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劉尚傳 第一百零三章 邊境啟釁

作者 ︰ 師友祭酒

更新時間︰2012-10-23

鴻都門學,在無數的爭議中經過了一年的發展,終于,第一件,也是最關鍵的一項技術,終于在左伯以及三個老木匠鍥而不舍的努力下成功的發明了出來。其造成的影響,是不可估量的,產生的意義,遠遠不止是造福後世那麼簡單。劉尚力挺奇巧婬技,一直以來都飽受豫章儒生的詬病,雖然,後來的劉尚又建立了郡學,縣學,甚至鼓勵私人辦學,由他定期資助,可是,鴻都門學仿佛一根刺,始終靈的讀書人的心頭有著那麼一絲別扭,一絲不滿。

歷來讀書做官,那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及時在漢代,還沒有那種嚴苛的規定,只允許儒生做官的制度,但是,一個人,要是不通經史,不依聖人言行,想要做官,也是難入登天。就算當上官,也要受到全體士林的不齒,除非,他的成就,能夠大到堵住天下悠悠眾口。

可以說,當初興辦鴻都門學,完全是劉尚頂著壓力,一意孤行,事情的發展到底如何,連他自己,心里也是沒底。只是抱著賭徒的心思,希望自己的轄下能夠培養出左伯一樣的人才,提早打下古中國的科學基礎。哪怕這所學校最終一事無成,他也毫不意外,畢竟,現在可是讖緯神學泛濫的時代,就連儒家,也要以圖讖附會,才能生存。

不過,這一回,雕版印刷術的問世,實實在在給劉尚漲了一回臉。自從左伯獻上了那塊木板,得到劉尚的肯定之後,鴻都門學的許多老匠人都是動了心思。在以前,他們之所以前來,一半是劉尚強迫,一半也是沖著劉尚開出的優厚薪俸。畢竟,在這里教徒弟,一個月的薪俸,也可以趕上一個小吏了。只是,自從他們來了之後,風言風語也是一直沒有停歇,而且,發話的還都是儒生,這個時代,讀書人的嘴,軍人的刀,那可是兩把利劍,如何讓人不怕,大家都覺得這個學校,只是劉尚一時興起,或者說,故意同讀書人鬧別扭而搞出來的,說不定什麼時候就會解散,所以,都是抱著得過且過的心思,並沒有把太大的熱情投入其中,甚至于,有些工匠,還偷偷的出去接私活。

只有左伯,知道劉尚對技藝的重視,也為了報答劉尚的知遇之恩,真心實意的踏實做事。雕版印刷術,其實劉尚只是提過一嘴,過後自己也是忘了。畢竟,紙張都是剛剛出現的新鮮事物,才剛剛開始發展,他也不指望這些人能夠鼓搗出那麼超前的東西,只是按照自己的記憶,模糊的描述了一個大概。至于具體怎麼回事,他也是搞不明白,當時,也不過同左伯閑談,有感而發。

但是,左伯卻是留了心,把劉尚的嘴里的一個名詞,變成了實實在在的技術,而且,是一項能夠引發讀讀書界革命的技術。而且,這樣的技術,還是讀書人一向看不起的,鴻都門學的人發明的,一時間,哪怕在保守的儒生,也是明智的閉上了嘴巴,默認了鴻都門學存在的事實。

當然,最興奮的還是商人,印刷術的問世,使得書籍的成批成批的出現,一旦把這些書籍販賣到別處,其利潤,可比單純的販賣紙張,來的高明的多。所以,當劉尚的第一批印刷出來的書籍墨跡未干,成群結隊的商人已經聞風而動,收購一空,哪怕價格一天之內連漲三倍,也無法阻攔源源不斷的,各地商人的熱情。大量的金銀涌入,使得武昌原本枯竭的財政,又是充溢了起來。對于南方邊境的墾荒運動,也可以投入更大的財力支持。

今天,是劉基正式向劉尚辭別,前去上任的日子。現在的廬陵,已經成了劉尚的另一個錢糧屯聚地,各種物資,源源不斷的從豫章江夏兩地輸入其中,然後,由廬陵太守劉壹統一調配,分配給遠處的墾荒人群。廬陵以南,大片的肥沃的土地一點點的被開墾了出來,其中,已經有三座初具規模了的縣城,正在熱火朝天的建設之中,劉基就是前往其中修築的最完善的一座縣城,坐那一方的縣令,這座新建的縣城,恰好處于廬陵同南海的交界處,也是劉尚打算進入交州的第一個前哨站,在那里,不但有著三千的精銳士卒屯駐,還有大量的探子,從那里出發,秘密潛入交州各處,打探情報。

原本,劉基的赴任,劉尚是不打算親自接待的,畢竟,現在的劉基,已經對他造不成什麼威脅,豫章的反對他的家族,基本上已經肅清,即使偶爾還有漏網之魚,也翻不起太大的風浪。吸取了這次叛亂的教訓,劉尚在自己的轄地,正式實行了守軍異地駐扎的法令,也就是說,同一籍貫的士卒,不能駐扎在原籍,只能屯駐在別的地方。這樣一來,各地的豪族再想通過宗族的關系,煽動士兵叛亂,已經基本上不可能了。除非,劉尚真的做了什麼引起士卒公憤的事情,引發兵變。

劉尚之所以在最後時刻,突然召見劉基,是因為,駐扎在邊境的士卒,送來了一封急報,一封關于南海的急報︰區景率部襲擊了墾荒的人群,奪走了大量的耕牛。

這時代,耕牛可是農業的關鍵,牛耕,從來是古中國最典型的農業形態。古書上曾經記載,董卓曾經殺耕牛款待賓客,這個賓客感念董卓的厚待,回去後收斂了數千頭雜畜生相謝,可見耕牛在漢朝的重要性。一頭耕牛的價值,有時候,比十匹馬還要大。這一次,區景就是听到部下報告說,墾荒的人群里有著百余頭耕牛,才激發了他的貪欲,扮作盜賊洗劫了邊境上一批墾荒的人群,共奪走了一百一十頭耕牛。

劉尚早就想進攻區景,奪下南海這個交州的重鎮,現在區景主動挑釁,他如何會放過這個大好的時機,而且,這個時候,他的財政也是充盈,書籍帶來的利潤,源源不斷,完全可以支撐他大戰一場。所以,當劉基的車馬走出了武昌之後,劉尚又派人把他追了回來。

這些事情,劉基卻不知道,他還以為劉尚後悔放過他,想要殺人滅口,一路上心驚膽戰,臉色也是面無血色,直到看到太守府議事廳里,坐在文官前列的許邵,他的心,才稍微安穩了一些。沒錯,自從見過劉尚後,許邵考慮了一夜,第二天一早,就前去拜見劉尚,主動求官。對于自己老師的投靠,劉尚也是頗為的欣喜,不管許邵這人才能如何,光是他的名頭,就是在座的眾人加在一起,恐怕也是稍有不如,他的投奔,對于劉尚個人的威望,無疑是巨大的提升。當然,許邵之所以投靠,劉尚也是心知肚明,只是卻不說破,要是許邵知道,劉尚早就熄了殺掉劉基的心思,恐怕他會後悔自己選擇的太快了吧。

看到劉基進來,劉尚臉上自然地露出一絲笑容,畢竟是自己的哥哥,哪怕是名義上的,該做的禮數,依然是要做足。不等劉基施禮,劉尚已經主動的走了過去,拉著劉基,令他坐在自己身側,而不是坐在文官的隊伍里,以示優待。見到此景,劉基也有些受寵若驚,又有許邵對他點頭微笑,劉基也是不笨,馬上知道,這次被追回來,恐怕是公事,並不是劉尚要對付自己。他放下了擔心,恭敬的問道︰「子任招我回來,可是還有什麼事情需要吩咐。」

劉尚呵呵一笑,拍了拍劉基的肩膀,讓他放心,然後,重新走回了主位坐定。看到眾人都到齊了,他才扭頭對劉基說道︰「好叫大哥得知,剛才探子來報,南海區景,突然出兵襲擊我墾荒百姓,所以我才急忙令人把大哥追回,一起商量對策。」

「南海區景?」劉基臉上也是變色,他可是要前往兩地的邊境赴任的,如何不知道區景這個人,其人佔據了南海之地,手下,很有些精銳兵馬,又勾結了越人,作威作福,連朝廷的刺史都敢殺,搶奪墾荒百姓,倒也是在情理之中。

劉尚點點頭,盯著劉基道︰「沒錯,區景既然敢公然洗劫我之民眾,邊境的新建各縣,也不一定安全了。大哥如果真的去那里赴任,恐怕會有危險,我招大哥回來,就是希望大哥想清楚,你真的願意去那里赴任嗎?」

劉基眉頭一皺,下意思的看向許邵,只是,今天的許邵,並沒有像往常那樣,給予劉基哪怕一個眼神的暗示,他只是看著劉基,眼神清澈,淡然。仿佛一縷清風,令人捉模不透。

劉基的舉動,如何逃得出劉尚的眼楮,他似笑非笑的看了眼許邵,見他沒有任何表示,心頭也是奇怪,暗道這人同大哥情同父子,如何現在確是木頭一般不聞不問。

沒有得到許邵的提示,劉基心中也是發急,老實說,能夠安安生生的過完一輩子,已經是他現在最大的心願,現在南海方向又是不太平,他確實不太想過去赴任,當時,他就想點頭要求劉尚換一個地方給他,不過,突然之間,他又鬼使神差的看了一眼許邵,想到了幾日前。同許邵還有劉尚在一起的對話。一瞬間,他仿佛明白了什麼,看了看許邵,又看了看劉尚,咬了咬牙道︰「即為縣令,自當保境安民,怎能愛惜己身,而棄百姓不顧?還請三弟讓我前往邊地赴任,造福一方!」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三國之劉尚傳最新章節 | 三國之劉尚傳全文閱讀 | 三國之劉尚傳全集閱讀