們願意按照現在的經費標準把錢撥給縣里,兩個派出所可以合並。我們不要求以後景區發展了,經費需要增加。但現在的標準總要滿足。這個要求不過份吧?」林原和道。

「這個最好是縣里出面協調一下。」王凡有點為難道。

這個要求很正當。這個工作本該是常務縣長出面的,分管縣長都不太夠格——其他縣長手中缺乏財權啊!林原和想了想,道︰「這樣吧。你們先跟管委會協商一下。現在只是市局有這個意向,管委會那里究竟是什麼態度?我估計他們可能不太願意。不要說錢,甚至連派出所合並都不太樂意。」

林原和的這個判斷很正常。雖說景區派出所是市局的派出機構,但兩邊隔太遠。市局只有人事安排和業務指導的權力,工資、經費是**的——歸管委會。管委會的領導權就顯得很大。而管委會也不太會願意削減自己的權柄。這和其它鄉鎮派出所的情況不一樣——其它鄉鎮派出所的工資、經費直接歸縣局負責,鄉鎮最多給點贊助。要真正解決馬前山的問題,只有將整個管理權還給縣里。今年以來市里也在討論這個話題,但總是雷聲大,雨點小。

王凡走了以後,林原和靜靜地坐在辦公桌旁,點了一根煙。他的煙癮很小,平時很少抽煙。他在想著「金佛」的事情。金海華居然讓王凡來跟自己請示,這太出人意外了。這里面有什麼不為認知的內情?僅僅是因為曹瓊的父親是曹副市長?他突然意識到,他對縣里的有些情況太不了解了。他想到了自己名義上的岳父趙世成——他可是老霍海了。

晚上,林原和特意去了趙世成家吃飯。趙涵出差了。他一般很少一個人去趙世成家。但今天他覺得還是應該去和趙世成聊聊比較好。

「爸,你對曹大元、曹瓊、王金鈺了解嗎?」晚飯後,林原和單獨問趙世成道。他現在很放心自己這位名義上的岳父了。真的是守口如瓶的人!

「曹大元是本地人,老家在田禾村。六十年代從省水利學校畢業。大概是六三六四年的時候分配回到縣里。他家有三個女兒,曹瓊是最小的。曹大元的母親是典型的農村老太太,極度重男輕女。因為曹大元的妻子生了三個女兒,極度不待見這個兒媳,也不待見他的三個女兒。曹大元又是個孝子,從來不敢忤逆老太太的意思。生了三個女兒之後,老太太還要曹大元的妻子再生。不過那時候剛開始計劃生育,曹大元作為吃公家飯的,要帶頭,就沒再生。為這個事,老太太鬧了很長一段時間。」趙世成道。

「那時候霍海就開始計劃生育了?」林原和很奇怪。算算時間、年齡,曹瓊才二十四、五,應該是七十年代初的時候,那時就有計劃生育了?

「七二、七三年的時候就開始了。剛開始的口號是‘一個太少,三個太多,兩個正好’。七六年以後才是‘只生一個好’」趙世成解釋道。

「哦。明白了。」林原和還真不了解這里面的變遷。

「因為老太太的緣故,曹瓊跟曹大元的關系一直不太好。她高中畢業以後沒考上大學。後來縣里招干,她想去工商、稅務,結果也沒考上。那時候曹大元已經是縣長了。為工作的事情,她女兒認為父親沒給他幫忙,對曹大元很有意見。後來給曹大元給她安排進了水利局下面的一家工程公司,再上調到水利局。她的編制問題一直沒解決。局里跟她講了,只要她拿到大專文憑,立即就可以解決編制。可她讀了五、六年了,還沒畢業。」

「她跟王金鈺搞對象,曹大元不同意。結果兩人偷偷領了結婚證,幾乎把曹大元氣死。王金鈺是王來發的兒子。王來發是以前縣里最大的造反派頭頭,清理‘三種人‘的時候服毒自殺。王金鈺初中畢業就不上學了。當時他去近郊的國營漁場承包了幾個魚塘,賺了點錢。三年前縣城擴大,魚塘都被填了。王金鈺就專做水產生意。生意好像也不怎麼樣。他應該有點錢,但不會太多。他這個人喜歡賭博。」

林原和听完後有些奇怪︰「爸,你說的這些,外面的人都知道嗎?」

「大部份情況大家都清楚,但是曹大元離開霍海有幾年了。對他們父女之間的情況,新來的人可能不太清楚。而且曹瓊跟她的大姐曹俐關系很好。她大姐在市農行當副行長。他們姐妹年紀差了有十歲。曹大元結婚很早,上學的時候就結婚了。」趙世成道。

林原和有點明白了。也許大家擔心的是這案子會牽涉到曹俐。牽涉到曹俐其實也沒什麼問題,但牽涉到市農行那就是有點麻煩了。誰也不知道挖下去以後會牽涉到什麼。他想了想,還是問道︰「前段時間的‘金佛’事情,到底有什麼內情?您听說了什麼嗎?」

趙世成馬上道︰「如果你要了解‘金佛’的事,我可以給你推薦個人。他對內情比較清楚一點。」

「人可靠嗎?」林原和問道。

「可靠。是辦盜竊案的原城關鎮派出所所長,現在調任開發區派出所所長。」趙世成道。

「那爸你跟他約個時間,地點你看哪里好?我只是私下了解。」林原和道。

「我明白。放心,我來安排。」

第二天中午,趙世成就把錢亞宏約到了。是一家小漁場,有七八個魚塘。漁場老板也兼開了一個小餐館,就在漁場內。和錢亞宏就約在這個小餐館。

「這是我的一個老朋友開的。他這兒有一個魚塘是專供釣魚的。餐館也就是供釣魚的人吃飯。現在是冬天,釣魚的人不多。餐館生意很少。他這里的甲魚很好,還有野鴨子。」去的路上,趙世成介紹說。

路不遠,不到出城不到15分鐘就到了。進了餐館,林原和觀察了一下。餐館不大,很干淨。總共只有五個包房,一個大廳。大廳里一個客人也沒有。

進了包房,錢亞宏已經在里面等著了。他是一個人來的。

「林縣長。」錢亞宏先打招呼。他見過林原和,可從未面對面打過招呼。上午接到趙世成電話的時候,他著實吃了一驚。雖然他早知道林原和是趙世成的女婿,可從未想到會有直接面對的一天。

「這是小錢,錢亞宏。」趙世成介紹道。

「錢所長。」林原和也打了個招呼,握了個手。

等林原和、錢亞宏坐下,趙世成道︰「你們先談。我去點菜。」出門的時候順手把房門關了。

「錢所長,听說你是竊案的經辦人。我想了解一下金佛的事。」林原和開門見山道。

「好的。」錢亞宏立即表態。

錢亞宏調到開發區派出所後,也一直在關心金佛的事情。他無法正式調查,只能從側面了解一些線索。很快,他從黃金的來源上有所突破。臨湖以及周邊幾個縣市,近一年來,有不少來路不明的黃金出售。主要是通過一些個體金店,以黃金飾品的方式出售。由于黃金的品位不是特別高,價格也比較便宜。市局也查到過,開始以為是盜竊贓物。後來才發現是西北過來的走私黃金。臨湖這邊也沒有什麼金礦,走私的也不是臨湖的黃金,無非是作為消費地。這種事情是該源頭抓的,所以市局也就沒有多注意。錢亞宏很快就了解到曹瓊、王金鈺兩人跟黃金販子很密切。他也判斷出他們夫婦可能跟黃金走私有牽連。

「這些線索你有沒有向局里匯報過?」林原和問道。

「沒有。我只收集線索,沒跟任何人談起過。」錢亞宏。

林原和想了想,道︰「你跟新來的王局長匯報一下。就說是我的建議。」

「明白。」錢亞宏雖然心存疑慮,但還是點頭答應道,

「要快!」林原和強調。

「是。」

林原和很滿意。錢亞宏什麼都沒問,而他也是想給王凡暗示一下︰既然讓我指示,我指示了。那你們也得抓緊辦。

一周以後,縣公安局抓捕了曹瓊、王金鈺以及幾個黃金販子。黃金走私案並不復雜。無非是幾個金礦出產的黃金沒有統一交售給國家,私下運到東南沿海地區,甚至偷運出境。曹瓊夫婦只是這個網絡中的一個節點。也算不上什麼太重的罪。新的問題是︰王金鈺從市農行、縣農行總共貸了兩百八十萬。逾期一年了,只還了四十萬。公安局把違規貸款的事情轉報給了縣紀委。

林原和沒有去關心這些-——紀委的工作是紀委的事情,他有的是自己該干的工作。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名義夫妻最新章節 | 名義夫妻全文閱讀 | 名義夫妻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